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演电影一样,电影片子是那么一张一张重起,我们人的生命,是刹那刹那流下去。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的东西。佛法说,任何有为法只要有一念住,就可以一劫住。只要最短的时间能够住,他就不会继续跑下去了。住是个假相,所以我们就好好的在这个上头用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住,只是相续不断,时间之流上衔接,昨天的这个东西接到今天,前一点的东西接到后一点,前一刹那接到后一刹那,就觉得他没有变。电影片子,一张接一张的就觉得他没有变。最后就叫无常,其实统统都叫无常,有时候说这叫灭。灭这个词用得好,到了他灭了你才晓得这个东西不是常的,要不然你老觉得是常,等到这个人死了,你才觉得这个人不是常,东西坏了,你才晓得这东西是无常。刹那无常,这一刹那的东西有,下一刹那,这一刹那的东西必没有了;今年的我有,到明年,今年的我就没有了。时间就像一根线贯穿了你的生命,人的生命就在这根条上走,走过去就没有了。刹那无常就是说我们在不断的变,在最短的时间中变,人生百岁是慢慢的死下去,不是落气的那时才死下去。世间没得哪一个东西停在那一点没变的。刹那相续就是生住异灭,实际上前头的那个我,跟后头的那个我是两个人,电影片前面那张跟后头那张不是一个。对有为法就是要看穿。《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相续不断的,刹那、刹那的生灭下去。
“刹那相续称为流转”,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刹那一个接一个的,如电影片子,一张一张接起,这叫流转。如果说生死流转,并不是我们的生命在这流转,也不是有情的心识在流转,流转就是刹那相续。流转就是相续,相续转变得很微细。所以叫刹那相续。有为法都是刹那相续,人生都是刹那相续,宇宙环境也是刹那相续。前一念过了就没有了,后一念又来顶到,变化是接着到来的,并不是真的是一个东西。就像河流一样不断在变,只要在流他就要转变。
“因果各别,故名定异”,流转的宇宙间千差万别的东西,为什么各个不同呢?因为各有因果。人有三世因果,有异熟因果,造业受报,这是有情的因果。无情的因果,我们所看到的植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各别,决不会栽豆长出瓜来,栽瓜长出豆来各人有各人的流转,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定异”就是决定不相同,你栽谷子一定长谷子,栽麦子一定长麦子,你造善一定得善报,造恶一定得3恶报。世间上的人要弄清哪一样因,生哪样果,各种学问就是研究因果的道理。种庄稼的就应该晓得庄稼的因果,做哪样行道就晓得哪样行道的因果,这样他才能达到他的目的。因果各别,不同的因就一定得不同的果,故名定异。千差万别的果,都是由千差万别的因所得到的后果。
“因果相称,号曰相应”,如是因,如是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因和果一定符合得起,这叫相应。三世因果就是我们的业果人一天在工作劳动,都是因果相应的,做事勤奋,做出来的结果就好懒惰,做出来的结果就不好。所以相称就叫相应,不相称各是各就叫定异。
“迅疾流转,名为势速”,势速是讲力学的。速度是从力量来,力量大速度就大。势又从哪儿来呢?从东西的地位来。把东西放在桌边上,这个势使它砰的一声就掉下来,势就是他原来的地位。地位就能产生力,有力就会运动。继续的运动叫流转。有力量的运动,流转得快些,速度大些,叫迅疾流转。力量用够了,速度就大,力量小了速度就慢。迅疾流转包括我们宇宙中的各种情况,比如天上的星球。包含我们一切事业,飞机、火车,都运动得快,就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大。速度从哪里来,从势来,势就是蓄起的势力。宇宙不停的转,银河系不停的转,都是势速。盘古开天以来,宇宙他就长成了,直到现在仍不停的转。地球非转不可,太阳也非转不可,整个银河系非转不可,而且地球上的小东西也非转不可。你把它放在桌子边上,它啪的一声就掉在地上去了。迅疾流转名曰势速,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运动,速是速度,势就是力量。在哪里流转,在时间当中流转,所有的物质都在时间之流中流转,如果没有时间也动不起来。
“一一不俱称为次第”,有为的东西还要排队,一个一个的不挤在一起,就叫次第。头一个过了,第二个才来,初一过了,初二才来,初二要挤到跟初一一起来那就不得行,这就叫次第。两个挤在一起叫俱。要排个队,哪个先来,哪个后来,就有次第了。运动也要有次第,大家都挤在一起跑就不行,天上的星星也不能挤到一起跑。
“东西南北,号之曰方”,方就是方向,这是指空间,任何一个立体的东西都有东西南北上下,就是有六方。平面来说,有东西南北就是四方,四方就是纵横,顺起看就是这头、那头,横起看是这边、那边。立体东西上下四方,阿弥陀佛说六方佛,空间应该有六方才对。中国的古文说六合之内,六合之内就是上下四方之内。东西南北,也是个假东西,你放个杯子在那里,由西边来看,它在东方,从东方来看它又在西方。方向是相对的,空间六方,东西南北上下,都是相对的。
“过现未来,称之曰时”,方就是空间,时就是时间,时间则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如何区分呢?按我们的表一分钟,或一秒钟来分都不行。最小的时间叫刹那,一弹指间有六十个刹那,这也是勉强说的。时间不好分割,所以说过现未,思想上好像分得开,实际上不好分。佛法就聪明,过去是已灭,未来是未生,现在是过去未来的中间。事物不停的生灭,没有固定的中间,所以说“现在不住,由此而绕”,时间是假的。
“一十百千,名之为数”,计算事物的多少有个、十、百、千,个位中还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呢,这只是举个例。数有十进位,还有二进位,个十百千是从十进位来。这都叫数,数就是数字。
“众缘聚会,名为和合”,什么条件都合适了,这就叫和合。事情需要的条件都合适,聚会起来了,就叫和合。条件不够,聚会不起来,就不能叫合。
“诸行缘乖,名不和合”诸行就是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的众缘,反起给你来,差前错后给你来,就叫不和合。反起来,你的事就搞不起来了。比如今天我们要开个会,需要晴天,天气好,大家就走起来了。如果给你下场大雨,大家都来不到,会就开不成了。事情要办要有多少条件,这些条件都够叫众缘聚合,因缘反起来,事情就不能成就,就叫不和合。上面讲的二十四个叫不相应行,大家都体会一下,就会出智慧的。
上来第四解心不相应行讫。今略作三门料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第一明诸论不同。第二释妨难。第三辨其假相。第一,明诸论不同者。瑜伽显扬此论皆有二十四不相应行。对法论有二十三。无不和合。五蕴论中唯有十四。无流转等十。此则诸论显数不同。第二释妨难者。问曰。何故瑜伽显扬此论并同。何故对法论有二十三,无不和合。此有何意。一解云。对法论云和合等者。论既言和合等。当知则等取不和合。又一解云。略故不说。问曰。等略何故不略余数但略不和合耶。解云。已说在所说中。所以但偏略不和合性也。言说在所说中者。谓异生性是见道烦恼。假建立。望圣道有不得义故。即是不和合义。不和合中略举一隅。余不和合类亦可知。所以偏略不和合性。瑜伽显扬此论并有二十四者。此据异生外别有不和合名。所以余论中言二十四也。问诸论或言二十四数。或言二十三数。已如上解。何故五蕴论中,唯有十四无流转等十。解云。所以五蕴论不说流转等十也。彼论云。如是等类者则解彼论云。当知如是等类之言,亦等流转等十也。此中唯略故不别列名也。
“上来第四解心不相应行讫”,上面这一段文是第四段,讲心不相应行,现在就讲完了。“今略作三门料简”,现在就用三个门类,来分析这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第一明诸论不同”,第一项要说明各论说的不同的地方;“第二释妨难”,第二项要解释一下,心不相应行法中有些说法说不通,难于解释,人家还会提出问题,还有妨碍;“第三辨其假相”,第三还要说明这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有些是假法,不是真法。
现在就谈第一项:“第一,明诸论不同者”,除了百法明门论,还有许多论都讨论这个问题,各人说法不同。“瑜伽显扬此论”,瑜伽就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就是显扬圣教论,略称瑜伽显扬,“此论”就指百法明门论。这三种论是一个讲法, “皆有二十四不相应行”,都讲的是二十四个不相应行。“对法论有二十三”,对法论就只有二十三个。少哪一个呢?“无不和合”,没有不和合这个名词。“五蕴论中唯有十四”,五蕴论中只有十四个,“无流转等十”,流转以下的那十个不相应行,五蕴论里没有。“此则诸论显数不同”,这里讲的就是各论,所表示的数不一样,有差距。
“第二释妨难者”,下面就对一些问题作解释了。佛法里论文常常要释妨难。妨就是指有些地方说不通,有妨碍,难也是指说不通的话。有些甚么妨难呢,“问曰”,人家就要这样问你,“何故瑜伽显扬此论并同。何故对法论有二十三,无不和合。此有何意”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跟这个百法明门论,都是一样,为什么对法论要说少点,只说二十三个,把不和合取掉呢?这样说有什么意思呢?这个就是个难题,解释不止一个。“一解云”,有一个解释是这样的,“对法论云和合等者。论既言和合等。当知则等取不和合。”对法论既然说是和合等,加了个等字,那个等字就指的是不和合。法相的书里常常爱用等取两个字,等字就还包含没有说完的,没有说完的是甚么呢?就指的“不和合”,所以他虽说二十三,实际上还是二十四。“又一解云。略故不说”,还有一个解释就说,本来是二十四,应该有个不和合,但他把它略了。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还没有弄…
《《百法明门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