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P13

  ..续本文上一页实中,于是便认为这个宇宙没有解脱,这就是一种邪见,有这样的邪见必然引得自己下堕。

  总而言之,在没有根本解脱轮回之前,一切都逃不出苦的自性。所以,我们必须从这种环境下解脱出来,而且必须以我们现在的人身来作。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总认为我们在今生中绝不能获得解脱而寄希望于来世,然而以我们现在的人身能够办到。我们已获得暇满人身,这是修法的殊胜身,也遇到了佛教等,远离一切违缘,具足所有的顺缘,如果现在还无力求解脱,那么何时才行呢?

  [在没有根本解脱轮回之前,一切都逃不出苦的自性。]就是说在我们在没有根本解脱轮回之前,无论处于何趣,本身都含有苦,都是以苦为自性的。[自性]就是体性,比方说包子和馒头都是面粉做的,面粉就是包子和馒头的体性。无论我们生在任何一种乐趣中,只要没有根本解脱轮回,其本身就是生苦的,所以都是以苦为自性。

  [我们必须从这种环境下解脱出来,而且必须以我们现在的人身来作。]这就是说我们不是要等哪一辈子作了梵天王以后再求解脱,而是现在就要求解脱。如果现在不立刻求解脱,今生一结束就要堕啊!这是非常重要的。今生我们得此最好、最好的人身,却不求解脱,以后还有什么机会求解脱呢?大多数人会有这种想法:“解脱好不容易哟,哪是今生就能办得到的!我们现在就这样做了,解脱就等以后再说吧。”这样的心是不行的,这就等于你是在做事,却干得一点不起劲,懒懒散散的怎么能将事情做好?一定是做不好的!

  [我们已获得暇满人身,这是修法的殊胜身,]能够得到人身是很不容易的,具有人身才是修法最好的机会,因为人身有苦,所以才生得起厌离心;才生得起出离心;才生得起救一切母亲的心;才生得起菩提心;才能努力求成佛的方便;才能究竟成佛,只有人才能这样做。人世间各种苦在一般人看来是很痛苦的,但在学修佛法之人看来却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有了苦才知道厌离。如果我们生活得非常好,假日里能坐个汽车到公园去玩,吃的都是最高级的,吃完有车送自己回家舒舒服服的休息,我们还能生得起出离心吗?一定生不起了,因为没有苦了。要有了苦才生得起厌离心,有了厌离心才会去求解脱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有人身才行。还有一点是最殊胜的:只有人身才能受戒而生功能,生在其他的趣中连受戒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所学的佛法就是戒、定、慧三学,没有戒怎么能得定?怎么能生智慧?所以说得人身是最殊胜的。

  [也遇到了佛教等,]能够遇到佛法我们要高兴啊,尤其是我们遇到了宗喀巴大师的教法,这可是太殊胜、太殊胜的了!佛当年给人们讲法的时候,那时听法者的根器与现在人不同,佛一说大家就懂了,以后人们的智慧一天天衰落了,佛就必须详开。衰落到了今天,只有宗喀巴大师的教法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使我们有所依从。大家今天能在这里学习这样殊胜的佛法,是诸位在过去生中不知道如何的勤奋、如何辛劳地在佛法上用了功,才能感得今天聚在这里学习,否则大家现在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吃火锅、跳舞、享乐呢!这很简单,因为你们有福报,不用在好的方面就一定会用到坏的方面去了。

  [远离一切违缘,]能够远离一切违缘是不容易的,今天诸位来到这里,我们大家还是克服了很多障碍才能聚到, 这里,每个人都会有些牵挂。障碍我们修行的违缘有两种:一种是坏事情,是来危害我们的。另一种是好事情也会给我们制造障碍。我们要明白,凡是障碍我们正修的事情,我们就要躲、要化、要让开,但不能做正面冲突,如果做正面冲突,障碍只会越来越厉害。坏事来了是很明显的障碍,好事情来了又不能不去做,同样把自己的正修耽误了,所以也是我们的障碍。归纳起来有两种人是我们正修佛法的障碍:最亲的人以及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都是我们的障碍。除了这两种人,其他的人都牵不动我们,而这两种人一来,我们就好比牛鼻子被牵住,就非跟着走不可。

  [具足所有的顺缘,]比如我们今天就是有了很大的顺缘。有了这么好的因缘还不赶紧去求解脱,未必要等到堕了三恶道才去求解脱?万一你来世成了天人,一天到晚玩乐得昏了头,还想得起学修佛法吗?所以说只有在得了人身时赶紧去求解脱才是最殊胜的。

  所以,我们应该当下即求解脱轮回,而获得解脱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宝贵的增上三学。因此,当我们想到“我必须尽力学习宝贵的增上三学,以便从这轮回的大苦海中解脱出来。” 作这样的思维,便是根据共中士道次第来改正我们的动机。

  [当下即求解脱轮回] 中的[当下]指得是现在、是立刻,求解脱千万不能向后推啊!不能推到下一辈子,不能等我老了再来,不能等到我的孩子长大了再来,而是现在就要做,今天就要有这个心念!不管路有多长,我们走一步是一步嘛,假如在原地踏步,我们就没法前进;万一倒退了两步,以后自己还需要多走两步,所以帕绷喀大师说要[当下]就做,也就是要我们从今天开始下决心马上去求解脱轮回。

  [宝贵的增上三学]中的[三学]就是指戒、定、慧,对于整个佛法来说也就是戒、定、慧三学所含摄的一切内容。任何一个法门、任何一个教授、任何一个修法,都是戒、定、慧三学所摄。去掉与法相违的、坏的、不好的就是戒的学处;有定力,能保持心与法合一就是定;将法修到熟极了,身体生起了功能就是慧。任何一个法门,无论是再小的法,还是再殊胜的法,都离不开戒、定、慧三学。

  我们都要发这样的愿心:“戒、定、慧三学我一定要学,尽管我现在不会,不会就学嘛!”大家就是要有这样的心,因为整个佛法都包含了戒、定、慧:修最起码的皈依是戒、定、慧所摄,修最高的无上密还是戒、定、慧所摄。去除不应该做的就是戒,有定才能使心与法合一,最后要求得的结果就是慧,从轮回的大苦海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之所以学修戒、定、慧,就是为了解脱轮回,永远不受苦,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单纯地求断三恶道了,我们就连生死轮回都断了。

  那么这就足够了吗?不行!因为即便为了自身个人的利益而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位,仅此还难以完全圆满自利,利他也是很微小的,这是因为我们尚未能断除所知障和四种无明等的缘故。所以正如所谓“渡一次水须撩二次衣”,就算由小乘道获得阿罗汉位,最后还得发菩提心入大乘资粮道,从头开始学佛子行,就像新入寺者,从行茶僧开始干起直到升至堪布,后来转到其他寺院,又得从行茶僧干起一样。因此,从一开始就入大乘十分重要。

  [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位]中的[位]字意指生起他们的功能。这段话的意思是:断生死轮回还不是我们最后的目的,因为就算是生起声闻缘觉阿罗汉位他们那样的功能,还是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作用则更是很小,因为我们还没有断除所知障与四种无明等等。

  这里我要讲一下[四种无明]。无明本来只有一种:对一切法求执实,起执着这就是无明。为了区别有情和其他不是有情的分别,我们就分出人我执和法我执,实际上本来只有一种基本的法我执。海公上师就曾经给我们开示过:我们断无明之后就证了空性,就有了二十种空性,这是他为了针对我们在二十种不同的情形下不要起执着才详开的,将这些缩小了来说,就是人无我、法无我,再把它归纳起来宇宙间就是法无我。

  [四种无明]是什么呢?这[四种无明]就是四种非染污无知,也就是:对佛法的无知;对极远时的无知;对极远处的无知;以及对诸义类无边差别的无知。更进一步讲就是:对佛的功德与佛所说的法不知道;对八万大劫以外的事不知道;对三千大千世界以外的事不知道;对无量无边各种事物的意义与种类的种种差别不知道。阿罗汉对这些都不知道,因为他们还没有将这四种非染污无知断除,只有佛才断除了这四种非染污无知,所以佛自利、利他都是圆满的。

  [渡一次水须撩二次衣]就是说人们在渡河时应事先把衣服撩起扎好,否则在河中衣服散开会被打湿,还要再一次将衣服撩起。帕邦喀大师以此做比喻说明:与其走由小乘道获得阿罗汉后再发菩提心入大乘资粮道的冤枉路,不如一开始就发菩提心,入大乘资粮道。

  因为帕绷喀大师是出家人,他讲法时的听众也是出家人多,所以他举的例子也都是大多是针对出家人的。这个例子是告诉我们:应该以自己最需要的、最心要的佛法来修学,不要像他在例子中所举的僧人那样:本来在一个庙里从倒茶的僧人慢慢升到了做堪布,可他一换寺庙,就又必须再从头开始。

  我们应该一心一意地修菩提心,依宗喀巴大师的教义、依最心要的道次第教授好好地学修。不要被善的违缘所干扰,不要有人对你一说:“来的这位活佛可不同哦,是远方来的,多了不起啊!”你立刻把头就伸了过去。万一他给你脑子里倒一罐污秽,回来你可怎么洗?心上的污染比身上的污染更难洗,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家要很仔细。对上师要观德,对他了解了之后,生起了信心,才能去依止。

  在学修佛法上,我们一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法可修了,就不要再拿暂时生不起功能的法来修,那样会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说句老实话:耽搁了一天,我们学修佛法的时间就少了一天;过了一天,福报就短了一截。就如帕绷喀大师所说的:我们的人身太殊胜了,想成就什么都需要靠人身;世间的一切圆满要靠人身;出世间的一切圆满还是要靠人身,不能把人身糟蹋了!否则不仅是对不起自己,还对不起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他们在盼望我们能够去解脱他们,我们偏要让他们慢慢等着,当儿女的不该有这样的心!就如家里失火,妈妈就要被火烧到了,你却说:“妈妈我就来了,等我搬了家具就来。”等你来时,她老人家早就被火烧…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