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八集▪P2

  ..续本文上一页

  “三惑”,我们看看“三惑”是指什么?对照对照自己,会不会生这“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

  有的人眼中会生“翳”,出现重影,别人看到空中无华,但他会看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眼翳,是他生眼病,我们众生的这种差别心、生死心、是非心、你我心、颠倒心,亦复如是。

  

“幻翳若除”

  

做手术将此眼翳除去,恢复正常了,空中无华了。

  

“不可说言此翳已灭”

  因为这种幻翳是多余的东西,不是人人都有的,是病态,所以不可言说此翳已灭。

  

“何时更起一切诸翳”

  因为病本来是无有的,无有而妄发起是为“病”。是众生妄执病,所以佛为医王,治我们的妄想、执着的病罢了,说八万四千法是对我们的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病,是以佛说无量的法,是对治无量的病。有人把它归纳为660法——百法,汉地有人归纳为十种法门,一些大德归纳为二教——制教、化教,有人归成显教、密教,有人归纳为他力与自力,怎么个归法,千说万说都是治我们的病,我们要是没有病,佛也就不说法了,所以众生病是没有尽的,佛说法也就没有尽,佛说法因众生所需。

  

“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它是同生的,这种幻化与烦恼是同时生出来的,如是生是无生的,是一种无明产生的幻业罢了,妄业罢了,本不可得,本无起作,众生以为有,堕入梦幻境界,自以为实有而受流转,我们这个轮回都是虚妄的,虚妄的梦幻,所以说它不是相对的。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

  

虚空本来不生华,因你眼中有病所以才见第二月或者空华,空本无第二月也无空华,只因为眼有病罢了,眼病一好,华无有生灭,本无生灭。我们众生亦复如是,生死轮回本是不可得的,我们若是能觉悟,能醒悟过来,法性平等,不起不作,那生死本来不可得的。所以“佛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而无一众生得度者”就是此语。本无众生故,空中本无华故。

  

“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空中本来没有华生华灭的因缘,但因眼病了,看见幻华以为空中生华,所以众生以为生死涅槃亦复如是。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这种妙觉圆照,徧于法界,没有取舍,清净广大,一切众生本具,虽然本具,但是不能发起功用,这叫“病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

  

佛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的圆觉性,是为方便之语,非究竟之教。究竟之教是没有言语的,言语道断的,无法言辞的。过去宗下的人说向上一招,千佛不传,这个不传是我们本具的,不是给的。永明延寿大师在他开悟后说“知法非从外得,尊重一切善知识”,就是此教。

  

“况复如来圆觉随顺”

  如来的这种圆觉是一种随顺相,我们众生的觉性也是个圆觉性,但是已经执着了,执着取舍、是非、善恶,对自己的情怀,不对自己的情怀,已堕入不随顺因缘了。

  我们知道普贤十大愿王,有“恒顺众生”之愿——第九大愿。十大愿王不会散坏的,这是随顺觉性而发起的,随顺佛性而发起的修持,众生都是逆性发生的自我的取舍,顺我者则喜则取,逆我者则嗔则舍,非为随顺觉性,就会散坏,包括你的福德、罪业,都是如是。

  

“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举个例子,象虚空一样是平等的,无有来去的,无有生灭的,无有增减的,这叫“本性”,或叫“本地风光”,实际谛理。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金矿不是因为销才有的,若没有金矿,你销也没有因缘。

  

“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假如把金矿从矿中通过销溶、冶炼,使之成为纯净的金子以后,它不再为矿了。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

  

方便说,比喻。

  

“不应说言本非成就”

  没有金矿,不能炼成真金。方便说,一切众生本来都有佛性,但通过这些分别的执着,象沙金一样,就有沙子了,不能运用了,但是在各个觉性点上也在放光,也在执着,也在运用,但不能成就大的法益,多生烦恼,因为烦恼就不是圆满的、整体的法性。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如来的圆觉象金锭一样,众生的觉性就象沙金一样,跟沙搅在一起,不能发生功用了,发生功用也是偏执功用、取舍功用。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

  

菩提也是个名字,“涅槃”也是个名字,这都是对比说,

  

“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这是真实说、究竟说、威德说、究竟安稳平等说,在这地方就是法性,在这个地方能见得到,用得起,是为发菩提心。我们要审视自己是不是学佛之人,就可以从这样地方看,不喜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麻木不仁,基本上就没有学佛。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

  

声闻、缘觉证于实际,断灭就是取涅槃的意思。

  

“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

  

他不能得究竟涅槃,所以叫无余涅槃。他不能取亲证究竟涅槃,就是究竟的利益,所以叫化城,《妙法莲华经》有化城之喻,怕众生怯懦,佛说涅槃,使众生有一个安住之地,中间休息一下,要不怯懦害怕,说我不学佛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持太遥远了。

  

“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佛在《无量寿经》上反复告诉我们,舍诸劳虑,舍诸思惟,不是断灭,他是随顺思惟的意思,就是舍弃你妄想的思惟。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

  

萤火有多小,须弥山有多大,大家都知道,萤火虫大家都见过。以你那个有限的、虚妄的现量去测度佛智、佛的境界,太可怜了!现在许多骄诳的人,未证言证,认为自己得到了,就去随口推测佛智,推测佛教,满口胡诌。

  

说法不顺法度,就是胡诌,伤害人的利益。佛法不是推导出来的,圣言量,若没有证得现量,没有证得真正的圣量,与圣量不相应的时候,那就是非量!用你的非量,测度佛智,真是灭佛法之人。(编注:三量分二种,第一种:(1)现量;(2)比量;(3)圣言量。第二种:(1)现量;(2)比量;(3)非量。简单解释如下:现量,如五根对五尘。比量,是按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如对岸山上冒烟,推论该山必有人在烧火,万为失一。非量:如龟毛兔角,不存在的事物。圣言量:圣者讲的话。)现在有许多这样的罪人,一张口就认为自己说的是佛法,反正我是离开经本,离开戒律,离开论我不敢讲佛法,我讲不来,我也没那个本事,一句也讲不来,因为没有亲证到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只能依教给大家提醒罢了,我只是随顺这个经典的加被,给人做回施罢了,提倡经典就这个意思。提倡佛教,提倡圣言量,引导大家随顺经教的教诲来修持自己。

  

现在的人认为某个人证出来了,心生向往,祖师之话当圣旨,诸佛的教诲反而轻慢,这是末法时代最可悲的地方!佛与菩萨说法,都是最直接的,到祖师这个地方,有祖师的修证、知见了,有祖师的现量了,与佛的现量也有差别。种相,一切菩萨,一切贤圣都可以证到的,但种子智还是有差别的,究竟智不见得一样。说传佛心印,大部分传的佛的种相教化,就是一切智,象道种智、一切种智是佛亲证,或是大菩萨亲证,许多祖师是不能传播的。但现在的人呢,对祖师之教、对某些人的相似之语恭敬顶戴,认为这个人有修持、了不起,但对佛教——无上的教诲、最清净最直接的教诲反而轻慢!对经、对这一类的教诲反而轻慢!真是可怜!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

  

这是必然的。

  

“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因为如来大智海,尽于虚空,徧于法界,众生皆在这里面,你若不相应,必众生业流之中,没有什么好说的。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这是第一步,要不然下面特别麻烦,这个根本我们不能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告诉我们这是最初作业。在《楞严经》叫“因地”,因不真,果亦不真。所以,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就是先断有漏、有对,这是生死根。

  

象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包括沙弥十戒都是断有漏的,避讥嫌、断有漏,这是根本,无作戒体都是断有漏的,断生死根的。但很少人注意这个地方,注意什么呢?谁不休息,谁不睡觉,谁一坐能坐七天七夜,可笑可怜,谁有神通,谁有宿命,谁能放光,都是非佛法的,妖魔外道横行于世,怪异惑众。

  

末法时代人不学佛啊!总学一些怪异,哪个法师能腿一盘坐七天七宿,那就好了,成“善知识”了,其实外道亦能坐。我们知道在窥基大师没有遇到玄奘法师之前,他坐了三大劫,不是佛法啊!

  

当年天台智者大师在天台宣扬教化的时候,许多听众来听,四众弟子来听,当时天正下大雪,就看见一个地方远远的没有雪,大家便问智者大师说,为何此方无雪呢?智者大师语众人言,此处有一外道入于甚深禅定,故此处无雪,众人不信,看不得见嘛。于是,智者大师三弹指,此外道即时出定,众人因见其貌,髪须皆长,颜无人色,体态高巨,此人于人寿八万岁时入于禅定,现在还在那儿坐着,有啥意思?象顽石一块,但现在的人都认为这是佛法,有本事啊!

  

由此可见我们应随顺经教,依止佛的教化,不可怪异惑众,我们应该学佛,何以故?佛法是清净、平等之教,是解脱、智慧、涅槃之法!

  

我到许多地方人一说就是功夫,一张嘴就是功夫,一合嘴就是神通,一闭嘴就是放光,佛在经典上一喝斥就是怪异惑众,妖魔鬼怪。《楞严经》在这地方喝斥得极为透彻。我希望大家要学佛,能学佛是你的福报,作魔是你的业力,但是的确要学佛吧!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相,无有是处。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

  所谓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对比对比,是否跳出这个因缘了,是否被它左右了?况且妖魔鬼怪的法?况且颠倒的法?况且狂妄的法?自以为是的法?上帝法?邪见法?外道法?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出离不了,其它的就根本不用说了。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八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