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好转化的,是!你要说这五种力中唯有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这样能让我们进趣佛力;但你要是舍去了佛力,你攀缘于我们的业习烦恼无明遮蔽的业力,业力就是不可思议。所以《无量寿经》讲:佛力不可思议,众生的业力亦不可思议。所以业力不可思议。
二者业力不可思议,没有讲清楚是佛的业、菩萨的业、天的业、修罗的业,还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的业,他没有讲,就是说一切业力皆不可思议。
三者龙力不可思议。
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对吧?我们称为这个,天子称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到印度,印度人称他们是大梵的传人;到基督教、天主教,他们认为他们是什么样的传人,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那么这个传人,我们且不说它。这个龙,在佛教讲,龙有不可思议的变化力、守护财宝力、布云兴雨之力。守护财宝之力是其他不能代替的,能大能小之力、守护变化之力,龙所具有,所以龙力不可思议。我记得有人送我几套《龙王经》就是讲龙力不可思议的,有时间我们也可以看一看。
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
世尊举例阿罗汉的禅定力,说阿罗汉把一个大千世界放在左手,一个大千世界放到右手,把它置换一下位置,大千世界的有情不知不晓,他已经把他的位置给错换过来了,他有多大的力量呢,我们怎么能想象啊?没法想象,就是说心力、业力在这个地方我们力量是不可及的。
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这五个不可思议力,我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文字下去能抄一遍最好了。因为这五种力你要能了解到不可思议,你可以随顺、借用、不对抗它。不思议就是说你不会去打妄想了,也不会去揣度它,也不浪费这个脑子就是了。明知道不可思议你还去浪费你那个妄想干什么呢?造作那个心智干什么呢?我们就不去累自己了。有时间可以抄一抄。
二力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
所以说阿弥陀佛国土有不可思议,其中就有业力,阿弥陀佛国土的这个业力。
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
我第一次读到善导大师他的文字中说,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皆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我读到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的时候,我脑袋里惊了一下,就是闪过一个问号,我说众生的业力还可以说,阿弥陀佛怎么会称业力呢?是佛的业力,就是所谓佛愿业力。因为在报德修德之中,皆可称为业力。这里希望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审视清楚,要审视不清楚我们就坏于修德差别,那阿弥陀佛的报德对你的摄化功德不能现前,你就会生骄慢心的,或者说邪见心,平庸心会生起,那你对佛的感激与赞叹随喜,你就不得力,不能现前起作用。
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也就是说佛法力。那么这二种不可思议力,能令众生往生彼国,得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国土的这个十七种庄严,乃至佛的八种自受用庄严,四种菩萨正修行庄严,皆一一不可思议,那么这个国土亦是不可思议的,那我们五浊恶世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真是不可思议的。因果相续,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并不是让我们麻木不仁的无记,不是这样子的。是让我们有正确的、恰当的正思维观察方法,而可以了知。这个了知,就是不可思议智所现前。
至文当释。
那么下边文字到了会解释到。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
什么叫相似呢?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及法藏比丘这个大愿业力,还有阿弥陀佛成佛的善力住持二种法则的不可思议力,就像摩尼宝性一样,各个众生的需求不同,它会表现出不同的法则与效力。求衣者得衣,求屋者得屋,求珍宝者得珍宝,求饮食者得饮食,求什么得什么,就是如意摩尼宝性,所以“相似相对”,满足众生需求。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
那么我们要顺性修持,或者顺阿弥陀佛的愿力修持,都会得到这个如意的摩尼宝性。我在这个地方提示自己对佛法的一点感知性的东西吧,可能这个地方只可以作为一个参照。像出家遇到佛法,得很少很少的一点相似的利益。但在这个相似的利益中,说句实话远远超过自己对佛法的期盼。或者说我修证啊,我要学习啊,我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一个果报啊,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期盼。我出家时间很短,或者学佛修持都很不得力,但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自己的愿望,我真是这么感受的。许许多多都是意外的给予的,就是佛恩德的布施、回施,绝对是意外的没有想象得到。我周边所有得到的佛法的利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都是超越了我的意愿的,都是意外的加持的成就。所以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我是深信不疑的,没有任何的疑虑,很难对它产生疑虑。
假如说我们顺应阿弥陀佛报德的修持,这个愿力的修持来念阿弥陀佛,你可以观察到,你平时很多愿望,随时都会现前,会成熟的。当然我们说善的愿望成熟好;不善的愿望,忏悔掉也是有意义,不善的愿望会有苦报的。
以前在桐柏山区的时候,我养成一个坏习惯,也不是故意念佛,就是晚上一睡觉就会念佛,闭上眼睛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样念,晚上、白天不敢想东西,白天知道打妄想,就会成就,隔不了一两天就会出现这个事。后边吓得经常是一想东西就趴到佛前忏悔,不管想什么,绝对不敢想。现在我的脑袋很少会想东西的,不敢想。你说那你就多想一点什么能满足自己愿望的事吧?根本不敢想,我告诉你,因为你连成几个事以后你再也不敢想了。主要是,我感觉到就是念佛的这种愿望,一旦你随顺进去了,再让你打妄想你也不愿意打了,打了你肯定会趴那里忏悔去,不管是好愿望、坏愿望你都会忏悔的。因为啥?你太害怕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作为一个凡夫有情的想法太乱了,一会这样想,一会那么想,它都会成就的时候你就害怕了。后来慢慢再看这个,原来这个思想是没有善恶的,只有业习的善恶,只有认取的善恶,只有苦与乐的善恶。它的本质,我们说这个三细中,(编注:三细六粗:《大乘起信论》用语。三细与六粗之合称。为根本不觉所生之三种微细相,以及更以境界为缘而生起之六种粗显相。三细者,即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因其相微细难知,故名三细。所谓六粗,即以现相之境界为缘,所生起之六种迷相。)真心触动之时是没有善恶的,能所生起还是没有善恶的,苦乐生起对待取舍之时才有善恶延续。这是这么一个机制。
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
很多人都见过佛的舍利,我们这个地方有没有佛的舍利啊?这上边供的有舍利吧?应该有吧?也有,那个瓶子里就是舍利。我们这一段可能在南传佛教的这些菩萨们,经常给我们送舍利。
这个碎身舍利,舍利,与人作出世入世的福田、禅定的福田、忏悔的福田。所以说若是你得见舍利,于佛塔中得见舍利,一切众罪皆能忏除。因为啥?它是出世入世的福田。所以在塔庙中如果要是有佛舍利,好比说经典、形象、塔、种种的这种碎身舍利,不管是骨、血、发、种种舍利,若作礼敬供养,皆能忏除我们无始以来不可思议的业力,令其还得清净。所以就是这么个例子。
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
这个我是十分相信的。我以前跟许多人结缘过舍利,很多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结缘的舍利就长了什么的,一个变多颗的都很多的。有的舍利一年就会长,一年会长,一年会长的。那么舍利怎么会长呢?这样的人就比较勤于供养,勤于赞美佛的功德,多作善缘,这样的人他供的舍利就会长。要不然那个舍利就会没掉了。这个人多作诸恶,虚假欺骗,乃至罪恶累累之人,舍利守不住。你给他他也守不住,也会遗失掉。这里我感觉就是所谓的“相似相应”的问题了。业力蒙蔽,就能使所谓的福尽,是你福德已尽,这个舍利就会走掉了。这样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很多,我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我但愿不遇到。
能使舍利增长是我们的愿望。许多有成就的善知识,他们带的舍利就不断的增长增长……能广泛的与有情结善缘,是这样子。
此珠多在大海中。
这个摩尼宝珠有二种来源:这是一种来源,一种就是大鹏金翅鸟,我们这个地方没有画这个像,就是有的佛像上边有一个鸟,很大很大的样子,他们称为大鹏金翅鸟。这个大鹏金翅鸟,它的饮食就是龙,就是海里的龙,它用翅膀一打,把水掀开,有飓风嘛,那个龙就顾不住自己了,它一抓就把它抓了吃掉了,那个龙王,以前这供的有大鹏金翅鸟,我们收起来了,一抓就把它抓了吃掉了。它的心脏,它是世间最大的生命体了,它的心脏,它一死掉,心脏就会变成摩尼宝。龙王就说:哼,你还吃我,这一次可拿了你的心了。就把它当成装饰品。
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便洁斋。
洁身,持斋,是过午不食的意思。过去的王者为了行法都是盖一所新房子,挖五尺以下的土,现在印度还有这个习惯,挖新土。我们这一路去走的时间我还经常看到他们在路边,都是女性去拿一个什么容器,把土掏出来,他们和和泥,就称新土,没有污染的土,泥巴泥巴,涂墙壁什么的,他们现在印度人还是那个习惯,他是这种习惯。那么过去转轮王为了祈祷就建这样的房舍,新的房舍,然后去穿新洁的衣服,沐浴更衣,持斋,就是过午不食,然后再作祈祷,好比说一日七日这样的斋戒清净以后,再去祈祷。所以过去学佛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很在意、很在意的。像那一天她们女众要求受那个什么戒啊,那个祜巴温尊那个菩萨就说你们先走吧,他感觉他要沐沐浴…
《往生论注讲解 第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