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类编 (通问第一之一)▪P15

  ..续本文上一页云诚心,即有感应。准提咒与往生咒,乃是两种法门,并非一咒有二名也。

  问:皈依的佛徒,若对教理有所心得是否也称法师?称法师是否也可收弟子,皈依佛徒有标记否?(指表示佛徒身份之证明物件。)是否可享受佛教寺院等之优待(如免费借阅书籍,免费住在各寺院内)?(柯文雄)

  答:此问须分次答之,(一)法师有五种之说,按理上讲,能合条件,可称法师。按事上讲,法师二字,早成出家之专名,为避以俗滥僧,在家众不得称之。(二)倘已经义精通,人来求教,收徒讲学未尝不可。决不得受人皈依,滥起法名,以皈依之法,乃三宝专有之规制也。(三)皈依有牒,受戒有牒,皆是标记。(四)向寺中借经读,从无收费,惟住寺则不许,若皈依者皆住寺,则每寺皆容纳不下,且僧俗仪规不同,各不方便,但为寺庙聘委工作者,则是例外。

  问:方广经云五种法身,一、相法身,二、功德法身,三、法性法身,四、应化法身,五、虚空法身,于自己身何者是?(萧绍馨)

  答:太阳有轮相,光明,热度,请问此三者,何者是太阳本体?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萧绍馨)

  答:此重报转轻,速证菩提之义。

  问:涅槃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上邪见;定慧等用,即名解脱。其义云何?(萧绍馨)

  答:定多慧少,如铁牛驾犁,而无灵觉;慧多定少,如风中之烛,不能照物;故皆不能成就,必定慧俱深,方证涅槃也。

  问:二十五有,何者是,其义云何?(萧绍馨)

  答:言三界以内,合二十五类处之人生,俱受“有”果报,故称曰有。其类为欲界之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之四禅,及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之四空天等。

  问:世尊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自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愚有二点疑问,世尊出世就会说话是么?世尊大慈悲无有憍慢,何以自言惟我独尊?(李鋡荣)

  答:生而能言,中国书亦有所载。我者,指本来面目,尚有尊于此者乎?人人皆有,个个自尊,平等平等,开宗明义为人道破,误为憍慢,不会其意。

  问:庙宇所打之鼓,该皮实系牛皮,纵然不是牛皮,亦是众生之皮。众生之生命已经死去很久,所剩之皮,仍被吾人每日敲打,似乎有点心内不安。是否可能诵经念佛时亦能拔济彼之魂魄解脱往生否?(战觉力)

  答:众生之皮,寺中作鼓,常与经韵拍合,发出之音,便是经音,能使闻者欢喜,发心学佛,既有度生功德,此皮之神识,当能乘之超升。否则此皮为人作鞋,而被践踏;或作马鞍,为人骑坐,较之寺鼓,贵贱有殊矣。

  问:老鹰的每日生活,只有杀生害命,别无所靠。吾念佛之人,以普救众生为目的,如果眼见老鹰捕食,众生命危,吾人见之必驱走老鹰,救众生命,每每如此,众生得活命喜矣。老鹰始终不得食,命在危急,苦不堪言矣。如何就能满众生愿?(战觉力)

  答:眼见众生命在危急,挺身拯救,乃是悲心驱使。只求一时心之所安,后来对加害者如何筹划,实非我力所及。倘欲彻底两全,每日悬肉于树,以待饥鹰则可矣。能为之乎?兹有一喻:见人被奸被盗挣扎之际,自必予以同情,出为援解。不必过虑行奸行盗之人,不遂其欲,岂非有不得妻不得食之患欤?

  问:六道众生生活不外胎卵湿化四种,内湿生化生二种,吾人有无可见之物?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是否属化生?修罗饿鬼,地狱及微生菌类各为哪一生?天人欲界既有男女应属胎生,至色界是否属化生?若然则由何物而化?(楼永誉)

  答:水中及湿地小动物甚繁,取显微镜方见,多半由湿热之气而生;古书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是即化生;极乐世界及天界地狱等皆为化生;鬼有胎生;修罗分四道,其生法不一;欲天虽有淫欲,或以笑或以目视等,即为行淫,不似人间之体合。既云化生,多属于心(萤蛤之类除外)试问人梦中有身,是何物而化之耶?

  问:人云佛前灯烛不可用口吹灭,以免失礼,然否?(楼永誉)

  答:此其一端,尚有恐伤生物之一义。

  问:诵白衣咒烧化给亡者,其亡者能否得到?(林淑贞)

  答:佛法唯心,只存心回向,亡者便得利益,若举行烧化,意与回向同。

  问:经字认识不清而诵错者,有无罪过?(林淑贞)

  答:读经不可粗心浮气,如疑此字有错,即须求人指正,若图省事,将错就错,则失恭敬,不获益矣。

  问:皈依文凭皈依者去世时,该文凭应否烧化或置亡人身上?(林淑贞)

  答:此二法任择其一,俱无不可。

  问:诸佛法身遍满虚空,故并无所住之界限,惟如释迦牟尼佛等过去佛之报身,是否住于色究竟天?(奚子为)

  答:佛之报身,有始无终。既云报身无终,则不属过去。所居自有净域,并非局蹐于三界内之究竟天。

  问:佛教之衰微,是由宣传不够,过消极的对听讲者应进一步积极性,使佛理能够弘扬,应采取何种方法,才能达到弘教之速?(王可标)

  答:窃谓宣传不够,尚是其次,号佛徒者,必先虚心求学,精进深入,正知正见,严持戒律,以身作则,再事宣传,自然效力强大。否则自己无学,向人宣传些什么?自己无德,教人修行些什么?此是根本问题,宣传乃系方法问题,根本若立,方法纵欠周全,亦收事半之功也。

  问:是什么圣人才无死?(陈荣进)

  答:佛为圣中之圣,必证此果,方断二种生死耳。

  问:地藏王菩萨假若先成佛来度地狱众生,岂不是更有力量,何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耶?(赖栋梁)

  答:菩萨实已证成佛果,法力无边矣。亦如观音净圣倒驾慈航,不肯入涅槃耳。

  问:舍利本是佛骨,何以苏州了然法师灯花生舍利,当作何解?(赖栋梁)

  答:此精诚所感,佛来示现耳。龙舒净土文刻板时,字行中亦现舍利,与此意同。

  问:谛闲法师晚年重疾其因未知何在?谛闲法师为台宗老耆,讲经数十多年,驰名全国,然其晚年身婴痼疾全身不能动,饮食大小便皆需人帮忙。晚年尚且受此苦报,谛闲法师讲经度众功亦不少,佛门亦有面子,假使宿业障深,佛亦要加被勿使他人误解,不然恐后学者惊疑不浅。最后之病未知有痊愈否?(林梦丁)

  答:慧命不生不灭,身命必衰必死。凡夫只识身命,于无常乐我净事中忽发希想,加重身见,是见乃见惑上首。此关不破,慧命复活难期。释尊涅槃示现臂痛,目连尊者入灭任听外道加害,皆为身命无常说法也,此其一;定业难逃此其二。若虑后学生疑,退转道心,不见夫王龙舒居士念佛立化,印光祖师安详而逝乎?且谛师印祖均有舍利多颗,是证慧命已得成就。事若从全面看,则生慧解,仅就一端言,方滞碍生疑矣。

  问:六道循环,祈根据哲理作一引证解答。此点乃系友人问,晚因佛学因缘之说,决定确实。惟现时科学时代,一切应以哲理为解答根据,方可取信于人。此点在佛经上一定有肯确解答,以晚浅薄则不知耳。(谢雨萍)

  答:代尊友所问,须加分析:一、科学与哲学是两件事,性质不同。信科学者,而用哲学答覆,仍是南辕北辙。二、佛法有真实义,不能迎合潮流,而变其质,果欲喜哲理解答,殊不知佛学即为至高无上之哲理。舍此而旁求哲学,宁非下乔木而入幽谷?尊友岂真知哲学耶?三、东方古代哲学,如易经“游魂为变”。庄子“鲲化为鹏”。皆是轮回之说,尊友肯信乎?四、无已,可舍理而谈事,英国科哲两学俱不后人,而最信有鬼,且能白昼与鬼谈话;西洋宗教,更大谈其天堂地狱,人不讥其非。统而观之,是一般人亦晓了有天人鬼狱四道。畜生触目皆是,此已五道显然。何独疑于六道耶?

  问:佛教人亡之后,采火化之意不明,请示!(陈善志)

  答:火化为世俗葬法之一,世尊灭后,曾举荼毗,故佛徒多仿之。然亡后火化,实不限佛徒,而佛徒亡后,亦非尽采火化。

  问:声闻涅槃与大乘涅槃有何不同?(沙壬)

  答:如来藏由始觉而到究竟觉,智如圆镜,是谓般若;诸障皆尽,德能全彰,是谓法身;众苦悉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都了,是谓解脱;此是真如三德,为大乘所证之涅槃。若夫声闻涅槃,仅于此三德;断得解脱中之一分分段生死而已。

  问:未受五戒的佛徒可以代人荐亡否?(沙壬)

  答:如心具慈悲,不慕名利,以自己所知,为人法施,尚无不可。净家为他助念,即其例也。不过已受戒者,法力更胜耳。

  问:修行要断惑及我慢邪见等,因何佛门中甚多行者都称自己道高,或已得神通,或画符法水,择日看相等等,这行者是否真的有得?(李善忠)

  答:自赞便是无德。称有神通恐是妄语。符水占相皆是邪命。如是行者,已入岐途,遑云有得?

  问:世尊神通自在,可能报身住世度百年或千年,怎样四十九年就入涅槃,不再度众?(林福修)

  答:佛说法之数,为四十九年。非世寿仅此耳。须知佛身有三:即法、报、化。兹举一喻。法身比日之体,报身比日之光,化身比日下之影,此是三,亦是一。法身无始无终,常恒不动;化身则百千万亿,有始有终,如日之影忽东忽南忽西,忽有忽没。世尊来此之身,乃化身耳。来为缘合而来,去为缘尽而去。

  问:地狱是如地球、月球,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有现实色体?或是一种幻景,不是有体形的球?(责贞)

  答:按世界体系组织,中心为须弥山,环围七山八海,最周边名铁围山。地狱本愿经云:“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诸经所载,多云地狱以三类总摄,一热狱类,在阎浮海底,有多层次。二寒狱类,在铁围山底。三边狱类,散在山间、水际、旷野。据此,是附于山海之底,及散处四方,而非另有星球也。凡现形者,名曰色相。若问是实是幻,初学者未明教相,尚难谈堙,可只讲事;试思坠狱受苦是实。何能再说地狱是幻!…

《佛学问答类编 (通问第一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