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P10

  ..续本文上一页能就更不同了,因为我们是为无量的众生在修,所以我们积的福慧就非常大。

  比方说我们救度一人只有一块钱,是很少、很少,假如说我们能够为救度遍虚空一切有情而学修,将来要报他们的母恩,要解脱他们而成佛,有无量数的众生,就有无量数的一块钱,这个数字是不是大到不可计算?全世界不过就几十亿人,遍虚空有多少亿众生,我们就等于存了多少亿的款。所以说心量不同,种性就变了,修学方面的障碍就小了,甚至可以说无所谓障碍了,无论任何对境都在修行,再有苦受也还是要修行。我们现在修时间长了就感到不得了:“哎哟,痛啊,坐不下去了,真恼火啊!”等我们得了定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情形了。假如我们真正证了空性以后,心里就不忧苦了;假如我们菩提心生起之后,心里就没有苦事了。那时没有那一样不是我们修行的对境,没有那一样不是我们修行的所缘。

  我们学佛法最要紧的就是要生菩提心,全部菩提道就是为生起菩提心。有人会问:“修菩提心只是修一个法门,《菩提道次第》还有那么多的法门嘛。”菩提心和出离心的修习过程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是生起出离心,这时的出离心只有一半,并不是出离心就圆满了。要将出离心的功能生起,要先将戒定慧修好,真正生起慧之后,出离心的功德才是圆满了。菩提心也是一样的,我们开始生起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我们还要接着去修六度四摄、证了空性之后,世俗菩提心就变成了胜义菩提心,那时的菩提心才算圆满。整个《菩提道次第》就是教我们怎样生起这些功能的,其他的经中都没有直接谈到这些问题。实际上所有经中都有这些内容,但大都是隐含在其中,只有隐秘的支分,没有明显的支分。我不是说哪些经不好,经都是殊胜的,所有经中间都包括了若干道次第,只是我们找不到而已。随便翻开任意一部经,都是佛亲自说的,他最后都说这个可以成佛,可是我们就是没有什么办法直接从其中找到成佛的方法。成佛是需要有次第的,就像我们读书一样,有幼儿园、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生。读小学时老师就说:“你们要好好学,将来就可以读大学,读研究生。”可是其中有多少次第却没有说,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菩提道次第》中才有成佛的方法,宗喀巴大师就是文殊菩萨,他将佛教三藏十二部全部包含、摄入《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来自于阿底峡尊者带来的《菩提道灯论》,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中特别标出出离心、菩提心、空见。我们如果依照《菩提道次第》而修,就不会浪费时间,也不会浪费精力,我们所做的全部都是在成佛的方面。

  现在我们大家聚到一起共同学习这部《三主要道》,是大家在过去生中很辛苦、很辛苦地修学,听了佛菩萨的话,尤其是听了宗喀巴大师的话,并且在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过了,现在才能在一起来共同学习,所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简单介绍一下,讲《三主要道》在我们内地是稀有中的稀有,就是在康藏地区,专门讲这个也是很稀有的。他们学的内容比我们完善,有五部大论,从下士道起,一步步地广开。我们现在哪有这么多时间,也没有这样的福报。我们现在就是学《菩提道次第》也不容易,当年我在康定,跟着昂旺朗吉堪布上师,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学完《菩提道次第》。我也曾听他过讲《圣道三要》(即《三主要道》),所以今天我才敢和大家来共同学习,因为我是有师承的,不是随便乱讲的,我会将自己知道的讲出来贡献给大家,自己不知道的我会告诉大家我不知道。大家应该生起无量的欢喜心,在内地要想听一听《菩提道次第》很不容易。在座的大家都是学佛法的,你们也知道,在内地讲这部经、那部经的;讲这个法、那个法的都有,唯独没有讲《菩提道次第》的。隆莲法师曾对我说她要讲《菩提道次第》,但是她现在没有精力来讲了。所以说,要学《菩提道次第》的确很不容易。《菩提道次第》那么广,它的精要就是《三主要道》。我们现在虽然只学《三主要道》,就等于是没时间学《般若》,就把《心经》学好,都是一样的道理,把《三主要道》学好就等于把《菩提道次第》的心要学好了。

  因为今天有新来的法友,所以我详细讲一下,这个《三主要道》是非常殊胜的,是不容易得到的。学佛法要有师承,没有师承,单看经书与典论,中间有多少密意就无法知道。有了师承,上师就会将这些密意开演出来,还要介绍修学中的经验。自己照着书去修肯定很困难,如果我们得到修学中扼要的地方,简单的说叫做语诀,就可以省力。举个例子,比如我给大家讲很简单的一句话:“当成真事来做”这就是语诀。这句话就是说无论在忏罪或是礼拜时,要把所做的一切都当作真实的事来做。仅是一句话:“当成真实事做”,我们心与法就合拢了,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年我的上师在讲法的时候,这类话对我们说得就很详细,每一个法都有它心要的地方,该怎么入手、该怎么修、修到什么程度才合量、怎样才能将疑惑和错误的歧途排除干净、最后如何才能圆满、究竟,这些都是要靠上师讲,单靠自己在经书中看是看不出来的。

  学佛法要有师承,没有师承就只能靠个人的能力和理解程度了,那可以说是抓一漏万!好多精要的东西都无法知道,因此我们学法第一个就是要有师承。第二个是所学之法一定是经过过去的大德将其中的杂染都排除干净了的,还要经过过去的大善巧者、大成就者修过并且得证了的,我们只能依这种法,因为这才是清净的法。光是法源清净还不够,还要支分圆满、不缺支分的法,这样的法只有宗喀巴大师教法才有。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是释迦牟尼教法衰落之后又使之复兴起来的教法,因此康藏地区的人认为宗喀巴大师是第二个释迦牟尼佛,所以称他为第二法王,这是由他们的信心而生起来的。为什么说是由信心而来的呢?修法就是要有道次第,道次第开得很详细、很圆满、很清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还亲自建立了很多学修的规矩,如学修五部大论,比我们扼要所学要更明细得多。另外他还建立了上下密宗寺院,由显入密。在显教中他又实行辩论,将每一部经论中的疑难问题、很不容易解释清楚的问题拿来辩论。当场提问,提问后立即回答,康藏地区称其为辩经,击掌之瞬间就要回答得出来,否则就是输了。如果经过多轮辨经都能获胜,才能考得格西。三大寺考出来的格西又在达赖佛面前再由八大经师辩经考试,选其中七名为拉禳巴格西。他们是最善巧,最能将疑难问题回答清楚的。这些是我们听了很欢喜,很随喜的内容,可是我们还做不到。

  大家现在是一天忙到晚,白天要忙工作,回家要忙家务,简直没有时间。现在我们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好好学《三主要道》,不管有多困难,大家共同发心将《三主要道》学清净、学圆满,这就等于是在内地开了好头,我们利用很短的时间,将出离心、菩提心怎么能够真正生起、将来凭这些成佛的东西算是初步得到了。道理搞清楚之后我们要天天串习,慢慢地将自己的心念变过来,这样才是真实得到了,真实得到之后我们再修密就必成。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忙着去修什么明心见性,修什么无上密,是起不到变心作用的。起不到变心的作用,业果就不能改变,那不就和外道一样了吗?

  外道所修的内容有些和内道是一样,六通的前五通是一样的,他们同样讲要得定的,照他们的方法修,也能得到奇异的功能,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因为今天新来了许多法友,所以我说得详细些。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帕绷喀大师所讲的《三主要道》。

  由于我们相续中不善业的力量最大,因此只有不善业会在临终时被润发。假如不善业被润发,那么下世所去的地方也就只有恶趣了,所以我们肯定将投生于恶趣。

  为什么说[我们相续中不善业的力量最大]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天天都在和人与事物接触,最难得的是为今天自己在外边做了一件好事而十分高兴地回家,这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形:下班回家心里高兴:“今天很不错,我对某人很好!”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少有?但是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做造恶业的事,却被被自己忽略了。我们平时总觉得自己是个善人,是最好的,在群众中可谓是标准公民。可是如果我们按照佛法的十恶业标准检查一下,自己的恶业干净了吗?没有干净吧。我们的身三业:杀、盗、淫;语四业:两舌,恶口,乃至于绮语,妄语等等都干净了吗?我们心里的贪、瞋、痴干净了没有?这些我们大概都没有认真检查过。就算我们没有现行的恶业,可心里是不是有活动呢?这些我们同样也没有认真检查过。

  最大的、最难克服的不善是妄语,在座的个个都会犯妄语,就算你在其他方面都修得很好,妄语也是难免不犯的:有些事别人问到了你却不敢说真话,就只好对别人说假话,这是很自然的。我曾看到过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买到电影票没有?那个被问的回答说没有买到,其实电影票就在他的口袋里,他不敢说实话是因为对方比他力气大,说了实话电影票就会被抢走。就算你今天没有机会犯妄语,也难免不犯绮语。绮语就是说没意义的闲话,张家长,李家短,既不利于人家又不利于自己,这种绮语我们犯了没有?难免不犯吧。看起来是小事,很不要紧,但是业力可是要天天翻番的:今天是一,明天就是二,后天就是四。这样倍增起来,小恶就会变成大恶。

  像上面所说的恶业我们干净了没有?大约都没有干净吧。可是平常自己还是觉得了不起:我是鹤立鸡群,总比别人好些!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恶业。至于做善业、做能利人利己的事,我们却是很难遇到这种机会。别人与我们发生接触时,我们首先会考虑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危害,通常不会生起利他的心,这样当然很容易成恶业。所以尽管我们看起来是有很好的功名,但是自己的心识中天天都有恶业。…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