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奢摩他▪P4

  ..续本文上一页专注一境的时间能接续起来,此时就是安住。

  当我们的心在续住时,已经能够有短短的时间专注一境,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快要散乱了,就赶快把自己的心抓回来,再让它安住于所缘境。就像我们看到一块布快要破了,就赶快用另一块布把它补上去,让这一块布不至于真的破掉。能这样去努力,让专注一境能持续下来。另外举一个例子,我们早上修一座,下午再修一座,在早上修一座时,也许持续力足够,可以让自己专注一境,到了下午再修一座,这当中可能会有所散乱,所谓的安住就是这当中不要下座,看我们有没有能力把早上那一座连到下午那一座,时间能够持续下去就叫安住。实际上,这个时候的专注还不到那么长的时间,仅止于一串念珠的时间,把前面一串念珠的专注力连到第二串。

  在近住的时候,能够把缘着所缘境的力量一直持续下来,这是靠念力来成办的,使前面缘着所缘境的力量不至于散掉,靠念力让它持续连接下来,这部分就叫做近住。一旦到了近住的阶段,心已经不再会往外散乱,几乎已经可以完全专注在所缘境上,可以专注一境。但是,此时还是会有细分的掉举和昏沉。在安住和近住时,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用我们的念力使心不生起散乱。到了第五住心调伏时,我们最要谨慎小心的是不要让细分的掉举和昏沉生起。

  什么是细分的昏沉呢?当我们的心专注在一境时,这个所缘境在心中有没有很清楚的现起呢?有的,可是,内心执持着这个所缘境的力量,几乎是没有力量的。就像我们在看某个东西,眼睛是在看着,可是,那个力量并不强,虽然还是有看到,可是力量不强,这时就是细分昏沉生起。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要非常的小心,因为有很多修奢摩他的人,在这种情境下,他并不了解其实这是一种细分的昏沉,不知道这是一种过失。如果让这种情形持续下去的话,根本不可能达到修奢摩他的结果,而且会使我们的愚痴更增强,会断了我们的智能。很多人在教导人家修奢摩他时,就把这种细分的昏沈和修混为一谈,他以为当时就是一种入定的状况,其实当时修奢摩他的明分是有的,虽然很清楚的在心中显现,但是心缘于所缘境的力量不强。到了这种境界的人,他可能可以感受到一种安乐的感觉,但不晓得这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这是细分昏沉生起的状态,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危机。

  在这种状态之下,就要靠正知力,用正知力来对治它,好好去检查看看此时心缘于所缘境的力量在不在,如果心缘于所缘境的力量不在的话,就表示细分昏沉已经生起。如果此时还不知道用正知力去检查心缘于所缘境的力量强不强的话,以为这是正确的修奢摩他的状态,就会有很大的错误产生,这一定要非常小心。这种情形要怎么对治呢?如果我们心缘着所缘境的力量已经不够了,表示心当下并不伶俐,心处在一种很弱的状态,用正知力已经理解到心已经处于这种状况时,就可以用思惟佛的身、语、意的功德,或是思惟无常、轮回过患,这样会使心重新清明、伶俐起来,让心当下又具有力量,此时再赶快把心缘于所缘境上修。在修奢摩他时思惟佛的身语意功德或思惟无常,会不会造成修奢摩他过程中的一种过失呢?这不算的,因为这时候是我们自主的去思惟佛的功德等等,而并不是不自主的,因此不算修奢摩他上的一种过失。

  在第五住心(调伏)的阶段时,可用思惟佛身语意的功德或思惟无常,轮回过患等令心重新伶俐,最主要是要对治细分的昏沉,在第六住寂静时,思惟如轮回过患部分,最主要对治的就是掉举,当思惟过患或功德时,这两者都是透过正知力来对治的细分的沉掉。到第六住心(寂静)时,我们的心虽然是缘着所缘境,和第五住心相反,第五住心是缘着所缘境的力量不够,而第六住心是缘着所缘境的力量太强了,过犹不及。太强的状况之下,内心会有一种欢喜的感觉,有一点落于贪品的倾向,心缘于所缘境的力量太强,就名之为细分的掉举。在第六住心时,心缘于所缘境太过于用力,会有一点亢奋的状况,这就是细分的掉举,这和第五住心正好相反,而这两者都要靠正知力来对治。

  到第七住心最极寂静和第八住心专注一趣,就继续精进的用正知力来对治细分的昏沉和掉举,在第五住心和第六住心时,已经知道要用正知力去对治细分的昏沉和掉举了,在第七住心和第八住心时,就要更努力用正知力去对治细分的昏沉和掉举。怎么精进呢?就是我们很努力、精进的用正知来检查细分掉举和昏沉有没有生起,这就是第七住心和第八住心用来对治细分沉、掉的精进力。我们以一个好乐心用精进力以正知力对治细分的沉、掉,当这种心力达到最圆满的状况时,此时就是第八住心专注一趣,就是全心全意精进的以正知来对治沉、掉,完全不会有疲惫的感觉,那样的力量已经提到最圆满的状况时,就是到达第八住心专注一趣。

  在第八住心时,他还是要有好乐心,很欢喜精进地以正知力去观察细分沉、掉有没有生起,透过这种精进力,使细分沉、掉不再生起。那么,它跟第九住心有什么差别呢?第九住心就是他不需要刻意的再去努力精进,细分沉、掉也不会生起了。在这种状况下,很自然的慢慢就会有身心轻安的状况生起,先生起心轻安,之后再生起身轻安,之后还会有身轻安之乐生起。仁波切说透过这几个阶段的修持,到达了平等住,此时他的身串习已经达到极度成熟的状况,这个部分先生起,再生起心极度成熟的状况,之后才再生起身串习之后的乐,那种乐可能就是所谓的“安”,之后再生起心轻的乐(安)。一般来说,中文都是用“轻安”二字,现将轻安分开来讲,先生起心的轻,再生起身的轻,之后再生起身的轻安,后再生起心的轻安。仁波切说:我们在净除罪障之后,身心会有轻的感觉,可是,和现在修九住心这里是不同的。到了第九住心时,先是心到达一个纯熟的境界,接着是身到达纯熟的境界,接着在身纯熟的基础上再生起一种安乐,接着在心的纯熟之上再生起安乐。在这四个次第之后,已经身心轻安都生起了,此时之前所修的九住心三摩地才成为真正的奢摩他。

  透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已经把九住心跟六力都同时讲过了,接着看讲义中的四作意。在初住心和第二住心里面有个“力励运转作意”,我们的心在初住心和第二住心时,心缘着所缘境的力量都不强,都还非常不足,此时我们无法用念力帮助心安住于所缘境,此时要非常特别小心谨慎,因此,要非常刻意用力的把心安住于所缘境,因而名之为力励运转作意。

  从第三住心到第七住心之间,是“有间缺运转作意”,因为在第三住心和第四住心时,分别会有粗分的昏沉和掉举生起,第五住心、第六住心和第七住心时,分别会有细分的昏沉和掉举生起,由于粗、细二分的沉掉会妨碍我们对于奢摩他的修习,因而名之为“有间缺运转作意”,而非它中断心缘于所缘境。它对我们的修会有障碍,也会产生过失,因而名之为有间缺。

  在第八住心时,就毫无细分沉掉的生起了,就名之为“无间缺运转作意”,因为此时已经没有细分的沉掉来干扰我们修奢摩他了。在第九住心时,也不用像第八住心还要刻意去努力精进,此时已经能够任运自然的安住于所缘境,而且没有粗、细分的沉掉,因而名之为“无功用任运运转作意”。

  

《奢摩他》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