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但是也不能太离谱,要有顺父母之心,常欲令之欢喜。自己有没有孝心,自己应该最清楚;然而孝顺之人,绝不会说自己很孝顺,唯一可以这么称说的人是你的父母。不过父母有时候也会偏心而判断错误。而且当父母向旁人说这个孩子很孝顺的时候,他可能不是在称赞孩子,而是在称赞自己,等于在向别人宣称“我的教育很成功,所以孩子们都很孝顺”,希望赢得别人的羡慕而觉得很有面子。不过有一种情形倒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婆婆称赞媳妇很孝顺,那位媳妇必定是很好的。所谓孝顺心不只是孝顺自己的父母,也应包括孝顺配偶的父母。男众方面要孝顺岳父、岳母,女众则要孝顺公婆,这应都包括在内。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只有一对父母,结婚以后变成两对,而且都要孝顺。所以我极不赞成拜干爹、干妈的习俗,因为既然拜了,就应孝养,而一辈子孝养两对父母都已经难以周全了,哪有余裕孝顺第三对?所以拜干爹干妈常只是有名无实。其次,第二种孝顺心,是指孝顺诸佛。若人在世间能孝顺父母,在出世间才可能孝顺诸佛。因为父母多半是世间凡人,要孝顺他们比较容易。而佛是圣人,要孝顺他们,标准比较高,就更难做到了。如何是孝顺诸佛呢?——如诸佛教,或随顺佛教。佛教你做什么,你就欣然应诺:若有不解之处,也应先是、是,唯然世尊。所以佛说什么,你就当下信受承当而说是的。若有不能信受之处,则先肯定是由于自己业障重,现在并未能信受,非是佛言不周。对于仍无法信解者,最好不要去怀疑佛说的对不对;因为依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既然是佛口亲宣的道理,应该都不会有错,若有不明白处,通常都是我自己智所不及。反之,若他所宣说的法跟我的理解来作比较,结果是我对、而他却错了,那么应该是我成佛了才对!所以于诸佛教敬顺无违,这就是孝顺心。接下来讲孝顺师长。师长就是师父,对于师长也是要有孝顺之心。但这只是附带讲一讲而已,毫不勉强,也不敢勉强。所以修行地藏法门成就,所发起的孝顺心是指孝顺父母、孝顺诸佛、以及孝顺师长。
6、成就报恩心
报恩是跟着孝顺而来的。有报父母恩、报佛恩、报众生恩(含国王恩)、报师恩四种。关于最后这一条报师恩,你们不用报我,只要好好修行就行。其实所有的报恩心的要义所在就是要好好修行,只要好好修行,便一切恩全都报了。如果能修令众生欢喜就是孝顺诸佛,要命众生欢喜实在很难,唯有大菩萨的修行才做得到。大菩萨能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因为他能于一切众生不生瞋恚,不恼、不害。这样,越讲越深,再讲下去,你恐怕就不敢修地藏法门了!上次我在密执安州讲大悲法门,讲到最后的时候,就有人说:若是这样,我就不敢念大悲咒了!本来我念大悲咒,虽然只是随便念念就好,但在念的时候感觉也不错,听师父您这么一讲,它居然有这么深的道理,我都不敢再念了。所以有些人就是这样奇怪,跟他讲那法门的好处,他反倒害怕了,因此可知佛法真是难信解。承上所说,如果你修地藏法门有所成就,在此阶段中便得成就第六报恩心,欲报答一切有恩于我者,不论凡圣。
7、成就长远心
修持地藏法门至此,长远心便得生起。地藏菩萨本身不是发愿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吗?其义即是长远发心。事实上,持地藏法门时所发的这个长远心,我们若加以推衍一下,不是和普贤菩萨心一样吗?普贤心是尽未来际修行之心。具体言之,亦即如普贤十大愿中礼敬诸佛章所言: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所礼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就是普贤的长远心。所以据实而言,地藏心跟普贤心乃至跟观音心、文殊心,这中间都是相通的。因此只要地藏心得以成就,其它皆能一一次第成就。不过,斫应知者,即普贤法门的洒盖范围更大,更广、更深,有如大海一般,凡心凡智不能彻其底,故其境界易令人生敬畏。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初心行人最好从地藏法门开始,渐次而修,从比较小规模、低阶层开始,否则你若一下子就进到普贤菩萨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无边境界,恐怕会吓坏了。所以诸佛以大智方便教化众生、修行成就大乘菩萨道,先从地藏法门开始,慢慢增长、成熟。当你阅读华严经的时候,那种无尽法界的心胸、气魄,那样深广的境界,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对不对?那种无量无边的境界,恐怕凡夫之人一下子消受不了,所以你就必须要从地藏法门开始打基础。地藏之义为何?如前所说:心地宝藏名为地藏。而且地藏菩萨又是我们本土(娑婆世界)的菩萨(所谓本土者,本自有之也,此亦密义也。),而观世音菩萨算是从西方世界来旅游的。因为地藏菩萨是在地菩萨,所以更加容易亲近,而且其法门真的是比较容易成就。比起其它菩萨的法门较易成就。若你于此法不能有所成就,而想要修其它大乘法冀望有成,可以说无有是处,难上加难。为什么呢?因为末法时期一般人连基本的信根都不具足,福薄智浅。因此,持地藏法门便能令人从增长成就信根开始,而成就悲愍心、孝顺心等,乃至成就长远无上菩提心,你看,这有多好。
8、成就荷担佛志心
修持地藏法门,于长远心生起之后,又能令人成就荷担佛志心——佛志即佛的志向,亦即如来志。此即佛经所说的如来家业;故荷担佛志即是荷担如来家业。何人能如此行?即是所谓佛的孝顺之子,儒家所说的克绍箕裘之人,克绍箕裘的人就决定不会是败家子,就是佛的真子,能够光大如来的门楣,昌隆如来家业,绍隆佛种。这个佛子就是法华经中所说的是,佛之真子,是真的“从佛口出、从法化生”的如来亲子;不是捡来的,也不是收养的,或过继的,更不是小老婆生的庶出(二乘),而是正室的(大乘)、嫡传的(一佛乘)。法华经中说菩萨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是如来真子,堪绍如来家业,能够继承如来家业这句话很有密法的味道,不过这是法华经中的句子。一切菩萨都称为佛子,因为一切菩萨都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所以如果是真的佛子,既如是而生,他不成为肉身菩萨也很困难。现在佛教界有一个好现象:很多人在提倡地藏法门。但我此法门稍稍有点不同。禅宗六祖大师于有人去参访他时,他会问:你师父怎么说?参访人回答后,也会问六祖大师:大师您怎么说呢?六祖常会回答:你师父所讲的真是不可思议;但我此法门又别。别是差别、不一样的意思。所以,我这地藏法门又有别于一般所说;虽然同样是地藏法门。我所说的地藏法门,于其究竟成就时,便能令人成就荷担佛志之心,亦即荷担如来家业之心,为真佛子。果真得如此成就,则于世间一切法有何恐怖?更不会怕死,佛祖即是尔父,何惧之有?佛祖既是你亲父,而不是义父,则有究竟之依怙,故能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在台湾有很多人给观世音菩萨做养子,其实养子没什么地位,要做就做佛的真子,继承他的志业。这是什么意思呢?换言之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成就之后就能得法王灌顶;这虽是密法,但显宗华严经等也讲法王灌顶。所以会修的人,一个法门就可直通其它法门——乃至直趋无上菩提,不是弯弯曲曲、拐弯抹角的。这是持地藏法门所成就的第八心:成就荷担佛志心。
9、成就如法修行心
在这阶段中,可说是返本还元。虽然历经长久修行地藏法门,而成就不可称量的八个心,此八心即代表无量的“心成就”;以其每一个“心成就”都有很多的因缘辅助它,才得成就此心。于无量的大善心成就之后,最后便须成就这个心——“如法修行心”,返本还元,还求根本。虽然已经成就无量的大善心,但还须继续如法修行,以期究竟成就无上菩提道。亦即:并非于成就“荷担如来家业心”、“荷担佛志心”之后就没事了;相反的,接下来才是修行更上一层境界的起点。
以上为修持地藏法门所成就的九心,兹再覆迤一次,以为复习:
成就同情弱者心。
成就悯念众生心。
成就欲度最苦众生心。
成就代众生受苦心。
成就孝顺心。
成就报恩心。
成就长远心。
成就荷担佛志心。
成就如法修行心。
菩萨道行人可以此九心作为磅秤,自我称量,勘验你所修地藏法门的成果如何?如果这九心尽皆成就,方可说“我地藏法门已修圆满了”,然后才能请示师父:我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法门修了?当然你若只是修满遍数,要换法门也可以。因为我会如是应许你们,故一定要兑现才行,不能“退票”;所以依此而言,你也是可以再请别的法,因为我了解修行的成就不是一蹴可就的。换言之,如果你修地藏法门能具足地发起这些心,成就这些心,那当然是最好;如果能有少量的成就也很好——如果丝毫都无动静,那恐怕要再多修一些比较好。倘若连一点点效用或受用都没有,那么就必须加倍继续努力才行,不要只是修满所定的遍数。甚至退一步言,假使你善根很好,修了一百部,乃至于只修了四十九部,就能具足发起这些心,那就最好了!如是,你便不一定要修那么久,可以立刻往上修。至此,“地藏法门修行鉴定以及成就次第”,介绍到这里告一段落。
乙、随机答问
慧乙:师父,我们在请地藏法门的时候,看到师父在地藏法门仪轨后面附有忏悔法。能不能请示师父:在诵经的时候,当我觉得自己有不专心、散乱心的情况出现时,此时应该如何忏悔?能不能请师父开示。
师父:假如在修法的时候,不是不知所云,有一点点散乱、有一点点杂念、有一点点妄念,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是不知所云,而且因为经文已经念得很熟了,因此有时变成好像只是口一直在念:心则完全不在焉,几乎已经变成一台念经机了,念经变成机械动作:心中毫无所觉。接着,念了半天之后,才忽然想到“我在念经!”才发觉自己已经念到那一章节。如果常常这样,而且次数很多,就要好好地忏悔了。关于忏悔,我现在开示这个法门,请长跪合掌听:忏…
《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