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根本的化现,合而为一,无二无别。保持这个接受加持的状况下,静坐一段时间。当念头升起时,一般人都会有的,念头自然升起时,一旦念头产生时,你就把功德回向给众生。你可以念短的回向文,或是你也可以念长回向文。长回向文如大手印祈请文,就是比较长的仪轨。比较短回向文的意思是:藉由此修法功德,愿我证悟大手印,并引领一切有情众生也都能了悟大手印。证悟大手印与证悟佛果是同样的意思。皈依、大礼拜及发菩提心的实修,第一个不共加行开示到此结束。
第二不共加行~金刚萨埵
教学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与实修章第九章、第十章
接下来,四不共加行的第二加行为金刚萨埵。这也是清净方面的实修法门。金刚萨埵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法教。如果你余生仅实修金刚萨埵一个法门,你也能达到与所有伟大的上师,如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所达到的证悟。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修持法门。
这是一个比较着重口诵及内在方面的净化实修法门,因为你以意观想并口诵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你的身体是坐着,而不是作大礼拜或有其它肢体的动作。大礼拜与金刚萨埵两者都是净化的实修法门。但大礼拜在前,是因为对一个初学者而言,进行闭关及长时间实修的最大障碍是:当你能恰当地进行实修时,你会觉得轻松,但轻松的结果,你会睡着了。但当你在作大礼拜时,你不容易睡着的。因此,大礼拜在金刚萨埵实修之前。当你已经修持一段时间,完成了十一万次的大礼拜后,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坐下来并感觉很舒适,然后进行金刚萨埵的观想与念诵。
当我们说净化时,自然地我们必须了解它真正的意涵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常识中去了解净化这个字。净化,依字面的意思,我们可以自然地了解到,其内在是纯净的。不可能被染污的,是恒常的、俱生的纯净。同样地,依字面的意思,我们也可以非常清楚的理解,常识性的理解,那就是在此纯净之外有某些东西使之不纯净,故而需要净化。如果我给你两件东西去洗涤:一个是一块墨。另一个是一件脏衣服。如果具备常识,你将会拿脏衣服并将墨还给我。墨,你是无法清洗的。洗着,洗着,墨会愈洗愈小,最后就不见了。因为从里到外,墨都是黑色的。但衣服,脏衣服,只是外面脏了。但就内在而言,它是干净的衣。脏污只是因为灰尘聚集而附着其上。所以你用肥皂与水来清洗,脏衣服就会变得很干净了。
我们的本质是本然清净的。在所有的众生之中,你不可能找到究竟不清净的众生。你会发现只有相对不清净的众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某些方面比较清净,某些方面比较不清净。所有的众生都是究竟清净的,每个都是相同的,平等的。当我们达到究竟清净时,我们就成佛了。在那之前,我们都有些部分需要洗净。如果我们看初地菩萨与佛,祂们两者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可能会对初地菩萨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初地菩萨可以化现一百个完美的化身,我们可以数得出来。佛可以化现无数无量的化身。因此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数所以初地菩萨比佛有较多的二元性。佛完全没有二元对立。当东西是辣的时,我们的舌头可以尝得到;当东西是甜的,我们的舌头可以尝得到;但如果东西什么都有时,那我们就尝不到了。味道与舌头之间没有二元存在时,我们就无法品尝。同样的道理,净化已经自然表达地非常清楚,那就是每个人现在都是俱生的纯净。相对地,直至我们成佛,我们都有些部分需要净化。
在仪轨中,卓巴,意指完整的、条件俱足的。明巴,意指完全地成熟,如果实完全地成熟。蒋瓦,意指完全地成熟、完全地纯净、且完全地自然娴熟。不再需要任何的净化,不再需要任何的开展,一切圆满俱足,这就是蒋瓦。对我们而言,我们蒋瓦帝巴与替巴。帝巴意指恶业,替巴意指障碍。但对菩萨而言,他们是欣炯瓦,桑杰吉欣炯瓦。祂们从一个佛地到另一个佛地,对我们而言就像朝圣,对祂们而言,这是成熟,从初地菩萨到二地菩萨:欣炯瓦。当卓巴、明巴、蒋瓦三者完全具足时,那就是佛。我们的清净程度,与阿罗汉的清净程度、与菩萨的清净程度,从百万个面向来看,均完全地不同。
我没有一个完美的例子。但有一个很表象的例子。以前的人,用灰来洗衣服。可以洗得很干净但还是有一点点脏。闻起来味道不好。然后,时代进步了,他们使用一种肥皂,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肥皂。那可以把衣服洗得更干净一点,但仍不是真正的干净。现在,我们可以干洗,或使用非常特别的洗衣肥皂。可以把衣服洗得很干净。但我确定,那仍未达完全的干净。将来一定还有更好的洗衣剂;这主要是与人想赚钱的动机有关。类似的道理,当我们净化,当我们净化一件事时,依于我们二元相对的认知,我们想要追求另一件事。所以最糟的部分已经净化,但仍有部分仍然依附着。当我们愈来愈进步时,我们所执着的事将会愈来愈少。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最开始的时候,你会说:我要作大礼拜。然后会说:唉哟,这里痛,那里痛。喔!我的时间,我来不及了。这些事都会发生。但你的愿力与虔诚会驱使你继续前进。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个唉哟就不在了,你会乐在其中。再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乐在其中的感觉也不存在了;你自然而然地会继续作大礼拜。那就好像用灰洗衣服,进而用旧式的肥皂洗衣服,用现代的肥皂洗衣服,就像这样。所以佛的纯净就像自净一般。那不是因与缘的结果,那是超越因与缘的。接着,净化。罪业或是恶业,或是藏文所称的帝巴,没有任何的善处,但其唯一的善处就是你可以清净它。
接下来,帝巴与替巴的定义。帝巴意指负面的业,罪业,恶业,也就是帝巴。替巴意指障碍,这是替巴。这两者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杀害生命、偷盗、妄语等等这些都是帝巴。这些会阻碍你有较好的来生,并使你的投生较为低下。即使你生于三善道,它也将阻碍你有正面的助缘去实修佛法以达证悟。替巴意指障碍。替巴就像,当有人的眼睛有白内障一样;他们并非眼盲,但他们的眼睛是替巴,因为眼睛内长了层薄膜以致于看不到。所以眼睛是替巴,米替巴。米替巴与米隆瓦(眼盲)是不同的。米替巴是眼睛再也看不见,就像眼睛是有层薄塑料片在上面,以致于你看不见。这就是替巴,障碍。替巴是智慧的障碍,它阻碍你开展智慧。替巴,单纯地意指它将阻碍你的证悟成佛。
接着是给瓦与帝巴。给瓦,意指善业,帝巴,意指不善业。给瓦,意指好的、正面的业,帝巴,意指负面的业。但即使如此,有些给瓦,也就是善业,也会变成障碍,它不会变成不善业,但却是障碍。因此,如果当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使我们变得有名声、更健康、更富有,虽然这不是恶业,但它是障碍。因为善业,你将拥有健康;因为善业,你将更为富有;因为善业,你将更受欢迎,更为有名。但它将使你远离证悟,因为你将沉溺于此。为什么我们想要获得?因为我们想要享有它。如果你想要变得更富有、更健康、更有名的动机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那么它不是那么严重的障碍,但它仍是一些些的障碍。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有名,那会发生什么事呢?将有上千的人,你不认识他们,而他们喜欢你;然而也有上千的人,你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你,但他们忌妒你;然后也有其它的上千人,你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你,但他们憎恨你;这就是当你有名时,会发生的事,所以它是一个障碍;但障碍有多严重是视情况而定。
净化之四力
接着提到净化,有四个要点,我们称四力。托,意指力。清净的四力,这四件事,四个要点,具有净化的威力、力量;四种方法。首先,第一个藏文称之为孙进贝托、孙进巴。孙进巴意指,忏悔力,忏悔,忏悔的力量。这是指当你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后悔或悔悟自己的恶行,自己记得或即使不记得的恶行。
你是真心的忏悔,忏悔的力量更大,因为和喜于恶行的心比起来,对恶行的忏悔心更有威力。因此,恶行的喜悦已经被忏悔了。我举个例子,非常简单。例如,你偷了某样东西,自己很高兴自己可以有偷盗的本事。但后来,你忏悔你偷了东西。而这个忏悔的力量大于你偷盗的喜悦。
忏悔力是净化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接着第二个称之为年波,年波意指对治,对治力。就像你生病,那么就有一种药物可以对治那个疾病;就像毒药,每一个毒药都有解药可以对治。当然,金刚萨埵法门的实修是包含了四力。但四力之最,是年波滚督却贝托-对治力;特别是对治力。金刚萨埵修持的方法是你观想并持诵,这是一种净化的方法,对治的方式。
金刚萨埵的观想
接下来,金刚萨埵的观想是:你保持你原来的样子,不需要作自身观想。然后在你的头顶上,有一个蚌字,藏文字或梵文字的蚌。我们用藏文字来观想。藏文与梵文两者相近,藏文字来源于梵文。清楚地观想这个蚌字,是白色的蚌字。接着白色的蚌字转化成白色的莲花,就像这样。然后在莲花之上,有一个啊字,也是白色的。这个白色的啊字,当你观想清楚后,啊字化现成一个月轮,白色的水晶月轮。水晶月轮是透明的白色,像一个大理石,白色的。在水晶月轮之上,有一个吽字,也是…
《了义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