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四集

  

第四集

  

  

无渐次,叫圆顿之教,非渐次之教。渐次之教——三乘、五乘,乃至说三十七道品,乃至说菩萨的四十一个次第,这都是渐次修持。声闻教的四向四果(编注:四向四果: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又称四向四得、四双八辈,或称八补特迦罗(at!t!ha-puggala^ dakkhin!eyya)、八贤圣、八圣、八辈。也就是:须陀洹向(预流向)、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向(一来向)、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向(不还向)、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这都是渐次。我们说加行位、暖位、顶位、忍位、所谓的世间第一尊胜位这些地方都是所谓的渐次,这个地方是没有渐次的。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

  

这段文字是让我们修行的,并不是让我们学习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修行,(为了)修行我们才来学习,并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啊,是为了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才坐到这个地方,这是千金难买,万劫难遇啊!你买不到的东西。因为世间的金银财宝可以买种种之物,但无上殊胜的法,没有大福德因缘,是难以相遇的。

  

“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重宣者,再一次的重复地与我们提示。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觉在幻中亦不动,在不动中亦不动。何以故呢?因为没有差别故。诸佛如来是用的不动智,可以出现种种三昧,所谓三昧就是幻化境界、自在境界,可以入正受。什么正受呢

  于诸幻境界得以自在运用而不染着,是为“正受”。我们一到幻化中就流转无穷,被境所转,这不叫正受,这叫“业流”。

  

这个地方要审视的,要不然说三昧是不是说在我们烦恼之外,在我们幻化之外另有佛法呢?非也!要是众生法一灭,佛法亦灭,若无众生,诸佛亦无出世正因。若无污泥,也没有莲。所谓“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

  

“远离幻”,我们不要随幻所流转就对了,就会产生方便;不是断灭幻,现在许多人修法要断灭它。佛这个“永断”,与凡夫的“永断”是不一样的,佛的“永断”是活活泼泼的运用,所谓的入无量的三昧得自在游化,游戏神通,教化摄护,是为佛的“永断”方便;众生的“永断”是断灭的“断”,是邪见的“断”,是颠倒的“断”,又流入新的业流——虚妄业流。诸佛如来是真实的教化,真实利益。

  

“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火是依木而生,木尽火亦灭,假如众生尽了,佛法也就灭了。所以说灭众生者即是灭佛者,所以众生不可灭。《普贤行愿品》云“众生无尽,烦恼无尽,我愿无穷。”作如是说。众生业流是为佛法寿命。若不如是,佛法何以住世呢?现在许多人都在众生业外去找佛,那是了不可得的。六祖大师说:离世间法另求佛法,佛法如兔角,觅不可得。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三、普眼菩萨启教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

  

前面有文殊、普贤二菩萨,一位问如何产生正见,一个问如何依正见而行。下面我们看普眼菩萨如何来开我们的眼目吧。文殊开我们的大智慧,使我们建立正见,普贤使我们发起大行,普眼菩萨看给我们干什么?前面说修行的法,什么叫修行的法呢

  叫顿,什么叫顿呢?离幻即觉,无有渐次。这个地方普眼菩萨是开我们方便眼,使我们出生眼目,来说渐次。

  

“云何思惟同,云何住持”

  

如《金刚经》云“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

  

我们大家都是未悟众生,反正慈法是未悟,这一点是决定无疑的。未悟者,怎么作方便呢?就是给众生怎么作方便,那悟者就不需言说了,未悟者怎么来开导呢?

  

“普令开悟”

  

大家都有开悟的因缘呀!今天我们遇到这样法会都有开悟的因缘,你不想开悟吗,我不相信,学佛的人还是要开悟的,开什么悟呢?要了生死的,要破梦幻的,要出业流的。

  

普眼菩萨要给我们一个渐次,要给我们一个思惟、住持的因缘,使我们开悟,普令开悟。这话真是大威德啊!因为有些开悟的方法,(只有)上根性人可以开悟,这个地方叫普令开悟,光明徧照,一明皆明,一亮皆亮啊!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

  

正确的思惟方法没有。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

  

说这样的不可思议的教化,

  

“心生迷闷,

  

我第一次看《圆觉经》的时候,真是如看天书一样,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也不知道这写的什么,一会悟的一会幻的,跟大家今天的心情可能差不多。但是看三五次以后的的确确欢喜无量,如贫者得宝,如病者得瘥啊,像久病的人突然的健康了,如贫瘠的人突然得到无量的珍宝一样;如浪子归游,如浪子回到家乡了,流浪于无穷无尽的苦难,没有依托,没有依所,突然的回到自己的家,衣食丰足,眷属圆满,欢喜无量,那真是那样的。宗下大师过去说:十字街头遇见了亲娘老子,欢喜的很。要不然我们心生迷闷。

  

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佛的教化为了使我们悟入,并不是谈玄说妙,夸张其辞,高推众生而不能及,不是这个意思。为了使我们悟入佛之知见,使我们得清净的利益啊!使我们得到佛一样的功德。这是佛出世的本怀,也是佛最慈悲、最大恩德所在呀!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

  

即为现在我等大家。

  

“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即权说,说一个权机,使我们认识到就可以了。为什么呢

  给我们一个路子,下手的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

  

我们无以言说,只能说“善哉!善哉!”奇男子,大丈夫。为一切众生有开悟因缘;为一切众生有入渐次的方便;为一切众生能悟入佛之知见;为我们三请,殷勤三请,真是奇男子!真是我们的大导师啊!真是我们末世的善知识啊!我们应该顶戴普眼菩萨,应该赞叹供养啊!要不然,今天这样殊胜的教义,我们没法听闻。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