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任杰 藏译汉)▪P54

  ..续本文上一页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等。释彼经义谓“悭吝等,加行及随行,破彼所依处,不得尘许法,安住三地中,于自地决定,为法舍身命”。这是说:1、由通达施等殊胜各各破除于悭吝毁戒加行及随加行处;2、由一切法是三解脱门体性,通达不可得尘许诸法;3、由得现前坚信,自安住一切智三智体性,如实决定住,自地有三;4、由专注一心为求一切相智等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是道谛四相。

  2摄义认识解释状相:谓“此十六刹那,是住见道位,智者不退相”。如是由忍智十六刹那所摄,若得此等真实,以执著清净世间能取所取之行相,随心所摄生起遮遣与自相同的色果等想故,是菩萨住见道不退转的定相。

  论义是说,见道不退转相有十六种,谓以见道根本定忍智十六刹那所引发,就执著色等法相门,遮止彼等想等,后得智身语(根)殊胜行有十六种故。后得智身语殊胜行十六种,此中以根本定假立智忍名之因由者,谓是彼诸根本定智忍之果如是说故。言假设名言有所为者,谓诸圣者后得智身语名言一切行相,与通达根本智唯是相顺,应知是所为故。

  抉择分:一、不退转相法;二、别释根的建立。

  一、不退转相法:自己具足菩萨见道中根,能修无上菩提清净信心不退转,是见道不退转状相的体性。此中若分有十六种者,谓通达苦谛有境心四相,集谛四相,灭谛四相,道谛四相。

  (一)苦谛四相:1就执一切法谛实门说,从色乃至佛之间遮遣假法种子的苦法忍;2由佛菩萨加持在得菩提之间,魔业不能障碍发心,无上菩提心坚固之苦法智;3由修大乘法殊胜发心及般若慧等,欲胜出声闻独觉乘心,不离一切相智作意的苦类忍;4由色等一切法谛实无生的无分别智,以抉择力虽入世间色静虑及灭定,但彼等为缘无生,由能生调伏有情相顺的后得智四法,引生的后得身语名言殊胜有四种故。

  (二)集谛四相:1由远离见法分别,即离身心不堪能的粗重,令身心轻柔的集法忍;2居家等由方便善巧调伏有情之力,而不贪著居家五欲行的集法智;3由现见缘贪家境过失,为利自他故一切生中不乐居家,恒修清净梵行的集类忍;4由得心不散乱根支具全,得不忘菩提心的正士法性,本性清净正命等的集类智,由四种忍智引发有四种故。

  (三)灭谛四相:1执著蕴处界及缘起法的加行,及执相续的随加行处,于各各破除蕴等,安住通达空性,真实中不见所有胜劣法的灭法忍;2由见道所通达能障碍善法动转,犹如盗贼贪著一切言论善品动不动转体性等,如前各各破除,由自性空通达动不动转皆无自性的灭法智;3已破除贪著菩提之因如军众的言语众多少法等的灭类忍;4对治能害及所断所害二者,贪著战事起贪瞋取舍等事,如前各各破除的灭类智有四种故。

  (四)道谛四相:1由通达三轮远离施等差别,贪著悭吝等所断事,如前各各破除的道法忍;2由一切法谛实空,以成为生灭及染净之理,是见三解脱门自性,何况所通达菩提法退转不退转大法,微尘许皆不可得的道法智;3由得自地现前信心,通过体道相三谛实无生的三智体性三,明决定为一安住的道类忍;4由唯一专注大乘殊胜发心坚固,一切相智宣说法义,舍一身类及舍一切及自不惜身命的道类智,由此四种引发的后得智,殊胜身语行有四种故。

  二、别释根的建立:即:“及根等,战事”“加行及随行,破彼所依处”。问:彼根如何?答:此中分二:一、所破根的体性;二、安立于何界理趣。

  1、所破根的体性分四:1、根建立;2、根所依;3、根境;4、我执。

  1根建立分八:1、差别;2、各各体性;3、略摄;4、释名;5、数决定之因由;6、根的得舍;7、各定量成就规则;8、释最后三根的界限有八。

  1、差别:于根若分有二十二种者,谓杂染品的根有十四,清净品的根有八种。初者谓:眼等六根、男女二根、命根、乐受根和喜根二种,苦根和忧根二种,及舍根等故。二者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最后三根与此不相违者,谓未知当知根,与具知根亦不相违,初者与见道无学道不相违故,二者与修道无学道不相违故。是说二十二根:1、眼根;2、耳根;3、鼻根;4、舌根;5、身根;6、意根,即眼等之六根;7、女根,即女子身中生起色欲之处;8、男根,即男子身中生起色欲之处;9、命根,即有情一生之寿命;10、苦根;11、乐根;12、忧根;13、喜根;14、舍根(以上五者为五受根);15、信根;16、精进根;17、念根;18、定根;19、慧根(以上五根所谓信等五根);20、未知当知根;21、已知根;22、具知根(以上三根所谓三无漏根)。根有能生之义,增长之义。如《俱舍论》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

  2、各各体性:自宗:成为自己果的眼识为增上缘,内有色根光显,或成为自己果的眼识作增上缘的所依,由有色眼根与有色眼根随一所摄,是眼根的定相。若分有:有所依的有色眼根,及与彼相应有二种。一、如眼识正见色的眼根;二、如正熟睡分位的眼根,由此后四根类推。成为自己果的识增上缘主要的识者,是意根的定相。意根与意处是一义。

  男女根随一,自身具足的补特伽罗,能表男相住种类,是男根的定相。男女根随一,自身具足的补特伽罗,能表女相住种类,是女根的定相。

  暖与识如其所应能作所依的寿,是命根的定相。身乐受根及由第三静虑地所摄乐受根,以随一地所摄的受,领受快乐,是五受内乐受根的定相。此中若分有:身乐受根及心乐受根二种。若与自己相应的根识眷属所生的受,领受快乐,是初者定相。若分有:眼识眷属所生的乐受根等五种。若是身受,领受痛苦,是五受内苦受根的定相。若是心受,领受痛苦,是忧根的定相。若由第二静虑以上地所摄的心受,领受安乐,是喜根的定相。若是受领受苦乐中间,是舍受的定相。若是信根不悉是信,因为若是信,悉是心所,信根主要是心(心王)故。由彼精进、念、定及慧类推。三无漏根下当解说。

  3、略摄:杂染品十一根略摄为四:谓入胎之所依身,怀胎之生长,已生之安住,安住之受用,合为四种故。清净品八根亦合为四:趣入清净之所依身,趣入之生长,已生之安住,安住之受用,合为四种故。

  4、释名:眼等五根(有法),于汝说为根的因由者,谓由汝如其次第缘色等五境,能作增上之因由如是说故。意(有法),于汝说为根之因由者,谓汝缘一切法,能作增上之因由如是说故。男女二根(有法),于汝说为根之因由者,谓男女体性与差别,能作增上之因由如是说故。命根(有法),于汝说为根之因由者,谓已生未死中间,身因类住(等流)能作增上之因由如是说故。由世间杂染品所摄的五受(有法),于汝说为根的因由者,谓为其余烦恼法作增上故,由世间善法所摄的信等五根(有法),于汝说为根之因由者,谓缘清净法作增上故。见道信等五根,意、乐、喜、舍受有九种说为根的因由者,谓得已知根,于见断所断作增上故。于修道九种说为根的因由者,谓得具知根,于修断所断作增上故。无学道九种说为根的因由者,谓得无余涅槃及于见法乐住作增上故。如《俱舍论》云:“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从身立二根,女男性增上,于同住杂染,清净增上故,应知命五受,信等立为根。未当知已知,具知根亦尔,于得后后道,涅槃等增上。”[38]

  5、数决定之因由:杂染品十四根数决定之因由者,谓流转生死之所依为缘,建立眼等六根。于彼已生之所依身为缘,建立男女根,及安住彼已生为缘建立命根。以苦乐受用为缘,建立五受根故。八清净根数决定之因由者,谓趣入清净为缘,建立信等五根,已生彼信(清净)为缘,建立未知当知根,已住于彼信为缘,建立已知根;及受用清净为缘,建立具知根故。如《俱舍论》云:“或流转所依,及生住受用,建立前十四,还灭后亦然。”[39]

  6、根的得舍分二:一、得根规则;二、舍根规则。

  [一]得根规则:如《俱舍论》云:“欲胎卵湿生,初得二异熟,化生六七八,色六上唯命。”其义是说,欲界胎卵湿生之生有分位,新得二异熟根者,谓新得身根与命根二根故。在彼身中意根和舍根虽有二种,但彼非新得者,谓彼二根是生有烦恼根故。欲界无形(变)化生(劫初时)之生有分位,新得六异熟根者,谓眼等五根及命根是新得六根故。欲界有形化生(诸天)之生有分位,是新得异熟七根者,谓眼等五根、命根及男女随其一根即是新得七根故。欲界二形化生(恶趣中容有二形化生)之生有分位,是新得异熟八根者,谓眼等五根、命根及男女二根为新得八根故。色界补特伽罗生有位,新得异熟六根者,谓眼等五根及命根是新得六根故。无色界生有位,唯新得异熟一根者,谓唯得命根故。

  [二]舍根规则:如《俱舍论》云:“正死灭诸根,无色三色八,欲顿十九八,渐四善增五。”其义是说,无色补特伽罗,由无记心死,死时同时灭三根者,谓命、意及舍根同时灭故。色界补特伽罗,由无记心死,死时同时灭八根者,谓眼等五根及命意舍三根同时灭故。欲界二形化生(恶趣),由无记心死,死时同时灭十根者,谓眼等五根、命意舍三根、及男女二根,十根同时灭故。欲界有形化生(诸天),彼死时同时灭九根者,谓眼等五根、命意舍三根、及男女随一根,九根同时灭故。欲界无形化生(劫初),彼死时同时灭八根者,谓眼等五根、命意舍三根同时灭八根故。欲界胎生,彼死时同时灭四根者,谓身命意舍同时灭故。欲界胎生由善心死时,同时灭五根者,谓信等五根同时灭故。谓在彼上加命意身舍与五根同时灭故。[40]

  7、各定量成就规则分二:一、定量成就;二、成就少与多根。

  [一]定量成就:如《俱舍论》云:“成就命意舍,各定成就三…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任杰 藏译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