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降伏其心 三 信佛与学佛▪P2

  ..续本文上一页轮!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把心转到我们做人做事方面来观察,你就会发现:你喜欢的事,你也留不了多久;你厌恶的事,你也不需要回避,去赶它走,因为它自然会很快走掉。一切都是无常的!你的心只要不随境转进去,就不会被境牵连 。你只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态,站在旁边去看它,用心去观察它就行了。我不知道讲这些你们听懂了没有?(答:听懂了。)

  你们来到东华寺,你想学习佛法,可是这里的条件比较差,你说不适应,那你就被东华寺的环境淘汰了。你说是万行把你淘汰了,那你就冤枉万行了!你如果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条件,就可以住下来。譬如说再过三年,又是一种新的环境,你来了以后,还是要适应,你不能适应,还是要被环境淘汰掉。

  人啊,永远是要去适应环境的,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别想,永远不可能!譬如天气热了,我们就把衣服脱掉一层;天气冷了,就再穿一层。你不能说一年四季就穿一层衣服,让老天爷来适应你,这怎么可能呢?只有我们去适应天气变化、适应老天爷!道理就这么简单。

  学佛、做人就是这样,永远是我们去适应他,而不是让他来适应我们。我们适应他,我们就生存,就活下来,就可以发展,结果还是他适应了我们。第一步,是我们去适应他,但是最后还是他适应了我们,他为我所用。

  当我们两个僵持不下的时候,我退步,结果我们两个达成了协议,最后我的理想也达成了。你说是谁适应了谁呢?如果我们两个僵持不下,我就是不让步,结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最后两个人的理想都无法实现,都失败了。

  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够因为一点点不和、一点点意见不一致,就不交流了,不去做事了!有时候虽然双方有不同的意见、有分歧,但是更多的还是有相同的意见,我们为什么不把那多的、相同的先做完,把那些不合、不同的先放到一边呢?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谈不来,大事情也不做了。

  譬如我们拜一位师父,或者看一位师父的书,可能会因为师父说的某一句话不符合你的思想、你不喜欢听,就把这位师父全部否认了,把这一本书给扔掉了,把他的整个理论都否认掉了。也许你觉得不中听的这句话,对别人来说恰恰点中了自己的要害,又是至理名言!道理就是这样。

  我们学佛的人有一个通病:说佛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实际上这只是对佛教徒而言,人家基督教徒、天主教徒、道教徒,不说释迦牟尼佛伟大,是不是啊?人家说耶稣、上帝伟大,说太上老君伟大。可见伟大不伟大,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自己的信仰上来讲的。如果抛弃我们信仰的框框和范围,再来看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对的!

  学佛要把过去的成见,就是已经形成的概念,打破掉,跳出来,这样你就解脱了!所谓的没有解脱,不是谁把我们束缚、捆绑起来的,都是我们固有的成见,原来形成的概念把我们套得太深了!

  譬如说我们佛教里面有一个规矩:和尚不能跟别人握手。我当初落发的时候,我师父就告诉我说:当和尚有许多规矩的,不能够这样,不能够那样,不能握手的!我说我学佛第一步就不遵守这个规矩,所以我这个和尚也握手、也合掌。只要是对方把手伸过来,我绝不会回避,我绝对不会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尚不能握手!”只要对方把手伸过来,我马上也把手伸过去。你合掌,我也合掌;你伸手,我也伸手。

  还有一种学佛的人,自己吃素,要求家里的人也都吃素;自己的筷子、碗,不让别人碰,别人碰了以后,就气得要死!这样,你周围的朋友怎么会接受你呢?我不知道,碰了你的碗、碰了你的筷子,你就把我骂一顿!或者嘴上没骂,肚子气得鼓鼓的,心里还在抱怨。带着这种心态来学佛,就学不好,别人也不会跟着你学佛!佛就是替众生消业障的。

  因为人家不了解佛,只能通过你这个学佛的信徒来了解佛。实际上我们学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代表佛的形象,代表佛的手、佛的口、佛的心!人家不了解佛,只能够通过我们佛教徒来了解佛。

  譬如说你是我的徒弟,人家不了解万行,要通过他的徒弟来了解万行,如果你这个徒弟了解师父,你讲出去,有可能人家就了解了你的师父;如果你自己不了解师父,人家通过你嘴巴里了解到的这个师父可能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了解佛,如果你了解得不对,就容易引导周围的人误解佛教!

  好了吧,今天就讲这么多,我也不知道自己讲得对不对?!

  ……

  问:三界未成的时候,也有很多生命,如果这个生命原来就是三界内形成的,不是在三界外形成的,那他修行有没有可能突破三界呢?究竟有没有生命是在三界内形成的呢?

  师:我们三界以内的生命力,它也是从三界以外来的。从三界以外来到这个地方,又把三界以内的给带走掉。它互相在这里转,一个力量在转,转到下面是三界以内,再转到上面,就是三界以外,就这样转。所谓的“六道轮回”,就是这样转!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转来转去,这个圆形的东西,就这样转来转去,你想停都停不住!

  问:那这样我们不知道自己以前是谁,如果它是三界以内形成的,修道也出不了三界,不就白修了吗?还修得了吗?

  师:修得了,修得了!

  问:那就是每个人都有希望了?

  师:都有希望、都有希望!我们本身就是来自三界以外的生命体,我们来到这个三界以内、这个娑婆世界干什么呢?就是要净化这个娑婆世界、加持这个娑婆世界的!可是由于长期留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自身形成了很多习气,贪、嗔、痴的习气,结果忘掉了自己的使命了!

  譬如说,你们本来是要到东华寺来做义工的,可是你来到这儿以后,看到东华寺的人都很懒、不干活,你们也不干活了,你们忘掉了自己最初来东华寺的目的是干什么的。你们是来干活的,不是来跟东华寺常住的出家人、常住的居士来攀比的。结果你看到我们这里的人不干活,你们也不干活了,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们被境所转!如果说你的灵性没有完全睡着,还处在一种苏醒状态,你来到东华寺,哪怕是这里的人都不干活,你一个人还是干活,因为你知道你来东华寺的目的是干什么,你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自己最初的动机、出发点是什么!凡夫呢,本来是带着很强烈的心到这里来,结果一到这个环境,就被这个环境同化掉了,忘掉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我们从三界以外,来到这三界以内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持娑婆世界、净化娑婆世界、唤醒娑婆世界的众生。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是要度众生的,反被众生度了!

  问:出了三界以后,那些高层次的生命,除了您刚才说的是来加持这个三界以内的生命的以外,有没有因为它变坏了、发沉了而掉下来的呢?

  师:没有变坏的。就是说我们在座的将来必须还要回到三界以外的天。三界以内有天,三界以外也有天。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就是三界以外的天!为什么我们现在走不了,就是因为沾染三界以内的习气太重了,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你对什么放不下,就会因什么而轮回!

  你放不下你的丈夫,就因为你的丈夫而轮回,还要来;你放不下你的子女,那么下一次还要来;放不下你那100平米的房屋,也还要来!为什么轮回呀?就是因为你有所住、有所贪恋、有所放不下!你对什么放不下,就会因为什么而轮回。

  你对娑婆世界的东西有一样爱好,就会因为这一样爱好而轮回,还要来!你的理想多、抱负大,如果你这一生的理想、抱负没有达成的话,还要回来实现你的理想、实现你的抱负!譬如说我要建东华寺,如果我这一辈子建不成,还要回来建东华寺。可是我现在不是这种心态,我活着的时候建,死了就不管了!我就不会因为东华寺没建好,我再来轮回。

  

《降伏其心 三 信佛与学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