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P16

  ..续本文上一页阿弥陀佛呢,还是自己的心佛呢?

  是西方阿弥陀佛来接引,经典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何必再生疑惑呢?但西方弥陀既可说是平素想念的佛,也可说是我心中之佛。为了不使你误会,再打一个比方。我与父母远离多年,心中日夜想念,写信拍电报,摧来相聚,有一天,我的父母突然满愿而来,请问是不是心中的父母来了?这心中的父母难道不也是远方的父母吗?

  377.念佛人拖欠债务,到临终时,不幸还不清,能带业往生吗?

  真正无力偿还,就没有贪吝之心,不会妨碍往生。如果一面念佛,一面贪恋世财,赖债不还,想以西方作为逃债的场所,就不是清净念佛了,怎么还谈得上往生净土呢?你说不幸还不清债务,当然就属于真正无力偿还了。

  378.有一天夜里做完功课后,对菩萨祈求世间的事情,当夜就梦见老师对我说祈寿命,这寿命是当生的寿命,还是西方的寿命呢?

  梦多虚幻不实,本不足以为依据。因求菩萨,而见别人,或许是菩萨化现,也未尝可知。告诉你求寿命,是求西方无量寿命,不是教你求世间短暂的寿命。

  379.“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佛位平等,为什么又有等级呢?

  这是指度生愿力而言,佛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在权宜和智慧方面则稍有不同。

  380.净土带业往生的说法,似乎与因果道理不相符合,造业的人,只要念佛,就不受罪报,反生极乐,果然如此,还有谁会去做好事呢?

  一切善恶念头和善恶行为,总称为业。当起念造业时,就是一粒种子印落在第八识田,等到有一天遇到外缘,就会发生作用,形成果报。埋在第八识田的善恶种子,就是业的原动力,牵引众生六道投胎。一般法门修行,就是专为消灭这些种子,叫做断惑,全部断尽,就是涅槃。念佛法门是止息善恶念头及行为,单提一句佛号,印入八识田,过去的种子无法遇到外缘,就不能发生作用,也就没有果报了。佛号种子越积越多,临终时先起作用,所以就往生西方。因为过去的种子依然存在,所以叫做带业往生。往生后仍旧必须求得断除旧业,才能证得佛位。如果以念佛作为护身符,仍旧造业,那就完全违背念佛的宗旨了,怎么还谈得上往生呢?

  381.一生作恶,临终十念就能往生,那么不妨只管作恶,等到临终时再作十念就可以了,何必天天苦修呢?

  临终十念往生的人,是前世有大善根,只因一时迷惑而造业。如果不是有大善根的人,在生时尚且不喜欢听闻佛的名号,何况临终时四大分离,万苦千愁,怎么还能念佛呢?观经说临终“至心”十念,就能下品下生,但不要轻看了这“至心”二字。至心就是放下万缘,彻底专一的意思,一般人到了临终,都是妄念纷纷,留恋世情,怎么还能至心念佛呢?这个时候如果能至心念佛的人,一定就是有大善根的人。因此,你不要以侥幸心理,想在临终十念往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平时的辛勤努力,就无法在临终安祥往生,没有耕耘,哪有收获呢?

  382.念佛时先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念完时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四字呢?

  先缓念,后急念,急念时四个字容易一些。

  383.念佛与研究佛理、救度众生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

  发菩提心是净业正因,念佛是上求佛道,研理是广学法门,度人是下化众生,这三个内容都是菩提心,都要尊重。

  384.普门品中说:“若有女人想要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的男儿;想要求女,便生端正有相貌的女子。”菩萨度众往生西方,为什么还送子呢?

  生西一定要听法去修行,才能成就。很多众生,只要人天福报,不发出世大心,自然就不能超出娑婆。菩萨随顺众生,也满那些求男求女的人的愿,这是行一时方便,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众生解脱六道轮回。

  385.净土宗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经为宗,我们是愚夫愚妇,因为事忙的关系,不能读诵前面两种经典,专读《阿弥陀经》和念佛,临终是否能够往生?

  净宗三经,各有作用。《无量寿经》讲广修六度万行,《观无量寿佛经》讲心作观想,《阿弥陀经》讲一心念佛。研究时不妨广学,修行时贵在专一。果然能够依照《阿弥陀经》一心念佛,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往生。若能念到一心不乱,就千稳百妥了。

  386.念佛人因为疑惑未断,信不坚固,往生边城。如此往生,是不是也有佛来接引呢?

  化佛来迎接,莲花暂不会开。

  387.持名念佛要再加观想佛像庄严吗?

  持名和观想,原来是两码事。古人曾经主张兼修,后来渐渐主张分离,就是持名不再作观想。你说单单观想相好光明,也很合理。

  388.念佛兼观想,如果佛能示现,就是定中见佛,这不是和观经相同吗?

  对,只不过没有观经详细罢了。

  389.《阿弥陀经》中“今现在说法”一句,是不是要随时随地念到宁静地步,观想经中妙境,就是闻法?

  《阿弥陀经》没有教你作观想,这句话只不过说明今天阿弥陀佛正在极乐世界说法。

  390.念佛果然万缘放下,一心不乱,就会得到神通吗?

  这不一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境界,即使得到神通,也不是念佛本旨,这种求神通的心理千万不可存。

  391.有念佛的人因为生产病死,是否可以往生?

  只要正念分明,当然能够往生。仔细捉摸一下你的原意,也许是认为产妇身体不干净,佛嫌她污秽,而不来接。这是很糊涂的想法。人不生产也同样不干净,人是一个臭皮囊,九孔流出来的都是污秽的东西,只不过产妇表现的污秽明显一些罢了。佛是否来接,全由人的心做主。如果单单讲人身,人身本来就是由三十六种肮脏物体假合而成,没有一处是干净的,那么平时沐浴敬佛,实际上哪里就真的洗干净了呢?但由于我们心存洁净,就可以摆脱身体的不净,与佛感应道交。心灵的垃圾一旦清除,身体的垃圾也就不存在了。

  392.佛教徒发愿往生西方,但不去救脱众生,是不是自私,有违释尊慈悲宗旨?

  这样的小心人,并无菩提心,当然有违释尊慈悲宗旨,即使精进往生,也品位不高。

  393.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和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及其极乐国土阿弥陀佛,是不是同一阿弥陀佛?

  既然同名同号,怎能不是一个呢?这是释迦牟尼世尊教人省时而念多佛的一个办法。法界藏身阿弥陀佛遍满虚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虽是一个,却可分身千百亿。

  394.不去学习歌赞,只管念佛可以吗?

  歌赞只不过是一种礼仪罢了,念佛才是修道的主体。

  395.往生西方,身体既然是化生,用手去摸,不知是否有形体?

  经中说在八功德水中沐浴,用衣物盛各种妙花供养诸佛,足托莲花,飞越楼阁,难道不是有形体的吗?摸起来当然是有感觉的。好像梦中的身体,虽然是意想出来的,但行动触摸,都是很实在的。

  396.念阿弥陀佛是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念自己的名字是否可以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曾经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土庄严之相,修习五劫,才造成极乐净土,并发四十八愿专门接引念佛众生。请问你居士的净土在哪里?要往生到哪里去?如果说希望往生极乐净土,那么你念自己的名字就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违背,怎么能够往生呢?

  397.念佛有疑的人,往生边地,五百年可以见佛,如果即时开悟,是否可以随时见佛?

  五百年是说生到边地的最长时间,例如说人生百年,其实一岁、二岁、十岁、二十岁等等都有。生到边地的众生,如果果然开悟,就随时可以花开见佛,不必要满五百年。

  398.生到边地的人,莲花胎生,是不是与人类一样呢?

  胎比喻不自由,实际上仍然是莲花化生。

  399.造善恶业,一定得果报。为什么人死后念佛念经,就能超度,转业往生呢?

  业因如坚冰,佛经如阳光,冰遇阳光照射,总要溶解几分。但自己不修,光凭死后超度,就想往生,没有这样容易的道理。

  400.往生西方一定莲花化生,如果往生其他佛土,是否也是莲花化生?

  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世尊的佛土,人都是胎生的。其余的可以类推。

  401.地藏菩萨度众生,是度往西方,还是度到其他地方呢?

  随众生的愿望,不限于西方。

  402.莲宗初祖慧远大师,得念佛三昧,在定中看见佛,又看见先往生的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人随从在阿弥陀佛的旁边。西方众生莲花化生,形貌没有差别,为什么能认出他们呢?

  虽然形貌相同,但都有神通,怎么会不认识别人呢?形貌相同,但又可以变现形貌不同。

  403.娑婆世界有国界及十法界,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吗?

  极乐平等自由,世界大同,只有阿弥陀佛宣教,没有分疆立界,只有四圣,没有六凡,虽有人天的名字,只是顺从我们的习惯方便罢了。

  404.净土法门以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如果大家只管念佛,不去研究经典,不懂佛法,那么大家就“各人自扫门前雪”了,将来还有谁来弘扬佛法呢?连净土法门也没有人知道了。

  无量寿经说往生正因是发菩提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四弘誓愿,还要守戒,作十善业,孝顺父母,至诚忠信等等。观经主张慈心不杀,严守戒律,读诵大乘经典,理会教义,相信因果等等。弥陀经提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以上三经,是净宗的根本经典,并没有教人不研究经义。本宗更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即求生莲邦的目的为了赶快觉悟,回到娑婆,普度众生,根本不是去自求享受。众生根器不同,有些人不能研究经典,只要一心念佛,也能得到自了。

  405.我们众生业障深重,念佛往生这样容易,佛陀为什么还要说出其他许多法门呢?

  饮食口味,各有不同。有什么样的众生,就说什么样的法门。

  406.念佛往生西方,如果念其他佛是否也能往生西方?

  种瓜不能结豆。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精华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