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P17

  ..续本文上一页了,于是就惶惶不可终日,而是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可是佛法还没有修好,所以要赶紧修,哪怕只能活一天了也要好好修,明天要死是明天的事,今天还是要认真修。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跪拜就跪拜,实在跪拜不了了,就合掌在心里顶礼,总之一定要修。现在你们可以盘起腿来修,等以后实在不能盘腿了,把脚放下来还是要修。大家要想着:明天死是明天的事,今天没死就还是要修,一定要有这样的心!

  [我们必须仔细地修死无常,]这里所说的仔细就是认真,要依佛法的次第一个一个地想,不能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随便念一遍就是了。即便真是马上就要死了,只要这口气没有断,也还是要依道次第将法认认真真地想一遍,因为自己毕竟现在还没有死。万一佛菩萨来加持我,自己的福报一增长,说不定暂时又不会死。

  [随便大概地知道一下或想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仅是随随便便地笼统念一遍死无常不是真正念死,那只不过是在装着念死的样子,于心里却不能起作用,起码自己连念死是什么都没记住,心里怎么可能起作用呢?因此,修佛法重在认认真真地修。

  文中【寿无常】即开示念死法。这包括修念死的利益,不念死的过失,正念死的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及死相。如长时间修习,便能生起真正的念死心而消除现世的贪著。念死无常的思所成慧何时在心中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便告奠定。

  [寿无常]就是说人的寿数是不可保定的,死期随时都可以到来。正是因为人的寿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才要念死。前人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同样不能避开,一旦自己遇到了同样会死。[寿无常]是开示要我们念死时先从寿数的不可保定开始。

  [这包括修念死的利益,不念死的过失,]念死的利益和不念死的过失在我们正修时是要分开修的。比如我们忘失的是正法;自己不修或是修得不清净、不圆满;虽修不殷重;虽修不应理;临终时追悔,这些都是不念死的过患。念死的胜利就是:在修法的时候如果念死就有力量,这个意义很大,这种力量也很大。初修的时候不怕死,自己就可以好好将初段修好;修到中间的时候想到死来了怎么办,自己就会好好修;修完了还未到圆满,还差一点就想休息一下,想到自己要死,就会催促自己修圆满。这样到死自己都会高高兴兴的:“我是修得很好的,我这样修临终时会起作用的,诸佛菩萨会管我的。妈妈总是会管听话的孩子的,像我这样听话的佛弟子,诸佛菩萨怎么会不管呢?所以我应该高兴!”这就是不念死的过患和念死的利益,如果将这些在心里生起,那么我们就会想到:趁着现在还没死,我要好好修念死的法门。

  [正念死的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及死相。][三根本]就是:决定死,死无定期和死时除佛法外别无利益。修的时候分成三层内容来修,每一层内容又各分成三层内容,这就是[九因相]。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念决定死:一是死期来时没有谁能挡得住,就是自己曾有再好的声誉,曾有再好的身体都档不住;二是自己的寿命是不会增加的,活一天少一天;三是在生的时候因为自己整天在忙世间的事:忙挣钱、忙升官都忙昏了头,自然就没有时间修法。将这三层内容缘念之后就能生起一个决定见:我决定要修法。接下来念死无定期:一是南瞻部洲也就是地球上人的寿数不定,特别在末法时期寿数更是不定;二是促使我们死的因素太多了:以前的粮食蔬菜都是自然生长的,吃了对身体很好,现在的粮食蔬菜大都用了化肥农药,吃了可能要中毒,因此吃的条件更差了,所以死因更多;三是我们的身体都很脆弱:武术的教师爷一拳能把别人打倒,他自己也同样会被别人一拳打倒;由于我们的身体脆弱得很,今天高兴想多吃一点肚子又不争气,稍微受点凉就要感冒咳嗽闹一个星期,因此保证我们什么时候死是办不到的。这样就能使我们生起及时修法的心:“趁着还没死我要抓紧修!”再有就是念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利益:人到死的时候就是有再多的财物都救不了自己不死;自己的亲人、好朋友也都不能帮自己不死;就是与自己俱生同来、爱的要命的身体也不能不丢弃,死时只有意识走了,躯体只有丢在这个世界上(现在是火化,从前就是自己腐烂。)。这样就能生起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利益的心:既然佛法能利益我们,我们就要赶紧修佛法。

  念死无常是为了促进我们生起修法的心:一是要决定修法;二是要及时修法;三是要知道死时除佛法之外其他的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自己不能不修法。念死无常可不是让我们整天怕死,不是要我们变成一个怕死鬼,而是催促我们生起及时修法的心。我们都要知道为什么要念死无常,那是要促进我们生起修佛法的心:假如我们还没有即时修法之心,它可以催促我们不要想着还有明天,就是自己年轻,也不要想着自己还有几十年的寿命,要赶快修佛法才行。修佛法千万不能今天推明天,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死期哪一天会来,是一年以后来还是一个月以后来,乃至于明天就来,没有谁可以有把握。

  [如长时间修习,便能生起真正的念死心而消除现世的贪著。]如果我们生起了真正念死的心,对现世的贪著心自然就会放弃。比方说:如果明天就要死,我们就是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走到北京就能拿个金元宝回来。”我能不能办得到?现在我走路都要有人来扶了,怎么能走到北京去?我肯定是拿不到。人就要死了,再给我什么好处也没有用处。就算我将金元宝拿回来了,死的时候我能带得走吗?人死之时世间财富对他没有什么益处了,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佛法与业力。念死并不是怕死,而是催促我们学佛修法,好好学、踏实学、真正学,就是起这样的作用。

  [念死无常的思所成慧何时在心中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便告奠定。]如果我们真正有了念死的心,就有了修正法的基础。其中还有个不得不死,这就像我们去看戏一样:有人查电影票,你要拿着电影票才能入场,你总不能想看电影就直接走进电影院去看,那是办不到的。如果临死的时候我们将佛法拿在手里,未来生就可能比今生好,至少能保住今生的水平,否则下一生生到海底下去了,那就够自己受的了。

  我还要再强调一下:我们要仔细地修就是要认真地想,不能只想一切无常,反正都是要死的。这样笼统地修是生不起功能的。必须按我上面所说的次第,修三种根本、九种因相,要生起三种决定见,这样修死无常才能促进我们生起精进修佛法的心。只是随便地大概知道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是搬不动我们的执著心,也不会转变我们的观念。

  有关修死法及下面的皈依、业果等详尽的论述,应参考【菩提道次第引导】。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思维恶趣苦与皈依法类,但已间接地说了。

  什么叫引导?凡是我们能够依止而修行的教授就是引导。《菩提道次第》原文就是一种引导,都详细地说到了;诸大菩萨的解释更是明显,这些都是引导。以藏文直译,引导叫做赤道,就像学医的上解剖学课,将人或动物的尸体用刀划开,将里面血淋淋的内脏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清楚楚直接看到,所以称为赤道,这是藏文的直译。以汉文的讲法,用我们能理解的方式将其译为引导。

  [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思维恶趣苦与皈依法类,但已间接地说了。]这句话是说:虽然文章中没有直接说如何皈依、如何思维恶趣苦这两种次第,但是在意义中已经含有这两种次第的意思。帕邦喀大师虽然讲的是《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见,但是已经包含了整个的《菩提道次第》。皈依法是入佛教之妙门,要思维恶趣的苦才生得起求救的心,因为《三主要道》是概略地讲,所以就不能详细地开示,但是这些意思都是包括在其中的,也就是说这些是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见的。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