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夫会颠倒的、会害怕的,那我们就念念佛的愿力,念念佛的功德,念念这种来引发。你看很多人说,哎呀,我害怕了,我这个那个,每天我遇到他们发来短信哪,这两天我就不敢拿出短信,因为今天是端午节嘛,可能大家都会问候,很多人他不是问候,他说哎呀这个家里人打架了,父母闹离婚了,什么孩子被抓起来了,这个谁得癌症了,什么怪病啊,每天都是这些事情,这事情无量无边的,要是想想自己的业力跟他们业力往一起一放,那马上就崩溃了,就赶紧腐烂掉就算了。因为都是这些腐烂的东西,没有任何健康的。
因为啥?我们面临的就是无常、苦,我们面临的就是生、老、病、死,面临的就是败坏,就是这些东西,那要是没有阿弥陀佛的愿力的观察与导引随顺,那真不行了,真是不行。所以我们在这个现实中呢,也要以阿弥陀佛的愿力来住持我们的心智,所以能品尝这不虚作住持的法味。
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
“类事”,不管是哪一类事,种种事呗。“起行愿取佛土”,要是令一切众生愿生佛土。无佛国土啊,说“何方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那是乘佛愿轮故,才能那样去做事情呢;你要乘着你的业力,你说“何方无佛法,我愿皆往生彼国”,那就是可能沉沦去了。那要乘着佛的愿轮去,没事情的,说“何方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干什么呢?送佛法功德宝去了,那行,要不然我们真是不行的。
那么种种事情生起之时,皆以往生彼国为回施,那这样我们会得到不可思议的行愿力、支撑力、清晰力。经常看到出家在家的学佛者于修法上徘徊。我说你徘徊什么呢?他说拿不准啊,修哪个法好啊,不安心哪,咋做对?不踏实啊,哪个是圆满哪?找不到了。那么你在这个净土法门上找不到圆满哪。
我感觉到现在的人真是,就这一个路是最好的了,要我给你推荐,我就给你推荐这个路。那你要是还有其它路,我说,尽量这个路你看准了再说,你的路越多你越不好走啊。现在人多的都有二三十条路,就是一迈腿得犹豫二三十分钟,对不对啊?一条路一分钟呗,你也得犹豫很长时间。所以修法的机会越多,你越不好去直接进趣一个法则。
那么净土一法就简单明快,实在是这样子的,没有遮盖,没有过多复杂的设置,就是直指人心妙用,直指佛愿心智,不作任何的遮,没有任何的遮了。很多人这个道理明白了,到事上就不愿意实践。那我也问过为什么呢?以前我也问我自己,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那一亩二分地呗,就是不愿意放弃无始以来的业习,但这业习已经纯熟,还是有点舒服呗,还是有点好感觉呗。这佛愿虽然广大,一亩二分地还不愿意丢啊。
昨天一个居士跟我讲呀,说哎呀,他妈要跟他拼命了,我说你回去赶紧办办事情吧,怎么要拼命呢?他儿子当教授了呗,有钱了呗,养活自己的父母说:不要种地,来我这好吃好喝的对不对?妈妈说:“你不要管,你不把我的地要回来,我跟你拼命,我死都不闭眼的。”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子的,大部分人也都是这样子的。
阿弥陀佛你再好,对不对啊?我这一亩二分地你不还我,我不行的。我们很容易这样的,你可以观察观察,我们有时真是这个样子。话虽是有点粗俗啊,但我们有时就会对自己的业舍不得,妄想习惯舍不得,感觉这一亩二分地总是种熟了吧,总是舍不得它。那么在这个净土教言中呢,就是一步跨出,不要回头,就是往生的大利了。我们一回头这一亩二分地就把我们拉回来了,这有草了,那有庄稼了,你又要去除草了,你走不出来呀!
所以说“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这实在是对我们很重要的。就是说善导大师有句话,我希望诸位善知识不要回顾这一亩二分地了,就是“回顾落道”,你一回顾就落道啊,就是一回头就轮回去了,没有逃跑的机会了,回顾落道。哎呀,我们这一亩二分地啊,大家人人都不好搞,差不多都是。我、我所是我们千百年来耕种守护的地方,我、我所呀、善啊恶啊、男啊女啊、是啊非啊、得啊失啊、东啊南啊北啊,我们在这个地方已经太熟悉了。一步跨出,清净平等,光照十方,无畏无惧。哎呀,好说啊,一亩二分地挺牵扯人的,一想就牵扯回去了,回顾落道。
真正我们生起一次、两次、三次的无畏,去舍掉这一亩二分地的时候,在我、我所上不再用功夫了,去观察阿弥陀佛,彻底把自己的我、我所丢弃一次,随顺着佛陀的愿力,佛陀的光明力,不可思议的这个智相力,来看一看这个世间,你那一亩二分地就化作极乐世界了,再也找不到了。
有如是等无量庄严佛道味,故言“种种”。是第四功德相。
出第五门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善哉,这最后的是个收尾啊,第五门就是出功德,前四门是入功德,以完成自利善巧守护。我们说我、我所彻底消融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方便善巧中,就是礼拜、赞叹、作愿、观察来消融我们无始以来的自我执着、业力的执着,把无始以来的自我业力溶化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这样的机制中,使我们无始以来的贪痴嗔慢疑不正见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之中消融成阿弥陀佛的光明智相之业、愿力之业、智慧之业,真正地得以自利的圆成。所以入得功德,入得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之中、庄严之中,这样我们就说入功德成就,也就是自利成就。
第五门出功德。“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大慈悲从何生起啊?从法性中生,从弥陀誓愿中生,从你真正的自利圆满中生,平等心智中生。无对待,不舍一切苦恼众生,那这就是所谓的大慈悲。
“观察一切苦恼众生”,因为不舍一切众生故,大慈悲心会生起;因为不舍一切众生故,就会修行大慈悲心;因为不舍一切众生故,欲使其成就无上菩提,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一生成佛,你会生大方便,会出功德,无染无著,于自利中无所取著,普利十方。
那么这第五门的修持呢,是净土法门的最重一个修法了,也是最方便的一个修法,就是最彻底的方便的修法,也就是真正丢弃我、我所的最方便的一个法则了。前五门修持,若是不能随顺,还不能契入佛的这种光明智海。第五门中,若是不舍一切众生,欲令其得究竟安乐,必然依佛力。所以,他讲了“皆以本愿力回向故。”
若没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回向令你的心智普照普利于十方有情,那你不敢面对一切世间的一切苦恼众生。我们要面对一切世间的一切种种杂类有情,来令其一生成办无上菩提,这样的心愿就是大悲之愿。那你要有这样的修持,你会得到无惧无畏的智慧力,那么就会成就所谓大慈大悲的方便力,普利有情。那么要是不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你就会生起畏惧的,生起无量无边的畏惧。
所以净土一法的这些行者呀,过去都是大威德异方便成就者,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你在许多法门中这个话你是说不得的,你说了天魔就来骚扰你来了,今天晚上就揪你的鼻子来了。以前我用自力的方式闭关的时候啊,自己感觉自己没有啥可怕的了,天上就给你打霹雷,那雷要把地霹开一样的响,那个电在你脑门上吱吱哇哇的放着紫色的光明,就是让你害怕的,你不害怕……那你要是自力就是这样子的。
但你要仗借佛力你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好了,你龙王劈我来,我给你龙王说法;你罗刹来吃我了,我给你罗刹说法,说什么法?你一生必成佛的法呀!你说今天晚上罗刹跟我们会面行不行?你要真这样修持大慈大悲的观察力的时候,就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他逼你,也是他苦恼了,我告诉你,他吃你,也是他有点苦恼了,饥饿了。对不对呀?你怕什么呢?你要是畏惧了,那你说哎呀,你小家子气,那我、我所又出来了,一亩二分地怕人踩坏了,那我们又回到自己的业力上去了,那你没有无畏无惧的大方便的智慧力。
所以在净土一法里就是产生无量异威德方便,这异威德方便就是不假修持的威德方便。我们要是修持,哎呀,那你慢慢来吧,你就修持吧,你那个大威德的修持你慢慢修持吧,在阿弥陀佛的愿力回向这个机制下,你没有什么畏惧的。在一切法面前你都可以平等回施,没有啥畏惧的,能不能这样做呢?我们可以去实践的,可以去观察的,谁出问题了可以来找我的,我找不动了,我可以给你们找阿弥陀佛去。我们今天就可以找他去,让他来处理这个不公正的事情来。因为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力故,你不要害怕,以回施阿弥陀佛的愿力令一切众生一生成办无上菩提,你害怕什么呢?我们只是一个回施传达者。
好比这么说,原子弹爆炸了,嘣!把一个城市炸平了,你说哎呀,这原子弹真厉害,这跟你有啥关系呢?你怕什么呢?对不对?有人说我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你肯定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但阿弥陀佛的愿力的确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呢,我们把这个不可思议的愿力回施给众生,你怕什么呢?这个是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此身者,我们这个身呐,无自性身中,可以做罪恶身,也可以做智慧身,也可以做慈悲身,也可以做业力身,也可以以佛的业力而成就业力,也可以以众生业力为业力,那你这个身你怎么来用它呢?此身非善恶啊,那我们怎么来用它呢?所以以佛愿力故,作佛使者,乘佛的这种功德相,利益十方。
所以文殊菩萨说:持我愿者,即我身。(编注:《曼殊室利菩萨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那你持佛愿,那是谁的身哪?你怕什么呢?十方诸佛都给你作证,你怕什么呢?那你说我不依佛的愿力,我依自己的业力,那就业身哪;那么依佛愿力虽是父母生身,即做佛事,你怕什么呢?所以不离父母生身,直用无上觉道啊,普利十方有情,这没有什么呀。
你不要禁锢自己,一说很谦虚,“我不行”,你肯定不行,依佛愿力一定行!我们要依自己的业力谁行啊?生死之途,轮回之道,上哪行啊?六道上你行去吧!但我们要乘佛的愿力,六道行,刚好行,干什么呢?六道中度众生嘛,不很好吗,对不对?那么这六道中修行佛法嘛,没有什么。
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
这是一个根本的依止,不要丢掉了,菩萨们。要丢掉这根本依止了,我们不依本愿力回向,那你就依业力缠缚了,那你就会丢失你所守护的大善巧的来源,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就会枯萎,会干枯的,那我们皆依阿弥陀佛的愿力故,在一切时处以佛愿力,施佛愿力,回施有情,令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一生成就无上菩提,那么这样的回施,我们就是大慈悲的修持。
此神通者,不动本身,不动本体,做佛事呀,不是神通吗?不往生彼国,做彼国菩萨之事,不是神通吗?不离本位,安慰十方,不是神通吗?那这不是神通,给它变个样子,那就长两个脚吧,那你慢慢的来了!
那这个地方讲啊,是我们大慈悲的修持。不离父母生身,舍弃烦恼业习,随顺佛愿,普利有情。这样呢,就是神通至教化地,转换自己现前业缘,以业缘之身,投入到弥陀智愿海中,行弥陀智愿。那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修行呢?就是大悲大智的修行,佛法并不那么复杂,也不能小瞧它,但你一定要去实践,要深入。
今天的时间又到了,愿人人依本愿力,回向游戏神通,至教化地,普利十方有情。
明天接着学习。
录音记录:明璃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