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真正的成就。你修地藏法门有没有成就,就要看你是否具有以下所陈述的要项。譬如,你已经修了三百部、或五百部、乃至一千部地藏经,但你是不是地藏法门已经有所成就了呢?何谓修习地藏法门成就?要地藏法门修成就,即须成就九心所谓九心者,兹如下文:
1、成就同情弱者心
你若是地藏法门修成就,则同情弱者之心一定会生起来。此心为地藏法门的根本心,亦是最重要的心,同时也是地藏菩萨的初发心。此地藏菩萨之初发心为整个地藏法门一切信、愿、行成就的总枢纽。因此,你若成就此心,以下八心才可能成就。此心若不成就,其它一切皆如浮萍,飘荡无常。为什么第一成就是同情弱者心呢?因为地藏菩萨因地所发的愿,与禅宗六祖大师的法门大不相同,六祖说:我此法门是为上根人说,为上上根人说,为最上根人说。乃至我们即将要讲的金刚经,也同属这一类法门,是对最上根器的人说的。但是地藏菩萨法门则是为了度福最薄、最下劣根器的人,度最可怜、最弱势的人,度最无助、最无奈的人,度最痛苦的人,度善根最不具的人。所以任何人修地藏法门,都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你认识字就可以——甚至有时不识字也没有关系,用注音,或用国语注音的,也能令你得修此法门。地藏菩萨就有这样的慈悲威力。而且很奇怪,常常有不识字的人,他也能很自然地就让你变成会念这部经,乃至于令很多人会背诵此经——不认识字的人居然会背佛经!地藏菩萨的慈悲威力真是不可思议!
如上所说,地藏菩萨的最根本心就是同情弱者之心。然而此心跟我们一般凡夫的心正好相反:为何如此说呢?因为我们的凡夫心通常是把眼睛安在头顶上,看上不看下。对上面的强人、富人恭敬得要命,对下面不如我们的人,不但瞧不起,还要加以欺负,欺负之外还当加以凌辱、践踏、剥削、蹂躏——世间种种的苦难即由此而起。乃至大者,从国家来说,大国侵凌弱国;小而言之,强人欺凌、侵害弱者。一切众生的苦难乃至于许多人间悲剧都是由此发端。在佛法的唯识百法中有一个谄曲,谄曲心与同情弱者心恰正相反。谄曲就是对待处于我们之上的人、比我们强的人,即起谄媚、巴结、吹捧之心;而对于处于我们之下的人,就欺负他、瞧不起他,以身、语、意种种方便来藐视、践踏他。因此谄曲心就变成修道的障碍,也是障道的根本。谄曲心与何心相敌对呢?就是直心。“直心是道场”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出自维摩诘经。为什么直心是菩萨道场呢?因为道是平平直直的,才能成其道。如果是歪歪曲曲地,就不能成其大道,那就变成羊肠小道,那也就不是正道、直道。所以修行人应该是直道而行—身语的行为应直道而行,心行更须直道而行;因为唯有直道才能通畅无碍。你的心道若是弯弯曲曲的,就好比一条水管,假使它是弯弯曲曲地,便很容易卡住东西;心管亦如是,若是弯弯曲曲地便容易阻塞。心管阻塞则造成心路无法畅通如流:心路不能畅通时所阻窒的东西就是烦恼。种种烦恼、业障都是因为心路不直、不畅、阻滞所引起的。所以修行首先须修直心:心直之后才能令之通达菩提道。同样是一条道路,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你的心行之路若是弯弯曲曲的,你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走到菩提道的终点?菩提道的终站已经够远了,你还这样弯弯曲曲地迂回绕着走冤枉路,怎么了得?修行者之所以会走冤枉路的原因,完全是你自己的心在不断拐弯、兜圈子使然。所以直心才能够通达道场,直心本身才能成为修道的场所,且通往无上菩提道。众生就是因为心不直,才会起谄曲之行。而谄曲之目的何在?主要是为了图己之利。否则他为什么要巴结你,就是想从你那里得到好处。这个好处也不一定要很大,有时或者只要你稍微重视他,他就觉得达到目的了。所以谄曲之所图不一定是钱财方面的。因此以不直心讨好他人都是不善的。是故修行人,即使要称赞他人,也定要符合实际的状况,像乱戴高帽、灌迷汤等这类事情就作不得。一般凡夫很容易谄上欺下,学佛之人若有这种心,就须赶紧去除掉。如果你修地藏法门,这种谄曲心就自然会越来越淡薄,而且对于弱者不但不会瞧不起或欺侮他,反而会自然而起同情心、怜恤心,这就是修行地藏法门的真实成就。何以故?行者之心、识、业皆已转,转不善心为善心,转不善业为善业。因此,同情弱者之心若已发起,即是修习地藏法门的第一种实法成就。
2、成就悯念众生心
修地藏法门的第二种成就是跟随着第一种成就而来的;怜悯众生苦之心若发起时,即是修地藏法门的进一步真实成就。我们一般凡夫在一生中几十年之间,来来往往,劳劳碌碌,种种奔忙打拼,却很少为别人想——连忙自己的事情都来不及了,那有余暇为他人着想?因此能悯念他人的这种人实在很稀有。若是自己的父母、师长都能够悯念得到的,已经是很不错了!乃至于能扩及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六亲眷属的,就更加难得了。至于能够悯念到跟自己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的陌生人,既不是亲朋、也不是好友,对他若能也有这种悯念众生苦之心生起,即是修行地藏法门有屡实成就。而所谓悯念众生苦是指那些苦呢?那主要是指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八种苦。常常观察这些众生的苦相:众生界的实相就是苦相;能够于此起信解、悲悯之心,这就是修行地藏法门有所成就。所以从此点来看,地藏法门就是为了让你究竟发起大悲心作准备工作。因为大悲心不是说发就能发的。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很差劲的话:人都是自私的,而事实上这句话对世俗的情况而言却是正确的,没错。但是你不应说因为凡夫性都是自私的,所以我便可以自私或应该自私。又有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则更是似是而非,恶毒至极。首先提倡这句话的人恐怕就真的会遭天诛地灭。人的自私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凡夫心态,凡夫心确实是自私性的,唯有凭着修行之力,才能去掉这种自私性。世人的一切痛苦、烦恼也都是由这自私性而起,乃至于一切众生的生死烦恼也都是由自私性而来,由此私我而来。然而修行若想要真正发起悲心,则一定要达”无我”。所以你看大悲法门高不高?真的好高、好深!你必须要真正无我,才能正起大悲。否则所言大悲便只是口号而已,与实际不相应。悯念众生苦之心若已生起,即是悲心发起的初门,其后会进一步产生更加增上之心。
3、成就度最苦众生之心
因为地藏菩萨的本愿是要度尽地狱众生;而这个地狱不仅指实际的地狱,而且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地狱;换言之,只要是十分痛苦的境界,都可以称为是地狱。有句话说:好像活在地狱里一样,所以,在人生中,只要是觉得非常痛苦,那就有如在地狱了。地藏菩萨有此愿力要度最痛苦的众生,你若是有这种度苦之心起来的时候,就是修习地藏法门有所成就之征。因为一般凡夫并不如是,他们看到别人受苦,反而常常会幸灾乐祸,对不对?譬如:看到有人在雪地里滑一跤,跌得四脚朝天,就觉得很好笑,等等;这只是一种轻微的幸灾乐祸的心态表现:因此可知众生的心是很奇怪的。我以前在金门服兵役的时候,会有一次放假时,我们整个连队的人一起去玩,在一个湖上划船。有一位同志他的手表不小心掉到湖里去,正好那湖下面是烂泥巴。那只手表看来还蛮贵的,于是他就下船去找。虽然那个湖水并不是很深,站起来只到膝盖这么高,但是下面的烂泥却到腰部这么高,好像是荷花池那一类的泥巴,结果他捞了牛天还是找不到。正好那天天气又很冷,后来我也下去帮他找。此时有另一位同志站在岸上,正大声地在讲些风凉话。我就说:你要不然就下来帮忙找,否则不要在那边讲风凉话。所以,有些人就是这样奇怪,不帮忙也就罢了,还说风凉话。我常常忍不住会做这种鸡婆的事情,然而我不是故意的,就是某些情况一出现,不思议地,我就会不忍心地去做。
4、成就代众生受苦心
如上所说,地藏法门要成就的第三个心是度最苦众生的心;接着,由欲度最苦众生的心,再生起代众生受苦之心,这也是普贤菩萨心之一。菩萨道法门中第一个法门是地藏菩萨大愿法门,第二是观世音菩萨大悲法门,第三是文殊大智法门,第四是普贤大行法门。这四个法门系依如是次第,且亦如是一线贯串。若依究竟而言,第一大愿法门成就之后,应可直通普贤大行法门。所以地藏法门若修得真正有成就,其精神即足以上通以上诸门。因此你地藏法门若真的修而有成,我也可以就传给你普贤法门。当然你一定要发起代众生受苦之心。
所谓代众生受苦,怎么个代替法呢?这是以愿力而言。亦即:一切众生所造极重恶业之罪,及其所受之业报,我皆愿代受。你敢不敢呢?实在太恐怖了,是吧?你恐怕会想:我自己所担的业都已担不了了,那还能为别人担?所以你看,上面所讲的通相及别相的境界,已经很不得了了,而现在更是越来越深。这些都不是言说戏论所及,不是光凭嘴巴说说就可以的。又代众生受苦心还有另一层意义,即你从初发心修行,为度一切众生,于其中间虽受尽无量挫折、失败、痛苦、烦恼,你都无怨无悔,仍一心精进,只为成就菩提,广度众生。因此你所遭受的一切苦,等于是为了众生而受,此即代众生受苦之深义。
5、成就孝顺心
这也是地藏菩萨根本心之一,如果能够发起孝顺心,就是修地藏法门另一个真实成就。事实上此孝顺心不是这一世才开始修的,应是累世都在修。孝顺心分为两种,先讲孝顺父母之心。若人不能孝顺父母,而能修持地藏法门有所成就者,无有是处,可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根本上,你一定要是个孝顺你的生身父母之人。所言孝顺父母,现在不提传说中的二十四孝那种,虽不定要孝顺到那种地步,但根本上须有孝顺心才行。有时候跟父母顶顶嘴可能是难免的,…
《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