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类编 (质难第三)▪P4

  ..续本文上一页独立自尊,不但超出,而且为诸天(天决非一个,故说诸天)之师,佛各处讲经,天帝还来侍奉护法。请你先生查看佛经,自然明白。差不多的佛经,都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这可不是为著对待你先生我去新造的。我们辩论佛天,尚且说不清楚,请暂不要拉扯孔子,再出歧路。

  问:请你把基督教,孔教,佛教,回教,道教合起来,简单的比较一下,到底哪一教是真理?请你说实话!(真理)

  答:我没有这样大的学问,也不敢这样妄为,未曾去深研各教和经典,哪能轻口发表议论。

  问:人死了为什么要超荐?死人生前作恶为非,端赖超荐,便可生西吗?如此大家不妨作恶为非。盖只要死后超荐一番便了生死,岂不太便宜了吗?(怀疑)

  答:净土经典中,只言念佛修福,求生西方,未言死后超荐,便登莲品。不过佛法威德,不可思议!作佛事自是善事,善因当结善果,既为所死之人而作善事,死人当受几分善果。如地藏云:“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这并不是了生死,更谈不到讨便宜。

  问:求签问卜是不是迷信,香灰咒水治病是否有效?如果吃死了人,是不是佛教杀人?(怀疑)

  答:占相吉凶,佛教斥为邪命。庙里设签筒,不知沿自何时(佛家虽有占察经但真伪至今争论未息)。这事好比某镇用鱼肉供观音,实际上观音并未教他供鱼肉。香灰咒水本无毒质,哪能就会毒死人?未免言之太甚!若问治病有效与否,那也不一定,请问盘尼西林及某某特效药,治病皆有效否?若说准有效,世上就该不死人。

  问:烧纸锭银箔,是什么意思?既堕地狱受苦,又怎能使用这些金银纸箔?(怀疑)

  答:这是中国的风俗,佛经里并未提倡。张三做的事,您先生来责备李四。本李四只好说句:“对不起,不晓得”。

  问:孔子是圣人。为什么他不主张戒杀?吾人祀孔,也杀三牲,岂不罪过?(怀疑)

  答:孔子何尝不主张戒杀,儒书上多有记载,论语里钓而不网,弋不射宿。礼记里田猎不合围、不掩群、不杀胎、不覆巢,士无故不杀犬豚。似这一类的限制,不胜枚举。不过孔子是世间圣人,只顺世法用仁慈来方便限制,非如释迦世尊,是世出世圣人,直谈三世因果,主张戒绝而已。但世尊对初学亦许食五净肉,也非不讲方便。杀牲祀孔,是前代礼制,今无规定,沿用习俗,似属不宜。

  【附注】上古茹毛饮血,进化到种食五谷,由于肉食习气太深,一时不能全改。但中国先圣也曾觉到弱肉强食是残忍行为。在夏殷两代礼制中,却早定了田泽取猎,专为祭祀享宾之用。是已寓禁止滥杀之义。至问孔子为何不戒杀?除前文答覆,尚有一说:汉儒郑康成注释礼记,曾有“孔子虽有圣德,不敢改先王之法”之语,而孔子亦自己说述而不作。这是孔子治学取的标准。

  问:丹霞烧佛,还有罪过否?(三三)

  (按:来稿署名“三三”,正不知是前三三,或是后三三?是法师,抑系居士先生?使我无法称呼。忽然想起瑜伽焰口中有“叹骷髅”偈一则。开首云:“昨日荒郊去玩游,遇见一个大德骷髅”,我便有了办法。一个骷髅,男体女体,尚不能辨。那里再分析出法师居士先生来?故取大德二字,笼统恭维,比较圆融;我依此例,称以大德,亦述而不作之意)

  答:此番功德尚无处安住,遑论其他。我要反问一句,大德见佛烧了不曾?

  问:观经云:是心作佛。黄檗云:不可以心更求于心。听东的话对,还是听西的话对?(三三)

  答:君强分皂白,我不辨东西。

  问:净土是何境?(三三)

  答:问境只管向外去问,何必来牵扯净土?

  问:经云: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怎么解?(三三)

  答:大德多管闲事!

  问:闻人说:唯识不了义,般若太笼统;这是互谤语,是真实语?两宗优劣之处,请略言之!(三三)

  答:能转八识成为四智,这不能说是不了义;斩断葛藤,一丝不挂,还说甚么笼统?诸法平等,偏逼我说优劣,我与大德并无冤仇,何苦拖我谤法造罪?

  问:教家说华严为经中之王,净家又说阿弥陀经是群经指归;两经的最精华处,请举一二!(三三)

  答:曾闻古德杨仁山居士有两句话说:“教遵贤首,法尚弥陀””此语可味;更在阿含中见到称赞佛经说,初妙中妙竟亦妙。(手中无书是否为竟字待考)据此,区区心中,凡属佛经,通体都是精华,所谓譬如食蜜,中边皆甜,那能指一指二。

  问:四谛中的道谛四行相,一时想不起来,辞典中亦未载,祈告!(三三)

  答:道如行出。

  问:八万四千烦恼,我想此数当如一念三千,必有数目比倍而成,不是流行成语,然否?(三三)

  答:十使互具成一百,历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业成七千,三世共成二万一千;末那识之痴见慢爱四惑各具此二万一千,合为八万四千法数。

  问:现在是科学时代,佛法会能救国救民吗?佛法讲得虽然天花乱坠,我不相信能比原子弹有效用?(梁拳石)

  答:我不解尊意所说之救国及科学范畴?只好揣摩风气,代拟其说。尊意或谓救国救民须科学,而科学必限于声光化电机械原子弹。若果这样主张,所有立法考试司法监察教育医学农业文学艺术会计等制度,皆不是声光化电机械原子,那便一例不能救国救民。何独来责佛学?但尊意所问我亦有个疑点,就是“救”之讲解,不知是要人活?是要人死?若是要人活,我也不相信原子弹会比佛学有效用。

  问:印度是佛教策源地,竟致亡国若干年,中国梁武帝最崇佛法,也闹了一个国破身亡。这些事实足见佛法治国没有用。(梁拳石)

  答:国家问题,原系多种机构配合,不是单靠某一部分推动。梁武帝若不背盟收纳侯景,安有台城之厄?而背盟纳叛,究于佛学何干?此真同裁缝做坏了衣裳,却向厨子身上问罪。先生既认佛教误国,又熟读历史,如汉明帝唐太宗俱崇佛法,其国威远震,亘古罕有,晋之怀愍,宋之徽钦,均不奉佛,为何也闹了一个亡国,且被俘虏,遗汉族之奇耻,却避而不谈。佛学原非政治,然与治道亦非无关,明代俺答小王子之役,清代蒙藏边疆,多赖佛教之力而内向。遽斥治国没用,也非正确之论。至印度问题,请参阅前面已有答问。

  问: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佛学专讲求福求寿,今生求之不已,又求来生,其表面虽云清净寂灭,实则贪欲更大。(梁拳石)

  答:佛陀说法鉴对方根器分为五乘,最下者为人天根器。以其知见不过福寿来生,若与谈第一义谛,直等向夏虫而说冰雪。为方便计,在小乘典中,偶一说之。然无不以为贪嗔痴为指归,诬以大贪,误解甚矣。

  问:孝为万善之首,佛不遵父命,潜逃出家,此于孝道,似有所亏,虽云心行慈悲,究无补于首善问题,然否?(梁拳石)

  答:伯夷叔齐,违父命让国远逃,舜不告而娶,温峤绝裾而去,皆从权成其大者,人皆称之。佛为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示八相以诲众,更不同世间之小功业。然其成道以后返国省亲,化众出要,度父超升,其教为大千尊仰,孝之究竟,尚有过于此者乎?

  【附注】本栏原为初机同人质疑而设,并非作争辩之用。梁先生所问,皆是辟斥口吻,原不拟答。然佛法如栴檀,头顶足蹙,皆染香气。兹本斯义,而兴慈悯,希启其心?凡后再有类此质问,为免辞锋或伤情感,恕不作覆。

  问:佛教真义四大皆空,把心底里的欲望一丝一毛扫得光光;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必须达于六根清净。请问人若无欲望,哪能促进人类社会生活进步?佛教是以何法解释?怎样使人类谋进步?(白存成)

  答:人类根器不同,欲望各异,孔子删诗订礼,无终食之间违仁,朝闻道夕死可矣,颜渊箪食瓢饮,曲肱而枕,乐在其中,此以谋道为欲也。大禹寸阴不息,手胼足胝,而卑宫室,菲饮食,此以功业为欲也。石崇何曾辈,粉白黛绿,日食万钱,上不致君,下不泽民,此以声色货利为欲也。谋道者耻心功业,故许由闻尧让位而洗耳。求功业者,耻声色货利,故有杨震之却金。今人欲望,只是下等之声色货利耳。与其说生活进步,毋宁说道德退步,影响所及,是以有来日大难也。下等之欲,其害如是,世法圣贤豪杰尚能洞而摈之,况佛法乎?

  问:青年学佛,把心扫空,无欲望存在,不是要失了进取心,误了前程吗?只以精神上之“自度度他”偏于精神一面,于现实生活有何益处?(白存成)

  答:大道功业,发心进取,是君子上达。声色货利,发心进取,是小人下达。果讲生活,应论必需,非谓纵欲分外奢求。学佛并非不讲生活,只是不应纵欲耳。应知进求享受之人,作世间忠臣孝子,尚无其分,出世间了生脱死之大法,更无其分。然佛家自有大享受,必须放下手中所执,方能再捡,俗云一手不能捉二鱼也。

  问:如最近获诺贝尔奖金之吾国青年李君等,设他们心里无存欲望,岂有今日之成就?(白存成)

  答:第一答中,亦曾分说,人类欲望各个不同。李君固然成就,大禹难说未成就乎?孔子能说未成就乎?譬登山者,必学抓攀,入海者,必学泅泳,各成就矣,使抓山者抓海,泅海者泅山,能成就乎?学佛有学佛之欲望及途径,发财有发财之欲望及途径,台端既以李君发财为羡,请申其义,可惜李君所发之财,是小者凡者,不久长者,不知佛家有大圣财,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者在。

  问:我听说佛法能以解答一切问题,我很相信。但是有人问我,先有鸡呀,还是先有蛋呀?我不能回答请问怎么说说才对?(采撷)

  答:故意问难,早已声明概不置答,兹为随顺,破例一次。区区提一譬喻,可以了然。试问先有女子,抑是先有“月经?”自然是先有女子!因“月经”乃女身所出,且单有“月经”决不能便生儿女也。明乎此,可以白,先有鸡而后有蛋!因蛋为牝鸡所生。实如鸡之“月经”,须知单纯之蛋,若无雄鸡之乘,亦不能孵出鸡雏。空蛋既不能生鸡,而牝鸡却能生蛋,是以…

《佛学问答类编 (质难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