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七集▪P3

  ..续本文上一页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个格式都是一样的,因为这十二圆觉相续的出来,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一个一个来启教,从建立正见上发起,发起正修行,然后发起所谓地如是修自心,如是渐次,发起渐次。那么看金刚藏菩萨给我们一个什么提示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

  

“大陀罗尼”,如是总持陀罗尼,遮护一切众生的过失、差别,使一切众生归入究竟善法,是为陀罗尼之教。

  

“因地法行”

  

在佛法称为“法行”,而不是妄想行。心行,不是众生那个心,是佛心、法界心、光明心。

  

“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

  

我们的心性不管是无记也好,掉举也好,昏沉也好,都会在蒙昧中流转的,就是不能清晰。

  

“在会法众,承佛慈诲”

  

我们大家也是现在的法会,释迦佛讲法是横断三际的,所以说妙法一会,俨然未散。这是智者大师诵《妙法莲华经》亲证的三昧,华严三昧,得入华严三昧境界。那我们大家要是能随顺文字,随顺这样的教诲,放下自己的知见,放下自己的受觉,也可能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幻翳朗然”

  

我们众生被自己的情执、分别、你我、善恶、是非、魔佛种种差别这种幻翳,遮掩我们这种朗然的心光,如大日一样的心光,那么这个地方受佛的慈诲,幻翳朗然,知道一切世间的差别,善恶是非大小种种因缘皆是幻翳,如空中花,了不可得,所以叫“幻翳朗然”。

  

前面文殊菩萨开发我们的正知正见,普贤菩萨开发我们的正行,普眼菩萨开发我们的心地,就是使我们开悟,如是悟。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朗然之功德。

  

“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

  

这又提出了问题了,那你说我们是朗然了,本来成佛,这个因缘我们要提出来,和前面普眼菩萨提出来的问题是一样的,都直接尖锐,所以佛在世时诸大菩萨提出的问题都直接的尖锐,绝不遮掩的,这特别尖锐的。

  

什么叫尖锐呢?就是大家感觉到,因为学佛人,我以前在下面听他们说怕人难为法师讲法,我说那太可笑了,那不叫法师。因为什么?提出最尖锐的问题,才是最实际的教化因缘,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要不然大家再你好我好搞个人情圈那没什么意思,相互的吹捧,虚假的因缘,会使大家堕落的。

  

佛在世时亦复如是,这些阿罗汉这些菩萨提的问题都特别的尖锐,所以讲实质的问题,大家真迷茫我就迷茫,我知道每个经典都是这个搞的。看看《楞严经》上提出的问题,那都是很尖锐的。

  

“若诸众生本来成佛,

  

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那众生本来成佛,那怎么还会有这么多无明呢?业流呢?六道轮回由何而起呢?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一切无明,可以说三界六道都是无明业,这个地方我们要审视的,我们要从我们心底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释迦佛才能真正给我们解开这个疙瘩。你要说这个问题与我无关,你会丧失解除心结的胜缘。

  

实际这也是金刚藏菩萨为我们开金刚宝藏,使我们入金刚地啊!启发我们怎么来问问题。象前面普眼、普贤、文殊帮我们提问题是一样的,一定要跟自己联系上,你不要认为这问题我早就看透了,或者说这问题跟我没关,那你都会错失我们这个学佛的因缘的。

  

“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我们自己现在都要提提这个问题,我也要提提这个问题。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

  

这话特别尖锐,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何故又会复生“无明”呢?

  

“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那既然说众生“无明”本有,怎么又会本来“成佛”呢?这问题看着很简单,但真正从我们自己心中发出来,还是很难的。就是把这个概念明确的拿出来,并不容易。这是一对矛盾的问题,就世间法这是有对的。我们众生的心念也是有对的,但是能够清晰的把这个有对拿出来还是很难,很难的!

  

跟前面普眼菩萨提出的问题是一样的。从无对中从平等法中提出来差别的因缘,来显示众生的无明业流,使我们能自己超越自己,认识到自己这种颠倒妄想的根由所在。众生的业力也是有对的,诸佛的教化是无对的。我们好好地审视。

  

“十方异生”

  

即诸众生类,诸杂类众生,不是一类。说十方异生就是不是一类众生。

  

“本成佛道,后起无明”

  

那要是“本成佛道”,怎么会“后起无明”呢?这话特别地实际。说本来成佛道,本来证佛道,本来不假修证,为什么后来会起无明,那众生怎么出离梦幻境界呢?怎么能出离生死苦海呢?这是普眼菩萨提出来的。释迦佛已经作了答复,说“一切法本来不作不起,本来无有生死,无有涅槃”来作了回答。而这个地方金刚藏菩萨又为我们提了这样的问题,使我们生金刚智,我们要把它作为自己的问题。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这句话特别地难听。那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为什么诸佛还会生烦恼呢?这话真是尖锐啊!这非众生心,反正我是从来想不到这个地方,这金刚藏菩萨用他的大威德因缘给我们启发,使我们想一想,看一看,自己提出来一个问题。实际我们老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实际我们问题最多了,无明问题特别多。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

  

“无遮”就是平等的摄护。无遮我这话难听不难听,不要生其它因缘,你不要认为我难度,就是我提这问题特别下劣。“唯愿不舍”,不舍就是佛说你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七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