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三集▪P6

  ..续本文上一页年在外边接触人对般舟的议论,我感觉十分有意思。有人说:你看某某以前很好个人,这一走般舟走的,你看现在的那个样子。我说不对头的。我们举个例子,有人看过投影机,投影啊,投影机。很小的东西在那个投影机上一放,哎哟,很大很大的,那个电影胶片就是那样子装的,很窄一个片子,“滋……”一放,那个镜头一投进去,很大的人就出来了。

  那我们在行法的时间,我们的业习就象个投影机一样,我们行的法则就象投影机把你投出去了,投入虚空中了,别人就说:“看看,看看,这个人的业习多么厉害,多么厉害。”不是,平时你的业啊,就埋没在你那个现量的胶片中了,没有投出去罢了。你一投到法的光明中,这个不当一投入到虚空中就放大了,不要害怕,菩萨们,看到业习不要害怕。什么子丑寅卯、你的毛病我的毛病、你的矛盾,不要怕。他并不是说我们真正恶习增大了,不是!是虚妄影像所投射,无有实质的。连胶片那一点业习也是假的,你那投射出来的,更加不实,我告诉你!

  所以行法之人不要怕荡漾出来一点业习,但你一定要忏悔啊,菩萨们!一定不要纵容业习啊,要忏悔啊。你要纵容它可就苦自己了,你要不断遭人诽谤的时候,你就要需要真正调整了。我们要把佛的愿力投放出去才好啊,把这个法则的利益投放到世间才真正有意义啊,那是个真正的十分重要的事情!

  所以诸位善知识在这个地方呢,我们要行起正修行,行无行行,无染无著。我在放光寺建设缘起中说“寺全业冥”啊,你不要认为你搞什么东西了,你做多大的贡献,你多么多么厉害,你要这样认为,那就会性急,必然的逼迫你,你就落于尘劳之中了,你背了一身灰啊土啊,你把自己抹得很脏啊!你认为你做的事情越多,你心智越沉重。了无痕迹啊,感恩戴德,给我机制,给我福德。三宝给你一个机制,给你一个因缘,你怎么不感恩戴德呢?!还在那怨天恨地的,那可不行啊,那可苦了,对不对?我们心一转,就成佛法了;心一转,就堕落了,就沉沦去了。我感觉我们每个在座的善知识善于用法则之心,不要用无明心业啊,所以这个地方要盯得住,要看得准,要依法正行。

  体如而行,则是不行。

  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所以在不增减法性中,得见种种幻化业缘,无我无常,正修行建立啊,菩萨们。那有正修行之路,念无念念,毕竟清净!念无念念,必得妙用啊!念无念念,普利十方!所以常做佛事,无染无著!你能感恩戴德的在这个地方。

  那我们现在修行之人啊,一般都认为:哎呀,我做了多少事情,我受了多少冤枉,别人怎么样看我啊,怎么样怎么样啊,我应该坐在什么样的一个位置,我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回馈啊。——你忏悔去吧!你要忏悔了。不忏悔你就丢失到业习执着之中了、尘劳分别之中了,你就开始苦了,那苦只能你自己知道啊!诸佛知道啊!所以佛伸出慈悲的手、兜罗绵手来给我们摩顶,说忘掉业习,成就菩提吧!要不然呢,我们就开始造业了。所以这个地方呢,昙鸾法师很慈悲地告诉我们四种正行依止的法则,要一入真如法性啊,作无作作,行无行行,念无念念,是为正行、正念、正智啊,菩萨们!那么这个地方呢,“名如实修行”。

  体为一如。

  所以这个地方昙鸾法师讲的法界缘起,法界缘起中念念决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全体,你怎么来举啊?有个菩萨问我说:“哎呀,这个法性无转无摇啊,谁来修行?”问我这个话,我说:“修行此念一动,大千冲动啊,你要毁灭大千世界吗?”我这样问他的。你是要干什么呢?你要干什么呢?

  那我们要一举法界,你这个法界,刚才昙鸾法师把阿弥陀佛那个主的位置腾给你了,你要不去坐,那你就六道轮回去吧,那不怪……因为这个法界,每一个人的心智中都有自己的法界,举心动念就是法界的建立与毁灭,所以众生心目中,念念有诸佛成等正觉,念念有诸佛转妙*轮,念念有诸佛趣于涅槃啊!菩萨。你要善观察的。念念也有诸佛趣于涅槃啊!那我们怎么来审视这样的机制呢?

  所以这个地方,“体为一如者”,此归结到法界观察了。这个教言机制是很猛利的。这四种正修行,也是引导我们平时在每一个念头、每一个事相的当下,怎么来运用心的一个法则。

  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下面这个四种机制是我们对照自己是不是真正念佛人的一个法则性的教言。

  何者为四?

  

1、不动遍至德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

  我们每个有情都坐在自己所在之佛土,象我们在释迦牟尼佛这个阎浮提世界中,堪忍界阎浮提这个世界中,我们坐在这个欲界的世界中,我们在干些什么呢?

  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

  你说我这做不到的,所以呢,但举法性一如啊,一如之相,你岂可思议?你要思议你马上就破坏一如之守护,你那一点知就会有周遍之不知。以无知心,但随顺观察,即得妙用。你敢不敢?这是你的问题了。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那你要用可知心,种种应化一时散坏。但以可知量限制一如,你那可知量马上就把你限制起来了,可知的量。

  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此处分明讲如实修持啊。不动之念,清净观察——不增减知见观察,无对待知见观察,不动摇心念观察。你能观察吗?此虽未得三昧,此与三昧相似啊。就是等之心念,一时相应。你虽然没有入三昧力,但你已经也可以不用对待心,不用晃动心,不用分别心来观察世间了。你敢睁开你无分别的眼睛吗?如实观察!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

  要是我们真能以阿弥陀佛安乐清净的回施,于现下清净安住,那么必然常放光明,照耀世间,此光明正是在不动摇处,得以放光。有禅定的人对这是十分了解的。有的人走般舟,走走走,说怎么看见鬼神了?不是!这是念佛之光明照耀周边阴性有情来依止,来求依止,求以加持,或者求以方便;那再念就有天人来干扰你了,再念就有波旬来干扰你了,再念诸佛菩萨也会化现身来考验你了。干什么呢?就是大光照耀于世间,显种种差别世间之有情,令你得见的,乃至种种刹土令你得见的。要是有禅定的人,他是另外一个。我们行般舟的中间也很容易观察到这些机制的。那为什么说行般舟的人没有天眼可以见十方诸佛刹土呢?正是以不动摇光明之力,而得以照见。不需证得什么无漏智,不需证得什么断欲心智,就会能得到这种无碍之力。一个是佛愿力故,再一个是三昧力所产生的事实。

  罗什大师(鸠摩罗什大师)给远公大师有一篇文章,整个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远公大师问罗什大师一个问题:何以凡夫有情能得见诸佛呢?诸佛悉皆现前立呢?罗什大师在这个地方有很清晰的回答,我们那个《般舟文集》中有这段文字。大家有机制,可以下去好好看一看。

  “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假设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法则中,不动不摇,如金刚心智守护,不管一切逆顺二缘、善巧不善巧现前之时,但念阿弥陀佛,入不动心智,金刚心智,必然照耀着法界,如须弥住持,令一切众生究竟于无上道业。这是真实不虚的,这正是正修行的所谓念佛修行的修持。

  现在念佛人晃动得厉害啊。今天学什么阿弥陀佛了,明天我修密法吧,后天说我学教吧,这个都很好啊,又学禅吧,今天学这个禅,明天学那个禅,后天学这个密,大后天又学那个密,密来密去把自己不知道动摇……其实是在心智晃动罢了。也没有密了,也没有禅了,也没有教了,也没有什么了,一塌糊涂了。干什么了?就是杂货铺呗。大街上杂货铺很多现在,综合商店,但是没有一个正品货。没有一个深入实践得到法益的抉择的机制。行啊!开杂货铺也能赚钱,就是不了生死,我告诉你。

  我们于净土法门一旦抉择就深入实践,那你说与其他法门有因缘,你抉择也是不可思议的,不动不摇地抉择。善导大师在这里作了一个金刚心智——说一佛来劝我,我不听你的!一菩萨来劝,不听!十菩萨来劝,不听!十贤圣来劝,不听!一切人来反对,不听!诸佛菩萨贤圣都来劝,不听!诸佛菩萨来说这个法门是假的,不听!如是金刚心智守护,你怎么不能“化佛菩萨日”呢?怎么不能照耀世间呢?!朗然于世间,无畏无惧!因为金刚心智得以建立啊,那你真有这样的心智了,那就是第一个修持了。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不被任何境像、言说、逆顺、凡圣所动摇,那就是化佛菩萨日啊,那象须弥山一样,住持在这个世间。令一切众生咸有归向,无疑无虑。何以故呢?你以不动摇的心智安立在世间故。

  不这样,真是,念佛人太可怜了。今天念佛去了,有个菩萨给我打电话说:“嗯,师父啊,我听他们说念一句什么什么样的真言比念阿弥陀佛多少多少万多少多少万,是不是真的呢?”我说:“你在对待法则中可以有此言说,只能作为方便说,不能作为究竟说。若为究竟说,此人为邪见。”

  那我们说阿弥陀佛这个殊胜的功德名号、摩尼宝号呢,能普利十方,具足一切功德与善巧,决定于金刚心智、清净心智、究竟心智、爱乐心智、智慧心智、不动摇心智,你要不要呢?你用不用呢?是你的因缘问题了。

  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像那四句偈子一样说。

  如须弥住持。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因为我们这个颠倒见,妄想见,变异见啊,不断地在徘徊。所以呢,不能安住于这种“如须弥主持,化佛菩萨日,常转无垢轮”的清净安乐国中,不能正修行于净土一法啊!那真是可惜呀,甚是可惜!

  依这个总持摩尼宝号,不敢真正清净地守护,不敢清净的持念。有一个菩萨给我打电话说:“哎呀,我特别忙。”我说:“你现在学有几百个咒子了?”他说:“我现在大概学有三千多个咒子。”我说一天能不能念一遍呢?他说忙的很哪,经常头疼。我说我真想学会一百二十亿个真言!因为啥?阿弥陀佛这个真言中予我一切总持善巧。所有言说,犹如真言;所有言词,如真言无异。我不是欺负人了,有时也是替人生烦恼。他念的太多了,他自己都蒙了,你知道吗?遇见一个喇嘛一摸头就开始念去了,又遇见一个喇嘛一摸头又开始念去了。我不能说不好啊!但这样修行十分地困难!不踏实!

  因为我们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总持,一个真言都是总持,都能具足一切功德的。若不如是,总相修持不能切入。那这个一如的法则,你不能彻底抉择,你一生想了办生死,还是开杂货铺了。啥都会卖,家电也会卖,房子也会卖,什么供销上的东西也会卖,化肥种子都会卖,最后呢,一门也不专了。我这个地方不诽谤任何法门,只是激励大家真正地一门深入,得见一切法则,毕竟一如啊。除尽一切烦恼习气,荡涤一切,远离一切贪嗔痴慢疑邪见啊,那是我们真正的修行机制。

  所以真正作为一个念佛人,要无畏无惧的,真正知道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啊!

  看来这段文字明天接着学习了。好,今天到这地方。谢谢大家!

  录音记录:明璃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三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