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该爱哪一个?应该恨哪一个?都是一样的嘛!这就是修平等舍心的方法。
第二修知母。如配合《释量论》中所说的成立心智无始的正理而修,对生起【知母】帮助极大,所以在此略说一下。
[心智无始]就是说我们的心流自无始以来是相续不断的:今生的心流是自中有而来,中有的心流是自过去生中来的,过去生中的心流还是自其中有来的,这样一直就可以推到无始。这就像世间法所说的一句话: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你可以说:没有鸡哪来的蛋呢?这个话是对的。那么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鸡是由蛋孵化而来。这样一直推下去可以推到无始,就是找不到第一个的起源。我们还可以想到大梵天,他说人都是他所造的,我们反过来可以问:他又是哪一个所造的呢?因此他所说的不可信。《圣经》上说:上帝拿泥巴捏成了亚当和夏娃,后来就有了我们,那么上帝又是哪一个造的呢?所以这些都不是究竟的。
因为向回推无始是找不到头的,所以我们都曾经受生了无量次;因为每一次受生都有母亲,所以我们母亲的数量是无量的,从这两个道理我们就能相信一切有情都是母亲,因为这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字。按佛经上所说的,没有哪一趣我们没有受生过,也没有哪一个地方我们不曾受过生,所以没有哪一个有情不曾做过我们的母亲,这是因为心流找不到始。既然心流找不到始,那么我们的母亲也多得无法计数,我们从这个道理来思维,就可以认识到一切有情都是我的母亲。[知母]就是认识到一切有情都是我的母亲,都应该是我们爱不够的,这样我们的心里就可以承许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
就像你今日之心是昨日之心的延续,今年之心是去年之心的延续一样,你今生之心是前生之心的延续,前生之心是再前生之心的延续。你可以像这样无限地追下去,【在这之前我没有心】的上限是绝对找不到的,故能成立心智无始。
这段话是帕邦喀大师对[心智无始]这个道理的解释。因为找不到[在这之前我没有心]的地方,所以心智的起始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因此我们的心流就是相续不断的。
这样的话,我的轮回也必然是无始的,所受之生也一定是无边际的,我未曾受生之处一个也没有,而且无数次地在同一个地方受生。没有我未曾受过身的有情种类,而且也是无数次地受同一种身,单受生于狗一项,也是无法以数字计算的,每一类有情都一样。
所有我们能够见到的和见不到的有情种类自己都曾受生过。我们可以看到猪的一生都那么恼火,其实每个人都曾无数次地受生于猪。同样,我们过去都曾经受生过帝释梵天,并且不知受生过多少次。像转轮圣王那么大的福报,我们也同样有过,但却只是成就世间,不知道要断烦恼、断三恶道,脱离轮回。我们心识里种下的世间种子,是无量无边的,各种好种子心里都有,各种坏种子心里也都有,下一世如何受生就要看我们的缘:坏的缘先来了,坏种子就要先感果;好的缘先来了,好种子就要先感果。
我们过去生中曾无数次受生于狗,这个数字同样是算不出来的,而且每一类有情都是这样。世界上每一种有情我们都曾无数次受生过,并且无论好坏都曾受生过无数次。在我们的心识里什么样的习气都有,看我们今生的遇缘,有什么缘,就现起什么样的习气。
所以,未曾作过我母亲的有情一个也没有,每一个有情又绝对是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母亲,单是人身一项,作母亲的次数就无法估算。
这句话是说:没有一个有情不曾做过我们的母亲,而且单是给我们做人身母亲的次数,就是数不清的。
这样不断地修,直至生起有力的定解:每一个有情都曾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母亲。
我们必须天天不断地这样想,这样思维,一直到心里真正能够承许每一个有情都是自己母亲,就达到了修佛法中要求的[忍]。一个法修到在自己心里承许了,而且是真正承许了,这就叫[忍]。不是今天我修了一个法,我忍得一切痛苦了,那只是粗略的。只有这个法在自己心里心安理得地承许就是这样的,只有修到这样的程度,才是修法的[忍]。开始修法我们要克服一切痛苦,坐得腰酸背痛、脚都麻木了,那只是初步的;要紧的是法在自己的心里真正生起就是这样、确实是这样、不会不是这样的,才达到修法的[忍]。加行道里的暖、顶、忍中的[忍],就是这个东西。比方说我们今天学习佛法,听了很多教授,回去想哪些自己能完全相信了,哪些还不能完全相信,能完全相信了才是安忍;还不能完全相信就没有达到安忍的水平,只是知道了这样的说法,有了一些新的见识而已。
上面是说得是修 [知母],下面说得是修[念恩]。
其次修念恩。以我今世的母亲为代表,从我住胎开始,阿妈就像一个病人一样,要作种种的苦行,以避免任何可能对我的伤害,小到所进的食物。在我住胎的九个月另十天期间,母亲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像对待病弱者一样,连迈步也要踌躇。
在这方面男人只能看到,没有体验,如隔岸观火一样,毕竟与亲临火灾现场不同。只有作母亲的才有体验:怀孕不是件舒服的事,怀胎十月期间母亲是坐立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睡也不是;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就算是吃一点食品,她们也要先考虑是否对胎儿不利;她们对自己的身体十分小心,生怕影响胎儿成长;她们走路十分谨慎,避免不慎摔倒造成胎儿夭折;可以说母亲从知道怀胎开始,就是她们苦受的开始,要一直到分娩、满月、身体复员后才算解脱住胎的痛苦。分娩之后母亲带孩子的苦受又开始了。一直到孩子有了工作以后,做母亲的还会想:孩子的工作是不是做得好?不知道领导是否喜欢他?等等问题;一旦听说孩子受到领导的批评,母亲的心又开始为孩子忧虑了;直到孩子可以独立工作了,母亲还在期盼着他事业有成。知道孩子工作做得好,母亲为他高兴;知道孩子事业上遇到挫折,母亲为之忧虑。
我不是说男人不好,男人大多不如女人爱孩子,母亲爱孩子是发自肺腑的,孩子再调皮都要设法让他改掉毛病;父亲则不然:他们要求孩子就要这样做,不这样做就要骂他,甚至揍他一顿!过后就算了。
在她生我的时候,母亲虽然遭受剧烈地疼痛,但她仍像得到如意宝般的欣喜万分。
做母亲的都是这样的心:尽管历尽痛苦才生下孩子,生下孩子之后她首先是问孩子好不好,不会问自己好不好。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爱惜,无论是儿是女都喜欢,如果生一个儿子就更加喜欢,就像生了一个皇太子那样高兴,因为汉人有传宗接代的说法。只有母亲才有这样的心,男人对儿女则没有这样的心。
在当时,我除了啼哭和晃动手臂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无可奈何,是个哑巴,瘸子,只不过像个红嘴雉鸟而已,然而阿妈却以十指捧玩,用她的体温温暖我,待我以慈爱的微笑。
婴儿刚出生自然什么也不懂,他什么都没接触过,除了感到粗糙之外,什么都感觉不到。无论给他穿什么衣服,都只感到粗糙,都不如在母亲胎中那么舒适、细润。婴儿除了哭之外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因不会说话所以只会哭。大人给他做什么都是无可奈何,他不会站立、走路,就像一只不会飞的小鸟,像一个蠕虫,随大人摆布。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是十分的喜爱:看着怀里的孩子,她会自己笑起来;尽管孩子不会说话,会在母亲身上大小便,但母亲还是十分疼爱;如果孩子大便,来不及拿纸时母亲会用手指给孩子擦拭,只想着让孩子舒适些;万一孩子夜里尿床,母亲会将孩子移到干的地方,自己睡于湿的地方,这些都是只有母亲才做得到的,父亲是做不到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无论自己吃什么苦都无所谓。父亲虽然也爱自己的孩子,但不如母亲爱得那么深,他往往只关心孩子大的方面。只有母亲才关心孩子的细微之处,她的心整天都在孩子身上,就是在上班心也在孩子身上,下班立刻慌里慌张赶回去看看孩子怎么样了。父亲一般只会嘴上说说,但爱的最关切的只有母亲。
母亲用喜悦的眼睛注视我,用她的嘴唇擦去我嘴上的鼻涕,用手拭净我的屎尿,亲口把乳粥等食物喂入我口中,尽她最大的努力保护我不受伤害和给予帮助。
这样的事情母亲都曾做过,冬天婴儿大便了,如果草纸不在手边,母亲会先用自己的手指擦净孩子的屁股,给他盖好被子,不要使他着凉,然后再去取草纸处理一切。无论孩子需要什么,母亲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这些也是父亲做不到的。
在那些日子里,我的苦乐好坏一切都要指望她,我的所有希望只能依赖一个人:她就是我的母亲。如果那时没有母亲的养育之恩,我恐怕连一个时辰都活不到,除了给鸟、狗等吃掉外,没有生存的希望。每天不下一百次地保护我不出意外,母亲有如此的恩德。
母亲养育之恩除了抚养还有教育,她是儿女的第一个老师,教他们说话,教他们走路。没有母亲的保护,婴儿怎么活得下来?母亲从早上一醒,就怕孩子出意外;一直到晚上睡着了,都在警惕孩子受到伤害,做过母亲的都是这样的情形,所以我们要念母恩。
在我成长的时候,她又不顾罪、苦、恶名,为我筹备所需之物,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所有钱物都交到我的手上。对我们这些有出家修行缘分的人来说,是母亲毫不吝惜地拿出财物,作为必要的花费,安排我们入寺,从那时起,只要有需要,她都会倾囊资助。这种恩德实在是无量无边的。
母亲为了孩子,只要能做到她都会竭力为孩子去做,哪怕背恶名、造罪业都无所顾惜。母亲给儿女钱时毫无舍不得,但她对自己却舍不得多花一点钱。藏区出家和汉地不同,僧人出家之后的一切需要都靠母亲的支持,这和汉地是完全不同的。藏区的寺庙僧人的所有生活所需都靠家里母亲供给,汉地虽不是这样,但出家人也是要靠家里母亲供应一些钱物,母亲都会设法带一些钱物给出家的儿子。藏区要安排儿子出家,要给寺…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