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叩鸣集▪P7

  ..续本文上一页,虽是少数,既不听从,也得道几句歉!作人要面面周到,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件事烦劳各方推的推止的止,自己心中为公为私,实在也发生了几次矛盾,写到这里,言虽有尽,意实无穷!特写一首偈子,要求各方谅解!

  偈曰:

  自惭老瘦减容光 短鬓飞铺满镜霜

  已谢笔花应聚冢 未还文债尚盈箱

  乾坤不惜名千载 风雨犹留客一堂

  也识节劳延岁月 为他无计避心忙

  菩提树月刊一周年纪念感言

  本刊诞生到今日,整整已是一周年了。在此一周年中,虽然本著初发的心愿,向前迈进!今日吹吹法螺,明天擂擂法鼓;希望先看到本省现一个圆满的瑞相,得点安慰!但毕竟得到的并不十分理想。因著本刊每一次的发动,所得到反响,虽不是毫无收获,但往往如昙花一现,随著又沉寂下去了。纵也见到些好征象,把整个的环境总括起来说,好的收获可以说是渺乎小矣。

  佛法不是闲情逸致,他是宇宙人生最切要的问题,说的露骨一点,若是佛法到了灭期,就是宇宙人生的毁灭日子!他的本质,权说有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但这两层有表里因果相互的关系;虽可以说是二,实在还是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两句话说的最为明彻,在读这两句话时,要明白主旨在“觉”之一字,是要用智慧了觉万法虚假,不可被他诱惑!不可为他颠倒!不可被他缠缚!要一心作主,照破一切,转移一切,能以识得假,就是真实;能以破得黑暗,就是光明!这便是世间觉,这便是佛法。并没有说佛法离开现实!要知觉之一字,是人人应需要的;换句话说:佛是人人应该学的。因为人不求觉,不但是打不破自己的恼乱;一举一动,又能恼乱社会!

  为求世间公共安宁,出世正等正觉,自必本著大乘教法自觉,还须要觉他!所谓同居乐土,同登彼岸,试看本省众生的表现,对于国家社会,有甚么新的贡献?还不是依旧的我执坚固,自私自利?每一个角落里,皆有杀盗淫妄的电影向外反射;在一般被杀盗淫妄所害的众生,感觉到无力抵抗;或是感到来往的报复,只有加重苦恼。在这一转念间,将放光明之时,本来是很好的因缘,可是众生夙障深重的关系,反而招了邪魔。这些邪魔,都伸著手,大声喊著:“这里好!这里好!来能得救!来能得救!”真是不归杨则归墨,可怜一个一个的悲哀众生,这边刚爬出了深渊,那边又跳进了火坑。本刊何尝不大吹大擂,也挤到群魔中大声喊叫,无如法弱魔强,救出来的众生,有限而已。惭愧惭愧!

  有人说:听你这样讲话,是要人人都去学佛。这心地就未免太狭隘了!决非决非!我不承认狭隘的话,其实这正是平等无量大慈悲心。何似呢?因为众生原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身命”,一个是“慧命”。身命生死人人易晓,暂且不去讲他。我今只把慧命(就是本性)的生存,向大家说一说:

  慧命的生存,是要摆脱一切的缠缚,独立自由,方能永生。佛家叫作“涅槃”。若是信了邪魔外道,就像人吸了吗啡鸦片一样,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得了安慰,其实是受了麻醉。众生误信邪魔外道,他那慧命,便坠在烦恼海,入了邪见网,等于身命吸进了吗啡鸦片;为期望普救一切众生的慧命,所以愿众生都去学佛,这并不是多贪眷属,何能算心地狭隘呢?处处为众生得度著想,这正是无量慈悲!

  或有人疑:众生学了邪魔外道,固是受了缠缚,学佛就不是缠缚吗?我请大家认识清楚,佛字当觉悟讲,学佛就是教众生明了宇宙万有一切真相,(连自己也在内,)而能打破缠缚,独立自尊。不是多神教,也不是一神教;不崇拜神,更不崇拜天;睥睨一切,无所依赖!而能常乐我净;而有智慧德能。若要澈底认识,须进佛门,作一番研究,非是三言两语所能明了。世俗及外道嘴里批评的佛法,真是群盲摸象,大是可笑!

  本刊工作的不力,自己却也晓得。第一是未周岁的小孩子,力量不充,信用未孚,说出话来,一般人未必肯听;有时说话紧张些,就有人来责备说失了佛徒的风度,有时低声下气的说几句,又有人来责备说太不起劲!文言的稿子多了,有人嫌太深,读了不易懂;语体的文章多了,又有人嫌太浅薄,不够水准。虽然来加责备的,都是爱护之意,可是本刊要学从谏若流,直弄的手足无措,罔知所从。结果说话之间,反形成摸棱两可的样子。第二是这条阵线上的战友太少,同魔军开了火,自感寡不敌众,所以也不敢轻易向魔军进攻,致被魔军俘掳去的众生,未能抢救出来,这都是本刊在这周年迫近的今日,自己检讨出来的罪过!

  既然众生的心理,仍是贪嗔痴慢,在社会上表演的仍是杀盗淫妄;其间有些聪明众生,要想求觉门道,不幸又误入了岐途!这样说,世间法光明大道尚未建筑起来,出世法恐怕更是阳焰及乾闼化城吧!这话固是不错,但也不必绝对的把这两法打成两橛,前边已经说过,这世法与出世法,是二还是一?真心顺从佛言修出世法的,没有敢轻忽律聚的条文,会再将世法作错的。本刊弘扬的出世法,是专主净土;此法有正助两行,正行是四法念佛;助行是三福五戒十善六度,如鸟双翼,缺一不飞。正行之极,能得一生补处;助行小施,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譬如种树,只要希望结果实吃,未有不先爱护花蕊的;若要摧残了花蕊,是不会再结果实的!

  说到这里,本刊还不算完全失败,去年的今日,发刊只有壹千分,以后逐渐增加,到得今天,已增至三千余分。这都是应各地来信订购而增加,从许多订刊的信里见到的话,多半是新发心之士,就在这个新增读者的数字上看,在这一年过程中,虽说有罪过,尚不到一败涂地,就打对折说,新入佛门的也可以有千数之谱;只希望众生肯入佛门,深信出世法,明白因赅果海果澈因源的道理,自然世间法的光明大道,就会实现的。若这样的推行下去,还不甚悲观。

  第二周年开始了,要多少的改改作风,因著孩子一年小二年大了要挺挺脊梁,撒撒喉咙,把阘茸的气象少微转变的振奋些!披上忍铠,提起智剑,向黑暗丛中冲去!还望诸山大德,社会正士,与以同情,或是指教,或是协助,各将法幢高高树起,遥为声援,看我小孩子本著夙愿,再来周旋一番。

  两周年本愿重申与立场检讨

  自从台湾光复以后,台湾的佛教,因环境的关系,自然也另换了一番气象。佛教刊物,虽不算发达,却也逐渐萌芽。在本年的今天,本刊已经是两个周岁了,从表面上看,固是后起,其实他的因素却不止如是。因著本刊编者作者,这批人员,皆是办理过几个佛刊的旧同事,追求起来,他们在五年以前,先从编印“觉群”结合,后来又改办“觉生”,直到二年前的今天,觉刊另有大德们去刷新,才从觉生社退下来,又开辟了这个“菩提树”。这样一追求,本社的名相虽是新出,办事的却还是那批旧人,不过好像一个神识,出胎入胎,经过了几次轮回一样。所以他虽改变了外形,可是秉性依然,夙灵不昧,他的誓愿,总是丝毫未改,一切一切,还是本著夙愿来做。

  不昧夙因,不改本愿,这是本刊編著作者,大家一致的信念。这本愿无他,就是“弘扬净土法门,建设人间佛教”。古德说过:“正法时期戒成就,像法时期禅成就,末法时期净成就”。今值末法,要想“行持”速得利益,也只有遵从古德的训示,度量自己的根器,自行化他的弘扬这一法门,其他自有专家去推广。说到这一法门的好处,从事一方面来讲,行持是最感容易的,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虽然等觉菩萨在圆成佛果以前,还要借这一门作个增缘。但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听三五句话都记不清楚的,却也都能依他成就。从理一方面来讲,若求澈解,那就太不简单,恐怕说尽三藏,方知这个。所以又说:“惟佛与佛,乃能突尽”。请看《华严》及《法华》这两部大经,一称经中之王,一是一乘实相,更是世尊说教起点与结局的两大锁钥”。(《涅般》等于遗嘱自当别论)这两大经,对于净土,无不苦心引导。清代杨仁山开士,他是中兴佛教的龙象,本是治《华严》的,曾主张说:“教崇贤首,行尚弥陀”。台宗泰斗谛老的法嗣倓虚大师,这是法华的正宗,也主张说:“教演天台,行宗净土”。到了太虚大师更主张说“禅律相密,皆摄入净”。所以本刊为速利一切众生故,遵从古今大德的指示,行持一端,专崇净土!话虽如此,而在弘教方面,还是平排的向前宣传,因为整个佛法,本来圆融,行解权实事理等,实不可分离故。

  佛教就是佛教,为何加上“人间”两字呢?这是因著佛法广大,普被六道,不得不加以分别。因著人类所读的佛经,其中的教义,多量是为人类设施的。其他五类,当然另有一番言语,或是一音设法。我们既是人类,就应遵从世尊在人间为人说的一切教法;提前脚踏实地,依教奉持。总括起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分析起来说,就是从三皈五戒,进到十善,再进到六度,以至四等、四摄。使做一个真菩萨;假若不能,也要做一个真善人;最低限度,也须养成一个正知正见,不背因果的正人!必须这样,因地才是正确,自己才有好的结果,众生才能受到我的利益。退一步说,众生才不至受到我的损害。试看今日社会弄成什么样子?众生苦到什么程度?这却被一般看不惯的人,开口的流行语,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固然也是事实,不过说这话的人,他自己的行为确实怎样呢?这还须待研究。笔者以为我们佛教徒,却不必冲动的随著发牢骚,要发牢骚,须要自己先检讨一番,今日社会恶浊,人心陷溺,有没有佛徒加的成分?果肯不护短、不自欺,自然真相就清楚了。若发现了自身的教义不遵,三业不善,还不也是一个同流合污的,甚至还是一个推波助澜的。我也既是这样,怎么好把一切罪恶,都推到他人身上去?我国的佛教徒,几乎占了全国人数的三分之二,假如真的遵行佛陀教义的话,早就转五浊变成净土了。今日既有这样不景象…

《叩鸣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