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六章 实修

  第六章 实修

  六

  敬礼观自在菩萨!

  为了实证被介绍的实相,这些是观自在菩萨的甚深实修教导。

  《空行焰明界本续》说:一切偶生的概念,即是觉识的展现,所以毋须阻挡它。当概念生起时,无概念也同时增加。

  法身超越心;报身超越认知(例如,认知的明灿空性质);化身是无执著(例如,无一个人执著于[这个])。[53]

  当苦生起时,乐也在增加。心结越大,原本智慧越强。木材堆积越大,火燃烧得越大。冰块越大,河水水位越高。乌云越浓,大雨降临就越激烈。

  像蛇突然解开盘结般的歇息。像丢弃人尸体后的歇息。像除去臭气味后的歇息。假如它被抑制,这就是再次散乱之因。假如它被丢弃,这就是再回来之因。假如你严禁它,这就是它弹回之因。假如你降伏它,这就是它又不驯报之因。假如你烧它,这就是它结冰之因。放下阻挡与肯定,在平等性中歇息。

  概念立即和偶发的生起,然后它消失。它本来就不在心的自性中。这个意谓着所有的心内涵,都是无常与疾逝短暂的。觉识的展现不只是包括贪执,也包含无明妄念、嗔恨、骄傲与嫉妒。虽然看起来好像自相矛盾,但是空性的无概念了悟,是可以在概念生起时维持著,但这只有在心的自性了悟后才行。即使在痛苦生起时,喜乐也能生起,但这只有在不执著于苦时。通常当喜乐生起时,我们执著于它,想著:“哦,这是如此爽快。”在痛苦增加时而生起的乐,是没有任何一点心里或概念的执著。

  例如,你如果转世入恶道中的地狱道,那儿的众生会大大加害于你。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看起来好像在伤害你的众生,视为佛的化身,那个地狱道就会立即转化为净土。这是转苦为乐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把你所遇到的不同众生,视为你自己净觉的自然显相。这个了悟直接带至佛果,跳到净土去。不管你是在恶道里得到这个了悟,或在(死后)中有过程中、梦境中或目前,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有一些众生能平息、增益、或以强力方法来调伏。其他不能被这些方式驯服。其他不能被这些方式驯服的众生,需要以凶猛的方式来降伏。如果你能够不被心结淹没,而能转化它们的话,它们每一个都会以原本智慧的展现而生起。例如,妄念的心结是,以法界的原本智慧生起。

  在当下,让你自己的蛇盘心结解开。当心结生起时,只要住于当下和歇在其中。如果心结被抑制,就像喉咙被勒住一样,这会导致它们再次涌出。如果你试著压抑概念,反而会促使它再度活跃。这种一再起伏,是因为心的根源还未被切断,而且没有根本上的转变。你还未把毒转化为药。如果你压制概念,它就像yo-yo(溜溜球) 般的上上下下(中译者:溜溜球是一个圆形状、有一条细绳系在中间凹下处,绳的另一端套在手指上的玩具。当你把溜溜球往下扔时,它会自动反弹,缘堵绳子往上跳跃。)。假如你试著让它软化,它就会再次变得更顽强。所以不要阻挡、肯定与执著,只要在平等性中歇息。

  这一点能以一般佛教隐喻来了解。假如你需要走过一块多刺的地,你有两中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脚。你可以买几千平方英里的皮革来盖住这块地,或者你可以穿一双皮鞋,这会有相同的效果。

  在佛法修行中有很多状况会导致痛苦,就像它们是刺一样。与其一个个的操纵这许多烦恼,就如你试著以皮革遮盖土地;应该要在心流中培养念住、正知与谨慎良心。[54]如此做,你就不会受制于心结。这样你的心结,不容易受到外在情况刺激而反应。

  这个主文明确的解说修行方式。当心结或概念生起时,不要以特别的对治法来抵制。不要阻挡、追随、只要歇息于平等性中。以歇息在平等性中,和单只看清概念的立即生起与逝去,你将不会受到自己心结波动的影响。这就像穿一双皮鞋一样。

  《立断章:心和觉识合一之呈现方式》说:心和觉识的不分即是大乐。在想著:“心就在轮回中。”时,检视一切事物在它的纯净境中。

  把与大乐不分的三身视为普贤如来佛母。了悟观念为你自己的佛法上师。认清佛法上师与自我觉识的不分。观念本身融入中心。觉识被自我灌顶,并能够支持它自己。

  确定你自己跳出守不同誓戒的藩篱。

  细心的以概念来审查身体,认清你的自性即是如来佛的身体。

  细心的以概念来审查语音,认清你的自性即是空音之语。

  细心的以概念来审查原本智,认清你的自性即是无媒介的空觉境。

  完整、明晰与遍布:原本解脱、无作与清新;绝对的解脱、原本纯净与清新;无费力、完全的现前和不动---所谓的“觉识、觉识”即是有觉知和明灿的觉识。

  先前的观念在它自己的状态中释放,对未来观念的执著还未生起,中间的间隔时间不受对治法修饰的污染。认清这个无暇、明灿、透明的状态为觉识。它的本质是空的、它的自性是明灿、它的慈悲能够照亮一切事物。这个即是觉识存在之形态。

  在(意识)空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中,它的多重表达力在作用。在形色的空性中,觉识的表达力在运作。体验大空明灿。

  了悟心性是三身,就是得遇普贤佛母。[55]但这并不表示你将会在光中见到蓝色女本尊。此外,了知你的觉识与根本上师不分,并不是把两样个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然后融合在一起,像把水倒入牛奶中。了悟你的觉识本性,就是了悟你的觉识,就是你的根本上师。这个一直都是如此,现在你了悟原本实相。如果你想学习两样东西合并在一起,就去研究科学。要了解原本不可分性,就研究心性。

  没有人可做任何事物,来使你了解觉识的自性。觉识是被自我灌顶,并有能力支持自己。“有能力支持自己”是重要的。只要我们还未达到完美证悟时,我们没有能力来支持自己。只要我们还是监禁在相对真理内,我们并没有独立或有真正的自由。没有相对真理是自我支持的,因为它是无常;只有在绝对真理中,才会有真自由、自我支持与自生。

  我们不是都希望解脱吗?如果是,我们不应该只是谈论它;我们必须实证它。要实证解脱,我们必须修这些法。单单听法是不够的,一定要修习。这些法给我们能力和我们所寻的自主力。如果我们真正希望有自由和建立我们的人权,我们必须以修行来完成自己的内在转化。

  经由密乘灌顶的授权,你有自由修密乘法。有了修行的自由,就需要守不同教条和誓戒,才能在密法中进步。但是当你实证到轮回、涅槃的基础时,所有誓戒都自然自发的守住。你不需要额外费力。身为一个僧侣,你不需要记得维护僧侣誓戒,因为你原本已持守戒律。同样的,身为密乘行者,以你自己的了悟之力,你将自然自发的守持密乘戒。

  另一个可得到更深了悟的方式,是在概念上,视自己的身语意为生起次第本尊的身语意。这一章的教导是生起次第教法的辅助。在这个训练里,只要完全放下概念指定,并了悟原本就有的真理。这一个方式是需要纯净的认知,而不是用概念去指定的造作修法。

  过去的观念不需要其他东西来释放,因为它是在自己的原处释放,并自我解脱。在过去的观念与未来的观念之间有一个间隔。不要试著以更改或造作等,来修饰或污染这个间隔。在觉识的当下,没有相对真理,它是完全的离于概念营造与建构。

  就如前面提到的,这些时刻,让你有机会去了悟觉识的本性:在你睡著与梦境开始前;在梦境停止后与你清醒前;以及一个概念过去,和下一个出现前。所有这些间隔,都是可以了悟觉识本性的机会。这个间隙或间隔,就像两团云从间的空隙。你看到的空间不是一片狭窄的空间。事实上,这空间是无限的,但你是从窄缝中去看它的,不要把边缘当作两个边缘当中的真相。

  觉识空的本质,并不只是一个了无生气的乏空。那个空性的本性,是明灿、清晰,以及大悲遍满。此空性,以五种感官意识与心识展现自己。

  《喜金刚本续》说:因为一个人不是以心智在禅修,所以他能禅修整个世界。即使是以所有现象的知识来禅修,也不是禅修。

  《古黑亚萨玛珈本续》说:离于真正现象,就非禅修。禅修的动作不是禅修。如此,既然现象不是真的,禅修是没有对象指标的。

  伟大婆罗门(萨拉哈)说:假如你释放这个技术打结的心性,无疑它会解脱。它是因为

  什么现象才会束缚在愚痴中?智者是完全从中解脱。

  又说:所有向你呈现的显相,就像树林里蔓延的火焰。依据心之根,也就是空性,来行动。

  《喜金刚本续》说:因为不明白什么是世间诱陷,以及什么可以让我们脱离这个束缚,这个世界未被解脱。不理会这个,悉地成就无法获得。

  又说:世界是贪爱所诱陷,也是因贪爱而解脱。这个倒转禅修法,在非佛教徒中是听都没听过。

  一般来说,贪爱导致束缚,但假如你了悟觉识的本性,贪爱会导致脱离束缚。这是一个倒转的禅修,因为并没有对贪爱执著。虽然很多种类的禅修是,有执著在内,精髓禅修则不去执著。这个心性禅修的要点是,无执著和无概念激增。这是一种修法。的确,在佛法的正规修法内,有一些修法是用概念执著来修改你的心。但那不是这儿的修法。在生起次第里,你以观念来生起自身为本尊身。如此,经验是利用执著概念来转化的。同样的,气功(藏:rtsa rlung)的修行也有执著。甚至大圆满的“顿超”,也有特别的姿势与凝视,它还是有一些概念执著。但是,这一个修法,屏弃所有的概念营造,而且是歇息在无媒介的觉识本性中。这个的精髓要点是,了悟当下觉识的本性。

  《观自在菩萨给麦吹巴教导》说:无论什么生起都是原本体性,因此如果显相因念住未被遗忘,当一切显相以空性生起时,你确定会成为瑜伽行者之王。

  一切显现的即是“那个”,“那个”不在任何处显现。因此,无论什么生起都是未生起,这…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六章 实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