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3.释正见(1)必须修正见的原因

  3.释正见

  [释正见]就是说明证空性的清净正见。为什么要加[清净]二字呢?因为证空性的见地太多了,有的不够清净,我们要求的见地必须清净,由此才能圆满证得空性。我们要知道发心是怎样的,并且弄清楚应该怎样发心,未来才能证得法身。假如见地不清净、有污染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见空性,那么我们就不能真正证得法身。那种“什么都不想就能证法身”的话是既骗自己又骗别人的,是绝不可能的。因为解脱靠智慧,智慧靠思维,哪里有什么都不想就能证了空性的呢?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非想天、非非想处天他们不是早就证得空性了嘛?怎么会现在还是众生呢?因为真正证空性不是那样的。如果照他们所说的那样,连空性究竟所要破的对象在哪里都找不到,就等于无的放矢,没有目标,箭射出去就没有作用。我们听听宗喀巴大师所讲的“释正见”的道理,就知道应该空的什么,物质的那些本质是空的。在见里面有四部,有经部、有部、有唯识见、在中观见里的自续见与应成见。只有宗喀巴大师传出来的道理才这样详尽,其他的可以说都比较笼统,没有这么精细。

  (1)必须修正见的原因

  第三,释正见分五小节,第一为必须修正见的原因,如本文所说:

  (九)“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此颂第一句[不具通达真理慧],法尊法师译的是[不具通达法性慧]。江波居士可能是按照藏文的原话所译,而法尊法师是按照原文的意义所译。

  [不具通达真理慧]没有具足通达一切万有事物的法性的智慧。

  [虽修出离菩提心]虽然你修了出离心、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没有断除三有的根源的原因([有]就是三有。)如果按照法尊法师所译的颂文来解说,则是没有搬动我执无明的根源。

  [应勤通达缘起法]我们应该很勤奋的了达缘起法。[通达]即为了达的意思。

  下面是帕邦喀大师所讲的。

  你如果不具有甚深真实之见或通达胜义谛真理之慧,任凭你再怎么努力地修习出离心、菩提心等方便分,也不会成为我执的直接对治,不能斩断三有的根本——我执。

  [真实之见]就是真正能见法性的见,也可以解释为了义的见,不是权说,而是实实在在是这样的。前面我们所讲的业果是属于世间的见,后面所讲的证空性的见是属于出世间的见,也就是胜义的见。

  [通达胜义谛真理之慧]也就是我们能够了达甚深真实的智慧。

  [不会成为我执的直接对治]就是说和断除我执完全没有关系。

  前面我说过光是修明心见性和断我执没有任何关系,什么关系都没有,连我执都不知道,怎么能断得了我执?要断我执需要先将我执找到,知道我执是如何显现执著的,在我执上面下功夫,并反其道而行之,不按照我执的方法做,这样才不受我执的作用。如果没有在我执上用功夫,只是想一下,怎么能起作用呢?比如追捕强盗:假如在一群人中有一个是强盗,既不能将这一群人都抓起来;也不能将这一群人都放了,那么强盗也将混在里面逃走了,要认出那个是强盗,就要花气力去找,这样才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若无甚深正见,仅有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只能获得大乘资粮道以下,无法再高了。如果是小乘,也不能得小乘加行道。

  [甚深正见]就是万物缘起有、自性空这样的正见。

  达到[大乘资粮道]的水平已经是相当不简单了,先是要生起菩提心,单有菩提心还不行,还要生起快要证空性的相似功德,这样才合于加行道。如果证了空性之后就是见道,从见道再慢慢地、一分一分地断遍计执,直到全部断完才能成佛。如果连粗重的烦恼都没有断,就更说不上断得了所知障。

  [如果是小乘,也不能得小乘加行道。]这里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即便是单有出离心的小乘之人,如果没有修空性,也得不到小乘的加行道。因为在小乘的加行道也要证得空性的相似功德,如果连相似空性都没有证得,那么加行道就还不如量。

  如果在出离心与菩提心二者摄持之上,又具有通达甚深见者,则大乘加行道以上的地道都能获得,尤其能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

  [解脱]就是断生死轮回,无论是小乘道还是大乘道都同样需要。[一切智]就是佛位,佛的智就是一切智。通常以一切智代表佛位,实际应该称为一切种智,在行文上以一切智代表佛的一切智慧。在三智里面,一切智是对一切法相的总了解。

  这段话是说:如果能有出离心或者菩提心的摄持,又能真正清净地证得见道,在证得见道之后还有十地,要一层一层地上去,才可以证得大乘加行道以上的各种功德。

  我们发愿要救度众生,如果没有一个救度的方法,也不过仅有善心而已。因此,我们首先要有这样一个看法:“我要找到一种决定能断轮回根本的甚深正见。” 仅有业果决定的世间正见是不够的,归根到底,要有通达无我之见。

  [如果没有一个救度的方法,也不过仅有善心而已。]这就像大家现在发心:“我愿为众生而成佛”,可是却没有救度众生的本事,只不过有一个愿心而已。

  [轮回的根本]就是众生落入轮回的根本原因,我们要找到断轮回根本的方法,这就是缘起有、自性空这样的正见。

  [仅有业果决定的世间正见]世间正见仅能保证我们世世代代得人身,不堕三恶道。但是这样的世间正见对于解脱来说还不够,还是要有通达无我之见,才能断生死轮回。

  [无我之见]就是没有执著的见。这里的[我]就是执著,在经书上被称为实执、执实、我执、无明等等,都是执著,虽然名字不同,实质都是一样的。

  一些外道修三摩地能得四禅八定,但他们没有通达无我之见,所以不要说断烦恼,就连减轻烦恼也无法办到。《三摩地王经》说:“诸世人修三摩地,彼者不能坏我想,助长烦恼且鼓动,犹如胜行所修定。”

  外道虽然同样能得到前五通,但就是不能得到漏尽通。因为他们不承认烦恼是流转生死的根本,不认识这个道理,就没有方法去对治。外道修到最好的时候,除漏尽通之外的什么样的神通都有,但到了有顶天就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出去了。直到他们的功力消失了、定力消失了、福报耗尽了,就只有下堕,因为再往上没有路了。因此对于修外道的人来说,他们的未来不敢说不堕三恶道,与其说他们修成外道,耽误了若干年后还是要再来投人身;或者是靠修定的修持力完成外道的修法,一旦定力和修持力消失了,还要堕入三恶道,不如不修的好。

  我们修佛法的只要将业果搞清楚,就可以保证不堕三恶道,如果再将我执断干净,就可以说与三恶道绝缘了。再往上还可以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这就是内外道的区别。所以任凭外道说得天花乱坠,我们都不能听,听了就要受害。

  [但他们没有通达无我之见,所以不要说断烦恼,就连减轻烦恼也无法办到。]外道不仅没有通达无我之见,而且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他们没有对治烦恼的方法,所以不能断烦恼,连减轻烦恼也做不到。而修内道时,佛法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对治烦恼。显教是如此,密法也是如此,都是要为了断烦恼。

  [《三摩地王经》说:“诸世人修三摩地,彼者不能坏我想,助长烦恼且鼓动,犹如胜行所修定。”]世人修三摩地不能断除我执,只有助长烦恼生起。外道之人都有贡高我慢,佛教徒则很谦和,无论是谁都肯对他说法。道家则不同,他们讲究道不外传,对不入道者他们不会对其说道。他们将自己的那些方法视为殊胜,并以此来修定,由于不能坏我想,所以不可能得解脱。他们只有从低处向高处走,看低处不干净就向高处走一点,只能由浊而转清,根本不懂我执无明会令自己生死流转。所以我们佛教徒在皈依戒中有:“皈依佛竟,永不皈依天魔外道。”一条。

  我执是轮回的根本,要断此根本,无我见是绝对必要的。如前经所说:“倘若于法观无我,各各观察而修者,此乃能获涅槃因,别余诸因难成寂。” 为获得解脱就必须根绝我执。为根绝我执就必须修与感觉与我执完全相反之道——无我。如果不修无我,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地布施、持戒等,也不能获得解脱。《四百论》中说:“寂门无第二。”所以,想要解脱轮回,是没法不要这个通达无我慧的。

  [无我见]就是没有执著的见。无明就是认为事物是有自性的执著,所以无我见是针对无明起对治作用的见解。对于各种各样的、各个方面的法,我们能观察没有自能成其而有的性质,也就是事物没有自成其有的性质,都是依缘而生。宇宙中的一切法都不能自成其有,都是依缘而生,一切物质没有一样能够自己而生的,如果我们能从各个方面去看,才能找到涅槃的因。如果一旦执实了,就成了生死流转的因。我们只有认清我执无明,不受其骗,才能解脱轮回。其他别的方法不管其说得如何天花乱坠,都不能成就寂灭烦恼的功能,唯有无我见才能够寂灭烦恼。

  [为获得解脱就必须根绝我执。为根绝我执就必须修与感觉与我执完全相反之道——无我。]我们要获得解脱就要将我执无明断得干干净净,一点儿都不能有;要根绝我执无明,就必须修无我智慧;无我智慧就是了达一切实我(包括人我、法我),万事万物都没有实有自性。这些执著将在道理都明白了、并对此破除了之后,才都不再出现在自己的心里,以后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才都没有我执的因,才不会流转生死。不这样的话,任凭你修什么至高无上的法,就算修马上就要成佛之法都不过是植点习气,根本生不起功能。因为既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又没有断我执,就等于幼儿园的孩子去读大学课程,一点不起作用!

  [如果不修无我,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地布施、持戒等,也不能获得解脱。]我们要解脱的是我执引导下所做的一切,如…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3.释正见(1)必须修正见的原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