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P4

  ..续本文上一页庙一定的供养,要给儿子准备些生活必须品,这些都要靠母亲操办。那里可不像咱们汉地,想出家了一个人到庙里去,庙里会给你换上袈裟,会安排你食宿,像昭觉寺的清定上师还会给出家人发一点津贴,藏区可没有这样的事。在藏区只要出家的儿子需要,母亲花完所有的积蓄也在所不惜。母亲在这方面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今世之母不仅在现世恩养于我,在我众多的前生中,也曾以大恩一次又一次无数次地养育我。不仅是今世之母,一切有情在前生都曾是我的母亲,像今世之母恩育我一样,全都对我有大恩德,只不过是因为生死的变迁,现在互不认识而已。

  我们今生的母亲都是过去生中曾经养育过我们的母亲,她生养我们决不是第一次,而是多少次养育过我们。过去生中的母亲和今生的母亲一样养我、育我,养是提供给我的生活需要,育还含有教育的意思。今生的母亲对我有多大的恩德,过去生中的母亲也对我有如是大的恩德;今生的母亲对我有多生的恩德,过去生中的母亲也对我有多生的恩德,只不过由于彼此都换了身体,所以现在互不相识了,我们要生起这样的心量。

  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能知道过去自己的母亲该多好,免得像现在这样见面互不相识。” 不要认为没有这样的可能,学佛法之人都会知道,在六种神通中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有宿命通功能的人知道过去生中的事情。比如谁是自己过去生中的老朋友、谁是自己过去生中的母亲、自己曾经是过去生中哪些人的母亲等等。只要我们照着佛法认真地修,就会生起这样的功能。要得到宿命通首先需要得定,只有得了定才靠得住。现在偶尔现形的都是潜伏意识之现形,是靠得不住的、不稳当的。只要我们好好修,最大的感觉就是法修到最熟的时候,有时突然会知道今天将有什么事情发生,今天将有谁会来。得到这样的功不需要到下辈子,今生就能得到。只要自己好好修,是会发生这样的事的。如果我们修好了,心里就不能想世间的安乐,只要一想就会来。比如今天想吃巧克力,明天就会有人给自己送来。

  这些可不是神话,是可以办得到的。当年海公上师在净慈寺时,管伙食的僧人对上师说:“上师,明天就没有粮食了。”海公上师说:“没关系,明天会有人送来。”管伙食的僧人心想:哪里会有人送来粮食?但是上师说有,自己不敢说不对。到第二天上午真的有人送了米来。这就是说只要很好地修,今生就能产生这样的神通。一般人认为这不得了,是奇异功能,其实每个修学佛法的人都能产生类似的神通。但是我要告诫大家:如果有了一点功能是不能拿来宣传的,一宣传就没有了。就像蒸饭没有熟就不能揭锅盖,一旦放了气,再怎么蒸都是夹生的。自己有了功能要保密,只能在自己的上师面说,除自己上师之外,不能对第二个人说,否则功能就不会有了。

  现在我们只要看一看任何动物的情况,比如狗、麻雀等,它们都慈爱自己的子女,都有养育之恩,由此便不难想象自己以前曾受过的恩德。

  每一种动物都爱自己的孩子,连老虎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这种母子之爱、父子之爱都与人相同,虽然见老虎等猛兽见了人是那么地凶猛,可却不曾吃自己的孩子。动物之间都是相互残食,可再凶猛的动物也不会吃自己的孩子,这样我们就不难想象自己以前的母亲对自己的恩德。

  其次修报恩,从无始以来,像这样一次又一次恩育我的如母有情们,被上面讲的四大河流冲到轮回大海的漩涡之中,连续不断地遭受三苦等苦,处境极其困难。

  上面所说的是念恩,知道母亲的恩德当然要报恩了。这里所用的[恩育]二字意思是以大恩来养育我们。[四大河流]就是前面所讲过的欲、有、见、无明四大因瀑流和生、老、病、死四大果瀑流。在这样的瀑流中,人简直没有一点自主,都被业力所驱使。在三苦后面的[等]字包含着六苦、八苦。平时我们没有仔细想过,其实只要认真地仔细想过,就知道轮回中的苦受是非常恼火的。现在大家只觉得心里苦,但还没生起确实苦的心念,这两者是有分别的。我们只有依佛法生起定见之后,才能生起确实苦的心念。大家现在只知道自己心里苦、身体疲劳等苦,却不知道这就是苦的真实自性,如不设法解脱,苦还会不断地来。

  举一个现实例子:比方说今天下大雨、大雪了,自己披上雨衣也要去上班,不是今天下过了以后就不下了,以后还是要下大雨、大雪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苦之自性,只知道今天有苦,不知道以后还会继续有苦,不知道苦总是要继续不断来的。如果我们能想到苦受天天如是、年年如是、生生无限制地如是,就会想要得解脱了。如果我们没有生起这样的见解,只知道现象:“今天苦啊,下雨将我全身都淋湿了!”湿了衣服换件干的就是了,但不会想到这样的苦明天还会来、后天还会来,还会无穷尽地来。如果这样想了就会想该怎样避免再受这样的苦。以世间法来说:“自己想方设法去买辆汽车,下雨开汽车上班不就免得被淋湿了?”但是你没有想到,就是下雨开汽车上班也还是苦,在钻进汽车之前不还是要被雨淋湿吗?,还是无法得到解脱。只有如何不造受苦的因,才能不感苦果,这就是深一步的。世间人叫苦都是表面的,苦过了就忘记了;虽然苦再来了还是要叫苦,但过了之后又忘记了,心里没有起感动。能够让我们心里起感动就是知道苦是无止境地来,想到无止境的苦我们才会害怕,没有想到苦是无止境的来,心里怎么会害怕呢?

  我作为她们的儿女,现在有了解救她们出离轮回苦海的方便,假设我袖手旁观无动于衷,那是再没有比这更下贱与更无耻的了。

  [方便]就是方法。[下贱]就是太不够人品、太无耻了。只知道为自己,不知道为过去生中母亲的人,若以世间法来说,这样的孩子还算是孝子吗?只能是忤逆不孝的儿子,怎么不可耻呢?

  现在我虽能给予她们各自所喜爱的东西——衣、食、住处、被褥等等,但这些只不过是暂时的轮回乐,最上的报恩应该是将她们安置于究竟的快乐中。所以要想:“应让一切有情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

  [暂时的轮回乐]其本质还是苦,[究竟的快乐]就是成佛。一定要修到究竟圆满,功德圆满,罪恶清净之时,才是到了常乐不变的快乐之中,而这只有佛才能做得到。

  [应让一切有情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这是对我们的起码要求。这里面含有慈心和悲心:愿一切有情具足一切安乐是慈心,愿一切有情远离一切痛苦是悲心。有了慈心和悲心才能生得起菩提心;没有慈心和悲心就不可能生得起菩提心,也肯定生不起菩提心。

  这些有情连有漏乐都没有,哪里会有无漏乐?她们自认为的快乐在本质上纯属变化了的痛苦。她们虽希求想要的快乐,但不知道修善——乐之因,虽厌恶不想要的苦,但不知道断恶——苦之因,她们的取舍正好颠倒而行,所以我的这些老母有情皆为痛苦所压迫。

  [这些有情连有漏乐都没有,哪里会有无漏乐?]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一般人不知道善恶取舍,世间的安乐他们还有很多未曾得到过,世间的痛苦他们也都未曾离开,又怎么能知道没有烦恼的事情呢?要度化这些有情就困难了,不是那么简单。他们连求得暂时的世间安乐之心都没有生起,怎么会想进一步求得解脱生死的安乐、求得成佛的安乐?那是他们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也不会有这样的需要。我们学修佛法之人是看到佛的教授之后才知道要求得究竟的安乐,那些对于佛与佛经听都未曾听说过的有情,又怎么能知道求得究竟的安乐呢?要去度化这样的母亲有情,没有慈心、悲心是做不到的。

  比如一个母亲见自己的小孩就要掉下坡坎,为了怕孩子掉下去就赶紧跑来拉住他,调皮的孩子却想挣脱母亲拉他的手,拼命向相反的方向使劲,大家想想母亲此时是什么心情?现在很多人就是这个样子:三恶道很痛苦,他们好不容易才挣脱出来得了人身,佛说:“你们赶快趁着得到人身赶紧修行吧!”可他们却说:“不忙哟,我还要再掉下去一次,尝尝是什么滋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却不知道珍惜人身,就是不怕再到三恶道去一次!

  有个典故这样说:观音菩萨度众生,度到无可奈何时就流下眼泪,他当年在阿弥陀佛面前是发下了愿的:我如果对众生有了退转的心,就让我的头裂成一千块!当观音菩萨退心之时,他发过的誓言就成熟了,他的头立刻就裂开了。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老师,上师爱弟子与父母爱孩子是一样的,见弟子这样他就加持弟子变成了千手观音。这就是说具有大悲心的观音菩萨度有情都这么难,也会退心。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如何修慈修悲,我们只有将心修到坚韧无比,强有力了,将来度生的时候才不会退心。学大乘佛法的人如果退心当然一下子就退到小乘去了,那么他的路就只有去恶趣一条,因为他欺骗了一切有情。今天你对有情大声疾呼:我来度你们来了!可过几天你又说:我不干了!这不是欺骗有情吗?你有这样的因,虽说从大乘退到小乘,却得不到小乘的果,而只有去三恶道。后面讲菩提心时就会谈到这些。

  我们要将自己的心修成为利益遍虚空一切母亲有情而一定要成佛的心,如果没有慈悲心是做不到的。度众生比母亲教一个小孩子初学走路还困难,孩子站还站不稳,既要走又会跌跤,母亲教他走路时是什么感觉?诸佛菩萨度众生就是这样的。我们修学佛法的心退转了就像学走路的小孩子绊跤跌在地上一样,我们这些有情有的被佛菩萨扶了一下就上去了,退了心就掉了下去。

  有的人开始佛法学得很好,后来去学了*轮功,就退转回去了。有的杂志将*轮功说的不得了,说信*轮功比信释迦佛还好,因为他们比释迦佛还高些,他们自以为比佛还聪明,有些东西佛都不懂只有他们才懂,他们从根本上不承认佛是一切智。其实他们才是无等至高无上的邪见!…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