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成佛我就必须学成佛的方法,学成佛的方法有道次第,现在我就是要从最基础的法门开始学习。”大家一定要下这样的决心。不要对自己说:“这些还是留到下辈子我再修吧,或者等我孩子长大后再修。”不能有这样的心,因为死无常,所以马上就要下成佛的决心。
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说佛身上放的光都能解脱一切有情。通常的教授、仪轨上都说:佛放光,乃至我们放光去迎请佛。但是大家要知道,并不是放光就能起作用了,外道修得好也同样会放光。放光是什么含义呢?佛身放光就是指佛的心念,假如佛的心念要到我们这里来,无论离我们再远他都能来。在修仪轨时我们念自己心放光,迎请本尊,迎请上师等等。可我们现在是初业有情,能有什么光到佛那里去?我们从哪来的光呢?说我们放光同样是指我们的心念,因为我们在修学佛法时心境是清净的,所以是光明的。佛的光照到我们身上,就是他的心念到了我们身上。我们迎请佛也是用自己的心念,相隔再远心念都能去,不然我们这样的初业有情哪里放得出那么远的光?再加上佛菩萨的心不舍有情,我们的心念一去,他的心念马上就和我们的心念合一了。比如我们要到兜率天去,就应该天天修法,迎请上师,这样才能去得了,其实是心念能够去得了。北京那么远,你心念一想,就能去得了。佛的功德圆满,他的心念出来时是以光明为相的,所以我们感到是他在放光。以不了义来说是佛在放光,以了义来说就是佛的心念到了我们身上。当我们的心念与佛的心念合一了之后就有两种作用力量:自己通过虔诚地修而获得的力量再加上佛加持我们的力量,两种力量合一了,就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若加上一个人来帮自己,自己的力量就大了。因此我们修学佛法时既不能离开自己殷勤的修学,又要求得上师三宝的加持,也就是求上师三宝给我们帮助的力量。
[在每个有情面前,均能变化出适合于这个有情的界、根、意乐及随眠的色身,并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说法等。]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成佛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心量的!我们要在一切有情面前说法度生,必须首先适合各个有情的界,也就是适合各个有情本身具有的特性,这样才能合得起。比方我们是人,释迦佛要度我们就要示现人身才能与我们合得起,假如他示现一个虫子就与我们不合,示现天人我们也听不懂他的话。再有就是根也要相合,这个相合是指要相合于有情的,而不仅是相合于说法者自身的。同样,意乐也是要适合有情,不是说法者自己说好就行了,你说好听者不乐意怎么办?还有最难的是随眠的色身,随眠是什么?就是烦恼。你要度众生就要适合众生的烦恼。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要和众生合得起。单依说法者不行,说法者要和众生合得起,现这种众生的相,用他们的语言来说话。就比如对中国人要说中国话,不能说外国话;在康藏地区要说藏话,不能说汉话。你要度一切有情就要怀着报恩的心,万事各方面都要将就有情,这样有情才喜欢听你的话。假如你与他合不起,他就不会听:“你说得好,你说你的,与我无关!”只有你与他合得起,他才肯听你的话,你才可以帮助他。不具大悲心的办不到,大悲心没有生起之前,肯定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大悲心生起了,根本就不想自己,只想为了一切有情才能做得到。
那么,我有没有能力获得这样的佛位呢?有的;成佛所需身中最殊胜的是暇满身。南瞻部洲人所具有的胎生六界之身,是极其殊胜的,以此能在一生中成就双运金刚持位,我们只是没有去修才没有成佛。
[胎生六界之身]即指人身。[双运金刚持位]就是密法里所说的佛。显教里所说的成佛,就是如释迦佛一样的身子,是佛示现给我们看的,其实他们都是具备金刚双运身,完全是显密合一的,只是我们众生的根基不同,有适宜说密法的,有不适宜说密法的,所以贤劫千佛讲说密法的佛只有几尊。
[只是没有去修才没有成佛]这句话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面说人身如此难得殊胜,只要我们修就可以成佛。世间法中哪一样不是我们人做的?世间法我们能做得好,如果用来学佛法还是同样可以成功。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去修,单听闻不够,必须要修!修就是反反复复地想这个道理,从而得出决定见,自己的行动全都依决定见而行,这才是修。
成佛的方法是大乘法,我们已遇到了圆满无误的圣教心要——“胜者第二”宗喀巴大师的显密双修无垢教法。简言之,我们只是被自己的不精进所蒙骗,事实上我们具有远离一切违缘,具足一切顺缘之妙身。如果现在还不能去修,将来比这更好的身和更妙的法肯定是不可得的。
[胜者第二]就是第二法王。[显密双修无垢教法] 在显教里面,很多修法都隐含着有密法的修法。 [被自己的不精进所蒙骗]就是说我们大家不肯鼓劲努力,只随随便便地修。能得人身是很不简单的,就是要得一个残脚歪眼,肢缺体残的人身都要守一条清净的戒啊!要得到像我们这样圆满殊胜的人身,既要把戒律守清静,又要六度圆满(就是不能达到圆满,起码也要有相当的水平。),还要发清净善愿,才可以得此圆满殊胜的、可以学宗喀巴大师教法的人身,所以这是不容易得到的。千万不要因为世间的事情就把自己的福报浪费了,这是很可惜的。我们得到这么好的人身,一定要做成佛的事情。
成佛不怕很困难,是一定办得到的,释迦佛已经给我们示现了,他就是以人身修成的。他的修成告诉我们,我们的人身也修得成。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大愿:“从今天起,我学修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成佛!”做的当然要从基础开始,万丈高楼是从地基开始造的,我们就是要从简单的做起,目标还是要将万丈高楼建成,也就是要成佛。
[更好的身]就是我们能够解脱,能够成就菩萨的身,这就是我们的更好的身。自己现在不鼓劲,不努力,佛位就不会凭空落在我们的身上,因为没有我们这样的因,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加倍努力。
[更妙的法]就是我们能一步步地修上去,修一步比一步更好的法。比如我们在修下士道的法时,中士道的法就比下士道的法更殊胜,上士道的法就比中士道的法更殊胜。
没有基础听了再好的法还是修不起,所以大家现在不要忙着修更高的。我们现在努力地修一步,得一点,来生就少一段辛苦,来生我们还可以继续修。虽然来生我们还是要从头修,但前生曾修过的今生修起来会快一些,前生没有修过的,今生想要修成就很困难。既然修成很困难,我们就慢慢修行吗?不,我们还是应该快快地修。我们现在修过了,来生才不会那么困难。尽管来生还是要从头修起,初修时要三个月才生得起的法,修过以后的可能只要三个星期,甚至一个星期就能生起功能,这就是一个熟练与不熟练的差别。比如学过机械的人,眼前的机器搞熟了以后碰到其他的机器都能很快地开起来,没有学过机械的人,看到机器怎么也没法让它动起来,这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人说,现在是浊世,是恶劣的时代。事实上,从无始以来,我们从未经历过比现在更好的时代!现在值此侥幸获得这样一次机会之际,我们必须尽力去修习佛位。因此,当我们想到:“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尽力去获得无上圆满菩提。”而忆念菩提心的所缘相,作这样的思维便是根据上士道次第来改正我们的动机。当行者生起“无励力”的体验才算真正的发菩提心。
[事实上,从无始以来,我们从未经历过比现在更好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环境苦啊,尽管现在的物质享受比过去好得很多,但是现在人的心却比过去的人苦得多,修学佛法的时间也不够。为什么帕邦喀大师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期呢?正是因为现在有各种的苦,有了各种苦相才生得起厌离的心,才会想要出离。有苦的时候我们才生得起厌离的心,有了厌离的心才会想出离,有了出离心才会想如何去出离。总之,有了苦受我们才想出离,才想得到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母亲也在同样地受苦,我们才生得起菩提心,所以帕绷喀大师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就是这个道理。
当年在康定我们修学后都发愿生阿弥陀佛净土,昂旺朗吉堪布上师没有对我明说,只是告诉我不要经常念。回去后我就想,生阿弥陀佛净土这么好的愿,为什么上师叫我不要经常念?以后听了昂旺朗吉堪布上师的教授我才知道,不是简单地念“阿弥陀佛”就能生阿弥陀佛净土了,还是要自己修得有功能。净土也分三品九等,自己在世上修到哪种程度,就到哪一品、哪一等,这是一种修学。另一方面,生于阿弥陀佛净土的人那里没有苦可受,道理是都讲了,没有实境自己的心里怎么能生得起功能?肯定生不起的,所以生于阿弥陀佛净土的人还要发愿,再生到南瞻部洲来。与其生到阿弥陀佛净土以后再发愿到南瞻部洲来,这不就等于[渡一次水需撩两遍衣]了吗?我们现在已经生在南瞻部洲了,何必还要再求生阿弥陀佛净土呢?那为什么还要讲发愿生阿弥陀佛净土呢?那是因为佛对那些实在不懂修学,讲道理也听不进去的人,只好对他说:“你念阿弥陀佛好,以后能生阿弥陀佛净土。”这是佛的一种悲心。真正学净土的人还是要学教理,并不是只念阿弥陀佛。所以从那以后我有时也会念一两句“阿弥陀佛”,但不天天念。我们千万不要[渡一次水须撩两遍衣]。
[所缘相]就是想哪些才是生菩提心的条件。所缘是分为两种:形象所缘就是观佛菩萨的像或观上师的像,义理所缘就是想道理,以道理为所缘。修菩提心是以义理所缘为主。上面帕绷喀大师说得清清楚楚,他以悲心来说明不要[渡一次水须撩两遍衣]这个问题,引导我们从学修佛法开始就发菩提心。
什么叫[无励力]?就是当一个法修到熟极了的程度,不需要思维、不需要刻意鼓劲就能自然而生起正确地心念,这就叫做[无励力]。比如学机械的人,各种…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