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P4

  ..续本文上一页四念住”,否则挂个居士的招牌,只得虚名有什么用处?

  

  阿弥陀经云:“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念佛念至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来了,若“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这时,心若颠倒就去不了。心怎么会颠倒呢?凡夫人人都有颠倒病,没有一个不患颠倒病的。控制不住才会颠倒,若事先了解四念住就不会颠倒。

  

  所谓颠倒是没这回事,偏偏认为有,譬如蜡烛火熄灭了,却想拿一把扇子去点火,当然点不著,可是你偏要如此颠倒。而凡夫有那些颠倒呢?佛说:“万法无常”,天地也不能常久,谁能长生不死呢?但是,那一个人心里存著「无常”的观念呢?凡夫心里都是存著「常见”,这是第一种颠倒。

  

  佛说“世间是苦”,众生在世间生死轮回都是在受苦,凡夫却以为是享福、是快乐,所以每一个人整天都在找快乐,尽干一些伤天害理,损人利己的事情,都是在为自己寻快乐。所追求的事原本没快乐,都是在造罪,将来又会受苦。认苦为乐是第二种颠倒。

  

  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谁能作主?是身体作主呢?还是攀缘思虑的心作主呢?例如我在这里讲经,是手讲经、眼讲经、还是嘴讲经?是谁作主,那一个是我本人呢?我只是杂凑起来的一个东西。一个团体也是如此,大家集合起来才能起作用,团体散开,就起不了作用。身体上没有一样是我的,凡夫却死执此身为我,这是第三种颠倒。

  

  身体这个东西是一个臭皮囊,活著就肮脏得不得了,死后更是臭秽不堪,没下生前,在母亲胎胞也是浑浊不净。但是,凡夫却以秽为净,这是第四种颠倒。

  

  佛说“四念住”,教众生去除“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是观察,众生要念念“观身不净”,观察身体肮脏不干净,吃的东西也不干净,有农药、有小虫,肚子就是虫的坟墓。“观受是苦”,观世间的苦、乐、忧、喜等感受,无不是苦,没有一件是享乐的事。“观心无常”,心起的念头,一弹指就有几百个念头,几百个念头就是几百个生死种子。“观法无我”,万法找不出一个能够常一不变的主宰。跟任何人说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他就不高兴,他认为是“常、乐、我、净”,这就是颠倒啊!

  

  颠倒的病不除,临命终时,就难以往生,修净土法门的人必得先去除这“四颠倒”,才有往生的希望。若心里时常存著这四颠倒,你就不算是有修行的人,那也就不必往生了。平常有念佛,临命终时,感应佛来接引,这时若还以为这个世间是常、乐、我、净,不愿去极乐净土,有此颠倒,佛立刻就走,你还能往生吗?

  

  了解“四念住”以后,还得修行。学净土法门必须修善根福德,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少了善根,少了福德,也不能往生。善根就是道的根本,道的根本即是心性,众生皆有心性,佛也有心性。但是,佛的心性如天上光明的月亮,我们的心性如三十日的月亮,一团黑,没有明,糊里糊涂。修行就是要“明心见性”,普通法门要断惑才能明心见性,极不容易,特别法门有佛的力量,就很容易。特别法门的正功夫是种善根,在心性上扎住根本。种上善根还得有助缘,助缘好比空气、浇水、下肥等等,善根才能往上长,这叫“正助双修”。

  

  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种的就是最大的善根种子。行六度可得大福德,可是现在我们办不到,那最低限度要守五戒,修十善。善根扎稳以后,若没有五戒十善的助缘,等于没有浇水一般,根也长不出枝干花叶。修特别法门尚且要如此,修普通法门更是非做到不可。可是普通法门修五戒十善,仅得人天小果而已,对于五戒十善,我们只是叫得出名字,懂得千分之一而已,讲也讲不明白。例如“十善业道经”业是什么?道是什么?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一切造作都是业力。我们刚学佛的时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进一步要“不思恶”。“不思恶”已经很好了,还得“不思善”。也没善也没恶,没“业”了,才是明心见性,完全合乎“道”。

  

  佛法无边很难“解”,所以净土宗用“信、愿、行”特别的方法成就,这是别的宗派所没有的。别的宗派用“信、解、行、证”,这叫“四满成佛”,信、解、行、证任何一个字圆满就成佛了,信满了也成佛,解满了也成佛,行满了就成佛,最彻底的是“证”。这四种佛都不一样,有藏、通、别、圆之别。信是信一切法原来都是不生不灭,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信了必得要解,解了还得实行,但是净土宗的“信”和这个不一样。

  

  “常、乐、我、净”在未成佛前,是众生的四颠倒,成佛后就是四净德,这是最好的道德。到了第八地菩萨以上,若说没有常、乐、我、净,那就是说梦话。因为修行到八地菩萨位,渐渐就有常、乐、我、净了,成佛以后,常、乐、我、净才是真正完全圆满。极乐世界就叫“四德乐邦”,阿弥陀经云:“彼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修特别法门生到极乐世界,就和佛一样具有“常、乐、我、净”四净德,这不是很特别吗?净土特别法门有三种特别。

  

  ◎别途——净土法门三特别

  

   ┌轮回即“业”┐

   ┌先离轮回而后证果┤ ├不曰证果而曰往生

   │ └不生即“果”┘

  净土│ ┌超有“升”意┐ ┌超“未尽”曰升┐┌“竖”须次第

  法门┼不经次第横超三界┤ ├三界有多层┤ ├┤

   │ └超有“出”意┘ └超“已尽”曰出┘└“横”仅一次

   │ ┌自去是独力┐┌自力是“普通”┐ 二力 ┌诸佛菩萨各具神通

   └不能自去如来接引┤ ├┤ ├─种种─┼通力大小不同仅能救苦灾难

   └接引是二力┘└二力是“特别”┘ └解脱生死惟独弥陀

  

  带业往生,这一段,专谈净土法门。前两段所说的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普通法门。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皆是普通法门,必须按部就班的修证,净土宗带业往生却是“别”,别就是特别,与别的法门不一样,净土宗怎么特别呢?这并不是我的学问可以讲得出来,必须有八地菩萨的智慧学问才可以讲,八地菩萨以下,任何人都是一知半解讲不清楚,在此只归纳说“三别”,不能详细讲。

  

  诸位修净土宗多少年了,净土宗看似容易,实在是难懂,若不懂佛经三藏的佛理,这也听不进去,诸位对此若能知道一个大概,看经就不敢再动手改经了。

  

  (一)先离轮回 而后证果

  

  “先离轮回,而后证果”是净土法门第一种特别。

  

  轮回是死了再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中来来回回,轮转不停,这“轮回”太苦了,如果能不再轮回就不苦了,怎样才可以不轮回呢?必得修行证果,才可以永断生死轮回。佛法修行证的果位有大有小,最小的是阿罗汉,再来是缘觉,这是小乘不究竟的果位,再往上为菩萨,菩萨又可分五十二阶段,最后最圆满的就是佛果。能证到最小的果位,就大不容易,但只要证了果,自然就不再轮回,不证果就非轮回不可。今日之下,诸位都未证果啊!未来的前途就渺茫极了。

  

  净土宗的特别处是先离轮回而后才证果,这便宜不便宜,特别不特别?诸位去查三藏十二部,除了净土宗,没有一个法门可以不证果能离六道轮回的。这个特别处,谁也不信,学佛愈多年愈不信,所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难信之法”。有人以为没这个道理啊!这好像原来是要吃了饭才饱的,这却是先饱了再吃饭,不吃饭先饱,没这个道理啊!但是,净土宗的先离轮回而后证果,就是不吃饭先饱,这就是特别之处。

  

  众生在六道里为什么会轮回呢?为什么生了死,死了生呢?这都由于自己造作的业力。业有若干种,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什么业结什么果,造什么业,入什么轮回,轮回就是业力使然。而咱们没有一个人不造业,谁不造业?佛也造业,这不是胡说八道,有经为证,经上有什么我就说什么。

  

  不生就是不生出来,不生出来就不消灭——不生还消灭什么?不生就能不灭,就不入轮回了,这是好事。为什么不入轮回?因为他得了果位,最少也是罗汉果。不证果就仍留在世间,世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众生有饮食男女的欲望,色界众生舍去男女饮食的欲望,都入禅定之中,无色界天众生没有形色,只有神识在活动。罗汉修学佛法断除见思烦恼,经过人间天上七番生死,一层一层上至色界天的“净居天”,此天又叫“不还天”,从此不必再回来世间,出了六道轮回,叫出世间。罗汉出了三界,证了果位,却还是有业。

  

  大家修净土法门,临终上极乐世界,叫“往生”,是往生西方,没说证果西方。既然是往生,有生就有灭,所以光是听“往生”这两个字,就知是带著业(懂得中国字,才懂得经义,不会造谣言)。往生以后在莲胞中断惑,才证果,也就不再来六道轮回了。

  

  下品下生在莲胞中,要经过十二劫才花开见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也才十劫,在莲胞中要经过十二劫,岂不太久、太苦、闷得慌?虽闷得慌,却可以不入轮回,不变狗变猫,不必挨刀棍,不必再受罪了。其实在莲胞中也不苦,按经上说,莲胞中也是很庄严很好的世界,例如…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正是用功时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