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现在他出家了。他家没有色的问题,从来不生烦恼。当然,他也去找朋友,也没有这个事儿,他从来没想过结婚。
他另外有个烦恼,好练武术,他看见哪个人武术比他高了,他烦恼了,非要练得超过他不可。我说:“你这点本事,你练好久也超不过。你看看武侠小说,那练武术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他是在北京学大鹏拳的。我就拿他做例子,他的烦恼跟任何人都不同。别人不会像他这样愚蠢,挣的工资拿回来,或给他姐姐,或给他妹妹,都给人家妹妹,都给人家分了;他自己也不用钱,也不花钱,挣的钱都给别人。你要是说财色是生死根本,他就应该断生死了?完全不是这样子的。他有邪见,这邪见很不好纠正,他认为他是对的,谁跟他说什么,绝不听。
后来,我就这么劝导他、引诱他,念《金刚经》。他一念《金刚经》,就入了。他一直念《金刚经》,念的念的,一天念几遍。打坐,有时候一夜坐坐都不睡觉。因为他生性愚钝,有点呆滞,小的时候几乎智障,但是他两件事不智障,一个是练武术,一个是读佛经,他不智障,居然还有很多人请他讲经。他讲《金刚经》,我听了笑死了。他妈妈跟我说:“社会上居然有这么多人,把这个傻小子当成一个智者,跟他去学。”我说:“你认为他在干什么?”跟他学的人还不是一般人,而是他住家附近的读书人,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学生,他就跟他们讲佛经,也有跟他学武术的,也有跟他学佛经的。
你说这个怪不怪?世间上的就有这么多怪事,也就是各人的存在不同,烦恼也就不同。怎么办呢?你就薰习啦,《大乘起信论》讲“薰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慢慢薰习,把你薰变了。如果你一天在香铺里,你出来满身是香的。如果你在鱼市,你出来都是臭的。你要是坐车,在卖鱼的码头走一趟,你那辆汽车闻起来都是鱼腥味,马上就得洗车。特别是在美国,只要在鱼市过夜,你感觉身上好像有股味道。这就是薰,如是你成天在那里头,你会不臭吗?
如果大家整天在自己的小佛堂,共同的学佛、学习佛经,或共同的拜拜佛,这就是薰习。虽难你没有根深蒂固,这一薰习,就把你过去本具有的薰,出来了,你就自己发生智慧。
我是得到薰习的好处。我在家当小孩子的时候,没读什么书。等到了福建鼓山,读《华严经》,可是我有好多字还不认识,怎么读《华严经》呢?就那么薰薰薰,还有忏悔。忏悔的方法是最好的,忏悔能把你业障消失,你自然就会有智慧。生出智慧来,一切都无惧无碍;有了智慧就是光明现前,什么都会通达的。这就要靠修,这是修得的。有时候是不、学的不扎实,学完了又丢了、又忘了。如果真正自己薰得的,你忘不了,永远都丰承著。
我是自己证明的,我住了几十年监狱,住监狱,住监狱这一段时间正是三十七岁到了六十七岁,这几十年也应该把以前所学的全忘了,而且从来再没听到那以前所学的全忘了,而且从来再没听到那以前所学的,眼睛看不到以前所学的,身体当然也行不到以前所学的,全断了。经过几十年,又恢复了。这是因为我不是学来的,我能够把以前所有的显现出来面已,所以丢不掉。
大家现在所受的皈依,所受的三宝,你丢不掉,这是种子。当你受三皈依的时候,给你受的老师就说了,你的身体现在虽然在俗,但是你的心已经是菩萨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种子不掉。这是一个善种子,你再加以薰习,善根仲子就发生了,这样就可以入道。
再也不要问“我怎么样修行啊?我信佛好久了,还不知道修行啊!”这是不对的。你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变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清了,这就叫修行。以后,逐渐的你再不堕三恶道。恶业既然消失,善业自然就增长,这两个是相对的;那边消失了,这边自然就增长了。你这样来修行,我想大家都会吧。
当你一想到:“我多挣几个钱。”回想再问一下:“我挣钱做什么?如为了生活,我应得的够了,生活也就够了。”那个时候在印度,我们的和尚不准家里搁一点吃的东西,穿的东西不能多,到吃饭地时候出去化缘,化到了你就吃,化不到你就饿。这就是断你的贪心,这个制度就是这样子。到我们中国来了之后,自己的厨房做做,买很多菜囤在那儿,米也买很多。到我们中国来,佛法就已经变了。对修道者而言,那就是使你烦恼增长,消失的时候很少。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能够有多少人不贪财、不为色的?你打开报纸看,所有的灾害、死亡,为什么会发生?你可以很明白醒悟了,离开财色还有什么?说他没有贪财,只是贩毒。贩毒做什么?抢劫做什么?不都是为财吗?为什么强暴?一个中国的小孩,就做很多这些事情。现在的罪业越来越重,这就是贪、嗔的种子,要是这样的来薰染,这个社会跟人类真是悲哀啊。现在你听见的,你所看见的,都是什么?他往哪儿去?如果你很清楚了,学佛的一看,你就知道,他们瑞走的什么道路啊!将来他的结果是什么,很清楚。
所以我们才希望能够有一个明白的方法,让大家离开贪、嗔、痴、慢、疑。虽然是名词,其实就是贪心、嗔恨心,愚痴邪见,还有慢。
慢也很难除,明明不及人家,还感觉得比人家强。我们就拿钱来说,人家生意做得很好,你没有钱,你没看见人家辛辛苦苦怎么经营才有这个财富,你就感觉著「我比他强,我虽然没有钱,道德品质比他强。”其实你的道德品质本身就具足障碍,这个本身已经就不强了,你还感觉什么强?这就是慢。本来不如人,还感觉比别人强。或者是他本身是一个做学问的、会画画的,他看那个不会画画的人,他认为那些人都愚蠢;或者他自己读了很多书,他认为那没读书的人是愚痴的。这都叫慢,慢本身就是罪过,在佛经上讲就是罪过,叫骄慢。凡是骄慢的人,他不会再增长智慧,他认为满足了。但是别人的长处,他从来没看见过。
我在美国,他们说哪个人种低贱,在那里评论,之后他们说:“老师父!你怎么看法?”我说:“现在说这些话的人最低贱。”他说:“你敢这样说!不是污辱我们吗?”我说:“哪个低贱?你说人家低贱,你本身就是低贱的。你脑子里尽是尊贵的,你看见人家都是尊贵的。你看见的现象,人人都有佛性。哪天要是遇到因缘,一闻到道,他会超过你的,走在你前头,你的慢把你障住了。”
我们不要骄傲,不要自满。我们看见别人,在某一方面是不如我们,人家比我们好处多得多。例如,他心地很纯善,不会拐弯抹角。你知识越丰富,造的业越重,看你往那边用。有些人的知识用得不恰当,用到拐变抹、万般设计,怎么抬高我自己,怎么把别人都压下去,这都叫慢。在佛教的术语说,就是“狠害”
还有怀疑,对什么都怀疑。有些人怀疑得简直不尽情理。如果他想追求真理,所以想问、怀疑。在禅宗,怀疑跟疑情不同了,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怀疑不是这样。禅宗的疑,是起疑情,他想追求的他的本性。好比说,当我没有到这个世界来,我在什么地方呢?生下我来,哪个是我呢?就问了,找个我所存在,找个真我,这叫参。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就问了:“念佛的是谁?谁在念啊?口在念吗?是我心在念吗?我现在这个心是什么心?这个一定要参,这不叫疑,这叫参。
我们的怀疑是怀疑佛有没有?法有没有?僧有没有?圣僧有没有?真有成道的吗?他对什么事儿都怀疑所以就不学了。乃至学的时候,他学什么都带著问号,这是学不尽。他本身都没有想入,他又怎么怎得进去呢?
例如说,念佛能生极乐世界,很多老修行是在家老居士,念了几十年佛就生不了。我从来没有怀疑:“我死了能生到极乐世界,我念一句就走一步,念一句就走一步,从来没有第二念说“我死的时候生不了极乐世界。”这一辈子念佛,绝对生极乐世界。
还有些人念了《地藏经》,看了那些地狱,他很害怕,他来问我说:“师父!我很怕地狱啊,我不会堕地地狱吧?”我说:“你是常想地狱吗?”“是啊!我常想地狱。”我说:“那你非下地狱不可。”我说:“你想想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兜率陀天弥勒菩萨内院去听听法多好;你不想这些世界,为什么常想地狱呢!《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希望你别造这个业,告诉你专造地狱业的人,他一定到这儿来;你没这个业,跟我有什么关系!你没业,跟你没关系啊!
大家不要怀疑。学佛法的第一个要求,不要怀疑,相信佛一定能救度我,这就够了。皈依佛了之后,我依靠佛了,我心依靠佛了,我身体皈依佛门了,我一定得救了,再不怀疑了。再不去找外道去学神通!学佛一、二十年了,还找印度锡克教去学神通。锡克教是有些道术,而且他自己还做了很多的注解,写了很多的书,之后还去学外道。你说这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根本没信,他对佛教没信,没信就没入。
有些人信佛没几天,就念佛,念佛就害病,之后他就死了,生极乐世界了。应该确信不疑,临终十念就可以了。《弥陀经》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若一日。“他这样一心念佛,一心不乱,就再不想世间事了,再不留恋这个世间,他一定能生。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创一个事业,乃至于说你想发财,你今天干这行,明天干那行,你挑来挑去,你哪里也发不了财。你得一门深入,久了也就精了,精了你就能有智慧了,有智慧了,对这门你就能入得进去。
我讲的都是偏重于智慧。我们的智慧怎么产生?凡是你能鸲天天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没有智慧是做不到的。没有智慧的人,他会里头夹著很多的想法,他认为他很聪明,这就要被聪明耽误了。这种聪明叫世智办聪,这就是障碍,障道因缘,最厉害了,八难当中的一难。
…
《梦参老和尚开示 4 观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