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一集

  

云南鸡足山华首放光寺丙戌年夏安居

  

慈法法师讲解昙鸾法师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此次法师讲解的顺序,是先从下卷的长行开始,再回到上卷的九十六句偈的部分。

  第一集

  讲解:

  我们打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打开第一页,我们先看经题。因为讲《往生论》也没什么准备和想法,只不过机制成熟了。所谓讲,剖析在个人,每个人剖析的方法与心智各有异同。那我们在这个无说法中,说一音声,我们各人随自己的现量、现状、一种心态来延续一个法则,是自己的择取。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无一字说,宣化八万四千法,令无量烦恼执着有情得以度脱。《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亦复如是,无一文字可立,标立这个文字也是为了使迷茫有情有法可依,有法可从,此法非有一法可得,但是为了治疗我们。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经题本来也是无名,无名(但)因大家需求来讲一个名,使我们大家明白自己现前的这个心念。就象这个天地本来无有阴晴,赶到这个地方就开始下雨,标志着我们这个雨季已经开始了。我们安居的第一天下雨,很吉祥,这是很好的征兆,滋润着世间,象征着僧法的未来的利益是广大的、周遍的、是充分的,有雨有雾嘛。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经题本来是无名,也是无所得失的。因为众生在无常无我中不知此一切相皆是无常无我,不知其本质是空,所以世尊给我们标立一个顺应众生心智的名字——无量寿。无量寿的路子是一切众生所向往,但这个路子怎么来成熟呢?所以世尊说《无量寿经》。

  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无量寿经》最初在印度这个国土,不象我们中国,在印度这个国土没有我们现在的净土五经,没有这样说,也没有我们后面延续的很多东西。当时天亲菩萨作《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文字的机制是依止《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样的机制来叙述极乐世界殊胜庄严——就是依正二报的殊胜庄严、阿弥陀佛自他二种受用的真实功德,令无常无我众生在没抉择心智之时有一个归向,所以彼国是次于泥洹之道。

  因为一切智者、圣者亲证无量寿,这无量寿在无常无我这个空性心智上表现出来,无自性抉择而成就。那么众生在无常无我中挣扎,希望得到一个常,希望有个常的事实,岂不知无常、无我、空、寂静本来如是。什么如是?无量寿无量光!阿弥陀佛建立这个极乐国土,乃至发四十八弘愿,是为了令众生在没有抉择涅槃之道(之时)建立这样一个次于泥洹之国,令众生可依可从、可依可归。

  这个经题是十分重要的,经题表达了整个论的实质内涵、实质内容。过去开经题需要很长时间的,象当年智者大师在讲《妙法莲花经》这一部经典的时间,讲一个“妙”字讲了三个月,我们讲《无量寿经》,这个“无量寿”,要是以赞叹之口气、如实之言说,一劫二劫难以说尽。何以故呢?一切万事万物的幻化生灭皆是无量寿!皆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揭示了一切事物无常无我之寿,这个“寿”是无量寿,这个实质的真谛就是苦、空、无常、无我之真谛、寂静涅槃之真谛,就是无量寿!就是无量光!那在凡夫有情这个学佛机制上对这个无量寿无量光是无以认取的,所以极乐世界以有形的、无形的、清净的、庄严的法则来安稳安乐我们,提示有情,令入不可思议境界,就是诸佛解脱庄严清净威德自在境界。

  这个《无量寿经》是释迦佛在方等会上所宣化的经典,所谓的方等会就是顺应众生各类机制,引发不可思议的殊胜教言,令众生各个取用。大家有机会能遇到《无量寿经》这样的教言,或者净土法门的教言,实是可赞,实是应该珍惜它的。佛教无有任何的夸耀之语,它是如实地、诚实地、平实地、真实地给我们反映了一种众生心地的渴望、心地如实之状态、平实之状态、真实究竟之状态。

  所以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乃至说无量无边的教言,度脱无量无边的种种思想、种种愿望、种种感知,所谓的度脱并不是说我们真有可度、可脱者,而是让我们如实地认知一切善恶无记本无实质,如梦如幻,因缘而现,缘谢法谢,缘灭法灭,缘生法生。在我们佛教的三乘教言中,缘生缘灭法是公认的,无生无灭法是究竟的。那么在俗谛与真谛的运用过程中,显示了出世入世二种方便。

  《无量寿经》正是导引我们趣入无上道的一个最直接的捷径。捷径不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偷心,而是为了使我们生命短暂的五浊恶世减劫有情因短暂之机而得度脱,因听闻之机而得度脱,因现缘之机成熟而得度脱。这正是世尊大慈悲不舍一切苦恼众生的无上尊圣法门、无上不可思议的一个法门、无上威德的一个法门,感动着法界的一切有情——圣者、凡者、智者、愚者、知法者、不知法者、赞法者、谤法者。

  阿弥陀佛以其大愿普摄普利,绝不舍一个有情。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讲一切蜎飞蠕动之类,咸因此法而得度脱。(编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大教缘起第三》: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何以故呢?佛誓愿中,无量寿无量光普摄十方尽于尘刹未来劫不舍苦恼众生,令其现缘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一生得不退转。是名无量寿无量光所摄所照,是本质所现,也就是我们说称为称性所现。那我们在现缘的炽盛烦恼中、颠倒妄想中、人我是非中、善恶差异中,我们怎么来抉择无量寿无量光呢?这正是《无量寿经》所宣所化,说于事实真实功德。

  我们这一百二十天要是真正地把这个《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作为一个学习、实践、修证、观察的一个过程,那我们会生起对净土法门,通过对净土法门,会进趣对整个佛法,乃至对整个世尊的教言有一个彻底的、清晰的认识,那真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

  《无量寿经》是度脱一切众生的抉择法门、抉择的一个教诲、抉择的一个整个清净的体系的一个大的机制,所以净土法门一般称为大机大用、大机大象,所以无量寿佛又称为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编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光明遍照第十二》: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实际这十二光明的称呼我们人人都是知道的,这只是一个揭出我们众生(本源)心智的一种善巧说、方便说。若说其光即为无量光,其光不可言说,不可穷尽,其名称亦不可穷尽,其威德善巧亦不可称说,不可称尽所以是为《无量寿经》,就是穷于未来,饶益有情,无有间断;穷于未来,摄化众生,成就菩提,无有休息;是为无量寿。以此自得自愿普利十方,大悲成就。

  我们一般念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若不了解无量寿无量光正是一切众生之本源、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本源、一切有情之本源,那我们就很难趣入《无量寿经》的教言。那《无量寿经》的的确确表达了一切众生本源心智,所以无量寿是一切众生的心智,无量光是一切众生心智的成熟、运用,现下的运用。那我们在世俗中颠倒妄想,与无量寿无量光能作同源吗?究其本质莫不如是啊!若智若愚、若圣若凡、若善若恶,其本质一如,正是“无量寿”!此知见抉择,正是“经”!

  《无量寿经》就是本性之抉择、自性之抉择、利益之抉择、正见之抉择、法则安住当下之抉择。所以不管他智愚、善恶、凡圣,在此一旦抉择,无量寿的本质自然坦露,自性自然畅明,即是十二种光明,或者说无尽光明,延续于未来,穷于未来,是为无量寿。此自性无染无著,无来无去,非于造作,摄一切造作。虽非造作,在一切造作中,可用可见,皆以无量寿无量光而延续,其本质说如是。其方便说有凡有圣,其方便说、对待说,就是生灭门中说有善有恶、有苦有乐、有净土有浊土。

  那么《无量寿经》给我们宣化的这种实质的内涵,就是让我们抉择一切法之本质,抉择正见,那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清晰的感知、清晰的思维,那就是“优婆提舍愿生偈”,那么这个“优婆提舍”的内涵就出来了。“优婆提舍”就是如佛宣化之法则,就是佛对法的论述。“优婆提舍”没有翻译啊,“优婆提舍”找不到很恰当的文句来翻译它。有五种不翻,这是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文句来翻译它。要是此土没有,可以不翻,那么这个“优婆提舍”用我们中国的汉语来找一个对待的名词,很难翻译,所以古来已久就没有翻译它,简单的翻译就是“如佛所论述”。

  那么世尊所论述的无量寿与无量光,或者说《无量寿经》,为什么作者是天亲菩萨呢?因为天亲菩萨在他整个一生中造论千部,于声闻乘及大乘教言透达无碍。我们知道他和无著菩萨是兄弟,无著菩萨与天亲菩萨在唯识宗,我们中国的唯识称他为祖师的,他的许多教言在大乘教言中是唯识圆宗之透彻者,是无碍的。那么在声闻乘,象《俱舍论》,许多人都看过《俱舍论》,我们中国以前有俱舍宗的,有这样一个宗派,有这样一个教言机制,他在声闻乘与大乘教言都是通达无碍的。他说《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时是他生命机制中极纯熟的一个阶段,就是文字之精粹炉火纯青,难以减增——你增添了文字,整篇文字就感觉到画蛇添足一样;你减少了,就感觉到如鼎缺足,不能安立。

  所以…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