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性。这一切都是无根基的。它们并没有实体的存在过,但不要忽视行为与其业果。
乌金仁波切说:哦,一旦你把强迫性思惟在自己原处平息,而且心是无修饰时,是否有一个不动的静止状态呢?哦,这个是“止”,但它不是心的自性。
现在稳定的注视你正在住留的自性,是否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光灿空性;它在任何物质、形状或颜色的性质中,都没有根基与无法指证,这个就称为“空的本质”。
这个空性的光泽,是否不断清澈、无暇、舒畅与明灿?这个称为“明灿本性”。它的精要本性是,不建立在任何事物上的纯然真空与不间断的鲜明光泽无分、无别,如此的觉识是光辉明灿的。
这个无言语可形容、现前不动的意识,取名为“觉识”。只有这个在思考,故取名为“心”。就是它在注意一切,所以取名为“念住”。即使什么都看不到,那儿仍有清澈、稳定、无媒介与不移的特别观照,所以取名为“观”。就是它能分辨一切不同事物,如香菇的层层伞摺,所以取名为“分别智”。如善逝藏(梵:sugatagarbha)、唯一明点[51]、绝对本性、原本智慧、中道、最终真理、大手印、大圆满和空性,全是这一个的名称。[52]
《指出法身》说:一切客观显相就像水与浪,全是心的幻影,而且实际上是无根基的。以此,一个人了悟所有显相为心。针对生起、住留与离去,来分析心的本质,结论是,它在任何事物中都无根基。如此,就像梦中的马和象,它在真相上是无根基的。以此,一个人认出心是空的。从空性、明灿与清澈的不断大乐中,自发的生起为多重显相,就如水中月一般。以此,一个人认清空性为自发现前(任运成就)。如此,从单纯自发中,自生与释放是同时的,在明空无作自发的不变大乐中不动摇,就像一条蛇解开自己的盘结一般。藉由此确认,一个人认出自发现前为自我解脱。
在某些禅修方法里,会有以下了悟的顺序:了知一切显相为心,了知心为空性,以及了知空性为自发生起,我们观看生起、住留与离去这三个过程,以分析心的自性,我们可以了知,心是空的和从那个空性中所有的显相自发生起。水中月的反映是依赖水,但它与水并不是不分的。水并不依赖月亮或浪。同样的,心并不依赖显相,但显相依赖心。
因此,一旦你了知所有显相为心时,会有倾向使心具体化。为了对治这一点,你一定要继续审查心的自性,如此做,你会发现这个看起来如此真实的心,实际上是空的。它不具任何本质、不具任何自性。但它不是一个虚无的空洞。当你继续审查时,你将会发现,心性的空性是自然自发的。自然自发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检查后,你会发现自发的意思是自我解脱。如下:从心至空性、至自发现前、至自我解脱。这一切都发生在哪儿?在我们的普通意识里。这个就是大手印,“止”与“观”的融合。
被认出的心,即是在不同方面散失的普通意识,鲜明的知晓一切事物,是明灿与空性的双运、大乐、“拥持至高品质之空性”和大手印。了知它的本质即称为大手印的了悟。因此,不禅修任何事物、一刹那也不分心的置你的觉识于明灿中。不期待好成果或惧怕坏成果,只要安逸。藉以维持著普通意识的本质,在那一刹那,就像无云晴空境一般,见到大手印的乐空双运。现在,“止”与“观”合而为一,无上实证会生起,你将成功进入解脱之道。
把这个普通意识称为空性、明灿、清晰、自发和不变大乐,它是崇高卓越的。我们从哪里得到如此美好的东西?它不能购买或获得,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了。它是我们的普通意识。此外,是我们的普通意识生出我们所有的概念、形象与思惟,虽然它的自性原本已超越分心,
但心性是不会分心的,就如汪洋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已是汪洋,因此心性也不需要禅修任何事物。歇在这个心中,它的自性永远都不会分心。希望与惧怕只是执著的表现。执著是污染、蒙障。放下执著。当觉照到乐空双运,你就了悟自己的本性。
《尊者(阿底峡)和中桐帕间问答》说:
尊者:我再三的寻找,但找不到它。
中:你再三的看到你自己的本性。
尊者:我应不应该在找不到中歇息。
中:最好是置你自己于安逸中。
寂天颂恭说:当你在看你不停明灿的觉识,你什么都看不到。那即是看到“如来”。
要点是,心无散失、无间断稳定即是“止”。藉著观看它的本质,就会有洞悉空性的“观”,如此藉著稳定,“观”就会生起。如果心一点稳定也没有,它不会被看见;所以观察各种纷纭之心即是“止”。藉著观看它的本质时,看到它为空的,如此,“观”是依赖散失而生起。在无概念的心之法身虚空中,假如概念的乌云不清除,太阳、月亮两种智慧光芒不会射出。因此,精进勤勉于这个原本禅修!
当心未被概念卷走时,无间断、稳定的注意力就是“止”。除此之外,是可能会有一个由概念活动得来的稳定觉识。这是修“止”的特性。在修这个法前,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心有些稳定,而且你有一些持续的注意力。但是,当你实际开始培养“止”时,你发现自己被大量的概念压倒。你越密切的观看它们,就更被这些浓密思惟所淹没。当你持续修行,就会觉察到概念变得越来越微细,虽然要觉察到最微细的思惟,需要一个非常微细的觉识。“观”是以分析正在离散与流失的思惟本性而生起。法身就像虚空,而概念就像云般。我们云般的思惟,遮盖了两种智慧: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
(觉识[本觉])指认结果。功德圆满!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五章 指认教导》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