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共中士道▪P2

  ..续本文上一页同。由于其业力与我们不同,生于寒地狱中的众生身形巨大,令牠们所受痛苦倍增。牠们的血与心识及感官相连。在流血时,不但伤口本身会有痛楚,连流出的血亦会令感官感受到很大的痛楚。

  在近边地狱中,分别有尸粪泥、无极河及铁鸟林等。在河中,众生只有头部露出在水面上,其身被河水侵蚀至只剩骨架。在铁鸟林内,有铁咀鸟来啄食、攻击,令置身此地狱内的众生肠穿肚烂、苦不堪言。

  此外,又有孤独地狱。孤独地狱有些在海边,也有在海底及山的内部的。这种地狱之苦有许多种千奇百怪的形式,此中的众生困于某种状态中许多年,无法脱离。衲自己认为,海底的珊瑚类生物,有可能亦算入孤独地狱一类。这并非佛经说的,而只是衲自己的推论。作出此推论,是因为珊瑚类生物似乎有经中所述孤独地狱的某些特征。然而,这只是衲突发奇想而已,并不一定正确,现在衲亦只是顺带一提而已。

  饿鬼道分为外障、内障及饮食障饿鬼等多种。有些饿鬼头及肚部巨大,但手与脚却很瘦弱。牠们长期受饥渴折磨,日光会令牠们感冷,但月光反而令牠们热不可当。在远远见到有河水时,走近一看,河水却变成了脓血。在远远见到有美食时,走近一看,美食却化为武器等东西。这是因为业报的分别所致,大家没必要觉得这些情况很神怪。另一种饿鬼在找到食物时,食物会变成火焰,令牠无法进饧女。又有另一种饿鬼,散居于各地,有时也会在人间走动觅食,牠们的口会喷火,故称「焰口」。我们偶尔会听到有人说在乡间晚上遇到口中喷火的妖怪,他们遇到的就是这一种饿鬼。此外,又有一种喉生多结的饿鬼,牠们因有生理缺陷,所以无法咽下食物。这类饿鬼有少许神通能力,有些更有飞行的能力。在某些文化中有祭祀某种「神明」的传统,其实正是在祭祀此类饿鬼。

  畜牲分为人间可见的及人间见不到的。猫猫狗狗等是人间可见的畜牲,在海底深处则有人间不能见的生物。

  以上所说的是三恶道。众生因十恶业等而投生此三道中,罪重者生地狱,中者生为饿鬼,较轻者生为畜牲。

  在作禅修时,我们必须对三恶道中的每一细分类一一尝试幻想身历其苦,譬如说在修地狱道苦时,应把十八种地狱分开而逐一去修,心想:「我也曾作感召此种果的业因,所以这是我将去的地点!」,然后幻想亲历其境、身受其苦,以培养出畏怕此苦的心态。这的关键是要如同正在亲受此苦,及确知此为自己未来境况而心生恐惧。若在禅修时只对这类教法内容熟习,但犹如事不关己似的,便并不会生起觉受,这就似是在动物园中观赏笼中之不同动物而已,并无实际利益。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是把手指指向自己,譬如说,我们「看」到等活地狱众生之苦,心中明白:「这将是我的未来处境!」,这样才会有觉受。有了觉受才能令心改变,否则便白费修行的功夫了。若有觉受,我们才会生出一种真正而坚定的决心:「我不惜任何代价,至少也要确保下一生能得暇满人身!」如何才能达到这目的呢?答案是布施及持戒。所以,这种决心会自然延伸为另一决定:「我必须勤作布施及戒除十恶业!」,这样才会令修行有动力。

  现在说三善道。人间的生、老、病、死之苦,我们自知,不必详说。由入胎至出生间,我们已受不少苦头。一生之中,病苦亦经历不少,老苦及死苦亦是必然的经历。在怀胎过程中,母子均受大苦,这样的苦要历时九个月,在生产时其苦更甚。出生后,小孩十分无助,比一只小狗的自我维生能力更低。老苦并不由老年才开始。在定义上,老苦由生时开始,只是在老年才更明显化而已。在年少时,我们感不到老苦,但它仍然存在。现代西方社会的老人,有各种社会优待,可说比以前好多了,但仍然有极多痛苦。病苦包含内在的贪、瞋、痴等烦恼病,及外在的病患。在害病时,身体受痛苦折磨,心又有怕死的心理恐惧,这些苦我们一生中经历多次。外在的病最重亦不过致死而已,内在的病如贪、瞋及痴等却更祸延未来生。死苦就不必多说了。许多人想延年益寿,但最终我们亦难逃一死。

  生在天界的众生寿命虽长,福报亦极大,但他们极难修持佛法。在天界中,只偶尔会有佛陀化现的鼓发出佛法之音,或偶尔有佛身发光明为众说法,否则便少有机会学法。同时由于天界享乐极大,该处之众生少有学法及修行的决心。在死前,他们会心生大苦,而且有神通能自知下生去处,心生极大恐惧。由于他们难有修行而福报却用尽了,所以其下生去处多为三恶道。

  阿修罗道众生与天界众生极类似,但他们天性妒忌及好战,明知无法与天界对抗,但却似是失心疯般,不断挑战天界,一次又一次地战败,伤亡惨重。此道之众生,长期处在瞋怒心折磨及战事状态中。

  以上已说完六道轮回的每一道生命形式。这所讲的,只是一种很笼统的归纳描述,譬如说一个国王所养的宠物狗、龙族中之王者及养鱼场中繁殖用作食物的鱼,我们都归纳为畜牲,但三者间之福报其实却有很大分别;同样属人类,一个富有国家的国王与非洲的灾民,就有很大的分别。然而,我们无法一一详述,所以只能把所有生命形式很粗略地归纳成六种来描述。

  我们讲的这些六道共苦及别苦,全属佛陀所教四圣谛中的苦谛教法,亦是佛陀最早之开示内容。苦谛亦可由其四特性的角度来教授,即其无常、苦、无我及无自性。苦谛的教法十分重要,因为它讲解了轮回的本质 —— 苦。许多人未必认为六道是苦,但若我们客观地环顾四周,其实无一不是无常及苦。一朵漂亮的花,转眼便凋谢了。走在路上一不留神,脚踢到个小废罐,也能带来痛楚。打开电视看新闻,每天都有坏消息,每天都有天灾、人祸的新闻。现代科技说得这么先进,但人类的苦却并不见减少,反而似乎越来越多,人的心亦比以前更不快乐。

  在禅修时,我们必须细思苦谛,数数观察而针对自己。若只在心中把教法遍诵一遍,心中想:「有这种苦,又有那种苦......」而并不「参与」其中,永不会令心有所改变。衲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有一个芒果在面前,但我们只是看它而说:「芒果是甜的!」这并无用处。我们必须把它吃了,才知道甚么叫做「甜」和甚么是芒果。同道理,光对教法内容熟悉并无实际作用,必须体验教法才有用。对苦谛的观察并不限于座上禅修时才能作,我们平时在车站候车时,或在飞机场或市集时,亦不妨坐下来冷眼旁观,把来来往往的人看清。这些人每天来来往往奔波,脸上尽是苍桑,极少有路人面上有笑容的。他们赶来赶去,天天如是,一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但最后不外乎一死,这到底有何意义呢?经过这样的观察及思维,我们便能体悟到世间是苦的道理。

  单单知道自己正在受苦并无实际作用,我们必须探讨苦的来源是甚么。四谛中之苦谛教授苦之现象,而四谛中之集谛教法则教授苦的来源。苦的来源到底是甚么呢?是烦恼及业。归根究底,一切的苦全由烦恼及业而来。我们举一个例:如果我们生于地狱,或生为人但短寿、被杀,这便是苦。这种苦源自甚么呢?这或者是过去某次因起瞋心而杀生的业报,所以杀生业及其动机 —— 瞋,便是此苦的来源,亦即「集」。烦恼与业是因,苦的业报是果,所以苦是集的果,集是苦的因。我们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情时,病菌或加害的仇人只是外缘,真正的因是烦恼及业。在西藏,每有人重病时便会多作放生以延寿,这的确可以积聚长寿的因而或许能把死亡延迟少许,但最终来说这亦不能抵销过去杀生之业力。

  我们已经在讲第三及第四偈时讲过业力了,现在衲说一说烦恼的性质。

  烦恼有千千万万种,但我们可以归纳为六种主要烦恼,分别是贪、瞋、痴、疑、慢及邪见。

  贪是六种烦恼中最严重者。这并不限于男女之间的贪欲,而泛指任何性质的贪。我们见到别人有一宝石,觉得宝石很美,生起妒忌心而欲据己有,或更以偷、抢甚至杀人的方式把宝石占有,这便是贪及由它所衍生出的业。贪是我们困于轮回之中的主因,它与十二因缘中的爱及取支有直接关系。

  瞋也是极为可怕的一种烦恼,其毁灭性极高。由生起瞋恨心,至此心平息之间,任何身、语或意作之业均对我们有害。我们杀人甚至国与国之间连绵多年、赔上了千千万万条宝贵性命的战事,俱因瞋恨而出。

  痴是指不分善、恶、是、非、黑、白。

  身为佛教徒,但却怀疑业力、因果及轮回的真实性,是修行的大障碍石,所以疑亦是一种不利于我们的烦恼。

  慢是指目空一切、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傲慢及自大心理。有的人以自己的财产、美貌、学历或天份自负,这些全属慢心的范围。

  邪见有许多种类,最主要者分五种,这些主要是指外道思想及哲学辩论类别,普通人一般并不具这些邪见。这类邪见解释起来,便要说到细微的外道思想体系,但看来今天无此必要,衲就只举几种例子:有些外道认为一切是永而有自性的,有些外道相信梵我合一等境界为真正的究竟解脱,有些宗派以自残身体等极端苦行为解脱之道,譬如说他们长期坐在刺林中,或发誓永远举起一只手以作祭祀,以致该手萎缩残废,也有用针刺入身体以修苦行的。此外,又有些外道修持者的教主有少许有限的神通,譬如说他见到自己前生为狗,又因为今生是人,他便想当然地推断出,只需作狗所作的事,下生便可做人。大家别以为这很荒谬,印度的确有这样的外道,他们的所谓「修行」,便是模仿狗的动作、口发狗吠声。最严重及可怕的邪见,便是认为一切皆不存在、因果及善恶均不存在。

  以上简括地说明了六种烦恼。若把之铺展开来讲,可细分为二十种烦恼,又可再延伸为八万四千烦恼。若将之浓缩,则可归纳为三种,而这三种又可被归纳为无明。

  现在我们已经探讨了四谛中的前二谛了。这些教法对修心极为有用,而并非为了用作背诵…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共中士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