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 显明义释心要庄严疏(贾曹达玛仁钦 著)▪P53

  ..续本文上一页前刹那,依彼显现能成菩提之有限量事之前心识,于彼所现之义寂灭,而生显现更为增上超胜义之心识故,获得菩提为应理也。

  天二 合其喻义

  由是喻故,如灯焰、油炷若不观待前后刹那不生而观待则生之灯喻道理,依止大乘发心而得菩提应理,如灯焰、油炷之前刹那,依彼能成菩提之因事有量者,显现下品功能之前识,于其前者所现之义寂灭,心识显现较前功能更为增上超胜之义,而生后之大乘发心故。应尔,大乘发心前后刹那二者,饶益功能所转之境同一菩提而作加行,此由灯喻能正殷重了知故。

  【释】

  即由所说之喻亦应通达八种甚深法性故,及为宣说安住修道诸不退转菩萨之性相故,八种甚深于何境有耶?

  亥二 由此亦表其余之理

  所说灯喻非仅能表以大乘发心而生菩提,亦应通达将说之八种甚深法性故。

  【释】

  颂曰:生灭与真如 所知及能知 正行并无二 巧便皆甚深

  辰二 说不退转相之差别 分三 巳一 承接 巳二 颂 巳三 释

  今初,若曰:为宣说安住修道之诸不退转菩萨相之性相故,八种甚深于何境有耶?

  巳二 颂

  八地菩萨者,具足通达八种甚深,谓即具足通达于体真实之生甚深、灭甚深;及修正行之理甚深之真如、所知、能知、正行、无二甚深;于果作证之理甚深之善巧方便甚深性故。

  依次经云:“须菩提,彼云何思,为心由灭故生耶?否也,世尊。”及云:“须菩提,彼云何思,彼生之心是灭法耶?是灭法,世尊。”及云:“须菩提,彼云何思,彼唯如其真如而住耶?如是。”及云:“须菩提,彼云何思,真如为是心耶?否也,世尊。”及云:“为真如性真实见彼真如性耶?世尊,是事不然。”及云:“须菩提,如是行者,为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耶?否也,世尊。”及云:“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为修何等?彼乃修于任何亦无所到之胜义也。”及云:“菩萨摩诃萨云何除遣无相相想?世尊,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勿作如是思惟,谓当除遣于相,或当除遣无相。”

  【释】

  非由前后之诸刹那,亦非无有体性,乃由修行所证超胜之义而生起故缘起;一切诸法初起即是自性无体,而于世俗亦复灭故灭;虽一切位亦修真如,而不作证故真如;能于一切真如自性之法而随成就施等众相故所知;谓由真如体性故,无所见性即是见故能知;一切无所行性即是行故正行;无二体性之中而修一切故无二;普遍圆满一切资粮,而不能得彼果佛故善巧方便,由获不可思议解脱之门而修互相违义故,是甚深性。

  巳三 释 分二 午一 甚深体性 午二 通达于彼为相之理

  今初,八地菩萨通达谛空缘起之名义生甚深,具足通达非由发心前后一一刹那独自而得菩提,于名言中无体故亦非;乃由修行所证超胜之义生起菩提故。

  通达灭甚深,以心现证二谛无违,谓一切法初起才生即是胜义自性无体,而于世俗亦复灭故。具足通达真如甚深,以心契入证真如理,所谓虽于一切有学位时亦修真如,而于非时不作现证故。具足通达所知甚深,以心现证真如自性虽为胜义不成,而于一切诸法能随成就施等众相故。具足能知甚深,以心现证谓由真如体性故,一切诸法于胜义中若胜义有即应可得,而胜义中毕竟都无所见者,即是见彼真实故。具足正行甚深,以心现证由谛实空之法性故,于一切法无所行性,即是行于真实义故。通达无二甚深,以心现证谓于胜义无二体性之中,而修一切道故。具足果作证理之善巧方便甚深,以心现证并曾修习于遍圆满一切福智资粮。胜义不能获得彼果之佛故。

  午二 通达于彼为相之理

  其心契证八种甚深之性,以由获得分别心不可思议之解脱,上品无生法忍之门,而于劣慧心中互相违义,受取修习彼不相违而成同分故。

  【释】

  已说有学不退众及其性相竟。

  寅三 摄义

  已说有学等云云。

  【释】

  已得有学众法,即为获得佛陀性故而勤励力,是故能得佛性之因轮回涅槃平等性者,颂曰:诸法同梦故 不分别有静 无业等问难 如经已尽答

  子二 说能成就三身之殊胜道 分三

  丑一 法身因有寂平等加行 丑二 报身因清净刹土加行 丑三 化身因善巧方便加行

  初中分三 寅一 承接 寅二 颂 寅三 释

  今初,说竟不退转相之后,理应宣说能得佛性之因轮回涅槃平等性之加行,已得有学众法不退转相者,即为速疾获得佛陀性故而勤励力其近因故。

  前虽亦说住于八地以下之不退转相,而《大疏》于此时承接中说“今当宣说无学僧之性相”之“学”者,是指七地以下;得八地已应遍圆满成就三身之殊胜道体,不须更学其余道故,说名“无学”。圆满道体之理者,下即当说。

  寅二 颂 分二 卯一 正说其义 卯二 断其诘难

  今初,舍利弗问须菩提:“若于梦中而入三解脱门之三摩地者,当得增长般若波罗蜜多不?”须菩提答:“若于昼修得增长者,于梦中修亦当增长。何以故?以于梦、昼心无分别故。”

  摄其义者,八地菩萨不于有寂分别谛实者有其因相,以由现证有寂无有谛实之门,于后得位亦尽灭除实执现行生起之位故。有寂无有谛实,有寂所摄诸法胜义不成如同梦故。

  卯二 断诸问难

  若一切法胜义不成,则无业果建立,如是过失应非有也,以应无业等诸问难,已如经中尽答,亦能断除彼等问难故。

  此中分四: 辰一 断于昼日积集诸业亦应非理 辰二 断于梦中应当圆满业道

  辰三 断教相违 辰四 断太过失

  初中分二 巳一 难 巳二 答

  今初,应于昼日集善恶业亦不应理,业果胜义不成故,如梦。恐文繁多不引经文,仅是举其摄义;舍利弗向须菩提举彼问难者,是为摄受执著二谛相违之所化故,佯作有疑之状。

  巳二 答

  须菩提曰:舍利弗所举诘难应非正破,以待胜义答其所许,及待世俗答不决定故。

  辰二 断于梦中应当圆满业道 分二 巳一 诤 巳二 答

  初中分二 午一 须菩提分别所诤时位 午二 舍利弗正举诤难

  今初,须菩提曰:昼日作断命已,及于梦中作断命已,后以猛利执著祝曰:我已杀彼,我杀彼者善哉!若如是者,许彼同成业道。舍利弗,彼业当说何等?

  午二 舍利弗正举诤难

  舍利弗曰:若尔,应于梦中亦有圆满能杀所杀、能施所施等之业道,梦醒同故。若许,则于梦中梦杀人故,亦应成舍比丘戒等也。

  巳二 答

  须菩提曰:舍利弗之诘难亦非正破,于彼可答承许故。梦醒二者力有大小差别,若以猛利执著作祝祷者,梦中之业亦能转成善不善之业道故。

  梦中梦杀人故,不成舍比丘戒,盖彼是由世尊所制学处增上安立,如起不净行之堕罪相同,若生覆藏心者安立为非比丘,未生覆藏之心而受制罚,施与学戒之补特伽罗,则安立为比丘也。

  辰三 断教相违 分二 巳一 难 巳二 答

  今初,舍利弗若曰:若于梦醒二者俱有业积集者,则与经说“一切业思远离”相违。

  巳二 答

  须菩提曰:舍利弗,彼亦应不相违,经中所说彼者,是说业思胜义中无,而于世俗业果有故。观察于舍利弗复作是难应不应理者,显是未解彼义之相,以舍利弗是为所化之故现似有疑而难,勿以彼亦念云“成相违”也。

  辰四 断太过失 分二 巳一 难 巳二 答

  今初,舍利弗语须菩提曰:菩萨若于梦中修行布施乃至般若,及彼善根亦复回向圆满菩提者,应能圆满二种资粮,以于梦中亦有圆满业道故。若许,则为太过,以于真实世俗,梦中业道皆不成就故。

  巳二 答 分二 午一 须菩提 午二 引推慈尊

  今初,吾等虽实以义答讫,而于一切问难,吾等不能尽答,当来下生之佛有大义故。

  午二 引推慈尊

  舍利弗问于慈尊,慈尊谓云“为取弥勒之名为答耶”等。

  有许慈尊未作答者不应道理,以如须菩提前所说者,而正宣说有寂平等之义故。宣说有寂胜义不成已,实即以义作答:梦中修习施等回向菩提能成资粮故,无太过失。慈尊亦未圆满正答彼问者,是未圆满记述问答也。梦醒二者,用表轮回与涅槃也。

  【释】

  通达轮回、清净之诸所治与对治等,唯是影像体性如梦性故,以不分别轮回、涅槃为异体性故,是平等性。

  寅三 释 分三 卯一 正文义 卯二 断诘难 卯三 彼所成义

  今初,八地菩萨之根本智,是有寂平等性之加行,以是现证不于轮回、涅槃分别为异体性,而皆同为谛实空之净地瑜伽故。通达有寂谛实空者,谓已通达所治轮回与清净对治等胜义不成,而名言中唯是影像体性如同梦故。

  得八地已,于后得时显现任何尽所有性所知,皆如镜中面像而现,如于七地以下偶有所现非是如幻而现之义,丝毫亦不显现。虽未断尽实执种子,然已灭除实执现行生起之位,故安立为已得有寂平等加行。

  【释】

  若是如梦性者,则无十不善及布施等故,于未睡眠位时岂非亦如正睡眠位耶?答如是等诸诤难者,如于说有外境之宗,由刹那性无因而灭,宗派亦云“世别由业生”故,于胜义中无谁杀谁,亦非未杀,谁亦未取谁财,亦非未取。

  如此等宗,由于能生与相续转相违之事,分别能杀所杀等门,同于安立非理作意等相应者为不善等,建立断命根等。如是事物虽是如梦,然于所有颠倒系缚未坏者,耽著于彼相同境事等故。所作此等彼彼答难,当知余处说也。

  卯二 断诘难 分二 辰一 难 辰二 答

  今初,昼日亦应决定无断命等十种不善及布施等善业,以一切法谛实空故,喻如如梦性故,则于未睡眠位岂非亦如正睡眠位而无业积集耶?宣说此等诘难者,义谓于此诤难所表诤于二谛相违之所有诤难,如下所说彼等之答,应当以此标示而知也。

  辰二 答 分二 巳一 答不决定 巳二 答喻不成

  初中分二 午一 显示声闻自所共许之决定不成 午二 显示彼于中观师亦同

  初中分二 未一 自己承许于胜义慧能杀所杀不成

  未二 自亦承许是于世俗慧之分别境中成就

  今初,如说有外境之经部…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 显明义释心要庄严疏(贾曹达玛仁钦 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