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相住心”。这张讲表可以说是佛家的全部教理,为什么呢?华严经讲到十回向,再来就是登地了,三贤位要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行,这很不容易。讲经的,嘴里讲的也不过是万分之一啊!不能详细讲,详细讲,愈听愈不明白。确实也不能讲,一讲就牵扯著其他的经典,因此讲到十回向,讲了一百个真如法以后,才讲“无著无缚解脱”。懂了不著相解脱的难处,才能听净土这一套,要不懂这个,任何人都不懂。
逼到这里,没法子,才知道净土法门之所以特别。譬如法相宗的祖师——玄奘大师,玄奘大师学法相真是苦不堪言!(人家的经历充足,念的书也多,不是普通人做得来的)。他老人家从印度回来要找传人,找了武将尉迟恭的侄子,他在外头风花雪月,不干正事,玄奘大师就是挑了这个人,后来叫窥基大师。窥基大师原本不肯答应跟玄奘大师出家,两人讲了条件,窥基说:“这不是开玩笑吗?我怎么还学佛啊?”玄奘大师说:“非你不行。”窥基说:“除非讲条件,我得吃喝玩乐,一概都听我的,我就出家跟你学。”玄奘大师说:“那好啊!都听你的,一切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你干你的,我不管,我教你的你可得接受。”窥基大师接受下来,到后来,也学成就了,还曾经因为用功吐了血。要想用一番功夫,就是这么不容易的啊!
现在有人连个中国字都不认得,就敢在这里,以两三个月,找一帮小孩子,说把三藏十二部都查得清清楚楚了,那真正是造无限的罪业!你自己造罪业,别人管不了!但是,你一个人提倡,大家扰乱了,连台湾、美国、南洋都被他扰乱了!华严经的一百真如他们都没看过,他怎么会懂得“带业往生”呢?
佛经文字在此处是一个讲法,换个地处又变了,千变万化,没有呆板板的。譬如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只要有现相,都是你的意识虚妄分别,自己造出来的。你要是什么相都没有,就是真空了。金刚经又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那净土宗的“立相住心”,不是跟金刚经反对吗?别的宗都说要不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妾,原来没有相的啊!净土宗特别了,偏偏找个相来安立在这里,安在这里干什么呢?安你这个心啊!不安一个假相,这个心就四下里跑,不晓得跑那里去了。咱们这一个心,成天乱七八糟,自己并不知道。若立上相,使心安在这里,心要是离开这个相,你的心就是乱了,不离开这个就对了,所以要立上这个相,叫你守住心!心能安在净土宗所立的相,不四下里跑,就成功了!法无定法,没有一定的事情,咱们这些凡夫不懂得这一套啊!
净土宗设立这个相叫你著相!著是执著,执著这个相,怕你不著相。“住心”,心打妄想,到处跑,一个念头可以有三千境界,法华经说:“一念三千”。安上这个相,叫你的心著相,全副的念头都在相上,不往别处跑。念头那里也不去,就安住在这一个相上,这是净土宗的特别法子。
净土宗立的相有佛的报身、报土、以及欣极乐、厌娑婆的相,使众生的心安住在上头。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化佛无数亿,干什么?化菩萨众干什么?有身就有土,身都寄托在这一个土上。阿弥陀佛的法身是在常寂光净土,佛的报身是他修行的结果,结果就是报身,报身有报土,报土名字叫自受用土,佛不现相则已,现相就在自己的报土享受。能到佛的报土,只有十地菩萨,其他任何人去不了,普通人是到佛的化土,此土是专叫普通人享受的。这一些相都是假的啰?有些人就主张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的,皆是假的。这个讲法,华严经没有,各经论也没有,就是这些无知妄作的人这样讲,我们万不可如此说。化土叫他受用土,譬如这个图书馆的房子,今天是谁受用?是大家在受用啊!这个房子原来有吗?没有,也是人心造出来的,只要叫你得利益就对了!阿弥陀佛在常寂光土如如不动,化身报身则普现世界,度九界众生,人人得度,你只要拿著这些相当真的就行!例如这尊佛是木雕泥塑的,诸位拿著当真佛看待,你就有感应!你拿著他当木雕泥塑,他就是木雕泥塑,你是你,他是他,你两个人丝毫没关系!万法唯心,全在自己,你的心里一感应,佛的现相就在你的心,就成功了。
所以净土宗立的这些相并不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给你安上个真相!众生执著的都是假相,净土宗却叫你著真相!假相是乱七八糟,真相是实实在在,叫实相。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一切都甩开,心就在阿弥陀佛上,著阿弥陀佛这个相,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是真的,心也是真的;佛是清净的,心也是清净的。有多少人相信这一套呢?就是修净土宗的,他的心也不在阿弥陀佛上,台中修净土宗,几个人的心安在阿弥陀佛上啊?立上真相,叫你著相,你偏不著,你偏要乱七八糟,这样子不成功怨谁呢?
净土宗念佛,心安住在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除了净土三经,其他与净土宗有关系的经典,都讲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是到了最高处的念佛方法,今天说的就是“实相念佛”。只要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净念相继,这清净的念头永远不断,接续连著,一断就不成功了。弥陀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连念七天七夜不断的,有几个人呢?要是不念了,叫“失念”,正念甩掉没有了,这是大随烦恼!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了,要不颠倒才能往生,所以净土宗里才须要有“助念团”。助念是怕你临终时,身体一长病,一糊涂,净念断了,但是有别人在旁边念,你只要听见,心里不断,就成功。唯有净土宗有助念,别宗没有助念的方法。助念都是念阿弥陀佛,可没叫你在那里念这经、念那经,敲敲打打的,助念不弄这一套,外行才弄这套!助念虽然很好,但是只在临命终时才请人助念,不是临命终,你能天天请人来家里给你助念吗?平常没人助念,净念不能相继,失念了,怎么办?
中国的佛学与别国的佛学不一样,中国历代有圣人,在论语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是你心里,“省”是察考自己,察考自己的内心,叫“内省”。“不疚”,“疚”是有毛病、有错误。考察自己,心里头一点错误也没有,一点掺杂也没有,心里是清清净净的,如此则“何忧何惧”,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你忧愁,让你害怕!平常怎么知道是“失念”,还是“净念相继”呢?你得要常常省察自己,孔子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一天按这三条来省察,问问自己办错了吗?所以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曾子得到真传。临命终时求人给你助念,没到命终要内省,察看你起的是什么念头?起的是阿弥陀佛的念头,那很好!阿弥陀佛以外,就是乱七八糟的颠倒妄念。
一动了念头就造业,造业就是现行动作,察觉念头现行动作了,便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压住他,不叫他起现行,叫伏惑。净土三经没教你断惑上西方,一心就行了!所谓“一心”,心只有一个念头,没第二个念头,没有第二个念头,就是“立相住心”。心都在阿弥陀佛身上,就成功了。
丙三、以果为因
“以果为因”伏惑往生,是净土宗另一个特别。
佛经很深但不离因果,因就是一个事的原因,一个开头,有个开头就有个结果。但是,不能当时种因就有结果,必得有缘!万法因缘生,有因有缘这才结果。结果以后呢?并不是就完了,果里头又含有因,比如桃、杏、瓜成熟了,里头有种子,这种子又是因。所以果以后又是因,又是因缘果,永远不断!坏事情也是因缘果,好事情也是因缘果,但看你是走那个路子。净土宗立相住心,伏惑往生,虽然得到往生净土的果,但是并非断惑证果,往生后仍要继续在因地修行,断除含藏在八识心中的无明等惑业。伏惑是因,往生是果,往生净土后,又是另一番修学佛法的因,所以净土宗的伏惑往生是:“以果为因”。
丙四、莲胎断惑
“莲胎断惑”当生成就登彼岸,这是净土宗的另一个特别处,特别之处在那里?众生往生前都不是断惑,普通九界往生,如蚂蚁、苍蝇、蚊子、小鸟,它要往生,难道它们都成了等觉菩萨吗?岂有此理。我们学佛这么些年了,我自己一品惑都还没断呢!到十地菩萨才分著断惑。凡是学佛,必得断了惑,才称证果。“莲胎断惑”凡是九界往生,往生后都入莲胞去断惑,会念佛的众生,在净土七宝池里就长出一枝莲花来,念得成熟就入莲胞来,到了莲胞里头,有几天就开的,也有经过多少年、多少大劫才开的。在莲胞里头,干什么呢?就像人在他母亲肚子里,什么事情也不能办,包在里头,跟外界这些坏事情不接触了,所谓“心本不生,因境有”心原来不往外跑,因著外头的境界勾引,而起心动念,在莲胎里头,没有勾引你的境界,就可以断惑。往生到莲胞里是带著惑去的,有惑就有业,这不就是“带业往生”?莲胎断惑在经上说得清清楚楚,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得啊!
丙五、二力横超
“二力横超”,在这个娑婆世界上,往上有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到了四空天,就没法治了。如此直著往上修,未到四空天的时候,在第四禅天有一个净居天,在那里可以超凡入圣证罗汉果,这是竖出三界,要费多少年才能办到!如一棵竹子,里头一节节的,有一只小虫在竹筒中,它要一节一节往上咬破,才可以出了竹筒,这是竖出。横超三界,则是从旁边咬破一个洞出来,不必像竖出这么麻烦。小虫要如何横出呢?外头有块石头,竹子被风吹著,和石头相磨擦,风如同阿弥陀佛的愿力,小虫在竹里听到了,就下嘴啃;有风吹竹磨擦石头,小虫只要用一点力,就咬穿竹子出去了。靠二力横超三界,就是如此,不是出一些枉然…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