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雪公师训集锦▪P2

  ..续本文上一页天,亦可变化气质。

  吾等学佛最大目的是“了生死”,有学问发大心者,可学大乘,一切牺牲自己利益众生,办一切事皆为令众生得好处。如华严经回向品所说。若能力不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深信因果,老实念佛,亦能了生死。

  学佛交朋友,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看那个不守戒律的则敬而远之,否则日久薰习,随之学坏矣!咱就算没职业,也要保住人格,卖土豆、要饭都可以,武训乞丐都成功。因此不论钱有多少,学问如何,有人格即是善知识。

  余之功课,无论多忙,必定要做。汝今学佛眼前求消灾免难,将来则须求得一结果,若眼前不能消灾免难,将来不得往生,则是一场胡闹。”

  多言伤人

  文:芹生

  雪公言:“古人有言:“多言伤人”说好话说多了,好话也伤人。所以“言多必失”。佛家言沉默,孔子也言:“敏于事,慎于言”口为祸福之门,“口”是出大毛病处啊!”

  人必自侮而后人悔之

  雪公说:“你们读历史,举凡国家要灭亡,都是内部先出问题,先坏在自己身上。唐太宗,他那么能,也是亡在内部。”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一个团体或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如是发展衍生的。因此 雪公当年为弟子们讲历史,讲到楚汉相争鸿门宴,樊哙带剑拥盾入,嗔目视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之神情姿态时,便感慨道:“国之将兴,连贩夫走卒都有帝王气象。”

  省其心察诸行

  雪公云:“众生有身,抬手举足,无不是罪。省其心,察诸行,无可惭愧时,便是消业的消息。”

  吃亏即是占便宜

  雪公云:“我实在有特别的经验。我浑身是疮疤,一生吃了不少亏,但到后来却占便宜了。我学佛这几年,那一条害过人?我有叫你们害人去吗?我不只一次遇到极困苦之事,到时都化险为夷,这是天理人生啊!你们都是有用之才,只是受的教育不行。而人人果能都如法,也就用不著圣贤了。凡有自己懂,别人不懂处,此时要多加谅解,世间不懂礼的人太多了,总要加以原谅!”

  一天不死一天干

  文:司晨

  雪公太老师在七十四年明伦美术班结业典礼的时候,告诉结业的同学们说:“学习是没有毕业的,永远不毕业,活到老,干到老,一天不死,一天干。没有休息的。”雪公太老师就是这样用各种的语气,来做为学生强而有力的精神支柱,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心中有了歇止的念头,学问、道业都将停滞不前,而有所退转。

  要用“好的给大家吃”

  文:弘超

  每年四月八日佛诞节游行,莲社都会准备一、二千份便当与莲友结缘,而老恩师必定会参加游行,除了看游行队伍并勉励莲友外,都会到终点站,关心的垂询:“今天的便当有什么菜?”因为末学忝为便当组,赶快打开一个请老人家过目,老恩师总会说:“好!”“要用好的给大家吃”,才笑咪咪地招呼大家,然后离去。

  今年佛诞节后二日,正是 老恩师生西三周年纪念日,想起老人家平日对每一位莲友的关怀,希望大家吃得好,吃得卫生。这就是 老恩师慈悲的心怀。“要拿最好的给众生”,也是儒家素来对人要厚道的仁心。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文:德因

  雪公云:“修行离开戒、定、慧,当生不能成就。净土宗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定。如果修净土宗不守戒,也不入定,将来怎么成就?” 雪公一生弘扬西方净土念佛法门,而不时勉劝大众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带业往生 乘愿再来

  文:慧愿

  雪公云:“净土宗是大乘法呢?还是小乘法?小乘是光管自己,自己成功了,就不管别人,成就的局面小,罗汉、缘觉就是小乘。净土宗为大乘法。大乘法有大乘的条件,什么条件?大乘法必得广度众生,因此净土宗有两句话,大家必得记住,即“带业往生,乘愿再来。”带业往生,不叫“证果”,叫“往生”。乘愿再来,是说得有一个愿力,永远回来度众生。我在此也只是当录音带,谈不上度众生,自己还是一团糊涂,什么也不懂得,如何度众生?若是往生西方以后,到那里断惑、开智慧,再回来,才是乘愿再来,才能永远度众生。这是大乘了吧!”

  念佛有祝祷归依 加被救度之意

  文:富枝

  雪公恩师曾云:“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有祝祷、归依,求佛加被我,求佛救度我之心。存至诚恭敬的心理念佛,必定灵验。”

  去绳捆索绑

  文:富枝

  雪公恩师又曾云:“世间一切物,皆是累赘,皆是绳捆索绑,无一物真实宝贵。凡夫看不开,舍不得,放不下,因此身心受累,不得解脱。行菩萨道,度化众生,布施第一,无论何物,一概舍得布施。即是去累赘,去绳捆索绑,去尘沙惑,才无牵挂,临终心无挂牵,才能解脱。”

  没有坏学生

  文:安素

  雪公说:“我的学生没有坏学生,凡是不听我教诲,变了质的,就不是我的学生。”每当耳畔响起 雪公殷殷的叮咛,就深恐自己的言行,沾污了 雪公恩师的令名。

  做人应有血性

  文:净清

  有一次钱地之老师拜访 雪公,钱老师谈及他个人在抗战时之热血表现后, 雪公随即转谓旁弟子说:“记住,人要有血性才能成功,要没血性,连做贼亦不成。”末学听后深感之。

  强哉矫

  文:顽石

  有一年腊八, 师要同学们各作一首诗。 师在寒夜中驾临莲社为我们讲评。末学作了一首律诗呈交上去。

  师评曰:“你很用心。可是有一层很要紧。我跟你说,年轻人不可有衰丧气。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至死不变强哉矫。越是困难,越要振作。” 师的当头棒喝,令末学此生难忘。

  今 师已往生,要再与 师共聚一室听经论道,已不能再得。但 师却已用他的一生为“强哉矫”做了最佳的诠释,留下了最好的典范。缅怀 师恩,但觉 师那慈祥而庄严的音声仍萦于耳际,声声叩入心扉;而当时情景,亦犹在目。

  从小地方规矩起

  文:智安

  雪公教导弟子说:“你的饮食起居都乱,你的心能定吗?你念佛能一心吗?大家平素要训练自己物有定位,一张纸放在那里,都要有个定处,从小地方规矩起,念佛才能得到一心。”

  君子儒

  文:智安

  雪公说:“小人儒不为利,只为名留后世。

  君子儒为了道,注重正心修身。”

  为谁辛苦为谁忙

  文:韦中

  每次 雪公讲经授课,弟子们均深为不忍,觉得老人家太辛苦了。 雪公云:“我站著讲辛苦得死!不辛苦也得死!只要你们大家后来都成了佛,那我也就很高兴了。”

  专念佛号

  文:茂原

  后学第一次拜见 雪公老师谈话录:

  师:汝学佛几年了?看了什么经?专念佛号吗?

  答:吾专念地藏菩萨圣号兼念观音菩萨圣号。

  师:汝念阿弥陀佛,就等于念了一切。

  答:吾已诵过很多遍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很久了,一下子改过来,恐不太习惯。

  师:汝可专念弥陀圣号,兼念地藏菩萨,专念的可以增加,兼念的不必增加,后来渐渐的就会专念阿弥陀佛了。汝念阿弥陀佛,地藏菩萨也会高兴,地藏经也劝人念佛的。

  汝应专持弥陀洪名,不可参杂或兼修,否则临命终时用不上来。譬如两军打仗,敌人来了,武器这么多,不知拿那一件好,一犹豫就完了。

  师:汝早晚课做了吗?

  答:做了,但做的不好。

  师:汝怎么做课?

  答:吾念往生咒一百多遍,打算以后念至千遍。

  师:不必!不必!汝专念佛号就可以,有时间的话,功课可以这么做─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或七遍,再专持弥陀圣号。

  问:汝看了那些经?

  答:〈吾看了……经〉。

  问:看佛书不可杂。最初可看净土三经,彻底看。阿弥陀经可看弥陀要解讲义〈圆瑛法师著〉,多看几次。再看行愿品与势至圆通章,净土五经研究了,再有余暇可看金刚经〈江味农居士注〉,若想弘法,应看之书以后有机会再说。

  中国人应读中国历史

  文:永芳

  在 雪公恩师座下,最被感动的一句话是“凡是中国人都要读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充分表现出民族意识,而且若能照著去做,收获会很大,“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历史可以明白兴亡得失的道理,可以了解中国人特有的忠义精神,可以增加许多胆识和经验,眼光会看得更远,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会看得更清楚、更透澈,自然也更有使命感。身为中国人,能不读历史吗?

  言必行

  文:静举

  记得前年,曾与中原慧智社学长一同拜见 雪公恩师。 师曰:“凡事,说了一定要做,做到了才可说”这句话一直深印在心,尤其身为 雪公弟子,怎能不谨言慎行呢?

  时时回回

  文:美津

  某日,侍 师于车座内,停驶于慈光图书馆前,胜阳兄入内办事。当时,有一女学生,从馆内走出,忽见 雪公坐于车内,便从手提袋里,取出铝铂包装之牛奶一瓶,虔诚供养老师, 雪公慈祥接受后,转问后学女生何名?后学答:“不知也。”不久,胜阳兄回到车内, 雪公再追问他:“那女生是谁?”答:“林XX” 雪公点头说:“好!回去再给她回向。”原来,老人家再三追问女生姓名,是要将那包牛奶带回家供佛,并回向给那位虔诚的女生。 雪公老师平素凡有可用、可食之物,无不先供佛回向后再使用,即便是一小包的牛奶,亦复如是,此即老人平日所教“时时回向”也。

  赠言

  文:净宏

  民国七十年暑期的明伦讲座,第一次在 雪公恩师座下,亲沐法雨。记得老恩师在结业典礼上,以三句话赠别与会同学。第一、远离斗诤;第二、谦恭去慢;第三、去疑生信。这三句话实在是处于当前时局,处世修学的三件法宝。

  立定脚跟

  文:莲平

  雪公云:“人人均念念不停留,起念即随缘。佛亦起念随缘,而佛所随皆菩提缘,吾人则随烦恼缘,此怎行?汝等须记住:立定脚跟,则社会有汝之地位,西方极乐世界也有汝之地位。”

  时时随喜

  文:圣扬

  雪公每天亦看报纸,以知天下之事,每当看到报上载有好事,…

《雪公师训集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