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七要(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注撰)▪P3

  ..续本文上一页似上面这种想法要完全摒弃。我们的快乐不应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也不应如此期盼。

  第七章 学习修心

  任何情况──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等,我们都不能舍离利他之心,这是一种类似相应的修法。

  修习菩提心时,如果病痛打击我们、他人批评我们、冤家攻击我们,以致情绪低落,无心修行,此时只有一副最恰当的药方──我们要思维,如果此事发生在我身上,同样的,也有很多其他人会有这样的痛苦。我们应对他们生出慈悲心,将他们的痛苦承受过来。

  我们要坚定意志,决心这一天与二菩提心相随不离。晚上回想一天所思所为,仔细检讨。发现有与菩提心相违之处,要马上忏悔,誓愿不再重犯。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菩提心修行很顺利,应感欣慰,并祈愿能更精进增长。不论遇上什么情况,快乐或悲伤的,都必须要有耐心。如果己身遭遇极大不幸或痛苦,更应观视别人之痛为己痛,当下承受,籍此修行,以清净我们的业障逆缘。如果恰处顺遂环境,更应不忘在安乐中修行。我们捐钱出力尽量积聚功德,并祈众生的福祉。

  训练修心时,要誓护信守三乘戒律,它们是现世、未来诸幸福之根源。总之,我们的一切作为都必须以众生的福祉为考量,完全不涉一点私益。妄念起时,起初很难察觉,后来也不易停止。因此,当烦恼业障现前时,我们要马上认知,并利用学过的方法舍掉它,然后告诉自己决不要再发生。修习佛法时,我们需要一位好上师、正确的态度、适当的物质环境,例如:食物、衣服、净房等等。如果一切配合得当,我们应该庆幸,并祈愿别人也拥有与我们同样的福报。如否,我们则应禅修观想慈悲心,承当他人不幸一如己难。

  大乘佛法的功德与利益端赖上师的指导教诲,因此,我们要对他虔信不渝。菩提心的修行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应永不退转,同时我们要永远护持三乘戒律,舍离身口意诸恶业,勤修善业功德。无论何种因缘际会──人、自然界(地、水、火、风等)、神鬼(非人),我们都要无分别的籍此修习菩提心,尽全力将其融入修行。

  我们应善用逆缘,视其为增上修行的良机,例如:恩将仇报之人、竞争的敌手、损人的逆友。同时,我们更要小心,不要假借维护与上师、父母、亲友的善缘,而伤害到别人。我们不应把个人的健康、财富、名誉等做第一考量。环境适当,正好修心;如无,更应籍此修二菩提心。总之,我们要把菩提心的修行置于一切之上。

  我们必须开始做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过去我们已浪费了无数劫在六道轮回,未来有否似今日的良机仍属未知。现在我们已得人身,并遇正法,正是一个千载难逢可以圆满我们生命意义的机会,因此,此时此刻我们就应将修行付诸实行。

  为来生而修比较今生为之重要;求轮回解脱更较来生重要;他人的利益重于自己的;实修重于研习;菩提心的修行则超乎一切之上;由上师直接教导比自己参考书本为佳;坐在蒲团上是此中最具体的修行。我们必须舍弃修行上一些错误的心态。忍受降敌护友的的万难,却不能忍受修行的艰苦,这是错误的耐心。祈求财富享乐,却不思修行,这是错误的欲求。耽于拥有财富的快乐,却不希罕研习禅修佛法的喜乐,这是错误的生活体验。同情勤修佛法而遭不幸者,却不愿怜悯作恶之歹徒,这是错误的慈悲心。鼓励依赖我们者追求物质生活,却不鼓励他亲近佛法,这是错误的教导。对他人幸灾乐祸,欲见失败为快,对世间的幸福、美德也无随喜之心,这是错误的恻隐心。

  以上六种错误的心态必须随时舍弃纠正。

  偶尔修持并无法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心。我们必须专心一致,心无旁务,全心全意投入修行。我们应随时检视自己,任想一个让五毒生起的对象,观察毒念是否生起,若是,则强迫以早先所教之法对治。我们以同样方法观察“我执”,如果似乎遍寻不著,便想出一个让贪念或嗔念生起的对象。如果因而认知“我执”,便做“自他交换”的禅修。我们不应嫉妒他人;他人瞧不起或贬损我们,也不要抱怨或难过,让修行成为一个对治“我执”的良药。修行、利他、行善,均不应期望任何功德或他人赞美。以上是本节的教法,可助我们正确的修行,日日增长进步。这是一个无论个人、生活、情感以及未来都在急剧改变的历史时代,暴乱纷争层出不穷,乐因减少,许多法教已不足以应付修习。菩提心之行者虽有许多阻碍困难,但亦反可利用成就善行资粮,好似在火上添材助燃,五毒和障碍都转为解脱道上的助缘。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法门,适合所有善、钝根器者。

  

  第二篇 传承的教导补充

  本章我们选择仁波切所写的长段“修行祈祷文”加以阐述。

  此段祈祷文是指导做“自他交换”禅修的,特点在于它应用了金刚乘的知见──籍著承担众生的业因(例如:嗔)和业果(生于大寒热地狱苦),回施以相反的功德(无嗔的爱心与善行),六道因此得度而空,这也是前述相对菩提心的修法。不过蒋贡康楚仁波切进一步要我们观想众生证悟五方佛部的观音之身与智慧,嗔毒转为大圆镜智,地狱众生则化为金刚部观音。五毒、五智以及五佛部之间的关系就是金刚乘佛法的基础。

  ○ 修心祈祷文──菩提心海入门

  想及修悟菩提心至最高圆满境界的圣观音与诸佛菩萨,我发愿为自己及遍虚空众生修持菩提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贪欲,以及饿鬼道之饥渴苦,并将我无所贪染的清净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贪业之饿鬼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妙观察智,成就莲花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嗔毒,以及大寒热地狱的苦根,并将我无嗔的慈悲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嗔业地狱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大圆镜智,成就金刚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无明痴暗以及畜生道之愚痴暗钝苦,并将我光明的法性智慧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痴业之畜生道因此而空,众生并得证法界体性智,成就佛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猜疑忌嫉、内心折磨以及阿修罗道之争斗苦,并将我身口意之包容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喜争斗之阿修罗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成所作智,成就羯磨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贡高我慢,以及天道之死亡下坠苦,并将我谦卑的精进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受死亡下坠苦的天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平等性智,成就宝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破毁三乘戒律之过失,并将我护持三乘戒律的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三戒因此清净无一丝污渎,众生亦成就总持五佛部之金刚萨埵 。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短命之因的杀生、毁佛、谤法等业,并将我护持三宝与友爱有情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非时之死永远不再,众生亦得成就金刚不坏之长寿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气脉、淋巴、肝胆等方面疾病,并将我慈爱有情及施药功德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清净三毒业病,成就蓝光身药师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偷窃、不予而取,以及贫苦、饥渴之果报,并将我财、法施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福报自然具足,拥有满天的财富。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极恶之行,以及堕生恶趣之果报,并将我发菩提心与修习十善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得生于阿弥陀佛及金刚不动佛等之净土。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冒渎三宝等邪见所起之禅修业障,并将我奉行信、念、行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深信因果,勤修善行,舍诸所恶。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视己为敌之“我执”所生的贪嗔毒,并将我四无量心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生起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执假相、妄想为真的诸苦之因,并将“人无我”的空性体验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终证空性,了悟圆融无碍佛性。

  总而言之,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怨憎会苦(十六逆缘)、爱别离苦(美食、财富、房产、朋友等)、 五阴炽盛苦(护家保友、树敌谋己利)、 求不得苦(权势、财富、名望等)以及诸种不顺、意外灾难、无常之苦等等。愿我毫不犹豫承担一切,并将我三世所积功德善业──财富、权力、生命等无分别的回向所有众生。愿众生获得安乐,趋入菩萨道。

  所有与我结有善恶缘者──曾为我讲经说法、鼓励修善者;肉供我食、奶供我饮以养命者;诚心供养我饮食、财物者;信心不具、恶意批评我者;偷我、打我、击倒我、对我心存恶意者;总之,所有曾见我、闻我名、思我功过,甚为我鼻息所触者──愿他们的业障均能净除,由圣观音带领进入弥陀净土。

  愿我身口意之事业,甚至身体之气味,都仅为利众而存办。愿伤我身、取我命者──人或邪灵──均能先我成佛。愿他们丝毫不受对我造业之果报。如果我们检视“我执”,便会了解究竟上它并非实有存在,就如梦中幻影、水中月影、或海市蜃楼般欺骗了我们大家。在究竟空性里,人、我、邪灵、魔障、神鬼等无一不是平等的,只是我们没有掌握空性之真义。而相对上来说,无一众生过去生不曾为我父母,世间无人更较母亲为仁慈的了,但我们却对前世母亲产生恶意。忆起她们的慈爱,我将功德成就回向她们,自己承担一切痛苦与灾难。

  籍此,我深切祈愿所有众生的业障都将清净,圆满集聚福慧二资粮。愿一切有情生起珍贵的菩提心──诸佛圆满之法道,空性与慈悲之精髓,愿终证圆融无碍之佛性。

  

《修心七要(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注撰)》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