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缘起▪P4

  ..续本文上一页什么。简单的来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修佛法,将随业力流转变为随自己意愿流转,这才是我们学佛法的目的。每个人的意愿自然都是愿意好,不会愿意坏,大家都希望有这种功能,这种功能是否会有呢?这是很有可能有的,因为只要有这样的欲心,我们就能达到。那些整天跳舞玩耍的人也都是由欲心所驱使,因为他认为跳舞玩耍很舒服,所以才跑去的,这就是由欲心所驱使。帕绷喀大师有这样一句话:世人对世间法是最会修了,假如将其转过来修佛法,那就会决定成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欲心所决定,欲心是可以自己作主的,就看自己是喜欢糖果还是喜欢粪便。假如你喜欢糖,你就天天吃糖,那就是甜的;假如你喜欢粪便,也就没有办法了。虽然说欲心是可以自己作主,但行善却仍旧很困难,不但要和自己的烦恼作斗争,还要和自己的业力作斗争。业果来了要能够承受,烦恼来了要能够转化对治,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心境才行。没有这样的心境,你就是再怎么懂三藏十二部都不起作用。

  佛法重在实修,对我们初业有情来说不重在多闻,将来我们小有成就了之后,可以再多闻。因为大家目前最头痛、最恼火的事情就是忙,没有时间怎么能广学?广学好不好呢?广学的确好,也的确殊胜,可是等你学到半通不通之时头发都白完了,你还修什么呢?所以我们要学了一两个法门,就修一两个法门,在这部《三主要道》里就是这样说的。我们学了《三主要道》,就要把《三主要道》作为主修。如果你没有时间广修《菩提道次第》,就把《三主要道》作为主修,《三主要道》的核心就是修菩提心。没有证空性前修的是世俗菩提心,也就是修这部书中所讲的出离心、菩提心等内容。证了空性之后,我们原具菩提心的性质就变了,世俗菩提心就变成了胜义菩提心。简单地说,《菩提道次第》就是生一个菩提心。单有世俗菩提心只完成生起菩提心的要求之一半,要等到证了空性才圆满,才成就了胜义菩提心。各位将来如果证了空性,那么成佛就是明天的事,并不再要太多的时间。有了胜义菩提心之后,一切过去认为实有的法,我们的心不再认可它们是实法,不再生起实有的执著,我们的法身才圆满。在我们的菩提心生起了之后,我们为众生成佛的信心才博大,福报才能圆满,报身也才能圆满。法报二身圆满不是佛是什么?不是要谁称我们为佛,是我们自己具备成佛的条件了。

  成佛之后我们不要起定,因为在定上才坐得舒服,才能坐得下去,如果坐得恼火,谁能坐得下去?没有定力的功能、没有证空性的功能和菩提心这三种的力量做支持,我们当然坐不起。各位可以自己试一下,假如什么也不想,能不能坐上一小时?坐不下来嘛!佛之所以还在就是因为他在不停地修,所以才能长存。

  [道次第之心要]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空见。在座的各位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三样抓住啊!不要挂个招牌:我是学大乘佛法的人,结果心里却是空虚的,那怎么得了?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不是靠人家来说,也不是靠上师来传,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修。

  帕绷喀大师是拉萨色拉寺格西、善律派第十九代承传师,为西藏僧俗众所依止。于三主要道、依道次教诫,详为开演,既精辟,又简洁,又恳切,又踏实;依之则成,违之则失,诚学人断烦恼、趋圣地之津梁也。

  [依之则成,违之则失]这两句非常重要。这就是说:如果依帕绷喀大师的教授就可以修得成,假如把这些丢了去学什么歪门邪道,那就什么都将失去。

  这里附带说一下:障碍我们修法的违缘有两种,有必要将其仔细分析一下:坏事干扰我们修法当然是一种违缘;有一些好事来了也会干扰我们修法,所以也是违缘。比如别人对你介绍某个法怎样的好、如何的殊胜。他说的那个法是不是殊胜呢?是殊胜,但对我们修下士道的人来说不是主修。如果别人一说这个法很好,自己就忙着去学、忙着去修的话,就把自己该正修的耽误了。如果我们现在的水平不够,修再殊胜的法也生不起功能,反而把该正修的耽误了。这就是说好事也可以变成违缘,学法之人要注意这两种违缘。坏事来干扰是一种违缘,是障碍我们修学的;那些叫我们去学高深的法门,甚至说一些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也是违缘。

  我曾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你们好好去修大圆满胜慧,修好了自然就会生菩提心。”这个说法是一种不顺因嘛!比如学舞蹈的,舞跳得再好是不是就等于把文学学好了呢?大圆满胜慧是教我们不执实,讲一切都是缘起有、自性空;菩提心是教我们念母恩,修慈、修悲、报母恩,两者性质不同,因就不顺嘛。假如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玉米杆下面就可以长红苕了!有没有这种事呢?没有嘛!比如我今天吃的是猪肉,口水里却是牛肉,有没有这种事?没有嘛!所以种因既要看其是不是正因,还要看其是不是顺因。他们所说的你还不能说不对,“你们好好去修大圆满胜慧,修好了自然就生菩提心。”这是现代的话,不是过去的话,现在正流传这种话。这种话是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还是引导众生浪费时间?对学法的人来说,佛说过要具备鉴别是法、非法的能力。我还有更深的体会就是我们要善与鉴别一个法是当前需要修的,还是下一步要修的,或是未来要修的,这是一定要分清楚的。我们要修的是现在需要的、生得起功能的法。有些法尽管是很好的,但是以我们现在的水平修了也生不起功能,同时我们的寿命和福报都浪费不起,浪费一点就少一点,对我们可以说就是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具备对法的鉴别能力。

  不仅在我们内地,就是在西藏也有这样的习惯:一听说某个大德在传法或者灌顶,就赶紧伸长了脑壳钻进去,既不去问传的是什么法,也不去问这个大德有没有传承,只要他有名声,他是个活佛,就不怕有多挤,伸出脑壳让人家摸一下:“哦,舒服得很啊!”这有什么用处啊?这样能改变身心吗?改变不了嘛。凡是修改变不了身心的法,都对不起自己。我们耽误一天,福报就少一点,寿命就短一天,你总不可能天天睡大觉福报就能增长,要靠你自己去修。我们在防止障碍时,既要防止违缘方面的、不好的障碍,又要防止不属于我们当前需要的善业违缘。我们内地难得见到活佛,活佛一来,脑袋挤扁了也要伸过去让他摸一下,在西藏也同样是这样的情形。

  我们学佛法的人有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要择师。师要择弟子,弟子要择师,不是见哪个都行。现在有个说法,什么给一颗舍利结一个因缘。我举个例子大家想想:川医做不做广告?其他医院为什么那么起劲地做广告?真正货真价实的、有修证的上师,哪个去找过徒弟,完全是徒弟来求法嘛。我体会这和商人争市场是一样的,美其名曰我是在普度众生,其实就是争市场。他们的那些做法,我体会按流行的说法就是包装货:外边是精美的包装,里面却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具备辨别能力,要学会鉴别是法、非法。依师要观德,假如你不观德,上师一旦与你接上法源之后,可能给你灌一脑子甘露,也可能给你灌一脑子污秽。那可就好比你掉进了粪坑里,要如何洗才洗得干净?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仔细。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这些呢?因为择师错一步,就要将自己带错千万步,方向一偏就是若干生的事情!修法稍微错一点,我们就可能要错若干生,而不仅仅是眼前这一生!我谈这些可不是有门户之见,而是因为这一点太重要。

  宗喀巴大师当时是各宗各派都学了的,并且在他学圆满了之后,各宗各派的人都向他学。佛法原本是没有派别的,都是由传教师以后慢慢形成的,最后的源流还是要归成一体。修任何佛法都是要成佛的,差别只在于是否圆满、是否清净、是否快,得到的结果就是成佛的时间长和短。找到了正路,不需要很多生就能成佛;要是没有找到正路,时间可就成了无量数,不知道要修多少生才能成佛。学佛教各宗各派的教授都植有成佛的种子,都一定会成佛,这一点是要肯定的。就算是学了不圆满的法,造了很多恶业,在将恶业的果报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成佛。即便是一个老太婆跑到庙里去为求她的娃娃长得胖而磕头,因为她礼了佛,同样也种了成佛的因。禅宗也好,其他什么宗也好,都是要成佛的,不同的就是时间的问题,是多少生的问题。这个多少生的数量很大,后面不知要画多少圈圈。因此在这段后面的文字说得很清楚:[依之则成,违之则失,诚学人断烦恼、趋圣地之津梁也。]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断烦恼、所谓[趋圣地]就是断烦恼无苦;趋圣地得乐。

  由大师的亲灸弟子洛桑多杰记录编辑,由仁钦曲扎译成汉文,学人见之,皆极欢喜,群力校核排印,备内部学修。

  总分三部份:

  初: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

  中: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后:附录:

  后跋,三主要道笔记 Ÿ密钥,加持近传诸上师启请文,注释。

  这部书的三个部分,[初: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这是帕绷喀大师讲的,这是我们这次要学的。[中: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这是我们这次要正学的,在这部分的前言是翻译人所写,在这里我们不学,大家可以自己看看,作为参考。后面的附录、后跋、三主要道笔记Ÿ密钥、加持近传诸上师启请文、注释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也不学,大家也可以自己看看,作为参考。

  愿诸学修者依之皆发大心,共证菩提!

  这是我们的愿心,[发大心]就是发菩提心,[共证菩提]就是大家都成佛。

  低劣再传弟子昂旺敦振谨识

  我不是帕绷喀大师的亲传弟子,但因为我是昂旺朗吉堪布仁波切的亲传弟子,所以我是帕绷喀大师的再传弟子。昂旺敦振是上师昂旺朗吉堪布给我取的名字。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缘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