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八集

  

第八集

  

因为佛有止答之答法,我们知道佛有三种答四种答之说,一问一答的答法也有,反问答的答法也有,止答的也有,什么止答?不理你,你问的是非问。说十四难不答,止答。

  

有一比丘跟佛这么说,说:“世尊,你对十四难不作答,我认为你不是一切智者,我不跟你学了”,释迦佛也不作答。因为什么?这叫非问,非问若一回答就堕入非问之虚妄的作业之中,那佛的确不是一切智者,佛的确是迷闷者。教下的我们有因缘看一看教,才知道所谓的十四难问。

  

“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也叫“金刚藏”,唯有金刚藏菩萨能提出这样殊胜的问题啊!如没有这样的问题,秘密藏不能打开的,金刚藏不能打开,我们没有钥匙。你要进入宝库得有打开宝库的钥匙。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

  

修多罗教,亦即了义教,所谓殊胜对机,契机契理的教诲。

  

“了义法门”

  

佛在给我们讲法,并不是给我们谈玄说妙,搞文字游戏。

  

“永断疑悔”(注:录音中无“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一段正文及开示,因此注明)

  

我们众生贪瞋痴慢疑,末法时代的人这个疑根特别深厚,我这几年被一些人猜,被一些人疑,被一些人谤啊赞啊,都是在疑中。许多学佛人都是了解这个人,实际说人了解不了解呢?拿经教最好了解,不需要了解任何人。

  

现在的人疑根特别炽盛,贪嗔痴慢疑是五条毒根,佛住世时,贪瞋痴三毒根,现在慢、疑、恶见又加上了,六条毒根都缠缚起来了,厉害得很呢!

  

“汝今谛听”

  

你要好好地去思惟呀!审视这个因缘。

  

“当为汝说”

  

为汝开许、悦可,使你的心胸通达,是为“说”。解你的心结是为“说”,“说”有悦可之意,有喜悦之意,开除众生疑惑的意思,叫“解说”。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

  

奉教者,知道自己有打开秘密藏的因缘了。为一切众生,为末世众生,为诸菩萨打开金刚藏的因缘了,所以说会奉教欢喜,这些菩萨真是为我们而引发的因缘,他们早已度生死,是古佛再来,不需要问这些问题,但是为了我们末世这些不知道怎么来问法、怎么来学法的人,来提出这样的问题。

  

“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随顺金刚藏的因缘叫“默然”。默然而住,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

  

我们知道,一切世界都是成、住 、坏、空之相,

  

“前后有无”

  这都是有对,“始终”是一对,“生灭”是一对,“前后”是一对,“有无”是一对。

  

“聚散起止”

  

这又是两对,

  

“念念相续”

  这是世界相、幻化相、有对相,就象我们这个世界的男女、是非、善恶、天地、阴晴都是有对的,这叫“世界相”,这是“俗谛相”,也叫“因果相”。

  

“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明确地告诉我们“种种取舍,皆是轮回”,一切世界相、因果相、差别相,都是轮回相。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

  

没有出轮回的人,这种觉性想辨别圆觉。

  

“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我们凡夫心,用流转的这种有对的心性来辨别圆觉性,圆觉性亦流转,法身随顺众生的虚妄作业,法身也是流转业。所谓地法身流转于五道是名“众生”,不名为“佛”!祖师这么开示的,这跟经典的话是无二无别的。我们现在的人总识自己的心,所以释迦佛在很多经典上反复告诉我们不可识心,汝意不可信。未证阿罗汉果之前,汝意不可信,汝心不可识。现在的人不光自己识心,还要叫别人识他的心,罪恶累累啊!过失无量啊!果报现前的时候,自己承担。

  

“若免轮回”

  那你真正出三界,得清净的法益了,与大菩提心发生所谓地菩提心行,得见一切法无起无作,无有分别,不垢不净,本来安住,在佛不增,在凡夫不减,以此因缘发起所谓地不动智,种相现前,一切智现前,那圆觉性就可以启用了,可以思惟,可以运用,要不然没法发起。

  

“无有是处”

  你要依这种所谓轮回的相、轮回的业、轮回的心来辨圆觉性,那圆觉性也是轮回的,也是流转的,轮回的业也是无有出离的,再装腔作势也没有用,再狂妄也没有用,再强执也没有用,再自大也不行,根本不沾边,没有意义!但受虚假果报、轮回果报。

  

“譬如动目”

  

佛举了一个例子,就如眼睛转动。

  

“能摇湛水”

  

水不动,我们眼在转的时候,你看的这个境界也在动。这很好实践。

  

“又如定眼,犹回转火”

  

那你定着的时候,你的眼睛定了,别人在转火轮,还是在转,我们不断这个轮回的业流的时候,就是说不断起作的因缘的时间所发的因缘都是相应的,都是轮转的,包括我们这个圆觉性也在转,老在取舍之中,一会儿这个好,那个坏,一会儿这个是,那个非,都会发起,顺着自己的心的就认为是“好”,就会护持它,就会认为如法,都是随转性。

  

“云驶月运”

  

这都是举的例子

  

“舟行岸移”

  

这都是有对的,因为世间的这些有对的法,可以说无量地有对都是轮转相,我们知道有转相,不知道法界清净平等之时都会运用这种有对的。所以法性也会流转,这个地方,佛就要启发我们的法性,要我们念念归入法性,依法性来起作、运行,所以要顺性起修,也要发菩提心起修。

  

我经常听到人说这个人好那个人坏、这个人对那个人错、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这都是拿自己的心性来对照的,法性不能如是,但人情就是这样,就是是非、善恶,没有休息。因为我们没有发起心性这种平等、广大,徧于法界的真实之前,都会这样做的,也都会这样认为的,今天张三好,明天李四坏,总在变化,即所谓“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两岸的风景也在变化,水也在变化,自己的心也在变化,随着境界在变化,叫“随境转”,是为“众生”,是为“业流”,转化相。诸佛菩萨、一切贤圣,不被境转。何以不被境转?他知法界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故,所以一切流转相也归入清净,得安稳、得利益。众生不知,所以以流转心、变异心,所以说常被境转,常被八风所左右,生死不休。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诸旋未息”

  

就是有对的因缘,没有停息之时,

  

“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

  

从根本上来说,种种幻化相、轮回相、变异相,就是你现前所依止的这个标准,也是不可得的,况且在生死轮回的梦幻呢?况且善恶是非大小佛魔这些差别相呢?毕竟是不可得的,但是大家在这个地方捕风捉影啊,作真作假、作垢作净,不能休息,不能歇心。

  

“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你要是垢心没有清净,怎么能观呢?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这样的因缘会产生“三惑”,三种惑乱,现在我们在这个惑乱中特别炽盛,有的人学一点相似的东西,不光惑乱自己,还惑乱别人,使别人苦不堪言。我也如是审视自己。由于我们的垢心未清净之前,不知道法性平等之广大圆满的这种真实之前,往往就会观佛圆觉,虽不复转,但往往就会生三惑,三种惑乱。

  …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