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3.释正见(1)必须修正见的原因▪P2

  ..续本文上一页果不能断我执,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世间因,想获得解脱是办不到的。

  [《四百论》中说:“寂门无第二。”所以,想要解脱轮回,是没法不要这个通达无我慧的。]要解脱生死是不能不通达无我慧的,必须要具有无我的智慧,没有第二个方法。有人偏要去修其他的方法,都是浪费时间,起不到解脱轮回的作用。

  但是光有这个还是不行的,方便的大悲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所谓【方便与智慧不分离】是绝对必要的。正如《维摩诘经》所说:“方便未摄慧系缚,方便所摄慧解脱;智慧未摄方便缚,慧摄方便即解脱。”

  我们修学佛法从发心,依止善知识,修出离心、菩提心、乃至修菩萨行,这些方法对于修空性来说都是属于方便分,都是不能缺少的。讲道理和讲修行都是属于方便分,是属于以弥勒菩萨为主体的广行派的教授。单证了空性没有菩提心也不能成佛,仅是属于小乘;有了菩提心没有证空性,也不能解脱生死,所以方便与智慧不分离是绝对必要的,这点非常重要。

  [正如《维摩诘经》所说:“方便未摄慧系缚,方便所摄慧解脱;智慧未摄方便缚,慧摄方便即解脱。”]单有方便没有智慧,还是要被世间的一切所捆绑,菩萨中有没有证得空性的菩萨,声闻里面没有证了空性的,有可能是他们缺少了方便分,更主要的是缺少智慧分。假如方便能摄持到慧,也就是智慧能被方便所摄持,就能得到解脱。方便中没有智慧,智慧中没有方便,因此单有一样都不能得到解脱,一定要二者都有,才能得到解脱。就像鸟要有两个翅膀才能飞,单有一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为获得法、色二身之果,就必须由方便智慧不离之门,双集二种资粮,吉祥怙主龙猛说:“此善愿众生,福智资粮圆,福智所出生,二胜愿获得。”吉祥月称也说:“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 世俗指方便菩提心,真实指智慧正见。譬如具足双翅之鸟能于空中无碍飞翔。为抵达诸佛功德全圆彼岸,菩提心与正见,即方便、智慧二者也不能分离。方便与智慧分离,就像鸟断了一只翅膀,而无法前进。

  [为获得法、色二身之果,就必须由方便智慧不离之门,双集二种资粮,] 这就是说我们若想证得法身,要有方便智慧不离之门;要证得报身,除了要有方便智慧不离之门,还要培若干福报。简单地说,学修佛法的人要积集福慧二种资粮,也就是[双集二种资粮]

  [吉祥怙主龙猛说:“此善愿众生,福智资粮圆,福智所出生,二胜愿获得。”]这就是说愿所有具备善根的众生福资粮和智资粮都得圆满,因为一个是报身的因,一个是法身的因,单具一个是不行的。[二胜]就是二种殊胜,也就是方便分和智慧分都双具之后才能成得了佛,单具一样则不能成佛。

  [吉祥月称也说:“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世俗]就是世间因果、业果,[真实]就是胜义方面、智慧方面,这两者就像鹅的广大白翼,也就是又大又白的两个翅膀,翅膀大了飞行才能持久。

  [鹅王]这里指的是佛,佛具有世俗与智慧两个翅膀,才能引导我们这些众生。如果我们具备了福慧资粮的善力,好比有了风云一样的势头,就可完成由众生到成佛的功德海。这说明成佛必须福慧双具,单是有福没有慧不行,单有慧没有福也是不行。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汉地有些人所说的:“什么也不要想就可以见法性,见了法性自然就有报身,就有化身。”这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想象而已。

  [世俗指方便菩提心,]发菩提心所辖的一切法,都属于世俗方便。这里特别指出世俗所指的是方便菩提心,或者说是方便分的菩提心。

  [真实指智慧正见]真实指的就是智慧的清净正见。

  你或许会问:“那么如何获得此见呢?” 这事不能随随便便,你必须遵循某一开示胜义圣言量之经。总的来说,了不了义的区分是:其本身能安住于究竟义的是了义,不能安住究竟义的是不了义;而了不了义经的区分也就是以胜义谛为主要所诠的经是了义经;除此之外的经都是不了义经。

  我们心里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正见呢?”;“单单是证空性就要好长时间才能修得起哦!”大家心里都会有这样的问题。

  [这事不能随随便便,你必须遵循某一开示胜义圣言量之经。]我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断得了的。我们必须去寻找并遵循一个阐述佛的圣言量或佛亲自所说的经。

  [总的来说,了不了义的区分是:其本身能安住于究竟义的是了义,不能安住究竟义的是不了义;]这就告诉我们:凡是实说的,说明事情真正、实在是如此的说法属于了义的。凡不是实说而是权说的,这就是不了义的。

  [而了不了义经的区分也就是以胜义谛为主要所诠的经是了义经;除此之外的经都是不了义经。]主要讲胜义谛的经是了义经,不了义经所起的作用就是要我们照这样的方法去修了之后,将来就会有功能,就能够逐步达到了义,就能够证得空性。分别就在这里。

  不是每一位班智达都有能力解释了不了义经密意的。能解释了义经密意的,如佛亲自授记的那样是怙主龙猛,他依据《无尽慧经》造《根本慧论》等,由【中观正理聚】之门建立了义甚深见之轨,一如佛的密意。

  [了不了义经密意]不是每一个善巧者都能够解释的,更不要说我们这样的初业有情了。佛曾经授过记,说六百年后能够开演密意的,即开演佛讲空性密意的只有龙猛菩萨。我们现在的水平根本无法了解佛经的密意,因为佛经都是佛根据当时的求法之人的根器所说的,那时他往往只需点一下,求法之人就醒悟了。现在的人烦恼重了,仅仅点一下是醒悟不了的,所以必须要详开。应该依谁而详开呢?佛说六百年后有龙猛出世,他可以开演佛之密意,因此,我们要依龙猛菩萨的教授。汉文译本中有译为龙树的,有译为龙猛的,这都是译音。

  《无尽慧经》是佛所说的,龙猛菩萨根据这个经造《根本慧论》等。他由【中观正理聚】的门建立了如何才能达到了义的、甚深见的道路,告诉大家要这样走才能了达了义,因此等于是车轨一样。

  [佛的密意]就是佛心里想说的真实意思,也就是佛的了义,是实说教授。佛不是不想对众生说出他的真实意思,是由于众生的根器不够,所以佛才将教授分成实说与权说。在令我们生起前前的功德时就说:“这是究竟的,你们要好好修”;在我们生起了功能之后,他又告诉我们:“你还要再进一步,这个才是究竟的。”,佛就是这样根据众生根器及理解能力,有先后次序地说法,所以有权说也有实说。

  其后有阿阇黎佛护造《佛护释》,圣者提婆造《四百论》等。尤其是阿阇黎月称,按照龙猛的密意,造解释《根本慧论》文句的《明句释》和解释义理的《入中论》等。

  这些经都是说缘起有、自性空的,《入中论》我是看过的,《明句释》则不知有没有汉文译本。

  于此雪域西藏,能没有丝毫错乱之垢,无倒阐明此等大论密意的,除妙音怙主大宗喀巴之外,没有别人。因此你我应该遵循最上龙猛父子的妙规,依据至尊一切智宗喀巴大师的伟大希有善说论著。《入中论》中说:“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 无与伦比的大觉窝也说:“龙猛弟子是月称,由彼传来之教授,能令通达法性谛。”所以,此甚深见是显密二者都不可缺少的。

  [无倒]就是没有颠倒,是有次序的。尽管西藏出了那么多大德,但能够将大论密意讲得清清楚楚,既没有错误,又很圆满、很明白、次序很清楚、并能够解说佛说之密意的,只有宗喀巴大师一个人。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遵循龙猛父子所说的方法、规矩、及如何学修佛法的道次第,以宗喀巴大师的论著,如广、中、略的《菩提道次第》等等为依据。

  [《入中论》中说:“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这段话是说:离开龙猛他老人家所说的道,就没有能够寂灭烦恼、清净正确的方便。假如修学人失去了世俗与真谛这两样,就不能得到解脱,得解脱需要世俗谛和胜义谛都不能错。我觉得内地的修法比较偏重于胜义的方面,重视胜义、空性方面,却忽略了缘起有,但是这两样都是不能忽略的。因为自性空是必须在缘起有的基础上讲的,如果没有缘起有,哪里来的自性空?所以不能单讲空。单讲空就会将世俗的缘起有讲得没有了,也就是将世间讲得没有了,将因果讲得没有了。这些人将来到了自以为了不起的时候就会呵佛骂祖了。要知道佛菩萨是不能骂的,以佛菩萨为对象,我们想供养他们都能得解脱,骂他们还不堕地狱啊!

  世俗谛和胜义谛都是不能丢的,也就是缘起有、自性空两者不能缺一样,没有缘起有单讲自性空,请问:空的是什么呢?我们要空的是在世俗有上不能执实的那个有。简单地说:要有缘起有,才能说自性空。没有缘起有,空的什么呢?

  [无与伦比的大觉窝也说:“龙猛弟子是月称,由彼传来之教授,能令通达法性谛。”]龙猛菩萨最有成就的后世弟子是月称菩萨,由月称菩萨传来的教授,能让我们通达法的双有:即自性无、缘起有。

  [所以,此甚深见是显密二者都不可缺少的。]显教要依这样的甚深见才得解脱,密教更要依这样的甚深见。诸佛菩萨的本体法像是功德聚,不是他们生来就有的,各种坛场、各种净土都是他们的依报,都是由佛各方面的功德所聚,不是自能生成的。在密教里,修密者真正的修密和我们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只不过按照仪轨过一遍,植一点习气而已,生不起仪轨中所说的法、报、化三身。但是,虽然生不起,只要我们好好修了,就可以种下这样的因,将来在我们需要密法的时候,自然可以感得自己所需要的教授。贤劫千佛只有几尊…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3.释正见(1)必须修正见的原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