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类编 (质难第三)▪P5

  ..续本文上一页曰先有鸡也。以后如遇人再作如是戏论,远而避之,不必与较长短。

  问:又有人眼视窗台上几只蚂蚁,忽开口问道,戒杀固是很好,若有人持刀,来加害我,不能逃避时,可杀他否?(采撷)

  答:先勿论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仅就其所问;直答可也。顾名思义,戒杀就是戒杀。但众生根性不一,心理自异,故形成种种差别。在大菩萨无人我相,而又同体大悲,虽有暴徒加害,嗔怖两心且无,何有反抗杀他之举。若凡夫受有良好教育者,只作正当防卫,而不还击。其次者,虽然还击,只在制止他方进攻,或消失其武力,还击而不超出不必要之程度。再次者,还击必使他死。最下者,先发制人,我无丝毫之损,已置他于非命。以上所举,足觇仁慈之心,被锢深与浅者也。苟肯学戒杀矣,宜从佛说,初则信几分行几分,进而知几分行几分,更进则闻几分勉强行几分,庶不失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问:汝等切勿弄错,经中只言“无量佛”降世,而并未言“南无阿弥陀佛”降生于人间,须知“无量佛”乃另一佛也,“大无量佛”乃“南无阿弥陀佛”也,我佛自有始以来从未降生于任何处也,又须知,我佛实为宇宙中最尊者。我见菩提树六十七期佛学问答中,台中萧绍馨居士所问之第七则,问得差,答亦差矣,另外各处亦有许多不是之处,现在不便细谈。不久之将来自有人升堂广众说法,那时汝自知矣。记得前几年,某罗汉(非平常证四果之普通罗汉)想向你说法,试了你一试,可惜你竟将此大好机会错过了,好好修行,多多弘法,将来或者还有机会的。(萧先生)

  答:本栏之辟,专为初学佛者,作一顾问,非为与人争长短也。至其所答,原有范围,越之可以不复。但又因有问不复,恐涉失礼,故亦有格外通融之语。倘与佛越谈越远,或言失常,及神经错乱者,则概不与答,特此声明。先生三函,无名无处,文气大似谕训,宗旨莫名其妙。除上已答者,请再细味,或能了解外,兹再勉答一次。此问可分十层讨论;(一)“经中只言无量佛降世”,请问是什么经文,哪一教之经?(二)“并无言阿弥陀佛降生人间”,此是何人发之议论,而向区区反问何为?岂非无的放矢。(三)“无量佛乃另一佛,大无量佛乃南无阿弥陀佛也”,佛固有同名同号,但尊语出自何典?(四)“我佛自有始以来,从未降生于任何处也”,据此有始二字,便知先生定非佛徒,亦未读过佛经,且亦不信佛教,恐定奉行外道,果如所测,则各行各道,不必相犯。(五)“菩提树六十七期萧绍馨居士所问之七则,问得差,答亦差矣”,萧居士据经问,区区据古德之意答,差在何处?(六)“另外各处亦有许多不是之处,”谢谢指教,区区学浅,此所不免。但对先生则不作如是语,作何语耶?曰金圣叹批六才“文人看者谓之文,淫人看者谓之淫”耳。(七)“不久将来自有人升堂广众说法,那时汝自知矣”。不必将来,暂且私揣如何?得非合儒释道耶回现掌天盘之弥勒佛乎?(八)“前几年某罗汉(非平常证得果之普通罗汉)想向你说法试了你一试,可谓越说越戏论矣,区区不愿造口业,只有以直报先生一句,莫大妄语!(九)“可惜你竟将此大好机会错过了”,万幸万幸蒙伽蓝菩萨慈悲,当时谅有一支金刚杵在。(十)“好好修行,多多弘法将来或者还有机会的”,再谢谢先生之教训,区区甚信此言,古谚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怕还有机会的。

  问:有人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因此我们崇拜中国古代的圣贤,忠臣、义士、孝子……等,也是理所当然。况由佛理说来,他们岂不也是所谓恒河沙数佛中的佛吗?为何你们出家人(一部分)如此的邪视我们此处崇拜举动(不迷信、不浪费的崇拜举动)呢?此种歧视难道也是合于佛理,合于出家人的行为的吗?将怎样答?(叶庆春)

  答:只云众生皆有佛性,未言众生即身是佛。然此佛性,却有染净之分,修到净时,方为之佛,佛者觉也,即圆一切种智之谓。其在染时,诸惑覆障,迷而不觉,何得云佛?忠臣孝子等,以世法论,其行已为极高;以佛法论,进善尚是初步。若为办政治,及风社会等,祠而奉之,使人观摩效法,养成社会正气,安有可议?若世俗藉以驾乩扶惊,希求行使神权,祸福与人,或求出世大道,希望媚神便能得道成佛,皆谬之万里矣。夫求出世成佛者,功在心性,忠孝为其助行,忠孝有亏,成佛便无其分。行世间法者,徒媚忠孝之神,不效其行,神尚不享,况降福哉?是以招识者讥笑也。愚言祈分别细玩为祷!

  问:有人问你们教人信佛不可再信其他的神,佛法讲平等,既然平等,何有分别,各传其道,何必反对,如此岂不是卖花自夸花香?(朝新班莲友)

  答:信之一字,在宗教方面,其范围有各种解释,如对一事一理,或信其有,或信其对,此一说也。或信而敬之,或信而奉之,此又一说也。佛教对于他神,是信其有,亦信而敬之,如各经常载有天龙八部,地藏经载有山川草木等神,楞严载有种种天及仙人,种种魔及鬼王,是信其有矣,佛法一律施供超度,是加以恭敬,惟不承奉皈依耳。因彼与我同是凡夫众生,不能自觉而度,奉之无益,不过如孔子所云,敬而远之,非反对也。且佛法修持,贵乎专精,若脚踏两船,终必堕海,是信之范围,而有区别,切勿误会。

  问:有某教向我盘问,吾人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我恐答错,祈指示。(赖阿里)

  答:从六道而来,再向六道而去。六道分上三善,下三恶,泛言之,来虽从六道,实言之,去却向三途。

  问:菩提树第九十六期第二十四页上说:“宇宙间的万物乃众缘和合而生”,为什么?蚊子吃人的血是否为了蚊子而生人?又太阳和地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若太近我们势必热死,太远要冻死,这是众缘和合而生吗?(林先生)

  答:观先生之文气,缘之一字,似有误解,兹略解释。缘是机会义,此机会倘于某原因契合,则发生某种事物,不契合则不发生,故曰诸法因缘生。蚊子吃人血,正是缘合,若单蚊或单人,何有人血,血由何吃。为了蚊子生人,于此问离题太远,恕不赘答,倘有近似之疑,不妨另问。地球太阳距离,不近不远,我们既不冻死,亦不热死,正是众缘和合,缘如不契,当然冻热而死,此又何疑。

  问:九十六期第二十页,陈赞祥先生谈“佛教的博爱性”说:“佛教不仅普爱人类,并爱及一切动物”假如像蚊子、毒蛇,也不去杀,那么我们人类如何生存?杀了蚊子,毒蛇是否算犯罪。(林先生)

  答:此特分理与事而说:一、以理言之,群生各有生命,各皆乐生畏死,人如此畜亦如此。佛家眼光,众生平等,儒家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杀畜生,不是罪恶,畜生杀人,应也不是罪恶?若说人强而灵,畜弱而暗,理当人存畜死,试问欧美人有原子武器为强,非澳人无原子武器为弱,理当只存欧美人,尽杀非澳人乎?二、以事言之,若说蚊蛇能以杀人,他来杀我,我为防卫,还而杀他,情尚通达,或言为预防计,必先寻而杀之,然则今日报载,青年时行杀人,汽车时行杀人,即应为预防计,尽寻青年而杀之,尽寻汽车而毁之乎?

  问:在佛教中,我常看到我们人类自己用木头做了某某像,说这是某神,然后去拜,这不是迷信?又假如有天灾发生,某某佛,被烧了,或损坏了,岂不是自身难保,安能保人。(林先生)

  答:此等问题,本刊在数年前已详解之,本不拟答,因先生盛气指责,谨重解释。人类用木做神,或各有其说,并不全属佛教,在下不便涉及。今只以木头做佛而论,不过取作代表,实非求此木头保人,而保人者别有事在。如总理遗像,中国家庭之木主,墓前之石碑,国家之国旗等,彼有时亦或被烧及损坏,彼自不保,何能保人,向之礼拜,亦岂不是迷信耶?

  问:有人托问,天下人绝欲,百年后无复人类,奈何?(周慧德)

  答:所问无其事,谁能使天下人尽绝欲?细味问者之意,不外谤佛与护欲耳。因多误会,有是问题。佛教修者,分出家在家四众,出家者作师,其律严其数少,不以妻子财产累心,专门上弘下化,制断欲。在家者为弟,其律宽其数众,各听正业治家,随缘自行化他,许嫁娶。问者不明,误为学佛一例断欲,提出人类灭绝,以作攻击,区区亦要提出反诘,请其答覆。虑绝人类,谅先以自身起,试问日日纵欲,身即常存乎?或曰为求留后代耳,留后代是否为民族国家,先请思自己对民族国家如何?若远推委于后,则渺茫矣。再进言之,今日真绝人类者,为原子弹,曷以不加忧虑?

  问:有人托问,牛可耕田,犬可司夜,固当怜之,猪羊一无所能,不食何用。(周慧德)

  答:猪毛鬃出口,羊毛织衣织毯,既养人,又生利,实有大恩,而无微罪,杀之不义,食之不仁。如以无能,便应杀食,残废人,老年人,盲聋喑哑,乞丐流氓等,曷不一例杀而食之?

  问:中国儒家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价值的孝的伦理,每一社会所应该接受的,而佛教反之。在谢幼伟所著的伦理学大纲,内有这样的批评“孝在中国文化上之地位,这可说是对生命价值的全部肯定,这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态度,和印度佛教的人生态度便极不相同,佛教视生命为本质上是恶的,是充满痛苦和罪恶的,则生命本身便成为无价值之物不必重视,亦不必爱护,所以佛教的人生态度是否定生命的,是否定生命的价值的?佛教主张超出生死海,不重人类日常的生活,尤不重人类男女的关系,以修行、出世、做和尚为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由这种否定生命价值的态度而来。但这种态度,从伦理学言,是错误的,伦理学必须肯定人生的价值。不肯定人生的价值,我们就不必谈什么伦理,谈什么做人之道。谈做人之道,即肯定做人有价值,亦即肯定生命有价值,佛教的主张与佛教的实际行为,也是矛盾的。缘生命若真无价值,则应有的行为,是自杀,不自杀而要修行,要做和尚,这就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当你不生存而没…

《佛学问答类编 (质难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