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唤醒沉睡的佛 第五章 密续的科学

  第五章 密续的科学

  密续科学很难界定,从某个观点而言,密续科学包含了一切的事物。从另一个角度,科学应该只包含用科学方法所从事的活动。普遍的观念,认为佛教是所有宗教中最科学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从佛法当中找到任何世间现象、精神现象的答案。佛陀鼓励追随者提问题。检验佛法。他说,若有怀疑就要提出问题,不要因为我这样说你们就信以为真,然而,佛法本身是真的,最好是由你们自己去发现真理,你们可以透过问问题,探索自己,去找答案。因为佛法强调它是可验证的真理,所以它被认为是科学。不仅如此,藏传佛教还讲解殊胜的生命科学,每个内容都与通往证悟之路扣连。知识可分作十类,五种普通知识及五种特殊的知识。密续科学属于五种特殊知识之一,密续科学包括了医学。数学及星象天文学。每个向度都有崇高的目的,即是助人。

  科学出现在经藏中,也出现在密续里,怫陀的法教整体而言,是一种科学的法教。不仅限于密续,佛法是次第分明,很有系统的。密续更讲究次第分明,以便各个主题能更清楚的被理解,这也是密绩科学这个名称还颇适切的缘故。科学,依佛法来说,就是井然有序的讲解事物的法则,而且详细的解释及回答可能产生的所有疑问。真理的认定,不是由于信心,而是要有完整、有效的证据,真理是可被检验的。佛陀在证悟後弘法超过四十五年,他的每个教授都是符合科学的。

  人们常常昧于怫法是科学的这个事实,即使是有佛学底子的人,包括东方人亦然。由于缺乏理解,人们认为佛法不科学,这就像说太阳没有热度一样。所有的佛教徒,都应了解佛法是很科学的,这是很重要的。许多人是佛教徒出身,但他尊敬科学家的发现,甚于尊重佛陀的言语。然而,许多的科学家却尊敬佛法。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笔下,可以找到佛法思想的影子。相对论的理论,就是佛法的论点。佛教徒们有幸生于佛法之家,能了解他们宗教中的实用价值,是件好事。

  密续科学涵盖的范畴无数,在一个章节里,我们只能讨论有限的主题。密续科学,从以科学方法去探讨心灵。理解心灵的细微处,到研究基础物理科学,都是它探讨的范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个相当大的主题,所以我们最好透过人类的身体来了解,再扩及整个宇宙。佛陀教授有关人类身体的科学多次,他在阿昆达磨藏里讲授这些,在经藏里也出现多次,而密续里则到处都是。四大类的佛陀法教——律部、阿昆达磨部、经部、密续——都含有物理科学的教授。阿昆达磨部解释得最简单,经部讨论的更进阶,密续则作详细的讨论,且在密续里回答了最後的问题。所以,有基础教授、进阶教授及完结地教授。佛陀在三阶段的教授里,都指出人类的身体是个体心灵的家,他是这样描述的,没有心灵则身体如死尸。不论身体的状况多麽良好,只要没有心灵,就仍是个死的身体。身体只有与心灵结合在一起时,身体才是活的,心住在身内,透过身来运转。

  身体可以分成是各类器官的组合:五脏,如心脏;六腑,如胃。再加上骨骼、神经、循环系统,然後与三种平衡物质一起运作。这三种物质可以译作胆汁,以黄色代表之;黏稠液(痰涎),以白色表之;及风,风带动身体内的循环。当这些元素平衡时,我们身体健康;当它们失去平衡时,我们生病。这些因素不但影响我们的身体,也影响我们的心灵。

  当身体的各个系统平衡时,心灵有个很好的家。另外还有一个更精致的系统,与心灵健康有关,它们运行于前面描述的身体之内。此系统是由许多经脉所组成,透过这些脉络,生命力及物质在体内穿流。能量与物质在中脉内一同工作,细的脉络再由中脉分散出去,控制身体的微细功能。

  如前所述,当心灵进入第一阶段的液态身时,一切的运作由此开始,心灵伴随著物质,生命体的孕育也在这时产生。我们过去世累积的业力之风,推动这一切的运转。由于贪、嗔、痴和其他的染污,我们造就了再生的因。这是佛法生物科学的开始,由于业的力量,物质成形。液态身、心灵的细微本质,与业的力量——三者一起——启动了一个新的生命。由于这些力量及物质,脉渐渐成形,当脉发展完成,能量就进到脉里面去。当各个脉及体内的各器官都发展完成时,婴儿诞生。脉络在出生之後直到成人,都还会再生长及发展。当身体完全成熟时,脉才停止发展。当身体渐渐老化时,脉也会受年龄的影响而老化。

  人体有三条重要的脉,左脉、中脉及右脉。右脉主要有十个分支,左脉则有十四个主要分支。心脏处有五个分支,称为五秘密支,这五支是很重要的脉。包括三个主脉在内,人体共有三十二条脉。这三十二条脉又形成了六个主要的能量中心,即脉轮。这六个脉轮,一在头顶之上,二在头顶,第三个在喉,第四个在,)第五个在脐,第六个在脐下。每个脉轮处,都再有支络伸向身体各处,达到每个肢体未端的毛孔。分支数目在密续里都有很详细的记载。在现阶段我们不需要知道那麽详细,因为没有太大的用途,这里只作概括的介绍。

  体内还有五种主要的能量,帮助身体功能的运作。第一类是代谢、排泄的能量,这种力量可以处理体内的废物,使头发及指甲生长,死的细胞被分解、排除,及其他的代谢。第二类力量是使物质结合,就让水分子能聚合泥土,协助体内的其他元素,巩固其外型。第三类能量是热力,它对于消化很重要,并使各部份能运转。存活,保持身体健康,减缓身体老化。压力是第四种能量,此能量作用力强,又被称作抗地心引力的力量。它确保脑内血液供应充足,即使是我们正立的时候;当我们倒立以头触地时,血液也能循环到脚。最後第五种能量称作「遍布力」,是平衡力或分散力,它帮助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份,并且是在适当的时间送到,送到的量适切。

  与五种主要能量相似的另一个作用力是「气] (air),与呼吸作用关系密切,气在脉里面运行,携带养分及各种微细的物质成份到达身体的各个未端,即是每个毛孔都在呼吸。禅坐就是运用呼吸及正确的身体姿势,依密犊科学而修持的法门,治疗各种心灵方面的干扰。运用五种气的运行及禅坐姿势,融合而行,我们一定可以透过贡修而经验到密续科学的运作。

  教禅修的第一步,都是先介绍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姿势有助于能量在脉内流畅运行,坐法正确是使心灵平衡的第一步。当你禅坐时,坐姿正确的好处非常重要。禅坐的坐姿通常以七支坐法为准则,但在此处因对应到五能量。五气的关系,我们强调禅坐的五个重点。

  呼吸是为了帮助能量的循环,呼吸也可以分作五个向度来谈,以对应到五种气。体内的气需时时更新,所以呼吸是持续更新体内气的历程,至少正确呼吸时是如此。空气亦是提供我们身体养分的来源之一,我们从宇宙中不停地摄取它。

  正确的坐姿是两脚双盘坐在地板上的垫子或蒲团上,双手结在一起,放在小腹前,背脊竖直,下颚微收,眼睛是半张的,不是睁大也不是闭著,有许多佛像的眼睛就是这样半张的。以上是身体的五个坐姿,是禅坐的正确坐姿。

  五气像是五种能量。第一种气,管代谢及排泄,它帮助体内气的运行,当我们以双盘坐姿打坐时,此「代谢气]会进入中脉。

  第二种气可以称为「水气」。当我们双手结在一起时,右手在上左手在卜轻松的放在小腹前,如此有助于水气运行周身,水气可凝聚其他的气,共同运行。就像水将土壤凝聚,形成如黏土一般,水气以同样的方式,凝聚其他诸气于体内运行,所以,双手结印可使水气进入中脉,并帮助中脉的平衡。

  坐姿的第三个要点是背脊竖直,如此可以使「地气」集中。地气是种稳定气,像是其他各气的地基一样。地气是气的固态,当背脊竖直时,有助于地气的平衡,肩膀平衡也有助于地气的平衡。

  「火气]可使身体保持温暖。有活力,而不会支离破碎。当我们死亡时,火气瓦解使身体亦不再凝聚。火气同时是体内物质循环的能量来源。下颚微收,即颈部稍向下弯低,可以帮助火气的运行,及进入中脉。

  「风气」是气的动态,风气使气在体内能够运行,眼睛半张,舌头抵上颚,可以帮助风气进入中脉。当所有的姿势都正确了,五气各依自己的性质达平衡,在体内有效的运行。以这样的方法介绍禅坐,看来似乎有点神秘,但在密续——例如:《喜金刚密续》——就是这麽清楚地记载在经文当中,并有完整的解释。

  迷惑。神经质,或是严重的精神困扰,都是因为五种能量或五气不平衡的缘故。与五能量、五气相对应的还有五种染污:贪、嗔、痴、慢、妒。代谢气与妒嫉有关,地气与无明有关,水气与嗔心有关,火气与贪执或欲望有关,而风气与傲慢。我执有关。所有的众生都有这五种染污,只是染污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对治它们,使它们保持在平衡的状态。

  密续科学提供了特殊的方法,来使这些染污能维持平衡,使染污变成是求证悟的工具,而不是变得更糟的绊脚石。以正确的坐姿及正确的呼吸方式禅坐,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使染污维持在平衡状态,可使我们的身体及心理都维持平衡。未证悟前,我们多少都会有染污,所以知道平衡染污的方法,对我们有关键性的帮忙。当任何一种染污增长时,我们将因之受苦,不平衡的後果有轻有重,我们可能会感到一时迷惑,习惯性的神经质,或严重的心理疾病。透过禅修,以一种有益的坐姿坐一段时间,将可使我们的心变得安定。这是获得心理健康。维持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基本物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的宇宙物质,第二类则是由我们吃、喝。呼吸所产生的物质。宇宙物质是身体系统最重要的组成元素,而我们环境中的第二类物质的养料是它的强化物。这些基本物质使我们的感官能够运作,每个感官都有其特殊的物质来滋养它。眼睛的基本物质,藏文称为「龙波](lung po),眼…

《唤醒沉睡的佛 第五章 密续的科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