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2· 为什么要学[三主要道]▪P4

  ..续本文上一页,都要缘念一个简略的全圆道次第。

  第二个是观察所修之法,也就是其他的一切修法都是局部的、片面的,只有《菩提道次第》才是全面的,所以说《菩提道次第》是我们求解脱、成佛的心要。没有这个,你就是修无上密、修明心见性、修定,都解决不了问题。帕绷喀大师说:“菩提道次第是一切修法之王。”我们将这个观念弄清楚了之后就要做到:是菩提道的法就努力地学修,不是菩提道的法就暂缓,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学修。如果我们先修习那些旁支,就会耽误自己的正修。帕绷喀大师之所以这么慈悲地讲,就是告诉我们:“发心要缘念一个全圆道次第,修法要选修法之王《菩提道次第》。”这才是我们今后学修佛法的方向,如果把这个方向弄错了,于此生来说,我们就会多浪费精力、多浪费时间;于后世来说,我们是浪费了自己多生的时间,而且不知要浪费多少生。我们走路总是要走一条端端正正的路,不能偏斜。如果偏斜了,就算遇到路好也是岔路,如果遇到不好的路,那就够自己受了。学修佛法也是这样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最最需要的、又是必须的法来修,这样才不耽误、浪费时间,因为我们今生所作的就是缩短未来生中的学修时间。如果搞错了一点走入歧途,那就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万年的时间,所以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就是要依照《菩提道次第》一点点地向前走,这就是开始修学佛法的动机。

  今天又有些人是第一次来的,我要再重复一下:这个前言是翻译的人所写的,大家自己看,作为参考。这里面有很多是我不知道的事情他介绍出来了,我们很随喜。但是其中也有介绍错了的,因为他是听藏人的传说写出来的,这个作为大家参考。我们要学的就是专门学帕绷喀大师他老人家讲的。

  前一次讲过的内容我们还是要回想一下,有些讲过的内容我觉得很重要,我们重复学习一下:

  [那么这是怎样摄入的呢?当知所有经论之义说的都不外乎是帮助诸化机获得佛位的方便,为获佛位就必须学习方便智慧二因,这二种因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菩提心和正见这二个,为了使这二个在相续中生起,就要把自己耽著轮回圆满的心整个地颠倒过来。]这段话中的[摄入]指的是摄入三主要道. [诸化机]是指我们这些没有得度的有情。[方便]分就是我们的一切修法。[智慧]分就是讲一切修法的体性,这两样是我们成佛必要的东西,缺一样都不行。我们现在学习这种因,也就是学习这种方法,使我们自己能够趋入这个方法。

  我们要把菩提心生起,要把正见生起。简单地说,只要我们把世俗菩提心和正见这两个修好了,这个时候就是胜义菩提心。我们学《菩提道次第》就是既要把菩提心生起、又要证得空性,这个时候菩提心才圆满,才是胜义菩提心。单有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这个很重要。大家要明确: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生要起胜义菩提心。一部《菩提道次第》,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要积集生起菩提心的资粮,积集证空性的资粮,然后要去实修,先生起世俗菩提心,再证得空性后就是胜义菩提心,我们整个学佛的目的就是为这个。要将菩提心真正圆满,就需要将愿、行两种菩提心都修圆满了才行。我上面所说的是愿菩提心,还有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六度四摄,要将六度四摄都修圆满了,我们的菩提心才算真正圆满了。整个《菩提道次第》就是包含这些内容。

  除了《菩提道次第》别的法是否殊胜呢?当然殊胜,但是都有局限性,都不圆满。比方说我们人,有了右臂却缺了左臂,有右脚却缺了左脚,这都是不圆满。唯独修起胜义菩提心,才是真正圆满了。生起胜义菩提心之后,还要修习六度四摄,这样菩提心就圆满了。由此而知,我们要先生起厌离的心,然后要生起祈求解脱的心,这还只是第一步,才只有一半,还要等我们真正证了空性之后,出离心才圆满。因为证了空性之后,我们才真正达到出离的目的,能够断了生死,就是阿罗汉的身子才能入的寂灭的涅槃,如果没有空性就不行。所以说出离心的真正圆满,是要在证了空性之后才算圆满。同样,我们生起了菩提心还要证空性,这就是生起了胜义菩提心,同时还有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去行持六度四摄之心,这两样都圆满了,菩提心才算圆满了。这时我就要给大家道喜了:你们肯定要成佛了,不成佛是不可能的了。

  什么是[耽著轮回圆满]呢?就是我们贪一切世间圆满的心。我们要将贪世间圆满的心变为“大贪”,要“贪”为利益遍虚空一切如母有情,我们一定要成佛。大家就是要具有这样的心念,不要贪世间的东西。

  [这种希求自己解脱轮回的合格出离心生不起来,希望其它有情解脱轮回的大悲心就不会生起,所以没法不要这个出离心。为了成办佛的色身,必须积集福德资粮,这主要归究于菩提心,成办法身智慧资粮中最重要的是正见。]这段话中的[合格]即为合量。[色身]即为报身。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解脱,还说想解脱别人,这怎么办得到呢?这就是句空话。自己还感觉这个世间值得贪恋、还贪恋不够,怎么能说:“你们不要贪恋了,我一个人贪恋!”这是什么事情嘛!要自己先具有出离心,感到世间的痛苦不能忍、非脱离不可,才能联想到所有有情都是这样的痛苦,才会想救他们。佛法上简单地说就是:为自身解脱就是出离心,为遍虚空所有如母有情都能够得解脱就是菩提心,在修的时候各自的所缘不同,意义就是这样的。简单的一句话:出离心是为解脱自己,菩提心是为解脱一切有情。

  在一切积福德资粮的方法里面,积得最大的、最快、最多的莫过于菩提心。因为在菩提心里面是具备了六度四摄的,尽是利人的。有了菩提心我们就不是只利益一个或少数有情,而是要利益无量的有情,遍虚空没有一个有情不是我们利益的对象,只是看缘是否成熟,诸有情能否接受而已,所以我们想利他的心量就大得很,想培福也就容易。做培福的事、做利生的事都需要智慧,因此我们做培福之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增长自己的智慧资粮。还有专门讲法相以及体性的教授,更容易使我们智慧圆满。

  简单地说正见就是缘起有、自性空,这是很重要的。

  [因此,一切道要都能摄入三主要道而修,] 无论什么道都不能脱离上面这个范畴,不能脱离这个范畴就说明一切道都可以归纳到三主要道中来,所以三主要道就把一切都包括了。佛的一切说法都被《菩提道次第》所摄,《菩提道次第》的精要就是《三主要道》,因此说《三主要道》是佛法精要中的最精要。

  我们大家今天能共同学习,都是大家过去生中好好修学所积的善业感得我们聚到一起来共同学习佛法。在藏区有学这些法的,但在内地则很少,内地有很多讲经说法的,讲各种经、传各种法、灌各种顶的都有,但是讲《菩提道次第》的很少,讲《三主要道》的就简直没有。以前海公上师很慈悲,他讲过《菩提道次第》摄颂,但是真正全部讲《菩提道次第》的还没有,讲《三主要道》的更没有。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对自己来说能够迅速得解脱、迅速成佛,同时在内地也树立一个法幢。人们如果都能朝这个方向去做的话,就都可以达到解脱,都可以达到为遍虚空一切如母有情、依宗喀圣教的教义而成佛,这真是殊胜而又殊胜的事情!所以说,大家能够来学习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是很难得、很难得的;是稀有、简直稀有的!我们在这里学习就是带个头,以后大家好跟上来。

  [这是妙音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菩提道次第》里面这些道理是妙音,也就是文殊菩萨,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什么叫大宝呢?宝就是摩尼宝,大宝就是最大的、最殊胜的摩尼宝。我们在如此尊贵的上师面前想要什么法、求什么教授都能得到满足。有求解脱的教授,也有求断三恶道的教授,还有求成佛的教授,随便我们大家去求。修法不像学法这样简单,在修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形,有好的情形也有坏的情形,都需要找上师、求教授才能够帮助我们,我们才能很省力、很顺利、很节省时间地把问题解决了。靠自己看经书往往会凭个人的理解,有时看不懂,有时会理解错了。

  比方说现在的《菩提道次第》就已经说得很明显了,但是那里面还藏了多少教授,单看字面还是不懂里面的内涵。记录是无法一一记下上师的内心意义,要靠自己闻、思、修,三个阶段同时进行,最后才能理解这个教授的字里行间有些什么内涵。修的过程中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既要用世间法来看因果,还要用出世间法来看因果,心里才能明白。

  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讲因果,没有无因而生的果,更没有这个因生出另一个因的果的事,那就叫不顺因。我听到这样的说法:“只要把大圆满胜慧修好了,菩提心就自然会有!”这种话是鼓励大家修大圆满胜慧的,其实是因不顺。大圆满胜慧的因是讲缘起有、自性空的教授;菩提心的因是讲念母恩、报母恩、生慈心、生悲心、自己发心非成佛来度一切有情不可的教授。二者所缘不同,不会这个所缘生那个果。假如这个所缘可以生那个果,那么种玉米就可以收获麦子,种枇杷树就可以长出桃子,这是不可能的,因不顺嘛!

  [最初没有出离心就无法使心趋向佛法,]没有出离心,怎么能放弃、不追求世间的圆满呢?举个例子,现在的百万富翁还在追求成为千亿富翁,他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帕绷喀大师教诲我们时说得好:把我们贪恋世间圆满的心调转过来为众生成佛,这样恰恰就修好了。大家可以看看世间富翁们,就是再有钱他还在一天到晚的想着钱,拼命赚钱停不下来、也没有方法停下来,因为贪念的对境不同。假如我们将这样的贪心调转过来为众生解脱成佛自己非先成佛不可,这样的“贪心”就对了,这就是我们修行人将烦恼转为道用。帕绷喀大师就特别说,你们世人最会修了,你们把成办世间法的心拿来…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2· 为什么要学[三主要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