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护分思惟品之余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能观察到此经典主要是以观、念为主,观、念、思维阿弥陀佛殊胜功德,来滞心一处,令其心智畅明,得见十方诸佛,见佛闻法,以证无生。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经卷第二
贤护分思惟品之余
观想念佛是念佛法门中的一类,还有实相念佛、称名念佛等。对于观想念佛,此经典写得尤为细致;又如观相念佛,《观无量寿经》就描述得特别详尽;《阿弥陀经》是提倡持名念佛;《无量寿经》提倡随佛愿力来念佛。虽然是种种念佛,皆不离念佛名号,《大方等大集经贤经》所提倡的观想念佛亦为名号的存念。所以,在净土一法中,持名念佛是为入手方便,若观相,若观想,若实相,持名念佛是为方便,乃至随佛愿力得入念佛三昧,种种修持,皆以念佛为清净导引。
贤护。我时则亦授彼佛记。是人当来必得成佛。号曰德光明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
授记,在世尊教言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安稳提示,是确切如实之教,有如是因,则有如是果,但显因果法则,修德所显。我们念佛成佛,亦是必然,这就是在授记之中。
贤护。是中三昧谁当证知。
如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在佛弟子中,有谁证知呢?
今我弟子摩诃迦叶。帝释德菩萨。善德天子。及余无量诸菩萨辈。咸已修得此三昧者。是为证。云何证。所谓空三昧也。
“今我弟子摩诃迦叶”,我们日日与摩诃迦叶共伴于此[1],为什么在此有学习、实践般舟三昧,即“十方诸佛现前”三昧的因缘呢?莫不来自于三宝的加持,也来自于尊者的亲证。
“是为证”,说证者,就是说此三昧法不虚设于世间,由菩萨、声闻所守护,也由后来善巧者所爱乐、向往,若没有先贤所证,没有在家出家菩萨所守护,则我们无以为证。
贤护。我念往昔有佛世尊。号须波日。时有一人。行值旷野。饥渴因苦。遂即睡眠。梦中具得诸种上妙美食。食之既饱。无复饥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作业刹那刹那即过,亦如梦中,看看经文此处是什么梦?“梦中具得诸种上妙美食。食之既饱。无复饥虚”。
从是寤已。还复饥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
诸位善知识,在这两品中世尊不断来提示我们通过思维、观念、观察来实践此法则。
如是诸法。皆空无实。犹梦所见。本自非真。
一切法亦复如是。
如是观时。悟无生忍。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观时。悟无生忍”,在信忍、顺忍、无生法忍这“如来三业”中,若证得无生法忍,了脱一切生死,除一切烦恼,消一切所障,得以方便自在,具足一切法善巧。
如是贤护。有诸菩萨若在家。若出家。闻有诸佛。随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顶礼。
恭敬修法是一切法则的缘起,一切法的真实功德所在!若离开这个至诚心、恭敬心,一切法变得无有基础,因为一切法是假修德而显,假显用而显,假事而显,顺理成章啊。
心中渴仰。欲见彼佛。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复如是,一分虔诚,一分利益;一分虔诚,一分现前功德。这一分,在谁来运用呢?就是现前实践这个法则者,虔诚者所得所见。我们末世之人,虔诚者不足,自诩者有余,这在我们生命中都是有所观察的,那应如何办呢?就来勤修这个至诚的恭敬心。
故作如是专精思惟。
如前所说,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心思维、精勤思维、专精思维,如是种种思维,不离于佛,不离于彼国土,不离于彼清净海众。如是思维,必得诸佛清净加持。我们不妨在平时的修法中,在般舟道中可以改变一下,使它庄严,象极乐世间的变相图一样,设置一些令人爱乐、喜悦的庄严图像,这样对我们念佛修持的感应和专注力会有不共的加持。取相思维,是为思维方便与契入方便,不要有泛空之思想,这样就容易进趣不可思议的利益。
复应当观如是色相。亦即作彼虚空之想。
“如是色相”,即彼佛色相。“虚空之想”,虽有种种妙相,其本质也虚,毕竟无实;虽无实,种种妙相安立世间,利益众生,安慰众生,令众生远离空泛,是真实利益啊。就如我们饮食本空,但你吃了这一餐,就会得到精神和体力,虽然是无实,众缘所合,福德所聚,乃至一餐之力,亦复如是。我们在修般舟三昧之时,所谓“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虽无有实法可得,但必有彼佛报德所成,摄化十方,令恭敬进趣者得见得用,这是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
而彼成就虚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住思惟已。得见彼佛。光明清彻。如净琉璃。其形端正。如真金柱。如是念者。彼见如来。亦复如是。
“而彼成就虚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若执以实,人就容易产生困惑与魔难;若执以顽空,人就堕于虚假业、造作业中,犹如冷水泡石头,不能增长诸善功德,心不生起,多住于幽暗心智,于自于法不能生喜,于他人不能生悲智二法,不得力于世间,不能饶益于有情。
复次贤护譬如有人。忽从本国至于他方。虽在他方。而常追忆本所生处。曾如是见。亦如是闻。如是忆念。如是了知。久追忆故。于睡梦中。明见自身。在本生处。游从见闻。如前所更。是人后时。向诸眷属。具论梦中所见之事。我如是见。我如是闻。我如是营为。如是获得。如是贤护。有诸菩萨。若在家。若出家。若从他闻。有佛世尊。随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顶礼。欲见彼佛。正念不乱。应念即见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纯金色。亦复如是。
世尊作诸多比喻,以令我们现前有缘随着自己可思可观的现象来透视到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之中,例如我们来到鸡足山,假如你从来没来过,他人根据你所知的因缘作种种比喻,令你来了解鸡足山,这是一种被迫的方法,其真正目的是引导你来到鸡足山,真正地一目了然,究竟所知。喻说毕竟不实,我等若不亲证于“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诸佛如来种种悲心喻说,皆是一种善诱导、善加持、善提携,如此而已。
“欲见彼佛。正念不乱。应念即见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纯金色。亦复如是”,我们现在依经典教言所记载的文字,听佛世尊具述西方极乐世界,乃至十方诸佛殊胜妙功德相,令我等欢喜向往,以净心趣向,得见得闻,真实相应,种种相之差别,若专念于一佛,得见于此佛,故专念于佛,得见诸佛。而见一切佛,莫过于闻法方便,以令心智开解,证于无生忍。真正了达自性,这是见佛之目的,是纯正法益之功德。
复次贤护。譬如比丘修不净观。见新死尸。形色始变。或青或黄。或黑或赤。或时膖胀。或已烂坏。脓血俱流。虫兽食啖。肉尽骨白。其色如珂。如是乃至观骨离散。而彼骨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唯心所作还见自心。
“不净观”,是我们大家能接触到的一个实际法则。在汉传佛教中,作不净观者是稀少的。我们以前住山,最初的教育就是要作不净观,乃至舍身、舍识二法。不净观是舍身、舍识的一个善巧,若不作不净观,舍身不得;若不知“识”者无常、“识”者变异,舍识不得。因其变异无常故、无我故,所以就舍身舍得,舍识舍得。一人住于凶险之地,如山涧、寒林,或罗刹鬼之母居住之处,来行一些法则,欲使自己逾越身心之挂碍,得见自性之真实,随顺于无生,这个修持非是理论、言词所能涉足,这些言词无外乎是导引方便,激励成熟你的菩提心智罢了,真正的行法是甚为重要的!
不净观是一个很实际的操作法则,九种变化,乃至烂溃,乃至骨散坏,种种作业,唯心所现,唯心所作,实无变者,亦无来去。通过如是观,我们能抉择于无常、无我、不净,乃至心智寂静,一时安乐住,真正得到佛法的胜义之乐,即无造作之乐,远离自然外道,得清净之守护。此修法是远离外道的一个主动进趣,我们知道自性空,常用自性空而观察于世间一切法则、一切事相,不作舍,不作离,不作取,不作用,但是真实透视本质,自然无碍,若不如是,则多昧于事相,或昧于理相,理事互为不碍,是为方便。
如是贤护。若诸菩萨欲得成就彼念诸佛现前三昧。随何方所。先念欲见。彼佛世尊。随所念处。即见如来。何以故。因缘三昧得见如来。
“何以故。因缘三昧得见如来”,缘三昧力故。前面所讲的都是观想念佛、因地三昧。观想是因地三昧之基础,有其因才有其果,我们欲得其果,必行其因,是为方便,若见不见,咸得威德加持,因果渐次成熟,三昧自然能得以安立。往往我们忽视于因,多重于果,这样的话,高者你做不到,低者你又不就,那就会落入所谓的泛空。现在许多菩萨都在实践般舟三昧的行法,有的人得到一些相似的利益,但有一点,即相续性不是十分简单与清晰,若是相续性好,顾不得一些杂缘,比如我们饮食之中,虽食百味,不知百味;穿衣之中,虽知寒热,但不住于此;虽知他是他非,了知无是非可习可染可知,专注一心,所谓“滞心一处,无事不办”,欲得三昧,是为不难!但我们心智杂用,趣向杂用,因事而昧,事事昧心,事事丢心,事事染著,三昧不得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离事相而运用于事相,一心维系于佛,维系于善巧的法则,这样是得以证三昧的。因此,真正的般舟三昧行,真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是是非非中无染无著,那么即使不是三昧,你已有三昧之功;不得三昧,已有三昧之力。如果我们虽然常行于般舟之法,但对是是非非经常染著,倒见之中,亦是昧心,亦是失心,受苦难之折磨,这样你的道业就散坏,枉受是非的侵害,所以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黑”是黑在什么呢?在这个娑婆世界,无有不是非处,只要你心中有是非之种相,是非决定会成熟;若无是非之种相,是是非非了无所得,了无所干,所以无见无用,一心专注于自己所修持…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思惟品之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