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P5

  ..续本文上一页这些人是要堕阿鼻地狱的,要将地狱坐穿了,因为谤法的罪是最大的!学佛法之人最怕的就是走了邪路,跌进这样的阴沟里面。一旦跌入这样的阴沟,就永远也爬不起来了,贤劫千佛都过完了,他们还在阿鼻地狱里面转!就算是进到饿鬼道,让他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这样过上几万万年,是个什么味道?我看到杂志上将*轮功拿来分析就忍不住要笑,那是些狂妄得不能再狂妄、自大得不能再自大的人,他们要将太虚空都挤爆了,因为他们还要再大些。*轮功是十足的歪门邪道,被那些东西沾染了就相当于身上沾了镪水,身体不可能不受伤。我们学佛法不仅要修正法,还要防止这些东西来感染干扰我们,一旦被这些所干扰,我们修正法所得的一切功德就都消失了。我们防备这些东西要比防镪水还要仔细,一旦被沾染就要遭殃。

  [她们自认为的快乐在本质上纯属变化了的痛苦。她们虽希求想要的快乐,但不知道修善——乐之因,虽厌恶不想要的苦,但不知道断恶——苦之因,她们的取舍正好颠倒而行,所以我的这些老母有情皆为痛苦所压迫。]什么是[变化了的痛苦]?因为人们通常认为的快乐马上就在变坏,是坏苦所摄,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能是加深自身的痛苦。人们通常的作法与正确的善恶取舍相反,他们是以生苦的办法去求乐,所以总是被痛苦压得气都喘不过来。从世间法上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人们本来应该以正常的方式从事经营,该挣多少就挣多少;有些人偏偏喜欢违规违法,搞歪门邪道,搞假的东西,以此挣更多的钱为自己享乐,可一旦被政府发现就会来查处,没有查到他们是侥幸逃脱,只要查到了就要算他们的总帐,他们就什么本钱都没有了,再也得不到安乐。

  【一切母亲有情如果具足安乐与安乐的因该有多好!愿她们具足!我要让她们具足!一切母亲有情如果远离痛苦与痛苦的因该有多好!愿她们具足!我要让她们具足!】

  这段话的前一部分就是我们修四无量中慈无量的心:愿一切母亲有情具足安乐,我愿她们得到安乐,愿上师三宝加持我让她们具足安乐,这就是修慈心。后一部分就是修悲无量的心。

  你在这二种想法中不断地修习,便能生起强有力的【慈心】与【悲心】。

  西藏早期的的菩提心修法都只知道由修四无量来修菩提心,后来阿底峡尊者在金州大师面前求得[七因果言教]与[自他相换]两种教授来修菩提心,宗喀巴大师将[七因果言教]与[自他相换]二两种教授合一来修,这样就更为殊胜。大家今天能得到这样的法露,得到这样的修法,是宗喀巴大师的大恩大德,不然我们只有按照修四无量的方法来修菩提心了,所以我们大家要高兴。

  过去的大成就者都是以修四无量的方法来修菩提心,帕邦喀大师这里所讲的修慈无量和悲无量的方法,是宗喀巴大师的修菩提心的方法,也就是将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言教]与[自他相换]两种修法合一而修,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以前没有依[七因果言教]而修菩提心,也没有依[自他相换]而修菩提心,只有以修四无量心来修菩提心。我们现在能依宗喀巴大师的方法修菩提心,大家一定要感恩,要感过去的大成就者的恩德,不然像我们这样的初业有情今天无法知道该怎样修菩提心。尽管我们大家的智慧、福报都差远了,但现在还能得这样殊胜的教授,都是阿底峡尊者和宗喀巴大师的恩德!

  有些人可能会想:“我何必要挑起利益一切有情这付重担呢?能引导有情的佛菩萨多得很哩。”这种想法是绝对不正确的,而且是很下贱和很无耻的,就像在今世指望别人的孩子来解决自己母亲的饥渴等苦一样。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担子只能落在自己的肩上。

  有人这样想:“这些事情是与我的修持无关,是其他佛菩萨的事情,我何必去抢着做呢?我现在只求自己得解脱的事多省力啊。”帕邦喀大师说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不正确的,而且很下贱很无耻。不报母恩还不下贱?就是以世间法来说,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个忤逆的儿子,忤逆之子当然是下贱的。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担子当然应该落在自己的肩上,你总不能说:“我的母亲很恼火、很痛苦,你们来帮我报母亲的恩吧。”这不象话嘛!因为自己曾经受到过母亲养育的恩德,当然应该自己报恩,怎么能推给别人那?

  一切有情都是相同的,从无始以来多次当过我的母亲,而且那时全都像今世的母亲一样,以大恩德抚育我。所以,回报她们的恩情不关别人的事,不能把责任推到其他佛菩萨的身上,而要自己独自肩负起来。

  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切有情都是我的母亲,也是佛菩萨的母亲,他们当哥哥多做些事情,让我这个作弟弟的轻松一些不行吗?”大家不能这样想,如果照这样的想法一推,自己感恩的心就减弱了,报恩的心也减弱了。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的现象:独儿、独女的父母往往可以被照顾得很好,如果孩子是两弟兄的话就不行了,这个月该弟弟,下个月该哥哥,总是想法推三推四,不愿自己赡养父母,大家万不能有这样的心理。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多,年轻时不觉得,人老了之后如果自己有钱还可以放心,孩子会经常来照顾,但也是千方百计要钱。老人有实用价值的时候,家里人都还愿意接纳他们,假如没有了使用价值那就麻烦了:子女之间会想尽方法推三推四,像甩包袱一样,就是不愿自己多尽一点赡养的义务。老太婆和老大爷相比,老太婆还算受欢迎,因为她们可以做饭,可以带孙子、孙女;老大爷则没用处,除了出去喝茶打麻将,没有其他用。

  所以,我不指望他人使有情具足安乐和远离痛苦,由我一人使一切有情具足一切安乐,也由我一人使一切有情远离一切痛苦,由我一人将她们安置于上师佛位。在这种想法中猛力地修习,便是修【增上意乐】。

  [不指望他人使有情具足安乐和远离痛苦]就是我不能由别人来做这样的事,因为既然是我自己的母亲,怎么能让他人去做该我做的事呢?[由我一人使一切有情远离一切痛苦]是大悲心,[由我一人将她们安置于上师佛位]是大慈心。[在这种想法中猛力地修习]就是以这样的心念天天想、天天想,直到生起了决定见,这就是修[增上意乐]。这个[增上意乐]很重要,二乘人和大乘人之间的差异就是有无[增上意乐]([意乐]就是心)。没有增上心的不管他修得再好也是二乘人,不是辟支佛就是阿罗汉,连自利都不圆满,更不要说利他了。有增上心的人到最后成佛的时候才能做到自利、利他双圆满。因此,我们学修佛法无论如何都要将增上心生起,能否生起菩提心的关键也在于有无增上心,没有增上心最多就是二乘之人。前面所讲的一切,声闻、缘觉、辟支佛、阿罗汉都具有那样的心,并且还有功能但是他们唯一缺的就是[增上意乐]

  “要将所有有情都度完,而且由我来负责,我非要成佛度完一切有情不可!”这就是增上心。这样的心修真了之后就一定成佛,不再有其他的路可走。缺了这样的心,再修也只能是小乘,大乘与小乘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有无增上心。

  我虽能生起这样的心,但目前的事实是,不要说是一切有情,我就连引导一个有情的能力都没有。那么究竟谁有这种能力呢?这种能力唯有佛才具足,其他的谁都没有。如果我也能获得佛位,那么就能究竟自他二利,每一种身语意事业光明皆能利益无数有情。

  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来说,不要说引导一切有情成佛,就是引导一个有情成佛也做不到。反过来说,我们连自己成佛的功能都没有,当然说不上引导一个有情成佛了。这是因为没有因,没有想引导一切有情成佛的心,本人还没有想成佛,哪里有成佛的因呢?

  [那么究竟谁有这种能力呢?这种能力唯有佛才具足,其他的谁都没有。]其他的任何有情都没有度一切有情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惟有佛才具足,才圆满。一般人认为有情是指没有学修佛法的人,其实一切没有成佛的,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在内都是有情。他们是有情里面的圣者,我们则是有情中的凡夫,不能说因为他们是圣者,就不属于有情了。我们修学佛法时有这样的愿心:“我愿将一切未得度者都度尽。”未得度者中当然包括那些生起了出离心、菩提心、空见功能的菩萨,我们若真正生起了菩提心,成佛之后他们都将是我们度的对象。我们总不能说:“这些有情让别人来度吧。”他们也需要得度,我们怎么能将度化他们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呢?

  [如果我也能获得佛位,那么就能究竟自他二利,每一种身语意事业光明皆能利益无数有情。]假如我们能够成就佛位,自利和他利都能究竟圆满,成佛之后除了身语意之外,自己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能讲经说法,自己所放出的光明也都能讲经说法。佛身上的光照进地狱里面去,热地狱都要降温,寒地狱都要生暖,这是做得到的。在座的各位成佛之后,都有这样的功能。成佛是在自己的心上种因所感的果,成了佛就有这样的功能。这里所说的都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如果是做不到的,释迦佛不会让我们这样做。

  所以,为利一切有情,我要尽自所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这种佛位。以这样的思维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

  大家要在心里这样要求自己:“我就是一定要尽快地成佛!”怎样才能快呢?要生起菩提心;怎样生起菩提心呢?要先生起出离心;出离心怎样生得快?要舍三世的贪著,要很好地依止上师,依上师的教授,要依次第生起的方法,才能生起出离心。

  简单一句话:我们现在学《三主要道》就是要生起菩提心,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们从思维世间有情的苦开始,修知母、念恩,生慈心、悲心,直到愿意为一切有情而成佛,将这些都修好了之后就是世俗菩提心,这属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则包括六度四摄,六度里面有证空性,将六度四摄修好了,将空性证得之后,其他的五度就是我们的福资粮,智慧度就是智慧资粮,这两种生起…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