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病者妄执”
实无凡夫差别,实无众生诸佛可得。但为摄护众生,诸佛显现随顺教化,显现诸佛的光明之相,清净法益,乃至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种种善巧以摄护众生,消除差别,是为诸佛出世正因。所以“空实无华,病者妄执。”那有分别,诸佛就现分别德相,打脱我们的分别,归于一乘真实。
“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
由妄执的因缘,不但会惑虚妄的自性、虚空的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说这个花从哪儿出来呢?本来无这个花,但是因为病因而发生虚幻境界。他不光执着虚空有处所、有自性,还要执着这个花的生处,所以颠倒无由。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
生死轮回本是昨日梦啊,众生不知,在梦中捕风捉影,妄执寻求梦之浊缘,生生不息,轮回不止,是为“轮回生死”。
“故名无明”
如是“无明”是虚妄无由生起,病态发起,众生皆是失心妄想者,非是清净本心者,非是正念者。这很好对比,我们是不是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在色、声、香、味、触、法不受左右的因缘下,我们会有一颗真心、自在的心、光明解脱的心、饶益一切有缘的心。何以故呢
那是顺法性的心、菩萨的心、诸佛的功德心、光明圆满的心,我们随着六尘之影相,生出来这个自以为心——妄心,就会生出无明业流。无明业流,大家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随着这个因缘。要不然无明,我们就无法断除,或者是认识它。
“善男子!是无明者非实有体”
是无明,是梦幻,梦幻无有实体。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
你昨日作梦,梦究竟不可得,空幻一场。因世间的因缘幻化,产生种种境界,但不可得任何实质。虽是如是,在梦之时,不可说无,何以故呢?梦中人见恐怖相,还生恐怖,见欢喜相还生欢喜,见到罪恶相还生罪恶,贪色的见色还是欢喜,贪财的见财还是欢喜,见被杀害的生大恐怖,见被节肢的还是痛苦不堪。所以说“梦时非无”。
“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
梦,象昨日的梦,梦时不可说无,醒来不可说有。如是因缘,你不能说梦有生灭,梦实无有,梦是无明业力罢了,无明幻现罢了。非有非无,说有说无,说是说非,说男说女,说佛说魔,这皆是“戏论”,无明业流,是非百句,是为众生无明业所促使的转化因缘。
现在许许多多学佛的人,不明学佛正因,发起无由,都搞的是无明业幻,就是有对因缘。发不起真实的最初因地作业,就象《占察善恶业报经》上所讲的那一段文字,不知诸佛如来最初的本地因缘、最初的因地、最初的作业,也就是所说的一时境界。
“何以故?无生处故。”
梦幻亦无生处故。但众生执着于梦幻,幻我幻他,幻善梦、恶梦,不知出离。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所以妄有轮回,妄有生死。
“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
如来一下手就要修圆觉,不修圆觉不能成佛道。这是决定无疑的。
知是空华,
“即无轮转”
假使我们放下一切人我相、善恶相、是非相、佛魔相、众生相,直归圆觉真实。这个地方非断灭,非空寂,但是真实。这个地方可言传,不可言传。众生有善根起因者,可以启发;无善根者生断灭想,生空想,生顽空想,堕入二边,不知清净法益,所以叫清净心不知。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
生死非意作啊。生死是由妄而生、无明而生、有对而生、有漏而生,非真实而生,是为幻化作业,如空中之华,非有生处,但是病态,但是病目所幻现。众生生死轮回,亦由无明病幻所产生的幻化之业而产生分别流转业。如此业相,是为幻相。
“本性无故”,
说一切众生生死轮回差别,究竟不可得呀,是个大安稳处、大喜悦处。若人在这个地方生起一念喜悦,所谓地一念至心归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此处绝无退转因缘,《无量寿经》所宣化。
因为念念必归于空寂,念念必归于法性,念念必归于无差别,念念是无生的。以此因缘是诸佛安住究竟解脱之地、清净光明之地、广大法益之地,也就是如来藏、法性藏、自性藏、功德藏,也就是所谓的诸佛的宝藏。这个藏就是真正的庄严之处、清净之处、解脱之处、不可言说之处。假于言说,亦可表现,表现什么呢?使众生得入、得见、得用。所谓地“本性无故”。
一切差别性究竟不可得,是为“性”,如是“性”是为“佛性”,如此性亦不可得,是为真实清净。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众生觉知亦复如是。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
我们现在许多人学佛,总要学一个受觉、感受——欢喜不欢喜,好坏是非大小,麻啊,酸啊,乃至八触之因缘,那都不是佛法。佛法呢,完成心地清净,再来运用这些因缘,都是方便善巧了,提携过渡因缘,那都是权巧方便,非于真实。那要是不知,这都是无明作业、无明业流。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那无知觉就会断灭,说有知觉众生就会执着一个知觉,发起所谓的种种觉、受、想、行、识,堕入执着邪见受觉之中,不能得清净发心——法界之心、光明之心、无挂碍之心、无一物一尘污之心、无碍之心。
“有无俱遣”
是名远离“戏论”。现在众生多堕“戏论”之中,说有说无,说善说恶,说是说非,说大说小,说魔说佛,种种有对,堕入二边。如是边见,不能成就第一义谛之教化,不能成就成佛正因。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深深地思惟。我们通过《圆觉经》的学习,大家能把这个地方看得清晰,那真是大家无始以来的大福德善根成熟,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是诸佛欢喜赞叹之处啊!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