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P23

  ..续本文上一页说不变不异是说“心”和“见”,不是说外面的境界相。尽管境界相怎么变,心不变。这是显心体的。众生的心体是平等的,普遍的,无所不至的,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永远不变、永远不异,不增不减的。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我们的心是不会变,也没有增减的。前人曾用一幅对联来形容“心”和“境界相”如下: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风声、雨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这就是形容心的。什么事情都无染,无挂无碍就像心经上说的。比方说我们信了佛之后,在夜间念地藏经,里头尽是鬼,心里就害怕了。其实一个也没有,都是心里变的,都是众生心。要能这样理解,就能逐步理解信佛是信自己的心。心外无法,但话又说回来,法外亦无心。离开一念妄心去找真心也没有。没明白时真心也不是真心,明白了之后,一切都是真心境界,这就是华严境界。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大家讲一讲就明白了,要明白还真是不容易。就是能够解得,心里确实相信对的,就是这么回事,已经不容易了。否则糊理糊涂的,就像人家说我们佛教徒都是迷信,那不叫信,那叫“真迷”。

  既然这样平等无差别,为什么佛菩萨的心、舍利弗的心和我们不一样呢,其实不一样是我们的看法,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不一样,没有这些烦恼、痛苦,但也是现前一念心,所以下一段就说了。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

  这就是说一实境界就是真如相。真如相就是不生不灭的。要想得到真如相,就得从生灭达到不生灭,那我们这现前一念心就无染寂静了。比方说忏罪,追究一下把罪拿出来看一看是没有的。罪是由妄心所造的,妄心都不可得,那里有罪呢?什么地狱、佛菩萨都是妄心所造的。这都叫境界相,都是一实境界,都是不生不灭,无垢无净的。但这是理。真理只有一个,我们佛教讲的真理,就是真心,就是现前一念心。过去唐朝韩愈因天子每年到佛门来迎佛骨供养,劳民伤财,就做了个佛骨表(表即奏章),结果这一写可糟了,早上写的,晚上就把他贬到广东潮州去了。于是他写了首诗给他侄子韩湘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哀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余骨葬江边。”

  这里就发生了一段奇迹。他写字时韩湘子并不知道,但湘子给他送来两盆花。一个花盆花开了,里面正是这两首诗,韩愈就感觉很奇怪。后来他到潮阳四处逛寺庙,倒也不是信仰和尚,听说大颠和尚文学很好,就跟老和尚请法。但这和尚并没有理他,倒是身旁的侍者三平拿了锡杖敲了几下,韩愈就明白了说:“大师门庭高峻,弟子在侍者边得个入处。”他怎么入的呢?大家去参一参。现在法门寺在地下宫殿里,把佛骨都挖出来了。政府还把它供了起来。这些都不离我们现在一念心,无染无垢。我说这些证明什么呢?就是说明像韩愈过去那么谤佛,但到晚年他也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叫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所以者何?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

  一切有心就是指著一切有情众生,凡是起分别的。比方说这是佛像、这是麦克风;年纪大的、年纪小的;听者、讲者;这些都是分别。凡有分别者,皆不是真实的。就像空中云彩,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变化,变出种种样子来。或者像幻师变魔术,一下就变出个鸽子,这是变魔术,但你就变不出来。还有吞宝剑、吞大刀的,拿手往嘴里掏一掏,火就往外喷。你知道是假的,但是怎么做?你也不知道。他不告诉你,你就变不出来。一切都是这样变化显现的。像我们这些人,生生死死,有些人迷信想不死。人生下来注定就要坏的乃至死亡,即使气功练的再好,气都化了,不行!还是要死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幻化的,没有真实的,要想在这里面找真实找不到。如丹霞禅师劈佛像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那时候天很冷,他找到庙里去,没有暖气,冷得不得了,就把佛像给烧了。庙里的和尚、出家人就跑来和他吵架,问他:“你怎么把佛像给烧了呢?”他说:“我没有啊!我在找舍利呢!”人家说:“木头那有舍利?”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明是幻化的,是假的。再举个例子,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供祖先牌位,谁有那么大胆到人家里把人家的祖先牌位拿下来劈了,说这是假的?你说是真?是假?虽然是幻化的,但人的心注意到它了。买股票赔了,一封电报打来报告消息,人命就没了!我以前有个亲戚就是这样,本来好好的坐在那儿想心事,电报打来一看,放下就死了,当然是心脏病发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事业就是他的心,所以事业完了,心也销亡了。心无所不至,就是这样。

  “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

  众生心不染不净,一切心都是幻化,分别妄念不实,这是说理。但在平常生活中,人人都有个受,有接触就有受,受冷暖含摄,或高兴或不舒服。不舒服的就要排斥,想排斥的排斥不了,想乐意受的受不到,这就有苦了。行是运动。色受想行识就是心经上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叫做五蕴。蕴藏著很多东西,明白的说就是觉知。我们要找真心,可以这么试验一下。或者火烧了,或者刀割了,或者头痛了,觉知的觉是一个能觉的觉,但是没有一个痛能痛到你的觉,这就是楞严经讲的:“有觉觉痛,无痛痛觉。”有一个觉悟能知道痛点,但这是能觉察的痛,这痛却痛不到你的觉。这个义理大家要多思惟,这也可以说密了吧。没明白就说是密,但是你要想把这个密明白的话,显教里也不用建坛城,只要用心去观照,照完了去觉察,经常的思惟修,定就翻成思惟修。定到顶点了,到了时间突然一下就开悟了。这个悟不是成佛。我们每个人都有悟,像做件事情时,思虑线索突然间找到答案明白了。这个悟要经过多次,人的一生要经过无数次的悟,不要把悟想的很深,不是这样的。随时思惟,随时明白。看这段经文看不懂,再看;看不懂,再看。看个十遍八遍的,不用请问谁,再拜一拜,用点功夫,就会开悟。这个悟,这个懂是真懂。找个人给你讲的话,讲完了忘了,听完了离开他,自己还是没明白,必须得开悟。(像王居士剪裁衣服似的,他自己开悟了,自己就能变化。一开了悟就一通百通。)

  这种种的法,心里数数的行为,一下想这,一下想那,一天到晚不能休息,无论是谁把一天从早一睁开眼睛起,心里的念头变化都记住,没办法。今天打了好多妄想,想了好多心事,记得到吗?但是起念头的心到底是什么颜色?是青、是白、是黄?还是长短大小?尽虚空十方世界之内,求它一个形状,也求不出。没东西,既非肉团心,也非脑筋,这个心是遍一切处的,但因众生痴迷,妄缘熏习显一切境界,一切境界皆由心起,心要是亡了,境界就没有了。所以忏罪是心亡罪灭两具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个忏悔是你起心造念的心灭了,谁也拿不出心和罪来,都拿不出来,就心亡罪灭两具空了。这才是真忏悔。我连我自己都没有了,谁来受呢?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谁来受?一切都是幻化的。但大乘起信论说这是熏习的,用真熏妄,虽然是假的,用真熏妄就渐渐妄也成真了。以妄薰真就越熏越妄了。我们在这个社会里,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经常的在造罪,如果一天到晚念佛,念地藏菩萨,念观音菩萨,这叫以净熏染,逐渐的能返回真心。这是两种熏修,不明白慢慢就会明白了。就好像到鱼市去,天天在那儿走,也不感觉到腥臭,如果刚刚进去,不得了薰得脑壳都疼了。那些卖鱼的,过秤时根本不感觉到臭。再比方说我们在屋里烧檀香,经常念经常烧,也不感觉香,但一个没闻过的人,一进门就闻到了,于是觉得奇特,觉得老和尚灵验了,想的就多了,这就是薰习。和你在一起的一批人,如果都是正人君子,你怎样的好也不觉得,但是和外边人一比就不同了。

  所以别在生念头时生错了,不知道是妄,认为一切法都是有的。不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都是假法。真正觉知,就不会贪染,不会执著。

  我们有些弟子怕我说无常,怕我说死,我的习惯就是人家问我想什么?我就说想死。人家问:“你为什么想这个呢?”我说:“因为死天天跟著我呢?说不定那天死。虽然我绝不会上吊自杀,但得念无常。”我们天天念佛、念圣号,就是给死做准备。换句话说,就是死的好点儿。但这都是妄的,都是假的。如果真正明白了,就不管明天了,统统假的,死也假的,生也假的,乃至一切动作,活动,一切法没有一样是真的。但是这个假当中,含著真。我们的心要能不造业,不起念,渐渐的就回复真心了。你说明白了,能把明白拿出来看看吗?觉知是没有相的。谁也拿不出来,佛菩萨也拿不出来。在这个世界里,要是诸佛菩萨有形相的话,我们照著做一个也就能明白了。但诸佛菩萨没拿给我们,拿给我们的都是妄的。以妄止妄。因为心里糊里糊涂的,不知如何是好,就占一占吧!告诉你照这样做做,你也明白了,这还是可以的。但光知道这是假的,还不能成道。成道要到修成普贤菩萨或地藏菩萨的时候才行。有人替地藏菩萨担心,说地狱不空,不能成佛,难道就永远不成佛了!其实那有地狱?地藏菩萨早成佛了。你担心他成不了佛,成了佛又是个什么样子呢?要成个什么样子,都是对众生机说的。没有众生机,佛也没了。没有九法界,佛法又说给谁听呢?没有我为什么要说个你呢?失掉一方,对方就不承认了!…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