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P8

  ..续本文上一页己没有认识到这是必修,自然没有很热忱的心来修法。有人会说:“这些东西是很好,待我有空了就来修。”他并不是不修,而是想等自己有空了才修。如果修法要等有空的时候那就是下辈子的事,这辈子就算了。世间来打岔的事情总是会很多,你到什么时候才会有空修呢?

  为什么帕绷喀大师用念“嘛呢”来举例子呢?因为在康藏地区念“嘛呢”很普遍,没有一个藏族人不会念“嘛呢”。“嘛呢”是观音菩萨的秘密心咒。在我们内地是念“唵嘛米吧米吽”,这是唐代时的译音,在康藏地区则是念:“嗡嘛呢贝美吽”。“嘛呢”就是现在所说的摩尼,也就是摩尼宝;“贝美”就是观音菩萨的秘密名号;前面“嗡”字代表身语意;后面“吽”字就是请你为我们加持。这个咒子的意思是:如摩尼宝一样的观音菩萨,请加持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这个咒子在康藏普遍流行,没有那个不会念。

  我们初修时一定要防备一上座就想打瞌睡,一旦这个习惯养成了,以后无论怎样修,只要一上座就要打瞌睡。如何防止瞌睡和散乱?最好的方法是在每天最清醒的时候去上座,万一工作忙,那个时间挤不出来,上座前也要闭目休息一会,能睡着最好,睡不着也要暂时将世间的事情放下、丢开,静养一会,这样再上座就不容易打瞌睡。上座时如果昏沉来了,我们要思维皈依三宝的好处、三宝的功德、佛的功德,使自己兴奋起来就可以对治昏沉。如果这样还不能排除昏沉,就宁肯不继续修而下座,否则将养成上座就是自己休息时间的坏习惯,就永远没有时间好好修法了。这是初上座修的人需要特别注意的,一定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不要变成一个瞌睡虫,只要上座就打瞌睡,那就什么功能也修不起。这种情形我是经历过的,我的方法就是先小睡一会儿,待精力恢复之后再上座。不然像我这样的衰老,更容易昏沉。我当年一座三个小时都是清楚的,现在我一口气座上一个小时就坚持不下去了,昏沉会不断涌上来,为了不打瞌睡,我就宁肯暂时不修。

  我要告诫大家在上座修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上座打瞌睡;二是修法的时间要短,修法的内容要少,修起了力量之后再增加修法的内容。不要认为:“跟着上师学了那么多法,都那么好,一样也舍不得丢,我每样都要修。”上师教的每样都好,都可以得加持力。可是如果修法的内容太多,这辈子就一定修不起功能,等下辈子再修吧。所以大家无论如何都先要拣少的、短的法来修,要认真地修,修到熟极了的程度才能生功能,如果没修熟就生不起功能。大家现在修法时还会出现妄想,修法时想这个事情的同时会想另外的事,这就是掉举,掉举同样也是修行时最忌讳的。我们修法时既不要昏沉,又不要掉举,在得定之前我们就是要和这两样做斗争,既要能够清清楚楚没有昏沉,最后连细昏沉都断了;还要能够没有掉举,不想其他另外的事,到最后连细微的掉举都没有,这样再努力地继续修下去,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轻安。先是心轻安,再是身轻安,最后就可以得定了。

  得定就是前面我所说的小有成就。把业果取舍搞清楚,今生尽做善业,不做一丁点恶业,这也是小有成就。我们初学修佛法的人目前就是要向这两个目标进军,无论如何都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两个目标,不管你在念什么仪轨,都只能算初业有情(是修行者但又没有生起功能的就是初业有情。)。如果连修都不修,那你就是在佛的大雄宝殿外面玩耍;已经修了,虽然没有生起功能,那就是进入大雄宝殿了;如能修得生起了功能,就是小有成就了,以后再继续修,下一步就是取得大成就。

  生起了大成就,我们的肩上才可以负担起弘扬佛法的重担,不然我们拿什么给他人说法?照着书本说,别人自己也会看,哪个要你来说?我们给别人说法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上师的教授如何,二是自己修行的体会如何,这样别人才喜欢听。别人辛辛苦苦跑来听我们照着书本说,还不如自己拿着书看就是了。这就是说我们先要能住持,后才能弘扬。自己对佛法里的内容要有体验、要很熟,不要说生起了功能,至少也要在心里串习过很多次,要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才能跟别人说法。否则万一别人有疑难问题向我们提出,自己没有经验怎么回答?怎么能利生呢?如果我们只是凭着想象就跟人家说法,那就要负因果责任,就算碰对了,法说得没有过失,但是万一把人家引错了路怎么得了,这可不比世间的因果,成佛的因果引错了怎么得了!

  修法的方法就是闻、思、修,这是宗喀巴大师教我们的。把佛法的道理反复地想就是思;上座再扼要地、反复地想,使心生起功能就是修。有了这两样,我们辅导有情就可以少犯错误。我不敢说没有错误,只能说少犯错误。如果我们没有一点思和修,人家来请教问题,自己就会想当然地给他说法,你当然说得很高兴,人家可就受害了。

  我反复对大家强调的就是我们此生总是要抓个小有成就,无论如何今生都要能够小有成就。不管修定也好,将业果搞清楚知道如法取舍也好,这两样总是要抓到一个。将业果搞清楚,能如法地取舍,我们就能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把定修起了,我们就可以脱离欲界,就不受欲界的干扰,可以有资格进入色界、无色界。色界、无色界必须要修定才能进入,没有修定的就进不去,我们现在的善业做得再好都是欲界的,就算自己投生到了欲界天里,在欲界天里生活得再好,也还是难免要下堕。这就好比一个旅店打广告:“你们进来吧,做一夜的皇帝!” 商家靠着这个来赚钱,告诉来住的客人可以在这里过一夜的皇帝生活。我看了简直要发笑:只当一夜的皇帝,这个皇帝当得也太短命了!

  [连好好地念一遍《喜足天众颂》都很困难;结行中的回向发愿也多半流于现世这一方面。所以,我们自以为很大的善实际上力量极弱。]《喜足天众颂》就是上师瑜伽法,如果将那些颂子好好的念一遍都很困难,就说明心中夹杂有烦恼,有昏沉,有掉举。回向时人们所发的愿大都是愿我的事业成就,愿我的官越做越大等等,很难是为后世想,为未来想。

  为什么说 [我们自以为很大的善实际上力量极弱] 呢?那是因为我们做善的动机不够强烈,比如我们到昭觉寺去礼佛的功德大不大?我们去做供养的功德大不大?当然很大,但如果我们回向的是愿我的孙儿长得胖、愿我的娃娃长得好,这有什么结果?如果我们回向的是愿今后的生活很顺利,这又有多好的结果呢?如果我们回向的是为解脱生死,就成为将来解脱生死的因,那么善业的力量就很大,更殊胜的是回向为利有情愿成佛。请问大家,朝拜昭觉寺的人有多少会发愿:为利有情我愿成佛?这看起容易,实则是个难事,而且确实很难。不要说是这些在家人,出家菩萨是不是都能发愿为利有情愿成佛?是不是每天早上都想过这个发愿?恐怕不见得天天都在想。(在座的出家菩萨不要生气啊,我说的是实话。)今天想起来了我就发这个愿,假若没想起来就算了,因为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的。这话不只是说你们,我也是一样,哪一个会早上一起来就想:为利有情愿成佛,今天我要好好持戒。还不是想早饭我怎么吃好,吃了早饭我怎么上班,哪里会想为利有情愿成佛?没有因哪里去找果?没有人叫你不发善愿,是你自己没有去发善愿,怪不到任何人。

  我们将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是不容易的,而且确实不容易!我自己知道,自己是摔了若干次跤,失败了若干次,这是我的觉受。有战胜烦恼的时候,可被烦恼击倒的时候也不知有过多少次。简单地说,我们学修佛法就是与烦恼作斗争。烦恼是引生苦的,与烦恼作斗争就是为了离苦。离了烦恼所引生之苦,若再依菩萨行培福,我们就有了乐因。我认为现在修行的重点应该是忏悔,而不是修明心见性、不是修无上密,我是如此,希望你们大家也如此。

  大家不要小看忏悔,恶业忏悔干净才能证得法身。不可能心上还有不干净的恶业就可以证得法身,这是绝不可能的。学修佛法要证得法身之后才能有报身,法身都没有证得,那里去找报身呢?证法身需要心上干干净净、彻底地干净,最好的便利办法就是忏悔。自己不断殷重地忏悔,就不会新种恶因,心里才能干净。“这样的事情我不能做,我确实不做、肯定不做、就是不做!”有了这种承诺的心,我们还会去做不该做的事吗?肯定不会去做了。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做下去,心上慢慢地就能干净。这就像衣服有点脏了不去洗干净,污渍就会一天天地堆积起来;衣服再脏天天洗,总有一天会洗干净。我们修行时面对恶念也是同样,假如对于不善的事心里觉得没什么,甚至感到这么做还好些,这样恶念就沉积下来。我认为大家都应该依教授重视忏悔,重视忏悔现生就能起一个减少障碍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忏悔,恶业现起就是障碍,就将障碍我们修学佛法。佛法千丝万缕都是互相牵连的,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把罪业忏干净。

  上面所说的归纳起来就是三样:加行发心要正确,正行要正确,结行要正确。做任何事都有加行、正行、结行,比如今天要出门办事,自己必须先要穿好衣服,这就是加行;办事的过程就是正行,办完事回家来就是结行。前两样做的是善行,不能说回家来再添些脏东西,所以结行也要是善行,这样自始至终都是善业。我们做恶事时往往不用谁来教,加行也好、正行也好、结行也好,都能做得圆满。但若要做善事就需要加倍努力了,因为这与我们多生以来的烦恼、习惯不相合,要下很大的努力才能将加行、正行、结行都做得圆满。

  我所说的这些不是只讲佛法的道理,而是告诉大家要这样实修。我的上师昂旺朗吉堪布就是这样,他不仅把道理讲清楚,还重在教我们该如何实修,所以我感觉是要比内地的教授丰富些。内地上师一般是讲如何证佛法身的道理,一般的上师开示都是如此。至于怎样走是歧途,怎样防…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