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类编 (通问第一之一)▪P14

  ..续本文上一页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端也。

  问:我以为宇宙有自然律,姑名为自然律,这自然律包括宇宙的发生,万物的生灭,乃至佛的不生不灭,都是宇宙自然律所使然。宇宙的含义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万物的含义是有情众生及无情器世界?(刘定一)

  答:对于刘定一居士大函,在答前须陈述数语,方易为言,因函内所说,偏于玄虚而宽泛,如必逐一释明,固非片言之事,且恐疑为辩也。佛学与哲学,有一大不同之点,即哲学可以凭思想而抽象,佛学则皆从体验中得来也。与科学亦有不同之点,科学执著现前之有无虚实,佛学圆通,不执一时一象。“自然”二字,如在佛学中指某一际,未尝不可,如全归自然,则不如是。佛学讲如如真空,缘生而有。

  问:释迦牟尼佛降生后,人世知有佛,但人世亦早有佛,殆人不知耳,即或知之亦不以佛名之?(刘定一)

  答:经云十方三世一切佛,既云三世,则前前后后,尘沙而又尘沙。至于名佛不名佛,乃系名相问题,既云知之,曰如来,曰明行足等,皆随十方之言,实际自是实际也。

  问:佛如何成的?人如何成的?魔鬼如何成的?虽此皆循宇宙自然律而成,但如何而成不能了?(刘定一)

  答:佛是断尽见思,尘沙,无明,自行觉他,觉行圆满而成者。人是善恶混杂,业力牵引来投胎受报者,魔是耽迷诸欲不思解脱而候补堕落者。此处问之,此处答之,便知皆非自然矣。

  问:佛的法运,有分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从何时算起,正像末有什么分别?(宽珠)

  答:下问佛法分期起时,乃佛灭度后起算。正者真确之义,法仪未改,有教有行,证果易而多。像者,相似之义,道渐讹替,证果难且少。末者,衰微之义,有教少行,证果益难而更少也。

  问:释迦世尊未降生以前,叫什么法运,众生有佛法可学不?(宽珠)

  答:释尊未降生前,一时并无佛法。盖前佛之法,经过正像末之时岁以后,法如日已沉落,名曰灭法之时,所谓宇宙黑甚暗也。众生不睹光明,不闻佛法。

  问:释迦牟尼佛国在何方,名称叫什么世界?(蔡世芳)

  答:即是此方,名曰娑婆世界。

  问:韦驮是不是天神,为何全身武装?(蔡世芳)

  答:韦驮虽系天神之相,亦是菩萨为护佛法而化。

  问:三千大千世界中是不是有无数娑婆世界,忉利天等?(蔡世芳)

  答:忉利天乃单位世界之天,千单位世界曰小千,千个小千曰中千,千个中千曰大千,以此计之大千之中,自然有大量之忉利天也。

  问:佛书有云,临命终时,若为恶堕地狱者,眼见兵士持刀盾矛戟索围绕之等,未知兵士受何人差遣?(蔡世芳)

  答:此甚难言也,因佛法讲论,重在契机而不背理。初学人但信其事即佳,已深入者,自然兼与说理,事理双融,乃属真相。此问以事言,系阎罗王所遣派,以理言,为自心所现也。

  问:“金刚科仪宝卷”是不是佛教经册,如不是,就是左道,请详明指示其原由!(方锡华)

  答:金刚科仪宝卷,系将金刚经各分,加以颂偈,以及言语机锋,以备敲打唱念,悦耳之用,乃为赶赴经忏所用之书。真求修持及研教者,固不必读诵,然所加之颂偈言语,多采自禅家语录,谅是精通佛理之人所编,尚非左道典籍也。

  问:如净土要“信”,参禅要“疑”,如“烦恼即菩提”,又叫“念佛生极乐世界”,佛又说:“要常住地狱,并庄严地狱”。这些相对矛盾话,在佛学书籍里易于使初学者迷惑,祈解释。(顾赓彤)

  答: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有八万四千法,法等药也。病既不同,药何能同,须知人参黄蓍良药也,可以疗病;红矾白砒,毒石也,亦可疗病。应其用矾砒即仙丹,错其用参蓍亦杀人,药须对症,法须契机,明乎此,则知佛法并无矛盾。烦恼即菩提,是对升堂之人说者;常住地狱,是对入室之人说者。初学者,教相尚不清楚,何能免于迷惑,只肯进求,久自了然。至于净信禅疑,兹举一例,譬如台南人欲往中部,须向北行,台北人欲往中部,须向南行,皆到台中,而有南北趋向不同,是起点使然,而达到则一,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

  问:佛教在历史上赞助兴盛国家社会的事迹,请列举一二、有哪些书籍参考?(顾赓彤)

  答:此非片言可尽,无已,分本质与事项言之,兹先言本质:经律戒饬信徒有四大端:“一不违国制,二不漏国税,三不谤国主,四不作国贼”,此对国家之赞助也。南朝何尚之,对宋文帝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敦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坐致太平矣”,此对社会之赞助也。若论事项,则正史野乘,不可胜言,欲求大要,有“历史感应统记”一书,可参考焉。

  问:家兄卓智立居士,于一九二二年春间皈依印祖后,念佛行善极端努力,其修行孜孜不倦之精神,已垂三十余载之久,素为印祖生平所器重,其精修功夫虽不及现代出家之高僧,然与在家念佛居士来较,可能不落人后,深冀“弥陀不负修行人”,所憾家兄去岁冬间在大陆西归时,仍无法逃开“病”字,且当临终关头,神识有些陷入昏迷状态,并无留下绝笔与遗言,此种情形是否平日修行功夫不够,抑或前生孽重?(卓忠振)

  答:无病而终,能有几人,自古各宗祖师尚有示疾者,此并不碍于成就。至于临终留偈,亦不是必须之事,古人无论矣,即近代高僧,如印祖,谛闲大师,太虚大师等圆寂之时,皆未说偈,有何不慊乎。

  问:植物是否有情?含羞草有知觉,捕蝇草能引诱昆虫消食,似与动物无异,若属有情,则食素与食荤是舍牛食羊远庖厨之意?(何博元)

  答:含羞捕蝇等草,非有情也。情指心之种种变态,如喜怒哀乐等。含羞捕蝇草,不过植物中为最敏锐之感触者,此仍属物理关系。类似者甚多,紫薇搔指爪而颤巍,银杏抽毛绳而零落,高梁酒能萎绣球,桐油烟可落桂花,蕉叶抽于雷震,蕨菜生于猿啼。不但此也,矿物亦多如是,如琥珀拾芥,磁石吸铁之类,岂皆有情哉。

  问:从迦叶佛至释迦牟尼佛出世成佛,这段期间,为何人类再从原始时代重演,难道人类文明会因年代之久远而退化?(郭家宁)

  答:佛来应世,并未定明从原始时代起,即以释迦如来而论,其在天竺降生,正是荣盛之世。而东方之中国,是为周朝,亦是文化灿烂之际,何以误为人类再从原始重演?再另一问题,“难道人类文明,因年代之久远而退化”?要知文明,非限一种;如道德、政治、艺术、工业,等等皆是也,本属此进彼退,彼进此退,是乃事实,文明有时退化,有何希奇。试举以明之;我国古以商为四民之末,较轻视之,在五十年前,商民交易,只凭一言,既无契约,亦无收据,从无差错,更无丝毫抵赖,其他士农工较高者,更无论矣,此是道德文明,今日何如?三代初年,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成康之世,囹圄皆空,此是政治文明,今日何如?左国班马之文,籀斯钟王之书,顾吴曹韩之画,后世仿之,谁得其骨,此是艺术文明,今日何如?今之文明者,不过工业一端耳,但有例外,繁暂不赘,何得见其一,忽其余。居士疑乎退化,予谓岂止退化,尚有毁灭在,有毁灭便有原始重演!

  问:众生未发生轮回前面目是何样?何故生起轮回?本来自性清净,以何因缘坠落轮回?将来脱离轮回尚能坠落吗?(林火寿)

  答:本来面目,清净不动,无体无相。一念不觉,而生幻有,因迷妄动,遂有轮回。此本来面目,喻在矿之金,自不免于尘沙之累。若经修持,断惑证真,超出轮回,喻淘炼成器之金,便不再被尘沙,故不坠落矣。

  问:人寿十岁时尚有生育男女乎?现时是人寿几岁?是减劫乎?(林火寿)

  答:人寿十岁,是彼时之生理,不能以现时之眼光,衡量他时。不见夫家畜之鸡猪乎,不二年便能生育,夏虫数旬即能生育,又何疑焉。现为减劫百岁之时。

  问:佛教是不是不应该求签及把杯问卜?为何各寺庙都有呢?(信慧)

  答:佛教原则,不应有此一事,而各庙多设置之,由来已久,难怪一人,将来自渐消灭矣。

  问:释迦牟尼佛涅槃有多少舍利珠?(信慧)

  答:涅槃经言分作八分,未言颗数。处胎经云,分作三分,天帝取一,龙王取一,余八王共分,亦未言颗数。后阿育王造塔,取阿□世王所埋,又取他六所所埋,造八万四千塔,每塔藏一舍利,此是记数之文。是否尚有详数,陋闻不知。

  问: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景长寿)

  答: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菩萨度众之愿行,亦无尽也,此是原则。佛出现时,众生得度之机较多,无佛之世,众生堕落之机较多,而释尊灭后,慈氏未来,正当无佛之世,经中佛嘱地藏,乃与其本愿之外,另加一种特别责任,并不影响其本愿也。释尊应化,准上原则,本亦无尽,故至今已有八千余次之多,前即如是,此后可知,慈氏来时,释尊此次应化誓愿相似结束,后一段又正开始也。

  问:释迦世尊为贤劫千佛之一,即自王宫示生及灭度以至慈氏下生之一段为娑婆世界之教主,以后诸佛递生是否世尊即同于过去之古佛,其经教亦泯而不存耶?(景长寿)

  答:后佛应世之时,前佛之教典,自已不存,盖劫远年湮,谷陵沧桑,俱多异变,况黄卷缃缥,寄于器世间者,焉能不随泯化耶?佛法称此曰灭法时期,诸佛慈悲,故再来应世。然佛佛道同,后佛所说,仍是前佛所说之道也。

  问:当看见捱杀畜生时,说可诚心替他念佛或念咒?准提咒是否就是往生咒?(陈圣音)

  答:念佛与念咒,与被杀众生回向,均有功德。既…

《佛学问答类编 (通问第一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