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叩鸣集▪P8

  ..续本文上一页,简直不成人间,更说不上佛法在人间,所以人间佛教的标榜,是要积极提倡的。在修持方面讲,是凡转圣的真因地;在化土方面讲,是浊转净的真实法!或著有人来问本刊,你既提出这两大目标来,究竟你的工作完成了没有?惭愧惭愧,若是业已完成的话,本刊早就取般涅槃了。莫说完成,就是本刊数千读者内,能得到一半菩萨,那就是很好的成绩。这也只有各本信念,大声疾呼,尽其在我。希望时间久了,或能唤起多数同情,倘能各同情者,发起大心来,互相展转劝诱,未必不能改变风气。有了这层希望,所以本刊就得先检讨自己。各期的言论,有没有歪曲,违背教义,破坏律仪,党同伐异,谄时媚世,迎合恶潮,好奇务怪,诡辩僻行,颠倒是非,摇动行者的正念等?不问如何,每期编排,自必详细的检讨一番,使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常存这样心,这一期刊物发出去,切莫引起对方的烦恼与邪见,切莫使自己背了因果。至于一时疏忽,编错了稿子,有人指教,也无不竭诚接受。总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的去编去作。

  因著上来这问题,不免与环境有些磨擦,这也是势所必然的,不足为怪。所以不得不先选择一个立场,不然就怕失了脚,要本著立场说话,就显得好辩喜诤,性情执拗,要晓得内容的,才知本刊确是沉默寡言,忍辱柔和,因著对方往往说数十句,本刊才说一句,这是事实。环境中最感觉头疼的有四条事,没有解决办法,且一时也得不到他的谅解。一、是外道,心存嫉妒,常无故的向佛教进攻。二、是学佛变成的外道,(止观十云学佛学成外道),牢执著他那一套是对的,硬扯硬拉引导众生反正教,去落空亡。三、是旧习太深的,他不晓得自己处在四面楚歌中,还是不乘不戒的颓废,有时还在暗处,阻挠佛教的进展。四、是受洋化潮流的冲动者,硬想拿时邪流行病,来变佛法的本质。这些事本想不去过问,各办各事为了。因为一石落水,全池震荡,那个水环纹,开展再开展,你只在水里,迟早是进到你的面前来。这要不预定一个立场,一言一动,就要失脚。况且为著护教,为著正众生的观听,也不忍不言!

  本刊这几年,对付环境的立场,总括起来,有两大端:甲、是对任何方面,一切妨碍佛教的言行,只取忠告,不取仇视。乙、是对教内的同人,不问他或隐或显,凡是一切名闻利养的动态,皆与以默摈,决不看私情作违心的鼓吹。分开来说,就要按前列四项,逐条的记出来。使他摆在自己的眼前,或得或失,重新讨论一番。更希读者赐以指导。以备从今天起,再求将来的改善,或仍照这样做下去。

  一、外教或登报发言论,或散发传单,或制图画,或直投函本刊者,或向各佛寺里讲演,无非皆是对佛教大骂特骂,编者为护教起见,虽然屡起与之周旋,却是只取招架方式,不与还击,只辟驳他某一人某一处的错误,决不涉及他的教义长短,且劝他宗教联谊。

  二、学佛变成外道者,因他们的作风,多非佛教轨范。社会上不明真相,总以为这皆是佛教事,便囫囵吞枣的毁谤佛教。编者曾引大目犍连、迦叶诸尊,来比拟他,又把外界的毁谤向他转告,婉言劝他拾岐就正。但他们似乎对旧习的佛徒,烟酒肥肉看不惯,以为自己是清净的,得真传的,能成就的。除了不听劝导,更来了许多恶的反响,编者都是道歉,陪小心。又称他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仍希望有机缘再劝他放弃见取戒取两见,入佛知见。

  三、旧习太深的,他愿作世间自了汉,本是个人自由,但求他不为眼前私益阻挠正法进展,便是消极功德。他总是佛子,虽然他不认识环境,拿著好话当恶话听,来找你的麻烦,却也未曾向他表示过轻慢,仍是本著爱护热诚,希望他警觉一切,勿再放逸。所以常讲因果,常讲佛菩萨的感应事对付他。果然他能相信,佛法不虚,因果不爽,一转身便是正途。

  四、受洋化冲动者,多数是些有为的人才,不过一时脑筋不冷静,受了情感的支配,将来他会了解。这一时的洋潮,是错误的,决不能压倒佛法,不必拿著佛法,像削足就屦的,去迎合洋潮。编者对这种事,是取默谏的态度。就是最好的朋友,凡有这类的文字,却一概不与登载,有这类的行动,也一概不加赞叹。

  菩提树的夙愿,已复重申明白,对付环境的立场,也皆检讨清楚。在这第三年的开始,又是明星东照的时候了。这棵树下,是从世尊去后空闲著,或是又依围了许多人,那就要从事实上去观察。这还要看这棵树的自力,假若根柢坚固,再加培养,自然技叶繁茂,荫覆一切,那就不愁树下无人。若是根浅无力,狂风骤雨的飘摇,自身尚怕经不起,那还说什么荫覆他人?但这根柢深固,固然依赖雨露滋润,日光的热力去发展。本质的不腐不蚀,更是唯一的条件,雨露日光就是读者的赞助;不腐不蚀,就是作者编者的愿力和立场。所以今天作一次检讨,要使自身警觉,使他此后,不自为是的起慢;也不懦怯畏首畏尾的消沉;更不被一切的诱惑,去同流合污。誓要这样去做。这再翻身来,希求读者的赞助!希求读者的指导。

  检讨腊月八日菩提树三周年纪念

  芸芸众生,既患病,又著迷,所以必要佛法继续的住世,才能解决众生这两大问题。世间虽有许多宗教,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治迷。若说一法兼治这两件事的,恐怕只有佛法了。佛是大医王,凡是众生一切没有办法的事,佛法都可给他周密的完成。佛是大觉者,众生颠倒惑乱,佛法都能给他出一条明路。若是单治病不破迷,有迷还是招病,单破迷不治病,有病还得受苦。

  佛法更有一种特别处,是大慈大悲怨亲平等。他应世的目的,就是牺牲一切,救度众生。有亲爱关系的也去救度;有怨仇关系的也去救度。善人也去救度,恶人也去救度。求他的固然救度;不求他也是救度。不但救度人,也救度畜生,更救度鬼神,救度诸天。不怕疲乏,不生厌倦,无时间,无空间,就是一直的这样往前进。

  佛教徒,当然要跟著佛陀的精神,这样去做。至于做到做不到,那是智慧与能力的问题,誓愿却要这样发,三业却要这样不住的推动。本刊同人在以前办佛刊的时候是这样做;自另创了本刊,算到今天已经是三个周年了,更是这样做。在这三个年的过程中,曾受过经济压迫,外稿缺荒,各界文坛的笔战,环境种种的障碍,一株新嫩的树,就矗立在狂风暴雨中,只是不畏惧的向上长!长!长!决不敢少存懈怠,偷安求懒。

  众生既病既迷,沈在苦海中,是何等的可怜!要知众生就是佛陀的心,众生安乐,就是佛心安乐;众生困苦,就是佛心困苦。况且众生,皆是我们过去的眷属,为报佛恩,为报眷属恩,只有把佛法,懂得到的,做得到的,尽力的介绍给大众。这中间也得到了各界不少的帮助,不少的温情,所以本刊无论在文字上、插图上、装璜上、发行上,皆是日新月异的改善,争得读者的欢喜,这皆是各界赞助的功德,本刊是铭感不尽的。

  雪山上的一草一木,无不是灵药,皆能治种种的病症。况且这株菩提树,他是紧靠著佛座前的一把伞盖,根柢下又常常浇灌阿弥陀佛的甘露,有这样的因缘,料想任摘一片叶子,也可以做阿伽陀药。自己是不肯自弃的,誓要把菩提种子,普遍的散布到世间。希望任何一个众生,要得一粒,种在他的心田里,也教他长!长!长!本刊那才算尽了报恩的责任。现在又是明星出现,佛陀喊奇哉奇哉的时候了,本刊要重新检点,再做一番的努力。

  恭逢佛诞祈祷雨泽

  我国古代的贤哲,有两句格言:“和气致祥,戾气致殃!”这两句话深合佛家讲世间因果的意旨。甚么是戾气呢?总括著说:就是凶暴残忍,存贪嗔痴的心,做杀盗淫的事。甚么是殃呢?最大的就是旱潦疫疠,水火刀兵的灾殃,是由凶暴杀害等因招来的。

  古人为甚么不说和事戾事,却说和气戾气呢?这却值得研究。因为事做过去,就无影无踪了。但有无形的一种聚结,勉强起个名字叫它作气。这气却是不易消灭的,它也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一遇到机缘,是要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就是吉祥与灾殃。

  这要看我们台湾的现相,是祥是殃?远的暂且不说,眼前的事,打开报纸看一看,不就是一片旱象吗?这当然是最大的灾殃。试看多少稻田,干的都裂成龟文;菜蔬因著河沟里的水缺乏,灌溉费力,也大减了成分;夜间停电还算小事;自来水管有多处天天无水。这样的再往下继续,人民生活,大成问题。要肯相信古人的话,这次旱灾,自然就是戾气所感召的,按上来一段的分晰,很显明的就是一部分的杀业结果。

  除了不知米粮是从田里生产的这类人以外,对于天不落雨,没有不发忧愁的。各地的贤达,很能契会古人的识见,及佛家的因果哲理,有提议由县市长穿孝服求雨的,有作禁宰素食运动求雨的,这的确是追本求原的一个认识,最低限度,也是一种忏悔心。这颗心是光明的,是慈悯的,按到“和气致祥”的逻辑说,是非常对的。只怕这种忏悔心不能常发,若果大家不断的发展,敢说社会的一切秽浊,都可以肃清,确能达到天下太平!话要转回来,再说“祈祷”这件事,我国的圣人,成汤周公全都干过,欧美的文明国家,至今也还有祈祷上帝的事。

  但是执著科学的先生们,自然是看不惯,不免冷诮热骂,发出许多高论来,打击这种举动。区区以为科学只是社会万象中的一部分,其他的政治、宗教,一切一切,各有其理,也各有各的立场。对于这次旱灾,不妨各尽其心,各尽其力,在彼此不相妨碍的范畴中,不必是丹非素,互相抨击。区区是一个信仰宗教的,也只知深信因果,发露忏悔,响应他们的祈祷。

  遇著旱灾祈祷露感的事,历史上记载的很多,简单的摘出几条来,作个参考:

  《前汉书》于定国父,为狱吏,海有孝妇,姑女诬告杀母,太守竟论杀,于公争之不得,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宏至,于公具白,大守自祭表墓,天立大雨。

  《宋史》王安石行青苗等法,流民扶携塞道,岁饥…

《叩鸣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