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深密经语体释 一切法相品第四▪P3

  ..续本文上一页。前说三相的不同,此说三相的相关。佛对德本说:相名发生相互的关系,以此相关为因缘,就可理解遍计所执相是什么了。相与名是因缘生法,所不同的,心里认识怎样是相,口头说出怎样是名。约言语说,能诠是名,所诠是相;约了境说,能取的名言是识,所取的相貌是相。所以六识的认识,都叫名言,唯识学上说的意言,亦即指此。胜义谛相品中的“迷惑觉慧”,是了境名言;“唯此是实,余皆痴妄”,是言说名相。心中觉得的这个那个,是假名有,口头说出的这个那个,是澈底无。我们认识的依他缘生法,属能所取相,所以要依以名取相,名相相应的遍计所执相执为缘,方可了知依他起相。遍计是因依他有的,依他又因遍计生的,没有遍计,依他就不能现前,所以要认识依他,必须从遍计所执相执上去求理解。圆成实相是诸法的真性,假使在缘生法上,不以名计义的执为实有,了达他如幻如化,现见诸法的真实,就可证圆成实,所以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没有执着为缘,圆成实相就可了知。我们之所以不能认识他,因他不是实有的认为实有,真正的无性,反而不认识,假定在依他起上,不起执着,熏习没有,乱相不现,就可证得清净的圆成实相了!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上面虽说了三相差别及相互的关系,但主要的是以依他起为中心。此文,是说遍计的无相,依他的染相,圆成的净相。无相是无,染相是有相,净相是非有非非无相──不是缘生的依他起,所以非有相,不是虚妄的遍计执,所以非无相。余义可知。

  龙树说诸法空,无着说一切有,而此空有的差别何在?有说唯识不但讲有且也说空,中观不唯讲空实也讲有。其实空有的诤论点,就在缘生的依他有无。唯识说虚妄遍计执虽是无相,杂染缘生相不能说没有,如果依他的杂染相也无,一切因果就不能建立,而生死流转也就谈不上了。中观说遍计固是无相,缘生也是无相的,假定此非无相,那空只空得一分,没有空得澈底。本经是主缘生有相的,所以是有宗的教典。

  空有的问题,从佛灭到现在,学者都在诤论,其实这是观点不同,论法自有差别,根本无须诤论。空宗说的有无相,是自性相,或名自相。吾人认识一切,以为他是实有的不是虚妄的,是整个的不是和合的,是常住的不是生灭的,即或有时觉得这个在变,总是那东西在变,如说某人变老了,而心中认为还是那个人。这就是自性见,有了他,就不能认识缘生如幻。所以缘生与自性,是不两立的,是自性的决不是缘生,是缘生的决不是自性。有宗说因果相生的相貌是自性,如是因生如是果是自相。以名计义的遍计执,不合缘生性,是无相的,因缘生法的依他起,合乎因果律,是有相的。给相所下的定义不同,所以解脱也就别异。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要求断灭杂染相法,证得清净相法的菩萨,务先认识三相。三相认识了,就可知道无、染、净的三相。尤其是无相法,须澈底的认识他,因为众生的生死流转,是由执着诸法实有自相的遍计熏习而来;假使理解了诸法无相,不起遍计执着,就断一切杂染相法,而证清净相法了!

  “如是,德本!由诸菩萨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如实了知诸无相法、杂染相法、清净相法;如实了知无相法故,断灭一切杂染相法,断灭一切染相法故,证得一切清净相法。齐此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如来说诸法相善巧菩萨,不唯使知三相的名相,主要是令认识遍计执相没有,断灭杂染,证得清净,方够资格叫做胜义善巧菩萨,不然,是不够格的。所以本品及前心意识相品中说的胜义善巧,都是约证悟说的。余义如文。

  庚二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断;不能杂染相法故,坏证微妙净相法。不观诸行众过失,放逸过失害众生;懈怠住法、动法中,无有失坏可怜愍”!

  初颂明三相的相互关系,次颂痛惜众生不能证得清净的微妙相法。遍计是无相,依他是染相,圆成是净相。欲离染相,证得净相,须知遍计无相。假定不能了知无相的法,杂染相法就不能断除,由不能断除杂染相法的缘故,微妙的清净相法也就失坏而不能证明得了!生死流转的惑业诸行,由于众生不能观察他是众多过失的源泉,所以就放逸不霸的勤求世间的欲乐,做不应做的事,犯众多的过失,结果,不但于人无益,也是害了自己。懈怠与放逸是分不开的,懈怠是精进的反面,对于有益社会人群的善法,不能够努力去做,对于有损社会人群的恶法,不能够勇悍去断,因而就放荡纵逸起来,过那不规律的生活,干那不正当的工作,与不放逸刚刚相反。这两种心理都是要不得的,真正要想断染证净的人,必须铲除这两个不正常的心理。此二的相关性,如余译所译的“懈怠放逸害”可知。住法,是诸法的真实性,动法,是流转的依他起,众生不知这二者是有法,妄执以为无有,于是就堕入恶趣空的深坑,失坏因果法而不自知,所以我佛对于此辈愚痴众生,叹为可怜愍哉!住法、动法,余本译为“诸法常不动”,是专指圆成实说,意谓圆成实安住在三世中不动不变,众生因为不能正观诸行的过失,所以就不能证得圆成实,佛陀有鉴于此,乃叹为可怜愍哉!

  

《解深密经语体释 一切法相品第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