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讲解 第四讲

  第四讲

  大家晚上好!我们开始祈请,有香的就把香点上,没有的就心香九柱。

  祈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祈请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得无说的题目概括了第七品的思想,也就是说只有你无得的时候,才可以无说。心无所得,口无所说,是为无得无说。心有所得是有为法,心无所得是无为法。无为之得才是真正的无得,而不是凡夫所见的那个无得。无说之说,不是用言语来说的,在心为宗,出口为教,所以说不得说不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世尊再一次的来问须菩提,你是怎样认为的哪?如来能得到阿耨三藐三菩提的吗?就是本心本性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吗?如来有所说法吗?就是本心本性有什么法可说吗?前面讲过如来是无所从来、无所不来。这个如来是代表虚空、法性、佛性,它是无形无相的。既然无形无相,当然不可能得,也没有法来说。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须菩提接着就回答,按照我来分析世尊所说的这个意义,佛讲法是没有一个定法的,都是根据众生的根基和因缘讲法,是因机而教化。这契机而讲的法,我们是给它一个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也没有一个定法呀,本来也没有一个定法可以讲的。

  这个道理就是让我们明白,一切有为和无为都不能执著。执著之后就会落入两边见。只有你不去执著它的时候,反而你说得是最精确的,也是最圆满的。如果你执著这个法是定法的时候,就有法相了。

  《金刚经》前几品破的是无我,从这品开始就破的是法我。虽然不执著那个小我了,往大我身上去突破去了,但还没有放下这个法。罗汉就因为没有放下法,所以说只能在罗汉位置上。

  只有你在平常心是道这个基础上,默默的去修,默默的去耕耘方寸心田,你才能明白什么叫心无骄慢、世界空寂、身常在常寂光里头。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顿息一切妄念,见到真正的佛性。

  佛性是凡心不外求的时候才能见到。不外求就是六根闭住,不再想世间的花花世界,这个时候你的心才可以住在常寂光里,你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大开。

  入静、入定、入禅定都是让你打开智慧的方法。只有你掌握了打开智慧方法,这把钥匙就可以随时打开这扇通往天堂的大门。

  把凡心妄念在刹那之间消灭的时候,你的清净心就出来了。消灭不了,这颗清净心就不会出来,因为妄念还在控制着你。什么时候妄念不控制你,你能控制妄念了,你也就翻身做主人了,一切三界内的众神,天人阿修罗都来拜你。

  你觉悟的时候你就是神,这个神就是你心中的那个佛性。只有我们的心性是不可琢磨不可测,心性灵光一闪,从我们的天门出入的时候,就为神。

  你觉悟了世间万物一切宇宙的原本就为佛,所以神和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字。但在凡夫眼光中是两个概念、两个层次,因为心态与眼光落入两边见的边缘,分别心起来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又会出来了,好不容易把四相破掉,这一分别神和佛,就又掉落了。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如来所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非法就是无为法,是用内心来体悟的,是不可言表的。非非法就是没有一个无为法的法,就是也没有一个非法的法呀。

  世尊怕须菩提没有听明白,又怕听法的人和后来的众生,执著释迦佛所说的这些文字和经典,执著之后又怕你悟不出来无相的真实的道理,所以说又来嘱咐嘱托。

  释迦佛和诸佛的心都是一样的,从这上能看的出来佛无二心,所有的佛都是一个心态,就是不要执著于文字相上,更不能执著入道之后的某一个层面的认识。一旦执著,就会形成障碍。

  我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可取的,不可说的。就是不能照搬我如来的话,去说给别人听。释迦佛讲经说法都是因人而异去讲去说,没有一个定死的法。所以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就有八万四千种药来针对众生的病。如果拿我的经典作为一个定法来说给别人听,那就是毒药。感冒了你非得给他吃什么痢特灵,不对症就害人呀。

  无相之理、无相之法是用后天思维说不出来的,能用后天思维讲出来的,也就不是无相之理、无相之法了。无相之理和无相之法都是用心来感悟的,但能感悟出来的那些理也不能固守呀。

  法、非法、非非法和有为法、无为法、无无为法是对应的,这三对对应关系在修行的次第上都是逐渐展开的,逐渐随境界的提高而破的。

  如来化导不同层次的众生,也是应机去导化他们,所有说过的话语也没有一个是定的,况且所有的话语都是悟道的工具,要得月忘指呀。如果后人不解我如来的真正的法义,每天去诵经磕头都是不了解自心本性,最终都不会成就的。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读经诵经都成不了佛,那么和尚天天念经干吗?念经是为了培养他的善根,并不是说他一出家一念经就成佛。成佛的人都是经过多少劫了,这一世机缘成熟了,哪怕他不出家就念阿弥陀佛都能成佛。所以说那些往生西方的并不是现世所修的,都是往世的根源已经成熟了。

  对于真正的修行来讲,四相、法相、非法相、非非法相都是要破的,只有真正把这些相都破了,才能真正的天人合一,与宇宙同融合,才是一真法界啊。

  只有真正天人合一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了无所得。也就是你的心真正的无所得,真正的是空旷无际,真的是性空,心空到一下就定住了。只有空才能定住,才能了无所得。这一定就不知道多少劫就出来了,罗汉一定是八万劫,佛一定是无边无际劫,不想起又是天天起、时时起,时时起也没起,所以叫无边无际定。

  在佛经里,修的层次不一样,解释的也不一样。净空和很多大德都是从字面上讲的。现在祖师大德里面解的最好的是宣化上人。宣化上人是百分之三十从心性上讲,百分之七十是从我们的事相名相上讲。

  慧能解出来的和现在这些祖师大德解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真正从法义上讲的是慧能,是从我们的心性上讲的。我们大家学《金刚经》和修行,还是从我们的心上走,只有从心上走的时候,才能明白更多的东西。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正因为前面所说,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不是在场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而是有史以来到释迦佛时期之间的那些贤圣。

  贤圣有好几种解释:一是罗汉为贤,佛为圣;二是罗汉为贤,菩萨是为圣;三是菩萨为贤,尤其是八地菩萨往下的为贤,佛为圣。

  学三乘的人的根性都不是在一个层面上,所以说他们的见解深浅都是不一样的,所解释出来的都是在自己层面上的,也都是圆满的,但在佛的眼光里都不是圆满,都叫瞎子摸象。

  只有佛是圆满无碍的,福慧俱足的。佛看到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只有你去修无为法的时候,你的那个本心就会无住,无住的时候也就是无相,无相也就会无起,无起就不会有什么思维,就不会有什么是非,就不会有什么长短。无起就不生不灭了。那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灵形,只有灵形存在于虚空之中,发射出耀眼的光明,照射十方法界。

  这个时候我们也要时时觉照自己,虽然你已能照射十方法界,但是这个能量大小还有区别。阿弥陀佛的能量可以照耀十方法界,没有障碍。我们能量不够,是照耀了,可刚照耀一秒钟电停了。

  当自己真正觉照无碍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解脱了自己,解脱自在了,也就是我们的佛性自在,我们的心自在,我们的心即为佛,佛为觉,觉也是观照。

  觉悟之后你还要观照自己,心经有:观自在菩萨。觉照就是观照,观照自己的那个心(能量)够不够。就像我们开汽车一样,跑个二三百公里就得看看油够不够,这个油就是汽车的能量,我们的能量是智慧,我们的智慧不够的时候就会迷。

  智慧是修般若波罗蜜法得来的,智慧不断地增大,能量也就不断的增大。所以说一切贤圣都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贤和圣是有距离、有差别、有层次的。贤为罗汉,圣为佛,所以他们俩还差很多级别,但是他们都是以无为法而得到无漏的。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

《金刚经讲解 第四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