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识才得出来,所以这两个就不能叫等无间缘。“阿赖耶识不能缘末那故,无所缘缘”阿赖耶识并不是看到末那识的,所以末那识就不是阿赖耶识的所缘缘。末那识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末那识现行阿赖耶识并不管他,所以末那识就不为阿赖耶识所缘。阿赖耶识跟末那识的关系,这就交待了。下面一段就交待阿赖耶识跟意识的关系。“阿赖耶识望第六识得有二缘,阿赖耶识生现行六识,故得有因缘。”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第六意识的现行,所以阿赖耶识是第六意识的因缘。“不相障碍故,得有增上缘”阿赖耶识不妨碍意识,意识也不妨碍阿赖耶识,这就可以说是增上缘。“不由阿赖耶识灭,第六识得生故,无等无间缘”第六说识生起跟阿赖耶识并没有前后的关系,不是要阿赖耶识说过去了,第六识才得起来,第六意识起不管你阿赖耶识存不存在,各走各的路,各管各的事,不要阿赖耶识灭了,第六识才生,所以没得等无间缘的关系。“阿赖耶识不能缘六识为境,故无所缘缘”阿赖耶识只是执持六识的种子,六识起现行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阿赖耶识就不管他了,所以阿赖耶识不能缘六识为境,阿赖耶识只能执持六识的种子,而不是六识起时,阿赖耶识还要去管它,所以六识就不是阿赖耶识的所缘缘。
阿赖耶识对于前五识,又是什么关系呢?“阿赖耶识望五识有二缘。”阿赖耶识对于前五识有两种缘。“阿赖耶识生现行五识故得有因缘”五识的种子还是在阿赖耶识里,五识的现行要靠这个五识的因,你现前眼睛要看,耳朵要听,眼识的种子在哪呢?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的种子这个因实现起来,发生作用,你才有这个眼识,所以阿赖耶识生现行就是种子生现行的意思。阿赖耶识才生得起现行的五识,所以五识就要靠阿赖耶识给他作因缘。“不相障碍故有增上缘。不由阿赖耶识灭,五识得生故无等无间缘。”五识生的时候,依靠他的种子,阿赖耶识灭不灭和你这个五识起不起,没得关系,所以没得等无间缘。“阿赖耶识不能缘五识故无所缘缘”阿赖耶识只是执持五识的种子,到了五识起现行,真正说五识起来缘五境的时候阿赖耶识不管事了,前五识出场了,现行了起活动了,阿赖耶识就不管了,所以阿赖耶识不能缘五识。
上面我们讲的是八识相互的关系,讲到四缘关系。佛法就要讲缘生,不但讲缘,还要讲因,还要讲果,简单说要讲六因四缘五果。
唯识讲阿赖耶识,这个东西的作用,就等于我们说的经验。经历过的外面的境界要影响它,影响它之后,它就有一种潜力,以后遇到境界它就要起作用,这就叫熏习。外面的境界就像香一样,熏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起了习气,就有点像我们说的习惯,习惯了的事情,遇到那个环境它就容易起作用。我从来不习惯,从来没有吃过那样东西,就吃不来,从来没有写过字,就写不来字。我们说练习,练习就要反复的练,练习也就是熏习。比如学写字写一次、写二次、又写三次,再再的练习,就练习会了,纯熟了。佛法里讲熏习,就像点香,香点起了,有些东西沾不到香气,它是硬的,有些东西是软的,就容易沾到香气。你拿香来熏,那些木头,壁头就不容易沾到香气,但是你的衣服就容易沾到香气,衣服就容易受熏。熏了这个香气,把这件衣服披起,走在别处去,这衣服的香气还要发出来。熏的时候就是熏习,衣服穿起来还有香气,就是起现行。香薰在这个衣服里头还没有人闻到它的香味,就叫它的种子,它有能够发生香味的潜伏力,你把衣服穿起出去,风一吹,香风一阵,香就起现行了。阿赖耶识叫做现行熏种子。现行就是现实的东西,在那里起活动,就像香气一样,就影响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把这个习惯埋藏在它里头,就像香气熏在衣裳里头一样。香气已经熏在你这个衣服里头了,不起风吹还不觉得。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不遇条件不起现行。没有熟不起现行,就是说因缘不具,不起现行,条件一够了它就要发生作用,就像你衣服里头的香气,遇到风了,人家就闻得到。佛法说阿赖耶识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外面的习惯,它能够帮你保存起来,就是说现实的东西要影响它,那影响它能够保存起来,这就叫现行熏种子。等于说现实的东西要影响它,那影响它能够保存起来,这就叫现行熏种子。等于说爱写字的人天天写,就把这个写的习惯练纯熟了,他就成了个书家。书家就是写字种子一天、两天、三天、久久,功能就含藏在他这个人的身上。你老不去写字,一辈子都成不了书法家。第二是种子起现行,比如说你这个书法家,都练习纯熟了,那么只要摸到笔写,写出来自然就是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你练的那一家,那个字就要出来。唯识家讲阿赖耶识就有双方面的功能。一个叫现行熏种子,叫种子起现行。我们说这个人有功底、有功力,那就是现行熏了种子。又打个比喻,就像蓄电池,现行熏种子就像把电输在电池里,电池就把这个电力含藏起了,你要用电的时候,一开,就亮了,这就是种子起现行。唯识宗说的阿赖耶识的作用就是这个,经验它要储藏起来,遇到境界,它要出来起现行,又熏成种子,熏成种子它又能生起现行。有个成语就叫“种现熏生”。种子嘛就能起现行,起了现行,又熏成种子,熏成种子它又能生起现行。唯识宗的讲法,物质的种子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的业力成熟了才现起这个山河大地的物质,现起你自身六根的这个身体,叫内执根身,外执器界。阿赖耶识的作用,就是在内把你这个生命,六根和你这个身体,维持起来,业力成熟你该维持好长,这就是你的寿。寿尽了,阿赖耶识就走了,不管了,你这个人就完了,就成了一具死尸了。外面的物质境界,佛法里就叫依报,依报最大的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地球,这个自然的环境,乃至你自己受用的家宅,田园,你的房子,你的土地,你的衣服,你的用具,一切一切都是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成为的物质,这叫业识种子。自己造的业障要记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以后要反应出来,成为你来受生所受用的这个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就叫器界。阿赖耶识要管这个事,保持你的身体,让它不坏,身体是正报。你该受用什么东西,该生在什么环境,阿赖耶识都要管。这些东西都是它含藏的种子的现行,同时外面的环境又要反射进去,又在它这阿赖耶识里头留下种子。佛法里讲的种子就是功能,很像现在物理学讲的能。不管哪一个识起现行的时候,阿赖耶识里都有种子,起了这个识之后,种子又要熏习在阿赖耶识里,又含藏起来。譬如有些娃娃生下来他就会画,他那个阿赖耶识里有画画的种子,往昔生中他就画过,他有一定的经验,这世带来了。有些说这是天才,天才就不是这一世教育出来的。有些人就是聪明,有些人就是笨,佛法说这都有种子。
佛法说我们有个俱生我执,生下来就有这个我执。我执从来都在执我,执得最紧的那个我是什么东西呢?人死了,那个我执又执的啥子呢?气都断了,那个我执又执什么。佛法说就是末那识在执我。末那识生生死死都在办那个事,你意识昏沉了它也在办这个事,它就横顺要起我执,我执的是哪个呢?不是执的自己这个身体,而是执的第八识。末那识它看到谁啊?它看到第八识。第八识有两方面的作用。以眼识为例简单一点好讲,眼识的作用也有两部分,一部分现像,一部分看,这是二分家说的。有人说还有一个部分叫自证分。自证分就是眼识自己晓得,自己证明我看见了,你晓得你看见了谁证实呢?所以有人说还有一个感觉叫证自证分,眼睛一看,里头就有这四个程序,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都有这四个程序。所以唯识越讲越细,把外面的东西弄进来叫相分,认识那个东西叫见分。哪个承认知道了呢?叫自证分,谁把握自证分,证明自证分呢,证自证分又证明自证分。进一步自证分给证自证分作证人,证自证分又给自证分作证人,相互为证。
一个识就搞成了四个部分,眼耳鼻舌身意都还好讲,末那识就不好讲,末那识叫恒审思量。八识规矩颂讲末那识,第一它常时都不断,没有, 休息过,叫做恒。眼耳鼻舌身意要休息,有时候起作用,有时候不起作用,末那识呢它不休息的,它在干啥?它不断地盯着你那个第八识,它一天到晚都把第八识执持着,把第八识认为就是我。眼耳鼻舌身看不到第八识,意识也看不到第八识,只有末那识看到第八识,并且不间断、不休息、不睡觉。第二叫审,审就是仔细。佛法里面有个名字叫审细,我们粗枝大叶的看东西,随便一下就了了。但是有时我们要注意这个事情,这时看那个东西就要仔细,就像审案的样,要认认真真的。第七末那识,它是审,它不那么马虎,它看东西就要看实在,看了之后起个什么,看了之后它说就是这个第八识是我。第三它还要思量、考虑。考虑哪个是我,认为第八识是我。第八识也有它的相分和见分。第八识要含藏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种子,种子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阿赖耶识执持的种子是它的相分,而它能持的能力,就是它的见分。第七识就是看到阿赖耶识的见分,说这就是阿赖耶识的本体,第七识就把这个本体认为是我。阿赖耶识现起的现象,山河大地自己的身体等,第七识就把这些认成我所,认为这些就是我所有的。起我执的就是末那识,第六识还够不上,为什么呢?第六识有时候起,有时候不起,有时候睡着了,有时候闷绝昏厥了也不起。末那识不睡觉,不断起作用,它又不管外人,只管第八识,把第八识盯得死死的。它管第八识的见分,见分就是第八识能含藏种子的那个力量,把这个东西执成它的我,然后把阿赖耶识所含藏的和它所起的这些现行就是外头现起的这些东西,执为我所,把我与我所牢固的执着。唯识宗讲出一个第七识,讲出一个第八识,不讲这两个东西,生死轮回谁传递?就是阿赖耶识传递过去的。我执丢不掉,是哪个舍不得。利害的是这个末那识。末那识抓的不是你现在的这个人这些东西,他总的…
《《百法明门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